辽宁省鞍山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鞍山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04 20:06:41

文档简介

鞍山市2023一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各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的答案字母代号填入下
表中,每小题1分,15小题,共15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D
A
B
D
A
题号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A
C
B
二、非选择题(4题,共25分)
16.(6分)
(1)大
(2)小
(3)亚热带
(4)上游
(5)洪涝
(6)为沿岸地区的生活生产提供水源:还会有冲积平原,为农业生产提供肥沃土壤,城市建设提供
空间等。(合理即可)
17.(6分)
(1)南丰北缺/南多北少(意思对即可)
(2)长江
华北
(3)南高北低(意思对即可)
(4)耕地
(5)引滦入津
18.(7分)
(1)1/一
淮河
亚热带
水田
(2)太行
武汉
(3)陇海陇海线
19.(6分)
(1)青藏
四川
横断
(2)泥石流
(3)海拔(或地势)
(4)夏鞍山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地理试卷
(地理与生物学合堂分卷 考试时间共90分钟 地理满分 40分)
温馨提示:请考生把所有的答案都答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答题要求见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的答案字母代号涂在答题卡上,15道题,每题 1分,共 15分)
读我国疆域图及北京时间6:00 我国东西端两地生活场景差异图,完成1~2题。
1. 我国领土的最北端位于 ( )
A.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 B. 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C.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D. 漠河市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2. 造成同一时刻图中两地场景差异的原因是 ( )
A. 经度跨度大 B. 纬度跨度大 C. 海陆差异大 D. 地势起伏大
我国山河壮美, 地形复杂。 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 完成3~4题。
3. 图中反映出我国地势( )
A. 东高西低,呈倾斜状分布 B. 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
C. 复杂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 D. 复杂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4. 我国地势特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有 ( )
①三级阶梯地势平坦,耕地资源丰富
②阶梯交界处落差大,航运价值大
③大河便利东西交通,沟通沿海和内地联系
④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有利于农业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我国是第一个设立土地日的国家,每年6月25 日是全国土地日。读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和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 B. 耕地多分布于地势第一级阶梯
C. 各类土地资源均匀分布 D. 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
6.“保护耕地”是多届土地’日的主题。我国耕地( )
A. 在土地利用类型中占比最大 B. 总量有限,人均耕地少
C.可供开垦的后备资源很充足 D. 水田都分布在长江流域
环渤海经济圈是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之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它带动我国北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读环渤海经济圈简图, 完成7~9题。
7. 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两个工业基地是( )
A. 京津唐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B. 辽中南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C. 京津唐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 京津唐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
8.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有()
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降水丰沛,水资源丰富
③海陆交通便利 ④人口稀少,劳动力资源不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有一万吨钢材从大连运往烟台,最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 铁路运输 B. 公路运输 C. 水路运输 D. 航空运输
天然气是一种洁净环保的优质能源。中俄东线“输气管道”工程,由黑龙江省黑河市入境,终点是上海市。读中国境内的线路示意图, 完成10~11 题。
10. 中俄东线“输气管线”,我国境内段( )
A. 处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B. 沿线均为平原地形
C. 全部位于秦岭—黄河以北 D. 跨黄河、珠江等河流
11. 该工程可以( )
A. 消除沿线城市大气环境污染 B. 推动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C. 增加我国清洁能源供应比重 D. 彻底解决我国能源供需矛盾
苏绣、粤绣、 湘绣、 蜀绣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绣”。读四大名绣简介及其分布示意图,完成12~13 题。
12. 四大名绣中,其中心城市位于长江下游地区的是( )
A. 苏绣 B. 粤绣 C. 湘绣 D. 蜀绣
13. 四大名绣所在的省级行政单位正确的是( )
A. 苏—江苏省 B. 粤—福建省 C. 湘—湖北省 D. 蜀—甘肃省
跨越喜马拉雅山的中尼铁路建设对推动我国和尼泊尔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读该线路规划示意图, 完成14~15 题。
14. 限制该线路设计时速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 农业 B. 工业 C. 地形 D. 气候
15. 该项工程的建设有利于( )
①提升我国铁路建设技术水平 ②缩短西藏自治区出海距离
③增强尼泊尔与我国经济联系 ④减小尼泊尔经济对外依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每空1分,共25分)
16. 某中学地理实验探究课堂, 以“河流开发与治理”为主题开展学习活动。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
实验探究:影响水能的因素
结论:
(1)第一组:落差 (填大/小),水能丰富;(1分)
第二组:水量大,水能丰富。
读图分析:湖泊对河流径流的调蓄作用
结论:
(2)丰水期时,当河面高于湖面时,河水入湖,使河流径流量变 (填大/小);枯水期时,当河面低于湖面时,湖水入河,使河流断流的概率变低。说明湖泊对河流径流具有调蓄作用。(1分)
读图归纳:长江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结论:
(3)长江中下游流经平原,水流平稳; 其流域的气候类型主要为 季风气候,河流无结冰期。长江的航运价值高。(1分)
结论应用:
(4) 长江水能丰富的河段是 。(1分)
(5)长江中下游围湖造田是导致 灾害发生的原因之一,建议实施退田还湖,充分发挥湖泊对河流径流的调蓄作用。(1分)
归纳概括:
(6)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除“航运”“水能”外,还能发挥的有利作用是 。(1分,答一点即可)
17.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时指出: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根据水资源南北方比例图,可判断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 。(1分)
(2)南水北调把 (填河流名称)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是为了缓解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两个地区中的 地区缺水问题。(2分)
(3)南水北调的中线调水线路经过鄂、豫和冀,抵达京、津两市;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可以看出该线路沿途地区的地势特点是 。(1分)
(4)东、中线沿途地区的农业用地类型主要是 。(1分)
(5)图中,除南水北调工程以外,还有跨流域调水工程:引黄入青和 。(1分)
18.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是我国的重大决策部署。中部地区占全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 10.7%,工农业基础雄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梯队。读中部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同时兼具南北方特色。我国 月份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和 .(填河流名称) 线分布,是暖温带与 的界线;该界线以南地区的耕地大部分为 ,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以北地区的耕地多为旱地,粮食作物多为小麦、玉米。(4分)
(2)山西因居 山脉以西而得名,自古被称“表里山河”;湖北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支点、中心,其省会是 ;此外中部地区还包括湖南、河南、江西、安徽。(2分)
(3)中部是我国铁路重要的枢纽地区,其中京广铁路与 铁路在郑州交汇。(1分)
19. 川藏铁路连接成都和拉萨,建成后将提升川渝和西藏地区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读川藏铁路示意图和成都、拉萨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川藏铁路西段位于 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东段经过 盆地,平均海拔500米左右;中段穿越 山脉,横跨澜沧江、怒江、金沙江等大江大河。(3分)
(2)川藏铁路是目前世界上修建难度最大的铁路,主要原因是地势起伏大,穿越大江、大河、山脉,跨越地势两级阶梯,多滑坡、 、地震等地质灾害。(1分)
(3)拉萨市位于拉萨河北岸,海拔3650米;因日照充足,有“日光城”之称,但夏无酷暑。从影响因素看,因为 高、气温低,空气稀薄, 日照强。(1分)
(4)成都的气候特征是 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