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
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16小题,共48分)
1.(本题3分)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 B.滴水成冰 C.葡萄酿酒 D.电灯发光
2.(本题3分)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A.辣椒粉 B.菜籽油 C.蔗糖 D.面粉
3.(本题3分)下列产品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无关的是
A.加碘食盐 B.无磷洗衣粉 C.无铅汽油 D.无氟冰箱
4.(本题3分)实验操作千万条,规范正确永远第一条。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连接仪器 B.测定溶液的pH
C.倾倒稀硫酸 D.稀释浓硫酸
5.(本题3分)实验中打开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会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原因是( )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之间有闻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在不断运动
6.(本题3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A.石墨做电池电极-----导电性
B.一氧化碳冶炼金属------可燃性
C.氧气用于潜水-------氧气支持呼吸
D.活性炭除异味-------吸附性
7.(本题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水一定是纯净物
B.活性炭可以吸附掉一些溶解的杂质,除去臭味
C.青少年长期饮用纯净水有益健康
D.使用硬水对生活和生产有益
8.(本题3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9.(本题3分)下列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A.空气、水、液氧 B.二氧化碳、海水、氮气
C.石油、石灰石、氧化铜 D.蒸馏水、氧化铁、铜粉
10.(本题3分)健康人的体液必须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内,下列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血浆 胃液 唾液 胆汁
7.35~7.45 0.9~1.5 6.6~7.1 7.1~7.3
A.血浆 B.胃液 C.唾液 D.胆汁
11.(本题3分)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实验室配制100g该溶液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③⑤
B.选用1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C.从配好的溶液中倒出10g,其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4:21
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12.(本题3分)科学的进步源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N2和空气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B 鉴别糖和碳酸氢铵固体 闻气味
C 除去空气中的O2 伸入用火柴梗引燃的铁丝
D 鉴别水和双氧水 加入二氧化锰
A.A B.B C.C D.D
13.(本题3分)下表中对有关知识的归纳,错误的是
A.俗语、诗词与化学 B.实验步骤
真金不怕火炼·金化学性质稳定 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不断运动 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配制溶液、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签
C.化学与环境 D.生活经验
减少水污染·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减缓温室效应·拒绝使用化石燃料 使篝火燃烧更旺·多加木柴并架空 进地窖前确保安全·做灯火实验
A.A B.B C.C D.D
14.(本题3分)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加热“铜绿”,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15.(本题3分)下列对有关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图乙,在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等浓度的溶液分解制
C.图丙,表示加热分解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
D.图丁,向一定量的碳酸钙中加入稀盐酸
16.(本题3分)密闭容器中有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 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8.0 16.8 3.4 2.0
反应后的质量/g 11.4 10 X 2.0
A.该反应中甲与乙的质量比是 57:50 B.x=3.4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丁一定是催化剂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填空与简答(共30分)
17.(本题4分)现有四种物质A:稀有气体B:干冰C:活性炭D:石墨。请选择合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1)可用于净化空气的是 。
(2)可用于霓虹灯的是 。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4)可用作干电池的电极的是 。
18.(本题5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 1 中 A 是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B 为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C 为碳原子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1)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是按照原子序数由小到大依次排列的,B 中甲的原子序数 (填“大于”或“小于”)乙的原子序数;
(3)C 中碳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4)如图 2 为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参加反应的氢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个数比为 。
19.(本题3分)根据图中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t1℃时,A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
(3)将t2℃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不会析出晶体的是 。
20.(本题3分)如图中的物质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种类的物质,其中A是常见的无色液体,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甲是生活里常用的气体燃料。根据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有些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是 。
(2)E→F的化学方程式是 。
(3)F→D的化学方程式是 。
21.(本题5分)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我国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里的“碳"指的是 (填物质名称)。
(2)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我们可以从海水中提取“国防金属”——镁,请写出生成镁单质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3)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如果出现氯气泄露,可用烧碱溶液来吸收处理,其化学反应原理为:Cl2+2NaOH=X+NaClO+H2O,则X的化学式 ,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22.(本题8分)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水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等。不溶性杂质可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该实验过程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区分硬水与软水选择的试剂通常是 ,通过泡沫多浮渣少判断其为软水,生活中常用 (方法)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2)图1是电解水实验装置,c、d试管用来收集生成的气体(已知: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a是电源的 极,d试管内产生的气体可用 检验,该实验说明水由 组成。水在太阳能和催化剂条件下也能分解获得氢气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 。
水的净化
(3)某家用净水机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颗粒活性炭可去除异味和余氯,是因为活性炭具有良好的 性。
水的保护
(4)为了防治水体污染,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a.工业废水达标处理后排放 b.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c.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d.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三、实验题(共10分)
23.(本题10分)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采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需做的改进是 。收集装置常选用 。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C相对于B的优点是 。
(4)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择D装置收集的理由是 。若用装置D收集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 。
(5)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得甲烷气体,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由于甲烷难溶与水,收集甲烷常选用装置为 。
(6)①选用 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气体从 (填a 或b)处导管通入。
②当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瓶内装满水,氧气从 (填a或b)通入。
四、科学探究题(共6分)
24.(本题6分)小明在帮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未密封的KOH固体,对其成分提出以下假设,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①KOH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KOH变质的原因是 。
②K2CO3溶液呈碱性,BaCl2溶液、KCl溶液呈中性。
【猜想假设】假设Ⅰ:只含KOH;
假设Ⅱ:含KOH和K2CO3;
假设Ⅲ:只含K2CO3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假设 不正确
(2)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 假设Ⅲ正确
3)取(2)中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问题讨论】步骤(2)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作用是 。
【拓展应用】完全变质的KOH也有利用价值,从K2CO3的组成或性质看,这瓶变质的试剂在农业上的用途是 。
五、计算题(共8分)
25.(本题8分)为测定某纯碱样品(含少量硫酸钠杂质)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置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测得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试卷第2页,共8页
答案第2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