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的利用和释放2》教学设计
教材安排实验“探究萌发的种子释放热量”证明呼吸作用释放能量。本节第一课时通过一系列实验验证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第二课时是对构建有关“呼吸作用”概念的补充与强化。
教材地位分析——人从生物圈中摄取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需要通过呼吸作用将获得的能量释放出来。本节是“动物的能量最终来源于绿色植物”、“人从食物中获得物质和能量”等内容的延续。
教材内容分析——设计探究实验证明呼吸导致能量的释放,释放出来的能量有多重形式。通过图片案例展示呼吸作用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逻辑关系分析——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萌发的种子释放热量”,感受呼吸作用能释放能量。在进一步结合生活理解释放出的能量有多种形式。
附:《课程标准》
在生物体内,细胞能通过分解糖类等获得能量,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一课时的学习,学生理解了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并且初步了解过小组合作实验的过程,有一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设计“探究萌发的种子释放热量”的实验,说出能量释放与呼吸的关系,提高探究和实验中科学思维的能力。
2.举例说出能量在生命活动中的利用,认同呼吸作用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呼吸与能量释放之间的关系
难点:推导呼吸与能量释放关系中的理性思维
五、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活动:“布袋有奖” (3min) “同学们好!老师准备了缘分奖品在这两份布袋中” “请学号为N的同学上台摸奖” 切换实物展台,展示摸奖过程 “请你谈一谈,手伸入这两个布袋的感受?” “温度呢?” 将布袋打开展示,1号干种子,2号萌发的种子 “一潮一干” “1号凉,2号热” 1号袋中加入干燥的种子和一张写有“奖品在2号袋中”的卡片 2号袋中加入萌发的种子和奖品
活动一:探究种子呼吸过程中释放热量 (20min) “为什么潮湿种子的温度会高于干燥种子呢?” “是不是这样呢?一起来探究种子呼吸过程中是否释放热量” 小组活动期间,教师分小组指导 “这个小组提到了要做好保温措施,很不错。有没有小组有不同意见。” “这小组提出了保温瓶需倒置才能更准确的测到温度。” …… “ “经过同学们认真地修改,我们得到了一份比较科学的探究方案。” “因为时间的原因,老师请几位同学提前准备了实验。” 板书:能量的释放与利用 小组根据活动单设计探究过程,利用活动袋内的拼图拼装实验装置8min 学生展示,组间评价 核心小组介绍: 提前一周,准备一样多的萌发的种子、干燥的种子与煮熟的种子 。 上课前一天将梦发的各种子分别装在保温瓶中,插入带瓶塞的温度计,记下起始温度。 现场来测经过24小时后的温度,萌发的种子温度上升最多。 由此可以得出:潮湿的新鲜种子进行呼吸作用能释放能量。 达成目标一 提前准备装置拼图和实物装置 小组介绍时要求学生说明单一变量
活动二:多种形式的能量 (7min) “生物体在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另一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一种叫作ATP的物质中。” “现在请某同学给大家介绍ATP” “因为不吃主食,缺少糖类和蛋白质” 核心小组介绍ATP的名称、结构及利用,指出生物体所有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是ATP. 达成目标二 提前请学生查阅资料
活动三:呼吸作用的利用 (13min) “我们已学习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请大家完成二者比较的表格。” “根据表格,你能说一说影响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请你根据刚才的分析,来解释:1.为何超市的一些水果放在温度较低的幕柜中?” “2.粮食为什么要经过晾晒后再储藏起来?” “3.种植植物为什么要经常松土?” “4.为何新疆的瓜果又大又甜?” “5.北方的农民进入菜窖前,总是先把煤油灯放下去试一下,看能不能亮,这是为什么?” 完成表格填空 “温度” “水分” …… “温度低,呼吸作用减弱,有利于保持水果的品质。” “水虽然不是呼吸作用的原料,但自由状态生物水含量较高时,细胞新陈代谢就越旺盛,有机物的运输也要依靠水。干燥的粮食呼吸作用弱,保持营养和品质。另外,不易生虫生霉。 “是地下部分获得充足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 “新疆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合成大量的有机物。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消耗有机物少。这样由于昼夜温差较大,保存的有机物多,所以新疆的瓜果有大又甜。” “地窖内储存的蔬菜因为没有光,所以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排出二氧化硫。先灯火实验,避免因窒息而导致人死亡的发生。” 达成目标二
结课 (2min) “呼吸作用与我们的生活相关,请课后思考早上或晚上什么时候运动最好?” 提升对生活的态度
六、板书设计
7.1能量的释放与利用(二)
有机物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