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B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名 称 主导因素
界线A
界线B
界线C
A
C
夏季风
气温和降水
地形地势
复习回顾
①
②
③
④
猜一猜 这是哪儿?
春季桃花 夏季玉米
秋季红叶 冬季麦苗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明标
1.运用地图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区、河流等主要自然地理要素。(重点)
2.运用地图,说出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矿产资源和工业基地。(重点)
3.运用地图气温变化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
图,比较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区域差异。
独做独学
读课本P6图6-1-1,结合课本P7第一二段,完成助学P5学习过程1.
时间4分钟。
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区、河流等主要自然地理要素
1、位置(1)纬度位置
50°N
读图
40°N
33°N
地处 纬度
(高、中、低)
激情展示 精讲点拨
北半球 中
师生 ●展评
青
藏
高
原
1、位置 (2)相对位置:
位于 以东
以南;
以北。
东临: 和 。
大兴安岭、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秦岭——淮河
渤海 黄海
师生 ●展评
师生 ●展评
青
藏
高
原
在图中找出以下地理事物:
(1)、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2)、渤海、黄海、黑龙江、松花江、黄河、淮河及京杭运河
2、范围
在课本P6图6-1-1中标注并
记忆,时间3分钟
读课本p7图6-1-2找出:
东北三省黑吉辽、
河南、河北山西、山东陕西、宁夏
黑
吉
辽
鲁
晋
陕
豫
冀
宁
2、范围
师生 ●展评
青
藏
高
原
3、地形:北方地区地形
以_____和_____为主,
东部为 平原和 平原,
西部为 高原。
平原 高原
黄土
东北
华北
地势:位于第 级阶梯
二、三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4、气候:本区属于________
气候,冬季
夏季 。
温带季风
寒冷干燥
高温多雨
A
B
1
2
3
4
5
C
F
E
说出数字所代表的山脉,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1、大兴安岭
2、小兴安岭
3、长白山
4、太行山
5、秦岭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E、渤海
F、黄海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得分
说出数字代表的山脉(5分)
说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区(5分)
目标2.运用地图,说出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矿产资源和工业基地。
独做独学
阅读课本P8--9,完成助学P5学习过程3、4
时间4分钟
东 北 平 原
华 北 平 原
黄 土 高 原
(1)黑土地:
平原,
农作物有:
。
(2)黄土地:
平原 与
高原;
农作物有:
。
东北
春小麦、玉米、
大豆、高粱、甜菜
华北
黄土
冬小麦、玉米、
花生、棉花、
谷子(小米)
北方地区(尤其是华北平原)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是: 。
水源
师生 ●展评
在课本P9图中标注出以下矿产地并记忆:时间2分钟
1、大庆油田、
胜利油田
2、大同煤矿、
神府煤矿
3、鞍山铁矿、
迁安铁矿
辽中南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
A
B
C
D
E
F
G
H
说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油田
B 油田
C 煤矿
D 煤矿
E 铁矿
F 铁矿
G 工业基地
H 工业基地
大庆
胜利
大同
神府
鞍山
迁安
辽中南
京津唐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得分
正确填写地理事物(8分)
目标3.运用地图气温变化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比较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区域差异
要求:4分钟左右完成课本P10表格,然后全体起立组内对面站立,组长负责整个组议过程,统一答案,议完即坐。
讨论比较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的区域差异
合作研学
比较项目 华北平原 东北平原
温度带
干湿地区
植被类型
耕作制度
主要农作物
土壤
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的区域差异
暖温带
中温带、寒温带
半湿润区
湿润区、半湿润区
针阔叶混交林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冬小麦、玉米、花生、棉花
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高粱
2.议一议,造成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差异
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黄土地
黑土地
纬度因素
师生 ●展评
位置
自然特征 范围
地形
气候
河流
北方地区
农业生产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工业生产
归纳 ●堂测
1.((目标1)关于北方地区的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北方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B.北方地区的地形以丘陵和盆地为主
C.太行山将黄土地分为南北两部分
D.长白山将黑土地分为东西两部分
2.(目标2)华北平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下列对其缺水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工农业发达 B.城市、人口众多
C.水污染严重 D.泥沙淤积严重
归纳 ●堂测
思考:影响北方(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农业生产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春季气温回升,蒸发加快,作物生长旺盛,需水多,但降水增加不多。故而春旱严重。俗有“春雨贵似油”之说。
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拓展提升
春旱应对措施:
1.农业节约用水。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
2.加强水利基础建设。如修筑水库、防渗引水渠等;
3.跨流域调水。 如南水北调;
4.植树种草,加强水土保持;
5.种植和培育耐旱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