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选择题
1.中国在1991年加入的亚洲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政府间经济合作组织是( )
A.亚太经合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联合国 D.欧洲联盟
2.20世纪50年代,中国增进了与亚非各国间的理解与信任,扩大了在国际上的影响。下列史实能够反映这一成就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④
3.如图为“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图”。据此分析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主要原因是( )
A.中苏关系恢复正常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国开始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时提出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
A.求同存异 B.独立自主 C.睦邻友好 D.和平共处
5.“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中美《建交公报》中的这段话说明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是( )
A.可以售台先进武器装备 B.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C.台湾地位未定,不属于任何国家 D.支持中国武力解放台湾
6.下面是一把年代尺。①到⑥正确的填法是( )
A. 开天辟地 1931 洗雪耻辱 中美建交 1978 世贸成员
B. 开天辟地 1935 洗雪耻辱 扬眉吐气 1978 世贸成员
C. 开天辟地 1935 冰释前嫌 扬眉吐气 1979 世贸成员
D. 开天辟地 1937洗雪耻辱 中日建交 1979 世贸成员
7.一位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其含义是指中美关系正常化( )
A. 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封锁政策的彻底失败
B. 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C. 促使西方许多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D. 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8.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政府正式宣布建立外交关系。推动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的关键是( )
A.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 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D. 第一届亚非国际会议召开
9.非洲兄弟们跳起了桑巴舞,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美国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战线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上述场景反映的是( )
A. 抗美援朝的胜利 B. 1955年的万隆会议
C. 中国重返联合国 D.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签署
10.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求同存异 D. 一国两制
11.2017年4月26日,中国第二艘航母下水仪式在大连造船厂举行,我国海上国防力量有了重大提升。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 ( )
A. 北洋舰队 B. 南洋水师 C. 华东军区海军 D. 东海舰队
12.下列关于我国空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1957年中国组建了自己的空军 B. 空军刚刚组建就面临越南战争的考验
C. 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D. 空军建立之初,飞机全部从国外购买
13.2016年7月1日,是这支部队成立50周年纪念日。经过50年的发展,已建设成为一支精干有效、核常兼备的战略力量,成为具有陆基战略核反击能力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能力的精锐之师,成为共和国国防力量中的倚天长剑。这支部队是指 ( )
A. 人民陆军 B. 人民海军 C. 人民空军 D. 导弹部队
14.据央视新闻2017年4月26日电 :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今天上午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出坞下水是航空母舰建设的重大节点之一,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航空母舰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是 ( )
A. 华东军区海军 B. 北海舰队 C. 东海舰队 D. 南海舰队
15.中央军委将第二炮兵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部队,并授予军旗。从“二炮”到“火箭军”,这反映了中国核力量的发展历程。“第二炮兵”就是以“核反击”为主要任务的 ( )
A.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B.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C.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 D.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
16.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对中国发动了一次次的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历史证明:要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必须拥有强大的国防力量。为此,1949年4月宣告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是( )
A.华东军区海军 B.东海舰队 C.南海舰队 D.北海舰队
17.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提出“求同存异”的领导人是
A.周恩来 B.陈毅 C.毛泽东 D.刘少奇
18.美国《时代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下面两幅图中,美国对中国态度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中苏关系恶化
B.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C.美国的经济政治力量下降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19.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美国代表哀叹,中国代表们在大厅里跳起舞的。代表们“在联合国会议大厅里跳起舞”的原因是( )
A.中日关系正常化
B.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中苏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0. 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
A.在国际上产生很深远的影响 B.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C.在与印度等国家的交往中多有体现 D.只适用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二、非选择题
21.长城是中华民族儿女的骄傲,是世界闻名的奇迹之一。
(世界文化遗产长城)
材料一: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1)据材料一,指出长城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依据。
(血肉筑长城)
材料二: 1935年4月,田汉、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斗志。《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今天我们仍然高唱:"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2)材料二中两次"新的长城"分别有什么含义?
(钢铁铸长城)
材料三:
我国 “辽宁号”航母 国庆阅兵时的战略导弹部队
现代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捍卫共和国主权与领土的“钢铁长城”,结合从“血肉长城”到“钢铁长城”变化的史实,请谈谈你对新时期国防建设的认识。
22.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代表团是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全世界愿意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能为扩大和平区域和建立集体和平有所贡献。”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演说
材料二: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以及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都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材料三:“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一条
材料四:它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政府间经济合作组织,成立于 1989年,1991年中国加入该组织后,……为亚太地区经济的合作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周恩来总理为“求团结”提出的方针是什么?这一方针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从材料二中找出美国考虑改善与中国关系的两点原因。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材料三中关于“设立特别行政区”的规定体现了哪一伟大构想?这一构想在哪两个地区得以成功实践?
(4)材料四中的“它”指哪一国际组织?2001年,中国哪座城市承办过该组织的会议?
23.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强调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展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风范,为联合国宪章续留了“中国墨迹”,开启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篇章。认真观察下列图片,回顾新中国外交历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片一中的周恩来在那个会议上提出什么重要方针?这个方针在当时起到什么重要作用?
(2)图片二反映的是我国取得的什么外交成就?发生在哪一年?
(3)图片三中握手的两位人物是谁?发生在哪一年?
(4)请你再写出一例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
(5)新中国能取得辉煌的外交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
1-5ACBDB 6-10BBACA 11-15 CCDAC 16-20AADBD
21.(1)依据:悠久的历史;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2)含义:全民族团结抗战,抵抗日本侵略者;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3)我国加强国防建设目的在于维护领土与主权的完整,维护国家统一和世界和平;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成为新中国的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要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提高人民军队的政治素质和军事本领,加强国防建设;进一步增强国防观念,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和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21.(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
(4)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5)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等。
23.(1)求同存异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2)中国重返联合国1971年
(3)周恩来尼克松1972年
(4)签署《中美联合公报》(或中美建交、中日建交)
(5)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