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要求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杰出的科学家阿基米德;古希腊著名的史诗与戏剧:《荷马史诗》和悲剧《俄底浦斯王》;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东西方著名建筑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课学习,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鉴赏世界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的能力;指导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和生活见闻,领略古代科技、文学、戏剧与建筑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判断历史现象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习到古代科学家和文学家勤奋求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①教学重点为:阿基米德及主要贡献、《荷马史诗》和《天方夜谭》、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②教学难点:世界古代东西方建筑的主要特点。
教学环节 导学过程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按照诞生时间的先后顺序回答下表有关内容。宗教名称诞生地点创始人佛教古代印度乔达摩·悉达多基督教巴勒斯坦耶稣(传说)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的麦加穆罕默德教师过渡讲解:上述三大宗教都建筑了聚集信徒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这些风格独特的著名建筑都有哪些不同?还有杰出的科学家阿基米德及其重大发现、古代色彩斑斓的文学与戏剧中,都可以让我们学到哪些有趣的知识呢?导读提纲:1.本课在文学与戏剧方面介绍了哪几部名著?它们各属于哪个古代文明?你知道它们各自记载了哪些生动的外国故事呢?你知道哪几位古代希腊著名戏剧家及其作品呢?2.“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是哪里人?他具有哪些可贵的品德?做出了哪些贡献?3.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具有哪些相同点?各自的特点又是什么呢?中国式、罗马式、哥特式建筑有什么区别? 学生通过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观看多媒体课件。从而开始探索、交流、讨论本课相关的历史知识内容。
落实课标 (1)让学生认识:古代希腊人最爱好思考和探 ( http: / / www.21cnjy.com )索,所以在科技上有着巨大的成就,阿基米德就是众多科学家中最杰出的代表,被后世的科学家们誉为“科学之神”。特别是他一生献身科学,忠于祖国的精神,受到人们的尊敬和赞扬。(2)阿基米德的重大发现是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或多或少会对反映这两个定律的物理现象有所了解和感知,教师可以做必要的讲解。阿基米德发明的螺旋式水车,教师只要提到就可以了,不必详细介绍。(二)文学与戏剧 ( http: / / www.21cnjy.com )2你能说出下列著作各自记载了哪些生动的外国故事吗?《荷马史诗》《伊利亚特》(木马计)《奥德赛》《一千零一夜》(《天方夜谭》)《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1)教材首先介绍了《荷马史诗》,但对什么是“史诗”没有解释,大多数学生可能也不理解。教师需要指出:“史诗”是指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就是著名的英雄史诗。(2)结合教材《荷马》头像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小字内容,教师要重点强调:《荷马史诗》是一部不朽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3)对于古代希腊戏剧,教师要说明它是欧洲戏剧的故乡,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悲剧和喜剧作家,《俄底浦斯王》就是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品之一。(三)著名建筑1麦加大清真寺位于今天哪个国家?属于哪个宗教的建筑?禁止什么?规定什么?(它位于沙特阿拉伯,属于伊斯兰教的建筑,严禁杀生、斗殴和一切邪恶行为,规定克尔白神庙是前来朝觐的穆斯林必须拜谒的地方。)2巴黎圣母院位于今天哪个国家?属于哪个宗教的建筑?(它位于法国,属于天主教的建筑。)3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具有哪些相同点?(建筑原料以石头为主,尖塔高耸入云,还配以精美的雕刻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 组织学生“动脑筋”设计的问题《伊利亚特》中的一段诗歌,写得很优美,读来也朗朗上口。集体朗读这段诗歌。“这两个著名建筑的最突出特点和重要的相同点是什么呢?”(小组合作)
反思完善 1、据说,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你怎样理解这句话?2、“活动与探究”中国古典建筑、罗马式建筑、哥特式建筑的比较,中国北京故宫太和殿、意大利罗马万神殿、德国科隆主教堂的建筑有什么区别?名胜古迹北京故宫太和殿意大利罗马万神殿德国科隆主教堂古典建筑类别中国古典建筑罗马式建筑哥特式建筑主要建筑材料木头火山灰混凝土石头屋顶形态特征人字檐角圆形穹顶顶上尖塔
教学札记 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历史情景,让学生充分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受历史之美和历史之魅。通过教师给出的表格,由学生阅读课文并填写完成,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总结历史知识脉络与线索的方法和能力。历史课堂上,教师应该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去想象并表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