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冰 心
冰心 (1900~1999), 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著名的诗集有《繁星》《春水》, 主要作品《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小橘灯》等。
选自《繁星.春水》
母亲呵!
你是荷叶,
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根据雨中看到荷叶庇护红莲的感触,冰心写成《母亲》一诗。
①联系我们自己的生活,谈谈你对母爱的理解。
②谈感受母爱的体验或讲一个感人的母爱故事。
母爱体验
例一:在苏联的一次地震中,母子两人被压在断墙残瓦之下,在无粮无水的情况下,母亲毅然咬破自己的手指,让幼小的孩吸着她的血。 当救援人员挖出他们的时候,母亲已死,孩子仍存。
《血色母爱》的报道中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母亲下岗了,但是她不忍心看着她的女儿整天闷闷不乐,便决定带她的女儿去滑雪,还买了两件银色面包服,让她女儿高兴。但不幸的事却发生了:她们太兴奋,滑得远离了指定的地方,导致雪崩,母亲俩穿的银灰色衣服与白色相似,救援飞机根本看不到她们,母女俩都要冻僵了。最后,母亲把自己的血管割破,用鲜血写了“SOS”
使她的女儿获救,而这位伟大的
母亲却因失血过多,永远地离开
了她的女儿。
读课文《母亲》,思考问题: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这首诗由两个句子组成,他们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它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由反复造成类比,从而有力地赞美母爱的伟大。
诗中哪些词语给你的印象深刻?
“躲”体现了母亲的关心和爱护,作者就像小鸟对巢的依恋一样眷恋母亲。
前一个风雨指自然界的风雨,后比喻心中的烦恼、忧愁和痛苦。
选自《繁星.春水》
1923年初夏,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年8月17日,她由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8月19日抵日本神户,21日游览了横滨。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横滨之后的第六天,在继续向大洋彼岸进发的海轮上创作的。粼粼的波涛,澎湃的海潮,复苏了诗人爱海的童心;碧绿的海水,飞翔的海鸥,使诗人又与自然接近。十天左右的海上生活,冰心早期人生观“爱”的哲学中的三根支柱——母爱、童心、自然,只有童心、自然在此时得以复活与重现,而母爱则因远离母亲而无法亲近,诗人格外怀念母亲。于是诗人写下《纸船》这首诗,抒发了思念母亲的深情。
自学《纸船》,选择下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可以读,读出一个女儿远离母亲时的感情;
可以唱,选择歌颂或表现母爱的歌曲来表达你对诗歌的理解;
可以讲,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中的情景,讲讲你对这首诗感受最深的地方;
可以写,写几句体现母爱的诗句或对母亲说几句真情话。
1、诗人写出精心叠成的纸船抛入大海后瞬间发生的种种令人心碎的结果,并写出自己明知没有结果还是不灰心地叠,为什么呢?
2、“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她的爱和悲哀”分别是指什么?
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
叠纸船原是儿童的一种游戏,为什么会叠纸船,还将纸船为题呢?诗中的纸船又象征着什么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她对母爱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
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
诗人叠纸船这一行为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
纸船
叠纸船
抛纸船
梦纸船
比较
两首诗都是描写母爱,有何异同?
前者主要是一种童稚期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而后者则是步入青年以后对母爱的怀念和依恋。
《母亲》表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纸船》则体现和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印度)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国)
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母爱是人类情绪中最美丽的,因为这种情绪没有利禄之心掺杂其间(法国)
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法国)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结束语:
母亲是一座搭,永远以不变的姿势站成一个温情的港湾,而儿女是一艘小船,永远驶不出母亲慈爱的视野。母爱如灯,点亮你的人生;母爱如歌,吟唱你的幸福。母爱无价,人生苦短,孝心不能等待,同学们,好好珍惜母爱吧!
家庭作业
1、回家为母亲做一件事,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2、仿写:作者用叠纸船这个细节寄托对母亲的挚爱,你能不能也仿写一个细节表达同样的感情呢?
选自《繁星.春水》
人们往往羡慕强者,有时甚至是妒忌,有谁知道强者的辛苦呢?
21岁——生意失败; 22岁——角逐议员落选
23岁——生意再度失败;26岁——爱侣去世;
27岁——精神崩溃;
34岁——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
36岁——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
47岁——提名副总统落选;
49岁——角逐联邦众议员三度落选;
林肯宣读解放黑奴宣言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注意重音、语气、语调 。
2、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3、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1、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2、你认为诗中哪些词用得好,说说理由 。
讨论
这首诗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蕴含的哲理:不要只惊羡于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而要了解在这成功的背后蕴含的艰苦努力,要学习花的奋斗和牺牲精神 ,从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验.
成功来自奋斗,你能举例说明这个道理吗?
选自《繁星.春水》
思考问题
3.诗中用“嫩绿”“淡白”“深红”来分别描写 “芽”“花”“果”的色彩, 这样的色彩分别体现了它们什么样的内在特征?
1.三个自然段可不可以调换?为什么?
2. “芽儿”“花儿”“果儿”说的话可不可以互换?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这三节诗按内容看是递进关系。“芽儿”“花儿”“果儿”的顺序排列暗指果树从抽芽、开花到结果的生长过程。
不可以,因为他们说的话与各自的特征是紧密联系的,是递进关系。
芽儿需要成长发展,正如年轻人需要学习提高,使自己成才。
一旦开出花儿来,不要孤芳自赏,而要装点大地,犹如青年人要以自己的年华为社会注如活力。
最终结成果儿又如青年要甘于以牺牲精神为社会创造巨大业绩,使人生更加辉煌。
嫩绿:显示健壮、旺盛和朝气。
淡白:朴素、纯洁,不追求外表的华丽。
深红:象征丰硕、甜美和美丽。
在《嫩绿的芽儿》中,作者运用拟人和反复的修辞手法,以植物的生长来比喻青年的成长,劝勉青年人要奋发努力,为人类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与牺牲。
例子:
当我迈进行知实验学校 的时候,我决定把全部的热情投入到我的初中生涯。
四首诗短小精悍,意蕴隽永,不追求韵律,用极其散文化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运用多种修辞手法,风格细腻,构思精巧。语言清新淡远,“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典型的“冰心体”小诗。
写作风格
前两首诗和后两首诗在主题表达和创作风格上有什么异同?
不同之处:
前两首诗的主题是对母爱的歌颂,后两首则是勉励青年人珍惜青春、努力奋斗、积极奉献。
前两首诗是抒情短章,以情感人,偏重情感,风格温婉;后两首诗是哲理小诗,以理明人,侧重理趣,发人深省。
相同之处:
在表现手法上,四首诗都出现了“物”:第一首“鸟儿”,第二首“纸船”,第三首“花”,第四首“芽儿”、“花儿”、“果儿”,诗人或托物言情,或借物言理。
语言上,四首诗的语言都很凝练、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