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6张PPT。己亥杂诗龚自珍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龚自珍其人。
2.背诵《己亥杂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赏析诗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诗人爱国热情和甘于奉献的精神。
《己亥杂诗》共315首,多为咏怀和讽喻之作。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315首杂诗,在这路途中,龚自珍一有感触便写下来,扔进篓里。他珍惜诗篇,315首诗一首都没丢。统名曰《己亥杂诗》。己亥指清道光十九年(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本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篇。
写作背景走近作者简介作者:?
龚自珍,清代人,一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清末思想家、文学家。出身于世代官僚文士家庭,38岁中进士。政治上主张改革内政,抵御外侮,与同时的魏源齐名,称“龚魏”,为近代思想界的先驱者,启蒙思想家。
? 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一年,英国利用鸦片入侵,清廷分成主战和主和两派。龚自珍越位言事,竭力主战,因而“忤其长官,赋归来”。他辞官南归,在归途中写了大型组诗《己亥杂诗》
???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
龚自珍已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朗读诗歌,划分朗读的节奏,找出韵脚作[注释] ??? 浩荡:广阔深远的样子,也就是浩茫之意。??? 白日斜: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分。??? 吟鞭:即马鞭;作者在途中,一边策马行进,一边吟诗,故言。??? 东指:出城门向东;??? 天涯:原意是天边,此指遥远的地方。 ??? 落红:落花,作者自况。龚自珍因被迫辞官回乡,故自比为落花。后一“花”字,可指一代新人。 再读诗歌,理解意思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吟鞭东指即天涯。
离开京都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落红不是无情物,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译诗、诗意] ??? 满怀离愁而对夕阳西下, ??? 鸣鞭东指从此浪迹天涯。 ??? 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 ??? 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鲜花 研读赏析浩荡离愁白日斜以“浩荡”二字,极为凝练地写出离愁的深广。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的种种情怀“白日斜”三字一笔勾勒景物,以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吟鞭东指即天涯离京标志着龚自珍政治生涯的终结离愁别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一起天涯是指诗人家乡——杭州,马鞭一挥,离京远去,直至天涯 ,很难再回京城,用夸张的手法,表现离别之愁,伤怀之意,含而不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领悟主旨 寄托了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的奉献情怀。
布置作业: 背诵本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