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1、中国古代货币的演进历程、特点
2、中国近现代货币演进历程
3、英镑为中心的金本位货币制度的建立的背景、建立时间、特点、影响。崩溃瓦解的原因、后果影响
4、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建立概况、内容(特点)、作用、瓦解的原因、影响
5、交子出现的原因及意义
6、白银货币化的原因及影响
7、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的背景、内容、评价
8、世界货币体系汇率制演变的历程
背诵清单
第十六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进以及关税、个人所得税在中国的产生和实行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壹
赋役制度:
赋役主要指的是赋税和徭役。赋税是中国古代国家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是统治者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而强制征收的。赋税制度是随土地制度或状况的变化而变化的。赋税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
中国封建社会的赋税制度含义很广泛,
赋
户税:以户为征收依据的财产税,也叫调;
田赋:以田亩为征收依据的土地税,也叫田租,
丁税:以人丁为征收依据的人头税;
杂税:如市税、关税、落地税、当税、契税等。
役
徭役:成年男子为封建国家无偿从事劳动的劳役。
包括力役、兵役、杂役。
【概念解析】
西周分封制下贡赋制度——诸侯的义务:缴纳贡赋;为王室服役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
——《孟子·滕文公上》
劳役地租
役重于赋
1、先秦时期的赋役制度
(1)西周的贡赋制度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齐国“相地而衰征”:是指根据土地多少和好坏征收赋税。
鲁国“初税亩”(前594年):是指无论公私田(打破公田与私田的界线),
按田亩实数收税。
②表现:
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促进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向封建生产关系转变;
是中国古代土地税的开端。
④影响:
①背景: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逐渐瓦解,诸侯国财政收入减少
(2)春秋战国—土地私有逐渐确立,赋税呈现常态化,徭役开始产生
③实质:
客观上承认土地私有制
2、秦汉时期
秦:税率极高,缴纳田产三分之二。史称“收泰半之赋”,
汉:休养生息,税率降低。(汉高祖:十五税一;汉景帝:三十税一)
(1)田赋
(2)人头税
秦:征收极重的口赋。
汉:口赋(7—14)、算赋(15—56、商人和奴婢加倍)
(3)徭役
汉朝还征收财产税:对车船征税;算缗;税民资
赋税极重
秦
田租较轻而人头税较重(舍地而税人)
汉
种类 役龄 役期 任务
更卒 秦朝男子17岁起役,后来汉昭帝改为23岁起役 法定服务期限是一个月 本郡或本县,承担修筑城垣、道路、河渠、宫室、陵寝以及运输粮食等
正卒 一般是两年 郡国和京城服兵役
戍卒 一般是一年 到边塞屯戍
评价①汉初巩固政权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加强对农民人身控制和剥削
③赋役制度体现出“重农抑商”政策
秦汉时期的赋役特点:田租较轻而人头税较重
3、隋:租调制
1.废除了前代许多苛捐杂税
2.曹魏开始租调制;隋朝沿用,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役
(1)基础:均田制
(2)内容
租——田赋,土地上的产出
调——缴纳定量的绢和布
徭役——成年男子承担一定徭役
魏晋到隋朝特点:租调制——与均田制配合
1.基础:均田制
2.对象:针对21--59岁之间的成年男子征收
3.租庸调制内容:
“租”: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的谷物
“调”:缴纳定量的绢和布
徭役——成年男子承担一定的徭役
“庸”:代役税。成年男子服役期间不去服徭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
4.作用:保障了政府财政收入;纳庸代役保证农民生产时间,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2)唐前期:租庸调制
完成了从劳役地租为主向以实物地租为主的转变
征税原则:比例税率到定额税率
征收内容:实物、货币到实物
(3)唐中后期:两税法
背景:唐朝中后期,土地买卖和兼并严重,均田制无法推行
目的:缓和矛盾,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时间:780年,唐德宗采用宰相杨炎建议,颁行“两税法”。
征收标准:以人丁为主到以财产为主
征收内容:实物地租到货币地租
内容:
征收原则:
征收主体:
征收标准:
征收内容:
征收期限:
量出为入
不分主客
财产,田亩
按户等纳钱 ,按田亩纳粟米
夏秋两季
评价:
(1)简化了税收名目,扩大了收税对象,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
(2)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
人身控制。
821年又恢复实物地租(商品经济发展有限)
(4)宋朝的赋役制度:
①税:宋承唐制,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
②役:除了征收类似唐朝的庸一样的代役金外,还经常再派发各种徭役可谓役上加役、役外加役。
③募役法:
原因:因为徭役扰民严重
表现:北宋中期王安石推行募役法,百姓缴纳免役钱、助役钱,官府募人代役。有利于减轻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生产时间,增加国家田赋收入。
(5)元朝:
①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施行于北方和南方,在北方征“丁税”“地税”,在南方征“夏税”“秋粮”。
②在税粮外又有前朝没有过的“科差”,按户之上下征收丝和银两。
(6)明朝的赋役制度:
(1)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所征主要是米麦实物。
(2)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金花银”。
(3)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①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白银流通量的增加。
②内容:A.赋役合并,一概折银,即不但赋税折银征收,而且役也改为丁田
共同承担,折成银两,统一征收。
B.政府所需的役,由政府从税银中拿出一部分统一雇人。
③作用:
A.一条鞭法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终结了两税法,开清朝地丁合一税制的先河。
B.赋役合并使赋役负担更加地均衡,使封建政府对人丁的控制进一步松弛
C.一概折银促进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演变:A、康熙年间:1712年,“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规定以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
B、雍正年间:摊丁入亩,又称作摊丁入地、地丁合一,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
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标志着中国实行两千多年人头税(丁税)的废除。
(7)清朝:
意义:
①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
②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④隐瞒人口的现象逐渐减少,促进了人口增长。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思考: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的主要趋势
(1)征收标准:
(2)赋役形式:
(3)征收种类:
(4)征收时间:
人丁为主 土地财产为主 取消人头税;
劳役地租 实物地租 货币地租;
繁杂 简单;
不定时 定时;
(6)重农抑商,对商品征收重税。
两税法
摊丁入亩
两税法和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
两税法
(5)人身依附关系:强 → 弱;必须役 纳物代役;
以“庸”为标志
知识拓展
对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认识
①从总体趋势看,税制改革趋向公平、简化;
②实质是封建生产关系的调整;
③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是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必然结果;
④货币税收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反映;
⑤随王朝兴衰,赋税制度相应变化;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变化的原因
1.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2.维护封建统治,缓和社会矛盾;
3.土地兼并严重,破坏原有税基;
4.农民反抗斗争,统治者吸取教训;
5.财政危机,调整财政政策。
小结:
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
的起源与演变
贰
(一)中国的关税制度
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2、中国古代关税的起源及特点
(2)中国早期关税制度的特点:
①政治军事功能重要,后延伸出财政功能;
②属于通过税;
③国内税和国境税并存;
④中国有完全的关税自主权。
(1)起源: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当时货物通过边境的“关卡”就要被征税。
3、近代的演变
伴随近代国家的形成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废止国内关税、单一征收国境关税成为主流,1937 年中国正式宣布废除国内关税,实行统一的国境关税。
地位:随着国内关税的逐渐衰亡,国境关税在近代中国的重要性日趋突显。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1、关税的含义:海关依据国家的关税政策、税法及进出口税则,代表国家对进出关境的物品征收的税,称为“关税”
①起始: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享有完全的关税自主权;鸦片战
争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②协定关税:《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
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此后的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进一步强化了西方列强的协定关税权,根据这些条约和片面最惠国待遇规定,中国失去了自主调整税率的权力。
③海关税务司:掌管中国国境关税的海关大权长期把持在列强手中。
4、中国近代关税自主权的丧失
1861年-1911年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
影响:关税主权的丧失,使国门洞开,关税起不到保护本国产业的能力,自然经济受到冲击;民族工业的发展遭到阻碍被破坏,一些行业甚至遭到毁灭性打击;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5、中国为收回关税自主权的努力
(1)国民革命时期:中共和国民党都明确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要求关税自主的主张。
(2)国民政府时期:
①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宣告关税自主,并公布国定《进口税暂行条例》。
②1928年,国民政府发表“改订新约”的对外宣言,关税自主为其主要内容。
③至1930年,先后与美、意、英、法、西、日等国重新签订新约,关税自主取得进展,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税率。
(3)新中国成立:中国才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
5月4日,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及其实施条例并于当月16日起实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独立的专门的海关税法,统一了全国关税制度。
1951
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强化了关税制度的法制化建设。
1985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国务院据此重新修订发布了关税条例,进一步完善了关税的基本制度。
1987
6、新中国关税制度的建设
意义:
①维护国家
主权和经济
利益;
②促进国民经
济的发展;
③促进对外贸
易,增加财政
收入。
(二)个人所得税的起源与演变
1、个人所得税的含义及作用
(1)含义:是以纳税人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收对象的一种税。
2、近现代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演变
(1)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起步于民国时期。
(2)1914年北洋政府制定所得税条例,其中包括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内容,但并未实施;
(3)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了所得税暂行条例,随之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
(4)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
3、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完善
A、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
B、198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
C、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经数次修订完善。(2018年10月1日起,我国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到了5000元。)
【思考点】为什么直到1980年中国才颁布《个人所得税法》?
征收个人所得税是为调节社会收入水平,确保社会公平和国家有序发展。
在个人和家庭收入整体差别不大的计划经济时代,没有征收的必要。
4、个人所得税征收的意义:
①组织和增加财政收入;
②调节收入分配,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③有助于培养和增强公民的纳税意识。
中
国
赋
税
制
度
的
演
变
中国古代的赋役之地
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本课结构:
1、先秦时期的赋役制度
2、秦汉时期的赋役制度
3、隋唐时期的赋役制度
4、宋元时期的赋役制度
5、明清时期的赋役制度
(一)中国的关税制度
(二)个人所得税的起源与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