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清导航】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习题课件:第七单元(6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四清导航】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习题课件:第七单元(6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8-24 10:02:54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26.古文两则quǎn yuè ɡé bì yáo qiǎng 起;田间 被举用选拔 狱官 市场 所以;担子,责任;这样的 身体 穷困缺乏 违反,阻挠 用这些来……;惊动,震撼;坚忍 增加 常常;过失。文中是犯错误的意思 这样以后 阻塞,不顺畅 奋起 征验,表现 在里面,指国内;辅弼,辅佐 美味的菜肴 味美 到达了极点 因此 (受到)阻碍,不通 反过来要求自己,自己反省 勉力,勉强 “曾”通“增”,增加 “衡”通“横”,阻塞,不顺畅 “拂”通“弼”,辅弼,辅佐 被起用 发出,抒发 这样的,代词 是,判断词 违反,阻挠 辅弼,辅佐 在,给 在 从 由于 “而后”,然后 表并列 被起用 送出,发生 被举用 往上托,推举 证验,表现 走远路 明白,了解 说明,打比方 这样以后, 这样……才 连词,表示 接着……之后 用这些来…… 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在里面,指国内 进入 在外面,指国外 出去 狱官 士兵 即使 虽然 到达了极点 到 (受到)阻碍,不通 困难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穷困缺乏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颠倒错乱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生存发展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萎靡死亡 名词作动词,犯过失,犯错误 动词作名词,国内 动词作名词,国外 7.重点句子翻译。(8分)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2)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因此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哪里理解得不透。一、课内阅读
(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阅读本文,说说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3分)
无法家拂士,无敌国外患。
2.《论语》中孔子曾称赞他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结合本文,谈谈颜回的故事能说明什么道理。(3分)
围绕“痛苦和磨难可以造就人才”来答即可;答“生于忧患”亦可。3.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警示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名言能引起你什么样的共鸣? (3分)
提示:围绕“物质生活优裕了,仍然需要忧患意识”或“因有忧患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来答即可。
4.下面均是孟子的言论,试从中提炼成语。(4分)
(1)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
(2)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
(3)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 )
(4)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水深火热出尔反尔出类拔萃心悦诚服(二)教学相长
5.用原文填空。(2分)
本文在论述时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比,继而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__________”这个结论。
6.本文集中论述了__与__的关系问题,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3分)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教学相长教学教与学互相促进二、比较阅读
(一)
【甲】《教学相长》
【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注释】君:名词作动词,统治。念:想着。 典:主。
7.甲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乙文“玉不琢,不成器”的比喻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8.读了这两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认识。(3分)
(1)教别人的同时也能明白自己的不足,提升自我。
(2)重视教育,终生学习。教学相长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二)
【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能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①也。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连房刳取②。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③而来,悉可俯拾。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选自《齐东野语》)
【注释】①血指:伤指 ②刳(kū)取:割取 ③郭索:急竞爬行的样子 ④殒:死亡9.翻译下列句子。(3分)
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只知道向有火光的地方跑,而不能够安守自己的窝,它们的死亡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10.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甲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文:趋炎附势者没有没好下场。
11.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3分)
卒章显志。三、课外阅读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①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②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③。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④;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⑤。”
【注释】①仆:对自己的谦称。②蹴(cù)然:吃惊不安的样子。③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归,归结。④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⑤尧,舜其尤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我,谦词 聪明,才思敏捷 归结 厌恶 C 【解析】C.这样。A.……地。B.但是。D.然而、但是。14.翻译文中画线句子。(3分)
我的爵位越是高,越加关心下层的百姓;官越是大,做事越加小心谨慎;傣禄越是多,施舍越加广泛。
15.文中孙叔敖所持的观点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哪句话意思相近?(3分)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这乐也。
16.狐丘丈人说“三利必有三患”,其原因是什么?(3分)
大多人得“三利”之后纵情傲物,放任自己,以至于荣升开始而以失败告终。课件20张PPT。27.曹刿论战ɡuì bǐ fú biàn fú fú zhé shì suì yínɡ mǐ 军队;攻打 参与 鄙陋,指目光短浅 用,靠 养;不;独自占有 应答 丝织品;虚夸,谎报 诚实 使人信服 赐福,保佑 案件 即使;明察,弄得清清楚楚 实情 竭力做好本分的事情 击鼓;音节助词,不译 军队溃败 驱车追赶 车轮压出的痕迹 古代车厢前用做扶手的横木 就;追赶,文中指追击 已经 原因,缘故 振作 第二次 尽 充满 估计,预料 埋伏 倒下 名词,原因,缘故 连词,所以 代词,代这件事 代词,代曹刿 助词,的 音节助词,不译 代词,代齐军 介词,凭借 介词,把 介词,按照、根据 动词,听从 动词,跟随 动词,虚报 名词,好处 参与 隔开,不连接 鄙陋,目光短浅 卑鄙,道德品质恶劣 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忠诚 案件 监狱 实情 感情 有“养”的意思 安全 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 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引申 为舍弃某种利益 可以凭借 表示许可、可能 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名词作动词,击鼓 6.重点句子翻译。(5分)
(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这只是)小信用,不能让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你的。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细察,也一定要依据实情来处理。(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一点去打仗。(如果)作战,请让(我)跟随着去。
(4)夫战,勇气也。
作战,要靠勇气。
(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后,士气就没有了。7.作家作品。(4分)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______体史书。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4年)。书中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史料,文字优美,尤善于描写______________,且善于通过____和____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编年战争及复杂事件对话行动一、课内阅读
1.曹刿认为战争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是什么?(4分)
政治上取信于民。
2.在战前的谈话中,曹刿认可的是庄公的哪一句话?(4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和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________和_________。(4分)
4.读了这篇课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4分)
启示: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爱国热情深谋远虑5.本文详细介绍了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而对于交战的具体过程则略写,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4分)
因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其他内容与中心关联不大。这样处理,表现了军事家曹刿的远见卓识,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6.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一处做简要分析。(4分)
①“公将战”表现鲁庄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或:勤政爱民)。③“公与之乘”表现鲁庄公礼贤下士。④“公问其故”表现鲁庄公不耻下问。⑤鲁庄公发现曹刿才华出众,加以重用,表现鲁庄公知人善任。⑥在作战时机的选择上,两次遭到曹刿否定,鲁庄公毫不介意,表现鲁庄公胸怀宽广,从善如流。二、比较阅读
【甲】《曹刿论战》
【乙】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①,任云中郡守。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②虏人③过五千,移文④旁郡。吏欲传檄⑤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⑥两炬三头热火⑦,营中星列⑧。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⑨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⑩,晨往赴之。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注释】①廉范:廉颇的后代。②故事:按旧例。③虏:敌人。④移文:发文书。⑤传檄:发出紧急公文。⑥交缚:交叉缚扎。⑦热火:点火。⑧星列:像星一样布满。⑨待旦:等到天亮。⑩褥食:在睡垫上把早饭吃了。正遇上 一会儿 击鼓进军 于是,就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热火,营中星列。
刚好太阳下山,廉范命令将军士兵各自将两个火炬缚成十字,手持一端,点燃三端,在营中像星一样布满。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减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已经竭尽了。9.“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作战中,曹刿两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第一次是在________之时,第二次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时。廉范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也表现出高超的指挥才能。廉范在作战中采用的妙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3分)
10.曹刿、廉范这两位军事家指挥作战时,既能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能做到胆大而心细,因此取得战争的胜利。(2分)彼竭我盈视其辙乱,望其旗靡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热火,营中星列;范乃令军中褥食,晨往赴之知己知彼(抓住战机)三、课外阅读
治国犹栽树
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联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周围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停止 只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治理国家就像栽种树木,不动摇它的根基,它就会长得枝叶繁茂。
13.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5分)
治国以民为本,让百姓安居乐业。课件21张PPT。28.干将莫邪yé chóng wánɡ wěn huò xiànɡ zhì duò ɡān jiānɡ chuō pū 将 怀孕;将 长大 后面 及,等到;成年 在什么地方 看见 报复 重赏捉拿 逃离 从事 太好了 割颈部 进献 不活动 辜负 倒下 热水,开水 按,依照 跳 瞪眼 靠近 比画,用兵器作杀人的样子 是,判断动词 这,代词 孩子 你的 非常 长大 就 立刻 才 于是,就 是 将 应当 就带着 将要 及,等到 比较 逃跑 死亡 重赏捉拿 买 热水,开水 煮东西的汁水 名词作动词,对……说 形容词作动词,长大 形容词作动词,成年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南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破 6.重点句子翻译。(8分)
(1)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
楚国的干将、莫邪为楚王铸造利剑,三年才铸成。
(2)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
于是儿子出门看南边的山,没看见山,只看到堂前有一根松木柱子竖立在石头上。一、课内阅读
1.为报杀父之仇,干将莫邪的儿子是怎样做的?(3分)
赤先是寻剑,在报仇无门的情况下“如山行歌”,最后以自刎来托付“客”为自己报杀父之仇。
2.“客”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他的“勇”表现在哪里?他的谋表现在哪里?(3分)
“客”的勇表现在不惜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来行刺楚王,他的谋体现在是他想出了行刺楚王的办法,他的信义表现在他不负重托,用生命完成了为赤报仇的任务3.故事中的人物个性鲜明。读了这个故事,你认识了________的楚王, ________的赤,________的大汉,以及________的干将。( )(4分)
A.残暴多疑 信守诺言 技艺高超  报仇心切
B.信守诺言 残暴多疑 信守诺言 报仇心切
C.残暴多疑 报仇心切 信守诺言 技艺高超C4.读完《干将莫邪》这个故事,故事中的楚王、赤、侠客三个人物的形象如在我们眼前,他们各有什么特点?(3分)
赤:为父报仇,至死不渝 侠客:见义勇为,英勇无畏 楚王:心胸狭隘,外强中干,残忍暴虐
5.从上面的分析讨论中,可见本文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本文通过这样的故事来反映人民的某种愿望或精神。回忆故事内容,联系时代背景,讨论本文反映了人民的什么愿望。(3分)
反抗统治阶级残酷压迫6.课文主要是叙述故事,但也注意通过___________刻画人物的性格,如通过赤的人头被煮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他对楚王刻骨的仇恨。(2分)
7.本文表现了一种反抗精神,你对这种精神有什么看法?(3分)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人民的反抗精神值得提倡,但应该更加理智,有勇且有谋,不一定非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夸张手法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二、课外阅读
(一)
数里,鬼言:“步行太迟,可共递相担,何如?”定伯曰:“大善。”鬼便先担定伯数里。鬼言:“卿太重,将非鬼也?”定伯言:“我新鬼,故身重耳。”定伯因复担鬼,鬼略无重。如是再三。定伯复言:“我新鬼,不知有何所畏忌。”鬼答言:“惟不喜人唾。”于是共行。道遇水,定伯令鬼先渡,听之,了然无声音。定伯自渡,漕漼作声。鬼复言:“何以有声?”定伯曰:“新死,不习渡水故耳,勿怪吾也。”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鬼大呼,声咋咋然。索下,不复听之。径至宛市中下著地,化为一羊,便卖之。恐其变化,唾之。得钱千五百,乃去。8.用一两句话分别概括两段的段意。(4分)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宋定伯和鬼巧妙地周旋。写宋定伯捉鬼卖鬼。怎么样 或者 这样 吐唾沫 路上 要求 为什么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恐其变化,唾之
恐怕它再有变化,便往它身上吐唾沫。
(2)鬼言:“步行太迟,可供递相担,何如?”定伯曰:“大善。”
鬼说:“步行太缓慢,可以两人交替背着。”
11.面对鬼的多疑,宋定伯是怎样巧妙回答的?(3分)
(1)“我新鬼,故身重耳。”
(2)“新死,不习渡水故耳,勿怪吾也。”
12.宋定伯机智地从鬼的嘴里知制服鬼的决窍,这个诀窍是____________。(3分)惟不喜人唾(二)国有三不祥
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是①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②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注释】①是:这件(事)。②如:去,到。D B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上山见虎,下泽见蛇。
上山碰到虎,到沼泽地遇见蛇。
(2)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也。
所说的国家不祥,是指这样的一些问题。
16.晏子借___________的机会,巧妙向君王进谏,他委婉地建议君王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为景公解疑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信任人才课件26张PPT。29.劳山道士yì hánɡ jí ɡuàn bó qiáo chónɡ lài jǐ ànɡ yú jiào zūn yì qǐ zhù ní chánɡ xiàn jiàn yǎo ān qūn xǔ bó yé yú 文中指本县;排行;世代做官的人家 书箱 白头发垂到衣领上;神情仪态清爽高迈 探问,询问;深远奥妙,难以捉摸 拜……为师 干苦活,服苦役 迫近 厚厚的茧子 私下里,暗地里 文中是照耀的意思;镜子,文中是照的意思;毫毛;草谷上的细毛 环绕着他,听他差遣,给他办事 赏赐 供给,供应 饮尽杯中酒 舀,把液体盛出来 却;如此 筷子 清澈高扬;响亮 表示希望;用酒食送行 全显现出来 过了好一会儿 点燃 不见踪影 打草 偷偷地,暗中;喜欢 告辞 从师学习 经历,经过 熟悉,知晓 本来 秘诀,咒语 迟疑不进的样子 遵守戒律 旅费 自己夸耀 跌倒 鼓起,凸起,肿起 不善,不好 “然”通“燃”,点燃 “见”通“现”,显现 转移 经历 斧子 旅费 助词,凑足音节,无实义 的,结构助词 代词,代三人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他,代王生 代词,代以上所见 代词,她的 副词,表希望 表并列 表顺接 但是,表转接 你,代词 表转折 表修饰 但是,表转接 却 于是,就 就 你的 是,表判断 乐趣,名词 快乐,形容词 看见 通“现”,显现 但是 这样 完 全 离开 往、到 看,回头看 照顾 偷偷地,暗中 偷窃钱物 灵验 察看,查考 作法 当作;做出成绩 本来 坚固,牢固 不和大家一同 有区别 操心劳作 按照一定的程序 和技术要求进行活动 名词作动词,照耀 名词作动词,照 名词作动词,拜……为师 动词作名词,亮光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 一、课内阅读
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一道士坐蒲团上,素发垂领而神观爽迈。
一个道士坐在蒲团上,白头发一直垂到衣领上可是神情仪态清爽高迈。
(2)王惭忿,骂老道士之无良而已。
王生又羞愧又生气,大骂老道士缺德。
2.课文情节较曲折。当王生“不堪其苦,阴有归志”时,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使他打消了归念。(3分)
师傅和两位客人表演法术。
3.这篇文章有两条线索,请你用精练的语言写在下面。(2分)
明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暗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求师学法、看师演法、师傅教法、演法失灵。王生不愿意吃苦。4.本文的题目为“崂山道士”,刻画的主要人物是道士吗?小说通过王生的经历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分)
小说的主要人物是王生。小说通过王生的经历告诉人们,不可一做心术不正的投机取巧者,只有不畏艰险,洁身持正,一个人才能有所成就。
5.从故事中可以看出,王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
王生羡慕道人的法术,又不愿吃苦学习;既没有真本领,却愿在别人面前卖弄。结果是头撞硬壁,鼓起一个大包而受人讥笑,把一个好吃懒做,喜欢卖弄的书生形象,展示在读者面前。6.与“何陋之有”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3分)
7.“我固谓不能作苦,今果然。”为什么道士早就料定王生吃不了苦呢?(3分)
因为王生生在官宦世家,家境好,而且排行第七,父母一定很娇惯他。
8.选文主要写了两件事,请写出来。(3分)
师父教法;演法失灵。
9.道士嘱他:“归宜洁持,否则不验。”他是怎么做的?什么结果?(3分)
他回家就向妻子炫耀,并当场表演,结果法术失灵,头上撞了一个大包。何术之求?二、课外阅读
(一)后羿①射日
逮至尧②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③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④之野,杀九婴于凶水⑤之上,缴大风于青邱⑥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⑦,擒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选自《淮南子》)【注释】①后羿:后羿,又称“夷羿”,相传是夏王朝东夷族有穷氏的首领,善于射箭。②尧:传说中上古的贤明君主。③猰貐(yà yǔ):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跑得快、要吃人、叫声如婴儿啼哭的丑恶可怕的怪兽。凿齿: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野兽,据说有露出口外状如凿子长三尺的牙齿。九婴: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有九个头的怪兽。大风: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猛禽,据说飞时伴有能毁坏建筑的狂风。封豨(xī):大野猪。修蛇:一种能吞食大象的长蛇。④畴华:地名,在南方。⑤凶水:地名,在北方。⑥青邱:大泽名,在东方。⑦洞庭:洞庭湖。及,到 推举 11.翻译下列句子。(3分)
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
尧派后羿到南方沼泽地荒野去杀野兽凿齿。
12.后羿为什么要射日?(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3分)
天上有十个太阳一同出来,灼热的阳光晒焦了庄稼,晒死了花草树木,老百姓连吃的东西都没有;各种野兽猛禽都来祸害人民。13.你认为后羿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是一个胸怀天下苍生,有一颗博爱之心,忠贞,吃苦耐劳,为民除害不达目标永不罢休的人。
14.《后羿射日》这则神话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3分)
示例:告诉我们要以天下事为己任,要有一颗博爱众生的心,要敢于挑战权威,凡事都要坚持和坚强等道理。(二)鹿亦有灵
博山①李氏者,以伐薪为生。一日,于山坳得一鹿仔②,携家喂养。鹿稍长,甚驯,见人则呦呦鸣。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时值秋祭,倒用鹿。官府督猎者急,限期送上,然旬日③间无所获,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与。猎者固请。李氏迟疑曰:“待吾虑之。”是夜鹿去,遂不归。李氏深悔之。
【注释】①博山:古地名。②仔:同“崽”。③旬日:十天。碰上……时候 门 坚持 给 C 【解析】C.就。A.凭借;认为。B.从;到。D.他;那17.翻译下列句子。(3分)
是夜鹿去,遂不归。
当夜鹿就逃走了,就没有回来。
18.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分)
①从李氏的角度看:善良的心不能改变。动物也是有感情的,不要背叛他们,否则它们会离你而去。②从鹿的角度:生活中要有智慧头脑,遇到危险,要果断采取措施。课件21张PPT。30.诗词五首yì hè dān zēnɡ yàn chóu chú jǐ què lǒnɡ xiǎnɡ zhuó liáo 田埂 扛,担 爱惜 拿着 破 视,看 缴纳租税 竟然 俸禄 晚,迟 遭遇;做官 古代两种兵器,泛指战争;荒凉冷落 惊慌不安 孤苦的样子 赤诚的心;特指史书 无边无际 诗人的马鞭;走向 落花 指黄河;内外 指感慨万千,非常痛心 视,看 看望,拜访 难道 经书 经过 什么 多么 给予 和 仅,只是 但是 拿起 将要 黄河 天然或人工的大水道 5.重点句子默写。(8分)
(1)《观刈麦》中,最能表现割麦农民极度辛苦而又企盼延长干活时间这种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句和白居易的《卖炭翁》中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有异曲同工之妙。
(2)《观刈麦》中描写夏收季节丰收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青壮劳力辛苦劳碌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官府对贫苦农民残酷剥削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观刈麦》中表现作者对农家的同情和关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3)杜牧的《赤壁》中交代兴感之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写诗人由“折戟”而生感慨(议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零丁洋》中借用地名抒写自己孤独无援,忧患不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写自己的身世之悲及亡国之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己亥杂诗》中写与“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相近意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比喻言心志,体现作者精神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6)晏殊慨叹“无可奈何花落去”,而龚自珍却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辞官还想为社会尽责任,为国家、民族效力的愿望,与此句类似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曲中极言潼关形势险要,寓兵家必争之意的句子(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曲中写诗人感叹昔日光景与今日所见的句子(怀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带给人民的总是痛苦和灾难。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这种历史的真实写照。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阕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6.重点句子翻译。(10分)
(1)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受炎热的阳光炙烧着。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假如不是东风给了周瑜方便,那么春天里乔家两姐妹就会被关押在铜雀台了。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古往今来,谁人不死?(我只愿)留下赤诚的心来照耀史册。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花并不是没有情感的东西,它融入春泥后,会更好地护育新花。一、课内阅读
(一)观刈麦
1.如何理解诗中“力尽不知热”一句的内涵?(2分)
“力尽不知热”反映了刈麦者的矛盾心理,并非是他们不知热,而是为了抢收,为了活命,再累再热也得忍着、挺着。
2.诗中那位贫妇人的言行反映了当时一个怎样的残酷现实?(3分)
繁重的赋税逼得一些农民失去田地,即使是有田的农民将来也有可能失去自己的田地。
3.诗的末六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4.对比的手法是这首诗的重要艺术特色,这首诗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其作用是什么?(3分)
在这首诗中,诗人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在繁重的赋税压迫下的农民们生活的艰难,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5.这首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试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2分)
这首诗在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写实手法,在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选取典型的场面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表达了作者的强烈感情。(二)赤 壁
6.前两句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3分)
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抒发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为后两句论史抒怀作铺垫。
7.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3分)
不好。以“二乔”的命运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三)过零丁洋
8.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9.“风飘絮”“雨打萍”分别喻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分别喻指国家形势危急和个人命运漂浮无根,其作用是形象地写出了从国事到自身的艰辛悲苦。
10.“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一句写得很是巧妙,试做分析。(3分)
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的险恶来暗示诗人处境的艰危,一语双关。因科举而走入仕途和国家危急存亡关头,率兵抗元。11.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做简要分析。(2分)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四)己亥杂诗
12.这首诗的前两句__________,在无限的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后两句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地融入 _____(表达方式)。(2分)
13.你对诗歌的后两句是怎样理解的?(2分)
这两句是说,花朵虽然从枝头上凋落,但是化作泥土,依然滋养花木。作者以落花自喻,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命运。现常用来比喻老一辈工作者虽然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但仍然在培养下一代方面做着贡献。
14.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守城,回归故里的复杂心情,既有________________,也有回归的愉快,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叙事抒情议论解甲归田的惆怅继续报国的坚定信念(五)山坡羊·潼关怀古
15.诗中极言潼关形势险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6.选出对该曲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版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
B.“山河表里潼关路”这句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澎湃的情态。
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D17.请谈谈你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解。(3分)
表现了一个历史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群众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18.曲的开头描写潼关的地势,作用是什么?(3分)
在潼关路上望西都,自然引发历史兴亡的感慨;写潼关之险意在说明历代王朝仍然难逃灭亡的命运,突出了主题。二、课外阅读
玉楼春·戏赋云山
辛弃疾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
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
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19.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的上片是写青山为浮云所遮盖,下片写重睹青山。
B.上片后两句写执着寻觅“常时青山”的青山终有结果。
C.下片的前两句写浮云散尽青山重见的自然景观。
D.这首词描写了自然景物的变化过程。B20.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的前两句使用拟人手法,很容易使人想到词人喃喃自语的情态。
B.词的上片透露出了词人遗憾的心情,而下片则反映了词人喜悦之情。
C.词的最后两句以老僧之喜衬托词人之喜。
D.这首词格调雄浑粗犷,清新活泼,反映了词人积极乐观的一面。D课件7张PPT。口语交际1.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
“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影响了中国人,而且正在走向世界。你所在的学校要开展“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请你为本次活动写宣传语。(不超过20个字)
示例:弘扬传统文化 提升道德素养
(2)生活中,除歌曲外,你还知道哪些体现传统文化的现象,请写出两种。
示例:①小区的命名,如:翰林苑 ②屏风上的绘画雕刻艺术 ③建筑设计 ④汉字的艺术,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京”字的变形(3)你的同学小明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不想参加本次活动,假如你是班长,将如何劝说他?
示例:小明,作为中国人,弘扬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公民应有的责任,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增强底蕴,提高修养,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何乐而不为呢?
2.星期天小明正在家里复习功课。这时,小明爸爸的同事来了,他们提出要在家里打麻将。小明听到以后想劝阻。如果你是小明,该怎么向爸爸说才能让爸爸拒绝同事?爸爸听了以后会怎么向同事说才能收到让同事放弃打麻将的效果?
(1)小明向爸爸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向同事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麻将声声入耳,思绪时断时续,我怎么学习啊? 我儿子正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呢,还是改天再玩吧!3.2013年3月以来,全国多地发起了对“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狙击战。所谓“中国式过马路”,就是行人集体闯红灯现象。假如你在过马路时,红灯亮着,机动车辆在行驶,与你走在一起的人要强行闯红灯过马路,你怎样劝说,才能让他们停下脚步?
示例:大家好!这样过马路很危险,也会造成交通堵塞,城市交通秩序需要我们共同来维护,请大家耐心等候。(或:交通“红绿灯”是城市文明的“照明灯”,又是整个社会文明的“红绿灯”。我们还是等绿灯亮了再过吧!)4.近来,“曲靖因您而美丽,创建因您更精彩”的“四城联创”(创建全国卫生城、园林城、平安城、文明城)活动正在市民中开展。某校小记者游寥廓公园,拍摄到了一组镜头。
镜头一:
【公园餐厅,人们正在享用美食,离席桌上,盘盘剩菜,一片狼藉……】
(1)作为“光盘行动”的响应者,若遇到一位就餐即将离去的中年“剩男”,你将如何劝说他把剩菜打包带走?
示例:叔叔,您看桌上剩下这么多饭菜,好可惜。如果您能打包带走,既节约又环保,那多好啊!
镜头二:
【公园一角,林深景幽,杆杆劲竹,刻满“××到此一游……”】(2)面对此景,请从A组中至少选用三个词语,B组中至少选择一组关联词,写一段话。(65字以内)
A:美丽 崇拜 陋习 唾骂 保护
B: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示例:虽然竹上留下了“美名”,但是得到的不是崇拜,而是唾骂。游客的行为既破坏了环境,又损害了自己的形象,实为陋习。美丽曲靖,从你我做起。5.你所在的班级准备举办一次赛诗会,请你帮助设计方案并参与活动。
(1)请你设计这次赛诗会的主题,并确定比赛形式。
咏雪诗赛诗会 辩论赛、问题抢答
(2)假如在比赛中要求列举古代咏雪诗,你打算列举哪几句?(至少三句)
示例: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3)假如你是赛诗会的评委,要围绕咏雪诗这一主题向参赛者提问,你该如何提问呢?
示例:刚才大家吟咏了不少咏雪诗,从中可见古代文人赋予了雪哪些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