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清导航】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习题课件:第五单元(6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四清导航】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习题课件:第五单元(6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8-24 10:13:29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17.花儿为什么这样红luǒ tuì ruǐ diàn zhuó lénɡ yú 卉 萼 腺 漫 萎 sàn sǎn chuànɡ chuānɡ 分泌 沁人心脾 D 4.(2014·长沙)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5分)
A.随着长沙地铁2号线的投入使用,使长沙人的未来与地铁密不可分。
B.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火了,孩子们的表现给观众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C.湖南省图书馆开通24小时自助服务,平均每天接待读者约200余人次。
D.长沙市文明办开展与策划“我爱星城”的活动,得到市民很多的响应。B课内精读
阅读“花朵的红色是热情的色彩……所以呈现白色”,回答下列问题。
5.请具体说说选段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这样安排有怎样的作用?(4分)
选段是按照逻辑顺序来进行说明的,具体按照由现象到本质来安排说明内容,这样符合人们探索自然科学知识的过程。
6.请说说第一段的语言特色及其主要作用。(4分)
以抒情的笔调开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用歌曲名提出问题而总领全文,为下文做铺垫。7.选文中有两个语段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开头,请结合全文,说说这样开头的主要特点和作用。(4分)
以设问的形式,分别引出花儿万紫千红的不同原因和特点,引起读者的注意,使全文的结构紧密,线索分明。
8.选文第四段中的“一般的”能去掉吗?为什么?(4分)
不能。去掉后就变成所有的花都是“初开时浓艳,后来渐渐褪色”,这样的表述不准确,因为有些花不是这样的。9.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添色木芙蓉能一日三变的主要原因。(4分)
示例:因为添色木芙蓉这种花早晨时不含色素则呈现白色,但随着气温的升高,花青素和酸的含量发生了变化,花的颜色也随之发生变化。
10.综合性学习。(6分)
活动一:品味名著
学者胡适说:“《西游记》能使人开口一笑,这一笑就把那神话‘人化’过了。”
(1)参照示例,再举一个神仙、妖魔也有人性的例子。
示例:孙悟空骄傲自大,你看,他常常吹嘘自己。
示例:猪八戒好吃懒做,你看,他经常偷懒耍滑。活动二:拟写标题
3D打印技术飞速发展。美国科学家利用3D打印机直接打印出一副塑料机械臂,使一位两岁小女孩的残疾手臂能够正常活动。不久前,美国一名25岁的大学生运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有杀伤性的手枪,美国政府计划新建多个专为军方服务的3D打印研究中心,引起了民众的担忧。
(2)给上述材料拟写一个标题。
3D打印,喜忧参半(有人欢喜有人忧)11.从下面A组词语中至少选取两个,从B组词语中至少选取一个,写一段话,描写端午节或中秋节的情境。(50字以内)(4分)
A组:洋溢 热闹 张灯结彩 兴高采烈  齐心协力 欢声笑语
B组:不仅……而且……  一边……一边……C 13.(2014·陕西)下面的调查图表反映了什么情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10分)绝大多数中学生从不写信,只有极少数学生在学写应用文或寄贺卡时写过信。 附生现象
①附生现象是指两种生物虽紧密生活在一起,但彼此没有营养物质交流的一种生命现象。一种植物借住在其他植物种类的生命体上,能自己吸收水分、制造养分,这种包住不包吃的现象,被称为附生,也叫着生。
②附生植物最普遍的特点是附生在寄主植物水平的枝干上及枝干的分叉点上,有的低等植物甚至附生在叶片上。除了这类植物会对寄主的光照条件造成一定的影响外,附生植物一般不会对寄主造成损害。③植物的附生现象是热带雨林的主要标志性特征之一,形成这种现象需要满足一定的环境条件。一是环境的空气湿度大;二是寄主表面有一定的腐殖质存在。有机物的附生现象存在于植物间,尤其在热带与亚热带的森林中最为常见。
④附生植物的种类比较丰富,从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都有附生植物。据统计,全世界约有附生植物65科850属3万种。蕨类附生植物常见的有水龙骨科的瓦韦、石韦、水龙骨、星蕨、书带厥子……⑤在热带雨林中,植物生长茂密,由于植物之间争夺阳光的竞争比较激烈,附生的植物就更容易获取来之不易的光源。附生植物在形态和生理上,已形成非常适应的特性,比如鸟巢蕨的形态似鸟巢状,可以截留尽量多的雨水以及枯落物、鸟粪等,海绵状的枯落物可储存水分,并提供营养物质。
⑥在生态系统中附生植物具有多方面的生态功能,对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形成、维持及养分和水分的循环都有一定的作用。另外,附生植物对环境变化还具有指示作用。人类活动也会影响附生现象的存在。人类活动剧烈的地方,附生现象会大大降低,甚至消失。14.第①段中加点的“包住不包吃的现象”指的是什么?(5分)
一种植物借住在其他种类植物的生命体上,能自己吸收水分,制造养分,但彼此之间没有营养物质交流的一种生命现象。
15.植物形成附生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4分)
(1)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第④段中加点的词语“据统计”能否去掉,为什么?(5分)
不能。这是通过统计得出的结论,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17.请结合文意阐述植物附生的作用。(5分)
对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形成、维持及养分和水分循环都有一定作用,还对环境变化具有指示作用。环境的空气湿度大寄主表面有一定的腐殖质存在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18.“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渲染了怎样的环境氛围?作者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天空浓云密布又有薄雾笼罩,瑞脑香的烟雾从兽形的香炉上袅袅升起。“薄雾浓云”:渲染了一种阴沉忧郁的氛围。“愁永昼”极言白昼漫长没有尽头——这是因为孤单寂寞,内心忧愁,所以才会觉得时间特别的漫长。“瑞脑销金兽”作者静静地看着袅袅烟雾从金兽炉上慢慢升起——百无聊赖。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19.古人常爱用花比喻人之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李清照却说“人比黄花瘦”,这样的比喻有什么丰富的内涵?(6分)
黄色的菊花外形淡雅、清秀,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贴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与丈夫分别而产生的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而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精神气质。以花喻人,花人相映,人如花,花似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
20.词人运用哪些景物来烘托心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5分)
景物: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酒、帘、西风、黄花;本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分别之后所写,表达了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愁绪。课件20张PPT。18.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ái jìn shè xùn bīn 疟 滥 壳 垩 nüè yào 濒危 频繁 泛滥 褴褛 3.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刘易斯·斯科特的“雨林”一书列出的数字表明,雨林以每分钟27万平方米(相当于38个足球场)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
B.橙色皮毛的猩猩(因其脸像人脸,被称为“森林老人”)过去在亚洲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
C.为何要摧毁如此珍贵的资源呢,有一定的原因。
D.它们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从土壤(或海洋)中吸取的水混合,形成一种单糖,葡萄糖和氧气。B课内精读
阅读“地球在过去的5亿年岁月中……才能再次见到这种个体”,回答问题。
4.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选段的主要内容。(5分)
如果将雨林毁掉,可能会导致第6次物种大灭绝。
5.阅读下面的语句,回答问题。(6分)
我们已经永远失去了舌头长20多厘米、可从特殊品种的兰花中摄取液汁的达尔文蛾,以及身体几乎透明和骨头为绿色的草蛙。
(1)在“失去”前加了修饰语“已经”“永远”,简要说明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已经”表示以前发生了,并不是设想;“永远”表示已灭绝生物不可能再出现了。(2)加点的“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不能去掉,因为去掉了就表达成了这种草蛙身体透明,不符合实际情况。
6.选段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起到了怎样的说明作用?(5分)
举例子、列数字,具体说明了生物灭绝的可怕后果。
7.选段最后一段引用了查里斯·威廉·毕比的话,有怎样的作用?(5分)
引用伟大的自然主义者、探索家意味深长的话做总结性议论,更具警示作用,增强人们的环境忧患意识,从而树立正确的环境观。8.(原创)综合性学习。(8分)
材料一:2014年11月3日上午8点,北京市六区PM2.5浓度为每立方米37微克,接近一级优水平。在整个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举行的前后北京的天空都出现了难得的蓝蓝的天,所以网友戏称为“APEC蓝”。 2014年11月11日晚,习近平主席在迎接APEC领导人的致辞中说:“这几天我每天早晨起来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北京空气质量如何,希望雾霾小一些,以便让各位远方的客人到北京时感觉舒适一点。”“有人形容这几天北京的蓝天是APEC蓝,美好而短暂,过了这一阵就没了,我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 材料二:2013年11月10日,灰蒙蒙的天空笼罩着北京的高层建筑,人们不愿外出。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在官网上称,北京很多地区PM2.5颗粒的密度超过了每立方米700微克。中国首都北京的空气质量爆表了。位于北京东面沿海的其他几个城市,包括天津和中国南部的武汉空气污染也相当严重,在过去的几天里也都有报道。
材料三:由于中国快速工业化的步伐,大量依赖煤炭发电,爆炸式的汽车拥有量的增长和对环境保护法的漠视,使得空气污染成为中国发展带来的主要问题。北京市致力于污染减排。例如,限制高消耗、高污染企业的规模,对高排放车辆采取限制行驶措施。另外,为进一步净化空气,北京市计划到2015年林木绿化率达到57%。到2020年再增加林地100万亩,平原森林覆盖率达到35%,明显增加环境自净能力。(1)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概括出北京市治理空气污染的成果和思路。
①成果:主要污染物浓度大幅降低,空气质量得到了提高。 ②思路: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绿化(增加环境自净能力)。
(2)同学们采访了环保部门的相关人员,就改善空气质量获得了如下信息:
A.改善空气质量,根本在于探索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和新型的城镇化道路是改善空气质量的关键。
B.要严格限制高消耗、高污染企业的规模。
C.增加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D.尽早推进与清洁能源相配套的排放标准。上面文字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修改。
①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去掉“根本在于”(或去掉“是改善空气质量的关键”)D把“推进”改为“制定”(或“实施”)9.某同学在微博上写下了心目中“美丽中国”的样子。他写了上句,请你根据语意,续写下句。(要求: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6分)
在蓝天白云下自由呼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在青山绿水间尽情歌唱B 【解析】B项“瑰(ɡuī)”。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气污染
【环保资料】
①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的现象。
②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的途径有三条,即吸入污染空气、表面皮肤接触污染空气和食入含大气污染物的食物。大气污染除可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外,还可对心血管系统、肝等产生危害。严重的可夺去人的生命。 ③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极为严重。科学家们发现,至少有一百种大气污染物对环境造成危害,包括许多有毒、有害物质。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排放二氧化硫1.5亿多吨、二氧化碳2亿多吨、悬浮颗粒物23亿多吨和氮氧化物6 900多万吨。
(摘自《环境与人类健康》)
④利用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可以直观地评价大气环境的质量状况,指导空气污染的控制和管理,指导人们工作、生活。空气质量指数为0~100时,普通人群的健康不受影响。⑤空气质量指数(AQI)分级表(摘自《科学世界》)【媒体信息】
①近日,京城再次遭遇昏黄的雾霾天气。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浓度迅速上升,东城东四、朝阳奥体中心、海淀万柳等地区的空气质量已达到六级污染。整个城区笼罩在一片灰蒙之中,能见度仅1公里左右。市环保监测中心发布提醒,建议人们在今、明两天减少户外活动,重体力劳动者、老人、儿童以及心肺疾病患者应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摘自中国新闻网) ②尽管中国有巨大商机,但北京等大城市空气污染问题如今后得不到有效治理,终将会让一些外国人望而却步,使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在京居住超过10年的新西兰来华员工丹尼夫妇,越来越意识到空气污染对孩子健康的影响,最终决定离开北京。
(摘自百度快照)
③英国的汤普森有很多到北京出差的机会,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伦敦能除掉“雾都”的恶名,关键在于公众的自我环保意识,大家共同来维护一个更好的自然环境。如果伦敦的空气污染问题重现,那些排放不达标的企业一定会遭遇强大的舆论压力,会被严惩。而在中国,目前大家还是抱怨的多,尽管政府公布了不少政策,但自觉自愿执行的人还是相对太少。
(摘自《环球时报》)11.综合上述文本,简要概括主要内容。(8分)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造成了大气污染,大气污染严重危害自然环境、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12.分析文本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8分)
运用对比(比较),鲜明地突出我国公众的自我环保意识薄弱,希望大家共同维护一个更好的自然环境。
13.请就治理大气污染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7分)
示例:①提倡绿色出行,减少污染物排放量。②绿化造林,使更多植物吸收污染物,减轻大气污染程度。祁黄羊去私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选自《吕氏春秋》)B 【解析】A.任用/行为。B.都是“你”的意思。C.诸侯国,国家/国都。D.听说/出名。15.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6分)
善 哉 祁 黄 羊 之 论 也 外 举 不 避 仇 内 举 不 避 子。
16.结合选文,分析“国人称善”的原因。(8分)
一是因为祁黄羊大公无私(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二是因为晋平公从善如流,知人善任(或:听从祁黄羊的建议,任用解狐和?祁?午。)///课件18张PPT。19.海洋是未来的粮仓hè chún wéi bǔ 鹧鸪 浒苔 pì bì tái tāi 磷虾 鱼鳞 课内精读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
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
不能。因为“据说”说明了信息来源的途径。若去掉,则表明这条信息有它的科学依据,会给读者造成误解。4.指出下面语句运用的说明方法。(4分)
(1)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
(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
(2)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提高了2 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 )
5.第二段中许多人发出的警告是什么?他们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警告?(4分)
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可耕土地资源不足造成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作比较、列数字6.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4分)
因为未来陆地上的食物资源很可能满足不了人类需要,而海洋中尤其是远洋和深海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可以直接或间接作为人类食物的生物资源,人类可以对其进行充分地开发利用,使之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7.鉴于近海开发出现的问题:人类在未来对远洋和深海进行开发时应防止哪些不良行为和结果的出现?(答出三点即可)(4分)
过度开发(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恶性竞争影响国家关系(国家间为争夺有限的海洋资源纷争不断);破坏生态平衡。8.(2014·莱芜)阅读下面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提取主要信息。(5分)
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MH370客机失联后,我国交通运输部、国防科工局、国家海洋局、中国海警局、军方等有关部门共派出18艘船只与军舰、8架直升机、5架固定翼飞机,协调66艘过往中国商船和20艘渔船协助搜寻,动用21颗卫星并协调国外16颗卫星提供数据支持,全方位搜寻。截至4月28日,中国政府已累计为在京家属开展医疗和心理巡诊8 067人次、医疗处置1 138人次、心理干预797人次,为262名有需要的家属安排体检,组织航空航天和法律等领域专家举办专业知识咨询讲座6次,1 000余人次参加。
中国政府协调各方力量,使用多种装备,全力以赴参与搜寻工作;并用多种形式安抚和照料在京中国乘客家属。9.综合性学习。(8分)
2015年某市“海洋生物科普宣传周”活动于5月28日启动,我学校也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同学们对海洋生态环境知之甚少,学校决定邀请海洋大学专家到校举办“海洋生物科普知识讲座”,请你为这个讲座设计一个主题,要包含讲座的内容和目的。(不超过20字)
示例:推广海洋生物科普知识,培养海洋生态环保意识(2)请你整合下面两则材料中包含的主要信息,为学校在六月进行的保护鲨鱼的宣传活动设计一条标语或公益广告。(不超过30字)
材料一:因为过度捕捞,鲨鱼数量锐减,有些品种的鲨鱼已面临灭绝。为了保护鲨鱼,国际动物保护组织倡议公众减少鱼翅消费,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材料二:某环境调查组织的研究表明,鱼翅这种高档食品被水银污染的程度高达70%,含有可被人体吸收的水银比率已超出正常允许含量的42倍,而水银对人的高级神经系统有害。
示例:鲨鱼无罪,鱼翅有毒;保护鲨鱼,远离鱼翅。(或:鱼翅是人类杀害鲨鱼的理由,也是鲨鱼报复人类的最后武器。)10.大自然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根据示例,选择恰当的事物,仿写一个句子。(7分)
示例: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
示例:从鸣蝉的欢唱中,我们感受到夏天的热烈。(或:从湖水的起落中,我们体悟到生命的节奏。)A 【解析】B项“辟(pì)”,C项“捕(bǔ)” “维(wéi)”,D项“窥(kūi)” “供(ɡōnɡ)。”(原创)可燃冰:续航地球一千年?
地球上尚未开发的储量最大的潜在能源——可燃冰,这种沉睡在海底和高寒冻土层的能源,洁白如冰,点火即燃,被誉为“21世纪最有希望的战略资源”。
一团从海底捞上来的泥巴,上面散布着白色晶体。点燃后,腾出幽蓝的火苗。冰状晶体就是“可燃冰”。
可燃冰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外貌像雪,类似固体酒精,是由甲烷气体与水在低温和高压的环境下混合而成的一种固态物质。由于含有甲烷等可燃气体,极易燃烧。
可燃冰能量密度很高。1立方米可燃冰相当于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其能量密度是同等条件下普通天然气的2-5倍,且燃烧后几乎不产生残渣,少污染。 可燃冰资源量巨大,保守估算,世界上天然气水合物所含天然气的总资源量约为1.8亿亿~2.1亿亿立方米,可满足人类未来1 000年的需求。
同时,“可燃冰”也是危险的能源。开采时,一旦失去高压和低温的环境,甲烷就会迅速地从包含物中脱离出来,释放到大气中。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要知道,“可燃冰”中甲烷的总量占地球上甲烷总量的99%以上。
另外,“可燃冰”分解可能会造成海底滑坡、生物灭亡等环境灾害的发生。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项技术能使可燃冰大规模地从海底转移到陆地上,将其保存。当然,少量获取可燃冰样品没有问题,但成本是每立方米200美元。尽管“可燃冰”开发技术难度大、风险大,尚未进入商业开发阶段。还是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
1934年,前苏联在被堵塞的天然气输气管道里首先发现了可燃冰。1965年,前苏联在西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带发现可燃冰矿藏。2011年,世界上已发现的可燃冰分布区多达116处,规模之大,是常规天然气田无法相比的。
从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俄罗斯、德国、加拿大等国家,从能源储备战略角度投入资金,相继开展了本国专属经济区和国际海底区域内的调查研究,美国、日本、加拿大、印度等国已经制定了勘探和开发可燃冰的国家计划。 2000年开始,可燃冰的研究与勘探进入高峰期,世界上至少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其中。其中以美国的计划最为完善,每年用于可燃冰研究的财政拨款达上千万美元。
中国海疆辽阔,冻土广袤。科学估计,我国南海的资源量为700亿吨油当量,相当于目前陆上石油、天然气资源量总数的1/2。陆地方面,青藏高原可燃冰远景资源量为350亿吨油当量。
2001年,中国在南海海域钻获可燃冰,成为继美国、日本、印度后第四个在海底探获可燃冰的国家。
2007年5月,中国在南海北部首次采样成功,证实了南海北部蕴藏丰富的可燃冰资源。今年,“蛟龙号”有望潜入南海深部,执行包括“观测研究可燃冰”在内的一系列任务。 2009年10月,我国在青海省天峻县永久冻土带多次成功钻获可燃冰实物样品,成为世界第一个在中低纬度冻土区发现“可燃冰”的国家。
2011年11月,青海省政府与神华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展开对可燃冰的研发工作。
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张洪涛预计,中国需要30年的时间才能投入海底可燃冰的商业开采。但对陆域可燃冰,只要加紧勘探、研究,可能只需10~15年即可进入商业性试采阶段。12.“可燃冰”这种能源具有哪些特点?(8分)
能量密度很高;资源量巨大。
13.“可燃冰”开采利用不当将会造成哪些恶果?(8分)
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造成海底滑坡、生物灭亡等环境灾难的发生。
14.结尾段加点词语“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9分)
不能删去。“可能”表推测,在该句中说明“只要加紧勘探、研究,也许只需10~15年即可进入商业性试采阶段”,“可能”体现了说明文准确性、科学性的语言特点。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见阎罗王方录囚(囚指去世的人)。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王讥曰:“设官以治民,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辩曰:“某虽无功亦无罪。”王曰:“公一身处处求自,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三载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官大狼狈,锋棱顿减。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只 树立(竖立) 16.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8分)
害怕事情繁重而(就)不做,(难道)不是辜负国家吗?
17.根据上文,作者认为做官不但要_____________,更要____________________。(每空不超过4个字)(6分)廉政(廉洁)勤政(务实,做实事)课件10张PPT。20.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jī yí 趋 xīn zhuó 俱 pìn mí qiè jī jǐ 聘用 驰骋 胆怯 却步 B 【解析】A项“怯(qiè)”,C项“趋(qū)”“饶—挠”,D项“竞(jìnɡ)”。(2014·聊城)昆虫般大小的机器人
①一部分研制机器人的专家认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机器人的大小,未来机器人的大小应该和昆虫相仿。
②大型机器人需要沉重昂贵的发动机和大量的动力消耗,需要接合的手臂和数千米的连线。控制所有这些硬件又需要数平方英寸的微晶片。而如果机器人的这些部件组装起来只有昆虫那样大小,那么它的造价不但会便宜得多,它所能从事的工作也会给人类生存带来很大影响。⑤如果许多这样的微型机器人通力合作,其功用更是一般机械所无法比拟的了。比如说战场上可使用微型机器人兵士。这些“兵士”可轻易地偷偷爬过或飞过战场,而不被敌方的雷达系统发现,因为它们体积微小,且可超低空飞行(乘微型火箭)。一旦越过敌人的防线,它们便可成为摧毁敌方设施的生力军,就像毁掉农作物的蝗虫一样。
⑥这种昆虫般大小的机器人目前已不再是科幻小说里的主人公。当然要它们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还需克服一系列技术上的障碍。其中主要是如何把现在机器人所用的齿轮、杠杆、曲柄、弹簧和其它机械部件缩小到比头发丝还细的程度,同时把传感器、电动机、控制计算机及其他系统装配到一块微晶片上。⑦当然目前制作微型动力部件的技术还处于刚刚研制阶段。1988年初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个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制造出了只有1/5毫米长的带连接部件的曲柄和齿轮。这种齿轮的轮只有红细胞一般大小。新泽西州美国电报电话公司贝尔实验室的专家们已经研制出了比蚂蚱颚还要小的钳子。该实验室还研制出了只有半毫米大小每分钟24_000转的气功涡轮机,其转速比许多喷气式飞机的发动机还要快。机器人微型化的另一个问题是动力问题。为微型机器人提供动力的装置要比电池小非常多才行。不过,微型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
⑧微型机器人的大量生产恐怕还不是近年之内能办到的事情。然而,一旦这种机器人能批量生产出来,它们在科研和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将是无法估量的。4.与大型机器人相比,微型机器人的优势有哪些?(9分)
微型机器人造价便宜得多;所能从事的工作也会给人类生存带来很大影响。
5.简要说明第③④段加点文字的语言特点。(9分)
“一般来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排除了有的机器不能取代机器人做工的可能性;“自我牺牲”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微型机器人用身体堵裂缝或漏洞的现象。
6.第⑦段画线句运用了列数字与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分别说明其作用。(8分)
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气功涡轮机形体小与转速快的特点;作比较,更加突出说明了气功涡轮机转速快的特点。7.微型机器人批量生产后会在生产生活中起到什么作用?试举一例。(文中例子除外)(9分)
能轻松地清洁高层建筑外部的玻璃。 能自如地从高大树木上采摘果实。课件7张PPT。口语交际1.学校举办“科普宣传周活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1)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
科学引领未来,学习创造生活
(2)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开展哪些活动?
参观科普馆;进行科学创意小制作大赛;举办科学魔术晚会等。2.读图答题。(1)请说出这幅漫画的含义。
有人认为追求很小的一点经济利益,却丢掉更大的环保事业,真可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2)谈谈这幅漫画给你的启示。
我们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人类长远的发展。(或:我们应该重视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3.请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二氧化碳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自1975年以来,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已经上升了0.9华氏度,由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变暖已成了世人关注的焦点问题。
(1)根据语段资料给“温室效应”下一个定义。
温室效应就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
(2)导致全球气温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导致地球表面变热。4.走近“湿地”。
(1)综合下面两则关于“湿地”的材料,说明这些材料反映出了一些怎样的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湿地面积急剧萎缩。统计显示,近四十年来,中国沿海地区累计丧失海滨滩涂湿地和城乡工矿占用湿地二百万公顷以上,相当于沿海湿地总面积的一半。
示例:反映出我国湿地保护的不平衡性,湿地保护已经引起了我国的高度重视。(2)阅读下面这则新闻,请结合你学过的地理知识,简要说说湿地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本报讯 黄色的沙滩上,茂密的芦苇丛在风中摇曳,成群的飞鸟栖息其间,这是许多人对福州乌龙江湿地公园寄托的美好梦想。乌龙江湿地公园2003年4月30日开园时,堤外的芦苇荡原生态区常引得候鸟前来栖息,园内有各种鸟类上百种。然而现在,在乌龙江湿地公园大门台阶前,记者见到的却是一片光秃秃的沙地裸露着,即使在河边,枯黄的芦苇也是稀稀拉拉;沙滩上布满了游客留下的垃圾,塑料袋、烟壳、食品包装袋、酒瓶等废弃物,让人触目惊心;芦苇被破坏得七零八落,甚至成片的被焚烧;更见不到飞鸟的影子,湿地公园惨遭“毁容”。
(摘自《海峡都市报》)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在维持生态平衡、降解污染、调节气候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乌龙江湿地是福州仅剩为数不多的主要湿地之一,如果湿地毁灭,将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
(3)请你围绕“保护地球湿地”这一主题设计一宣传标语,警示人们注重保护地球湿地。
示例:保护湿地,就是保护我们的肾。课件14张PPT。第五单元 绿化好处多小时候,天空格外的蓝,小草格外的绿,花儿格外的红,马路旁的大树,个个容光焕发地挺立着,鸟儿在矮小的树上做了窝,推开窗,一阵清爽的空气扑鼻而来;现如今,是落满灰尘的小草,孤零零的树木,岌岌可危的花儿,灰蒙蒙的天空……点点滴滴环保情,隐隐切切强国心。真正检验我们对环境的贡献的不是言辞,而是行动。请以“绿化好处多”为话题,写一篇说明文。森林里最后一棵树的自述
有些事物,明明那么美好,却有人刻意摧残,肆意破坏;有些时光,明明近在咫尺,回忆起来却是那样虚无漂渺,遥不可及……
——题记
一、曾经的快乐
过去,鸟鸣是那样的频繁,几乎到处都可以听见。有时,我还嫌它刺耳,现在怕是想听也听不到了……如果不是人类的贪婪,这个大好的清晨,松鼠一家一定还在采摘松果,百灵一族一定正站在我头顶的枝桠中歌唱。远处,七彩的朝霞如梦似幻。漂亮的紫罗兰,挺拔的冬青树,傲然的梅花,金色的梧桐。那朦胧的薄雾依稀衬托着森林中的一切……我甚至可以想象的到,身旁有名的“闲人马大姐”,这会儿一定正转过身问这问那,“哎,小雅啊,前几天你邻居怎么把啄木鸟医生请来了?没出啥事吧?”我笑笑,“没有,只是他们家小宝生病了,不是独生子女嘛,爱得紧,一点小事儿就请医生了!” “哟,这可不行,小孩儿可得多锻炼!”“哎哎哎,小灵!小灵!叫你呢!你用得着躲吗?”“马姐啊?您又有什么事儿呢?我这儿正忙着呢?”小灵小声嘟哝。“你们年轻人赶潮流,我咨询咨询,这届‘树公主’又是谁啊?”小灵咬咬嘴唇,“恩……好像是云朵吧……我也没太关注,这阵子忙落叶呢!”“哦,得,那你继续……小云啊……”一阵阵微风悠闲地掠过,带起阵阵问候飘向远方……这声声问候,在森林里激起一阵阵温暖的涟漪。云是那么的白,天空是那么的蓝,森林是那样的和谐。二、危机的来临
这样一切都好,没有烦恼的日子周而复始下去,一天、一月、一年……烦恼终于来了。那是一天傍晚,几十个人开着卡车进了森林。他们叼着烟围着树木指指点点,最后,那个一副领导派头的人说了声:“好的,下个月开工!”下个月开工?什么意思?前所未有的恐惧感席卷了我的全身……不,等等,听,他们还在说:“头儿,这么多树,全部砍掉盖房子吗?太浪费了吧……盖这种房子只要砍一部分树就成了……”“蠢猪!”领头的人翻了个白眼,“要是能把这些树卖掉,天知道能赚多少钱?一个大便宜,不捡白不捡!哈哈!”那帮人吹着口哨走了。这代表什么?一片唏嘘之声回荡在森林里……云,依旧在飘,天,依旧那么蓝,只是森林不再宁静,生活不再美好……三、死讯传来
四周,再也没有悦耳的鸟叫声,松鼠们早已搬了家,曾经那样温暖的太阳也不会再升起,曾经那样美丽的朝霞再也看不到,森林里的一切尽处黑暗之中……几天前,那帮人又来了。这次和他们一同来的是斧子、锯子和我们的死讯。那帮野蛮无知的人举起手中的利器向大家砍来,他们是十恶不赦的刽子手!又一棵大树呻吟着倒下了……马大姐不再悠闲,她照料着我邻居的儿子——小宝。“马大妈,爸爸、妈妈去哪儿了?小宝好想他们啊!他们什么时候回来看小宝?”马大姐哽咽了一下:“他们,他们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一时半会儿……回不来。”“啊?回不来,那小宝去找他们好不好?马大妈你陪我一起去,小宝很乖的,我不会哭鼻子的!”马大姐愣了愣:“好啊,小宝长大了。你睡会儿吧,醒了……醒了就会见到他们了!”小宝听话地闭上眼睛,马大姐忍不住回头,拭了拭眼泪。 小灵不再落叶了,她惶恐地看看四周,不安地问:“小雅,我们为人类提供氧气,提供绿色,他们……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是一家人啊!”我叹口气:“是金钱,是贪婪让智慧的人类失去了理智。为了钱,他们用了屠杀的办法,毫无顾忌的当起了刽子手……唉……”“吱呀”——又一棵树痛苦地倒下了。是小宝?还是马大姐?我不知道,泪水盈满了我的双眼。人类啊!地球母亲同时孕育了我们,大家互相扶持,难道不好吗?一定要等到生态失衡,黄沙满天,人人叫苦吗?四、悲哀的瞬间
斧头已经到了我的腰身,环顾四周,这一刻,我是森林里最后一棵树了。无边无际的森林里只有我孤独的身影,蓝蓝的天空中再也没有鸟儿飞翔,清澈的湖水中只映出我的形单影只……这几天我想了很多,若我们的倒下能让人类收手,保护地球上剩下的绿色,那么我们都死而无憾!但未来,我看不到希望。斧头挥了下来,我闭上双眼。愚蠢的人类啊!失去了树木,你们还能存活多久?生态链是一环扣一环的,谁都无法独占地球!
“轰”,我倒下了,眼眶中含着泪,像是在诉说这片森林的毁灭,像是在诉说人类的贪婪与无知……得分点一:全篇采用拟人化的写法,让树带上人的感情,情感真挚而浓烈,树木的对话设计精彩,符合各种树的“身份”。这种构思最容易成功,同学们平时要勤加练习!
得分点二:语言优美,语句流畅。围绕情感的波折,正文分为四节,条理清楚,易于表达。给地球披上一件绿色的外衣
春回大地,草长莺飞。3月12日,是一个呼唤人们爱护环境的特别日子——植树节。为什么要植树造林呢?黄土高原曾经植被繁茂,沟壑稀少。后来,植被逐渐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如今的千沟万壑的景观,是长期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的。
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摄氏度。天空中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可是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却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罗布泊之所以会变成戈壁滩跟塔里木河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盲目地增加耕地用水,盲目地修建水库截水,盲目地掘堤引水,盲目地建泵站抽水,终于把塔里木河的水抽干了,导致罗布泊断水,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连成一体。由此,可以看出植物对自然的作用何其重要。 从世界角度看,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巴西致力于亚马逊地区的开发。为了兴建亚马逊横断公路等数条大型干线公路,许多受雇于外国公司的伐木者,把公路线的优良木材席卷而去;为了发展采矿业,开辟大型农牧场,人们不惜把大片的森林化为乌有;本国垦荒的贫苦农民,也在公路两旁采用原始的刀耕火种的方法,肆意砍倒树木,开荒种地。亚马逊流域某些地区的掠夺式开发,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森林遭受破坏,使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当今这个工业发达的时代,当人类正在为一件件高新技术产品问世而感到骄傲时,一场无声的灾害正悄悄地笼罩地球。这就是——环境问题。现在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植树造林。植树造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由于我国长期垦殖开荒,所以有一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据测算,20厘米厚的表土层,如果被雨水冲刷干净,林地需要57.5万年,草地需要8.2万年,耕地是46年,裸地只要18年。这说明,缺少森林植被会使土壤侵蚀加剧。
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原因有二:一是培植防护林可以抵制风沙袭击,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风遇到防护林,速度就减小70%至80%。二是培植草皮,有了草坪覆盖地面,即使有风,刮起的沙子也不多,这就减少了沙粒的来源。从这两点可以看出,植树造林对防风固沙有很重要的作用。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树木在生长的过程中,由于光合作用,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据科学家推算,一亩森林一年可以吸收灰尘20~60亿吨,每天能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释放49千克的氧气,足可以供65个成年人呼吸;一亩树林每天可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碳4千克,一亩松柏林一昼夜能分泌出2千克杀菌素,可杀死肺结核,伤寒,白喉,痢疾等疾病的病菌,这样就能净化空气,保障人们身心健康。
为了保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让我们每一个人亲手栽种一棵小树,让它们成为地球上36.5亿棵巍然屹立的参天大树。给地球披上一件绿色的外衣吧! 得分点一:题目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给地球披一件绿色的外衣”,极富人情味。“爱·绿色·环保”的理念被根植于文题,新颖而别致。同学们,比喻和拟人是造就我们生花妙笔的“神灯”,会照亮我们幽暗的文笔。
得分点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视野是被逐步拉升和拓展的,这体现的是一种从局部到整体的逻辑顺序,这种顺序使文章的观点更具有普遍性。同学们请记住,普遍性和典型性会使作文的观点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