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
2.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如何让解读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学会全面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导课:老师知道你们平时都非常喜欢游山玩水,今天我们就一起到美丽的江西庐山去看一看。如果假日里面你去庐山,你会写一写庐山的什么呢?(瀑布、树、花、云雾)
(链接《望庐山瀑布》《大林寺桃花》《庐山的云雾》)
2、预设生:想写庐山的山。
师:你与宋代的大文豪苏轼不谋而合。
3、介绍苏轼。(中国古代诗歌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诗歌史上与苏洵,苏辙号称三苏。在词的发展史上,他和辛弃疾号称苏辛,都是豪放派诗人,苏轼是宋代豪放派词的创始人。在书法上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成为宋代四大书法家。是个全能型的诗人)
二、新课。
1、板书。题目是什么意思呢?题就是题写,书写的意思。
说说读了题目发现与前面的《望庐山瀑布》《大林寺桃花》有什么不同?告诉了我们写诗的地点。看注释了解西林寺位置。(揭示题壁诗概念。出示图片。师:古人有把诗题写在墙壁上的习惯,类似现代人的发朋友圈,路过的人都可以看。回顾旧知《题破山寺后禅院》)
2、苏轼笔下庐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打开书多读两遍。提示:读诗要注意节奏和感情。
3、指名读。小组读。配乐全班读。
4、苏轼是从哪些角度来看庐山的呢?在书上圈画出来。
(横看、测看、远看、近看、在高处看、在低处看)
提示:横看就是从正面看。
5、从正面看庐山什么样子?(连绵起伏的山岭)可以用手势来表示。
绕到侧面看呢?(高耸入云 巍峨耸立)
师:岭和峰具体描绘出了山的形态。远近高低处看庐山没有具体说是什么样子,但是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空间。
发挥想象力,站在远处看庐山是什么样子?(小小的,若隐如现)
走到近处看?(很高,危峰兀立)
爬到山巅,俯瞰庐山什么样子?来到山脚仰望又是一番不同的景象。
师:这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的山景,你看到的是不同的景象。用一个成语形容就是(千姿百态 千变万化)
这正是--全班齐读前两句。
6、指二人表演体会方位变化。指导朗读:岭语音绵长,读出岭的连绵不绝。峰呢,声调上扬,读出山峰的高耸。
7、背景介绍:1079年,乌台诗案爆发,苏轼再次被贬,由黄州调任汝州时,在朋友陪伴下由庐山所作。历时十余天,从山南到山北,从山上到山下,苏轼饱览了庐山诸峰,在对庐山进行连续细致的观察之后,他连写七首诗,有写山的、写水的、写树的。今天学习的是第七首。(板书:写景)
8、师:在第七首诗中,苏轼还只是在写庐山的景色吗?(第三句开始转折)
9、指名读三四句。小组合作讨论后两句诗的意思。(提示看注释)
师提示:不识--看不清 此山指的哪座山?
10、指名汇报后两句诗的意思。教师引导:如果用关联词联结这两句诗,你能想到哪一组关联词?
预设:之所以……是因为……
引导理解诗意: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11、教师引导:诗的后两句还是在写景吗?
预设生:是在表达感悟。
师:表达什么样的感悟?带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预设生:由于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板书:角度不同 认识不同)
12、师小结:进入山中,只能看到山的一部分,看不到山的全景。道理:当人没有跳出局部从整体观察时,就很难认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出示交流平台泡泡语:观察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用心想。
1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后两句诗。
指导朗读:重读真面目,只缘后稍作停顿,读出恍然大悟的感觉。
14、师:评价一个人一般会从哪些方面来评价?(优点,缺点)客观地全面地评价老师。
三、拓展延伸。
1、《盲人摸象》的故事。有人说大象像绳子,是摸到了哪?像一堵墙,摸到了哪?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没有看到全貌就下定论。
四、布置作业。
哲理诗你还知道哪些?课外搜集,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登鹳雀楼》《观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