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3-04 19:19:55

文档简介

炎陵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物理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B. “神舟十三号”飞船和空间站组合体对接时,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
C. “神舟十三号”飞船在发射竖直升空阶段航天员处于失重状态
D. “神舟十三号”飞船在发射竖直升空阶段航天员处于超重状态
2. “电动平衡车”是时下热门的一种代步工具。如图,人笔直站在“电动平衡车”上,在某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匀速前进,只考虑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下列正确的是(  )
A. “电动平衡车”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电动平衡车”的作用力
B. “电动平衡车”对人的摩擦力水平向前
C. “电动平衡车”对人的作用力竖直向上
D. 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向右转弯时,人会因为惯性向右倾斜
3. 一个物体受到1N、2N、3N、4N四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现保持1N、2N、3N三个力方向和大小不变,而将4N的力绕O点顺时针旋转120°,此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大小为( )
A. B. C. D. 10N
4. 某同学在解答一道已知量由字母表达结果的计算题时,得到的结果表达式为,根据单位制的知识,下列关于“A”表示的物理量合理的是(  )
A. 位移 B. 加速度 C. 速度 D. 质量
5. 一乘客乘行如图所示的自动扶梯向上时,经过先加速再匀速两个阶段运行,电梯在运送乘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乘客始终受三个力的作用
B. 乘客始终不受摩擦力作用
C. 扶梯向上加速时扶梯对乘客的支持力大于乘客的重力
D. 扶梯向上匀速时扶梯对乘客的作用力竖直向下
6. 如图所示,光滑的小球A放在车内的水平地面上,小球A紧靠车厢左壁,车和小球一起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则(  )
A. 小球一定受到3个力作用
B. 小球受到小车对它的弹力,该弹力产生的原因是小球的微小形变
C. 若小车匀速运动,则车厢左壁对小球A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右
D. 若小车加速运动,则车厢左壁对小球A的弹力等于小球对车厢左壁的弹力
7. 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P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N,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8. 如图所示,一个倾角为的固定斜面上,有一块可绕其下端转动的挡板P,今在挡板与斜面间放一重力为G的光滑球,在挡板P由图示的竖直位置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  )
A. 球对挡板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B. 球对挡板的压力一直增大
C. 球对斜面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D. 球对的斜面压力一直增大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但不全者得3分,有错选者不得分)
9.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出发沿一直线运动,正方向相同,甲的图像和乙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6s时间内,甲、乙两物体位移大小都为零
B. 3-6s时间内,甲物体沿着x轴负方向运动,在6s末回到出发点
C. 第2s末甲乙相遇且都距出发点4m
D. 第4s末甲乙相遇且都距出发点4m
10. 质量分别为1kg和2kg的物块A、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并用轻质弹簧相连,如图所示,今用大小为F=9N的力作用在A上使A、B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匀加速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6N
B. 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8N
C. 突然撤去F瞬间,A的加速度大小为6m/s2
D. 突然撤去F瞬间,B加速度大小为0
11. 一条小船在静水中速度为5m/s,它要渡过一条宽为40m的长直河道,河水流速为3m/s,则(  )
A. 这条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为8s
B. 这条船过河的最短位移为40m
C. 这条船以最短时间过河时的位移为64m
D. 这条船过河以最小位移过河时所用时间为10s
12. 由于公路维修只允许单车道通行,在一平直车道上,有同向行驶的甲、乙两车,t=0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相距,速度均为,从此时开始两车按如图所示规律运动,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3s时两车相距最近 B. 6s时两车相距最近
C. 两车可能会相遇 D. 两车最近距离为10m
二、非选择题(13题20分,14题10分,15题10分,16题16分。)
13.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所以学习物理离不开实验,要学好物理就要做好实验,请完成下面三个小实验。
(1)如图所示,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要求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与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橡皮条的“作用效果相同”。为满足此要求,实验中应保证________________。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平抛运动。敲击弹性金属片后,A、B两球同时开始运动,均落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________。
A.B球比A球先落地 B.A球比B球先落地
C.A球与B球同时落地 D.该实验可以验证A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
(3)某物理实验探究小组测量图(a)所示口罩两侧弹性绳的劲度系数。
①将两条弹性绳A、B端拆离口罩并如图(b)在水平面自然平展,总长度为51cm;
②如图(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缓慢拉A、B端,当两个弹簧测力计示数均为1.5N时,总长度为81cm。
可知图(c)中每条弹性绳的形变量为________cm,每条弹性绳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
14. 一质量为50 kg人,站在电梯底板上随同电梯一起由静止开始匀加速竖直上升,经时间3 s速度达到6 m/s.取g=10 m/s2,求运动过程中
(1)电梯加速度的大小;
(2)人对电梯底板压力大小.
15. 如图所示,重物的质量为m,轻细绳AO和BO的A端、B端是固定的,平衡时AO是水平的,BO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重力加速度为g,AO的拉力F1和BO的拉力F2的大小分别是多大?
16. 如图所示,跳台滑雪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它需要利用山势特点建造一个特殊跳台。一运动员穿着专用滑雪板,不带雪杖,在滑雪道上获得较高速度后从C点沿水平方向飞出,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后在山坡上D点着陆。已知C、D间的距离S=40m,运动员的质量m=50kg。运动员可视为质点,山坡可看成倾角为30°的斜面,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求:
(1)运动员从C点运动到D点所用的时间;
(2)运动员落到D点时的速度大小;
(3)运动员飞行过程中,何时离斜面最远?最远有多远?炎陵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物理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B. “神舟十三号”飞船和空间站组合体对接时,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
C. “神舟十三号”飞船在发射竖直升空阶段航天员处于失重状态
D. “神舟十三号”飞船在发射竖直升空阶段航天员处于超重状态
【答案】D
【解析】
【详解】A.“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指的是时刻,A错误;
B.“神舟十三号”飞船和空间站组合体对接时,飞船的大小和形状对问题研究不能忽略,不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B错误;
C D.“神舟十三号”飞船在发射竖直升空阶段,加速度向上,航天员处于超重状态。C错误,D正确。
故选D。
2. “电动平衡车”是时下热门的一种代步工具。如图,人笔直站在“电动平衡车”上,在某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匀速前进,只考虑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下列正确的是(  )
A. “电动平衡车”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电动平衡车”的作用力
B. “电动平衡车”对人的摩擦力水平向前
C. “电动平衡车”对人作用力竖直向上
D. 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向右转弯时,人会因为惯性向右倾斜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电动平衡车”对人的作用力和人对“电动平衡车”的作用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A错误;
B.人匀速运动,则“电动平衡车”对人无摩擦力,B错误;
C.人在竖直方向受力平衡,水平方向不受力,则“电动平衡车”对人的作用力竖直向上,C正确;
D.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向右转弯时,人会因为惯性向左倾斜,D错误。
故选C。
3. 一个物体受到1N、2N、3N、4N四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现保持1N、2N、3N三个力的方向和大小不变,而将4N的力绕O点顺时针旋转120°,此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大小为( )
A. B. C. D. 10N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平衡关系可知,1N、2N、3N的合力与4N的力等大、反向,将4N的力绕O点顺时针旋转120°时,相当于两个4N的力夹角为60°,则此时的合力大小为
故选B。
4. 某同学在解答一道已知量由字母表达结果的计算题时,得到的结果表达式为,根据单位制的知识,下列关于“A”表示的物理量合理的是(  )
A. 位移 B. 加速度 C. 速度 D. 质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的是加速度a,而at是速度,可知是速度。
故选C。
5. 一乘客乘行如图所示的自动扶梯向上时,经过先加速再匀速两个阶段运行,电梯在运送乘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乘客始终受三个力的作用
B. 乘客始终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C. 扶梯向上加速时扶梯对乘客的支持力大于乘客的重力
D. 扶梯向上匀速时扶梯对乘客的作用力竖直向下
【答案】C
【解析】
【详解】AB.在乘客匀加速阶段,受到重力,电梯的支持力及静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在匀速运动阶段,只受到重力及电梯支持力两个力的作用,故AB错误;
C.扶梯向上加速时,乘客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加速度竖直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扶梯对乘客的支持力大于乘客的重力,故C正确;
D.扶梯向上匀速时,扶梯对乘客的作用力为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故D错误。
故选C。
6. 如图所示,光滑的小球A放在车内的水平地面上,小球A紧靠车厢左壁,车和小球一起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则(  )
A. 小球一定受到3个力作用
B. 小球受到小车对它的弹力,该弹力产生的原因是小球的微小形变
C. 若小车匀速运动,则车厢左壁对小球A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右
D. 若小车加速运动,则车厢左壁对小球A的弹力等于小球对车厢左壁的弹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AC.若小车匀速运动,小球受到重力和车厢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二力平衡;若果小车加速运动,则小球受到重力、车厢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车厢左壁对小球的弹力三个力,故AC错误;
B.小球一定受到小车地面对它的弹力,若小车向右加速时小球还受到侧壁的弹力,小球受到的弹力产生的原因是小车的微小形变,故B错误;
D.若小车加速运动,则车厢左壁对小球A的弹力与小球对车厢左壁的弹力时一对相互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二力等大反向,故D正确。
故选D。
7. 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P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N,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对小滑块受力分析,受水平推力 、重力 、支持力 ,根据三力平衡条件,将受水平推力和重力合成,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得
故选A。
【点睛】
8. 如图所示,一个倾角为的固定斜面上,有一块可绕其下端转动的挡板P,今在挡板与斜面间放一重力为G的光滑球,在挡板P由图示的竖直位置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  )
A. 球对挡板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B. 球对挡板的压力一直增大
C. 球对斜面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D. 球对的斜面压力一直增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对光滑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挡板转动时,挡板对球的弹力与斜面对球的弹力的合力大小方向不变,其中的方向保持不变,作辅助图如上,在挡板P由图示的竖直位置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的方向如图中a、b、c的规律变化,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的大小变化规律为先减小后增大,与此对应,的大小为一直减小,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球对挡板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球对斜面的压力一直减小。
故选A。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但不全者得3分,有错选者不得分)
9.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出发沿一直线运动,正方向相同,甲的图像和乙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6s时间内,甲、乙两物体位移大小都为零
B. 3-6s时间内,甲物体沿着x轴负方向运动,在6s末回到出发点
C. 第2s末甲乙相遇且都距出发点4m
D. 第4s末甲乙相遇且都距出发点4m
【答案】AC
【解析】
【详解】A.0-6s时间内,甲回到了出发点,位移为零,乙图像中面积代表位移,可知正负位移之和为零,位移为零,故A正确;
B.甲图像斜率代表速度,3-6s时间内,甲的斜率先负后正,先沿负方向后沿正方向运动,故B错误;
C.前2s内甲的位移为4m,乙的位移
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同一方向运动,第2s末甲乙相遇且都距出发点4m,故C正确 ;
D.2-4s内,甲位移为
乙的位移
所以第4s末甲乙未相遇,故D错误。
故选AC。
10. 质量分别为1kg和2kg的物块A、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并用轻质弹簧相连,如图所示,今用大小为F=9N的力作用在A上使A、B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匀加速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6N
B. 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8N
C. 突然撤去F瞬间,A的加速度大小为6m/s2
D. 突然撤去F瞬间,B的加速度大小为0
【答案】AC
【解析】
【详解】AB.设弹簧弹力为F1,对AB整体和B物体分别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代入数据,解得
故A正确,B错误;
C.突然撤去F瞬间,弹簧的弹力仍保持不变,则A的加速度为
(方向水平向右)
故C正确;
D.突然撤去F瞬间,弹簧的弹力仍保持不变,则B的加速度为
(方向水平向左)
故D错误。
故选AC。
11. 一条小船在静水中速度为5m/s,它要渡过一条宽为40m的长直河道,河水流速为3m/s,则(  )
A. 这条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为8s
B. 这条船过河的最短位移为40m
C. 这条船以最短时间过河时的位移为64m
D. 这条船过河以最小位移过河时所用时间为10s
【答案】ABD
【解析】
【详解】AC.当船头垂直指向对岸时,这条船过河时间最短,为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得此时船的合速度大小为
此时对应船的位移大小为
故A正确,C错误;
BD.由于,所以当船的合速度方向(船身方向)垂直指向对岸时,这条船过河的位移最短为
此时船的合速度大小为
对应过河时所用时间为
故BD正确;
故选ABD。
12. 由于公路维修只允许单车道通行,在一平直车道上,有同向行驶的甲、乙两车,t=0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相距,速度均为,从此时开始两车按如图所示规律运动,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3s时两车相距最近 B. 6s时两车相距最近
C. 两车可能会相遇 D. 两车最近距离为10m
【答案】BD
【解析】
【详解】A B.内甲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二者距离越来越近,以后,甲车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为,速度相等时,二者间距最近,根据甲的图求解甲车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当速度相等时,满足
解得
故6s时两车相距最近,A错误,B正确;
CD.6s时两车距离最近,由甲车图像可知
设前3s为t0,乙车的位移
此时两车间距离
因此两车最近距离为10m,不会相遇。C错误,D正确。
故选BD。
二、非选择题(13题20分,14题10分,15题10分,16题16分。)
13.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所以学习物理离不开实验,要学好物理就要做好实验,请完成下面三个小实验。
(1)如图所示,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要求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与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橡皮条的“作用效果相同”。为满足此要求,实验中应保证________________。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平抛运动。敲击弹性金属片后,A、B两球同时开始运动,均落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________。
A.B球比A球先落地 B.A球比B球先落地
C.A球与B球同时落地 D.该实验可以验证A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
(3)某物理实验探究小组测量图(a)所示口罩两侧弹性绳的劲度系数。
①将两条弹性绳A、B端拆离口罩并如图(b)在水平面自然平展,总长度为51cm;
②如图(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缓慢拉A、B端,当两个弹簧测力计示数均1.5N时,总长度为81cm。
可知图(c)中每条弹性绳的形变量为________cm,每条弹性绳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
【答案】 ①. 两次将结点O拉至同一位置 ②. CD##DC ③. 15 ④. 10
【解析】
【详解】(1)[1]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与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橡皮条的“作用效果相同”,为满足此要求,实验中应保证两次将结点O拉至同一位置。
(2)[2]敲击弹性金属片后,A、B两球同时开始运动,A球与B球同时落地,说明平抛运动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与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规律相同,该实验可以验证A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
故选CD。
(3)[3]根据几何关系有
每条弹性绳的形变量为
[4]根据胡克定律,每条弹性绳的劲度系数为
14. 一质量为50 kg的人,站在电梯底板上随同电梯一起由静止开始匀加速竖直上升,经时间3 s速度达到6 m/s.取g=10 m/s2,求运动过程中
(1)电梯加速度的大小;
(2)人对电梯底板压力的大小.
【答案】(1)2m/s2(2)600N
【解析】
【详解】(1)电梯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电梯的加速度为:;(2)对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所以有,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对电梯底板压力的大小为600N.
15. 如图所示,重物质量为m,轻细绳AO和BO的A端、B端是固定的,平衡时AO是水平的,BO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重力加速度为g,AO的拉力F1和BO的拉力F2的大小分别是多大?
【答案】F1=,F2=
【解析】
【分析】
【详解】由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F2的合力F12,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有
F12=mg
由几何关系得
F1=,F2=
16. 如图所示,跳台滑雪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它需要利用山势特点建造一个特殊跳台。一运动员穿着专用滑雪板,不带雪杖,在滑雪道上获得较高速度后从C点沿水平方向飞出,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后在山坡上D点着陆。已知C、D间的距离S=40m,运动员的质量m=50kg。运动员可视为质点,山坡可看成倾角为30°的斜面,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求:
(1)运动员从C点运动到D点所用的时间;
(2)运动员落到D点时的速度大小;
(3)运动员飞行过程中,何时离斜面最远?最远有多远?
【答案】(1);(2);(3),
【解析】
【详解】(1)设运动员从C点运动到D点所用的时间为,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解得
(2)运动员从C点运动到D点,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设C点的速度为
解得
运动员落到D点时的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
运动员落到D点时的速度大小
(3)速度与斜面平行时离坡面距离最大时速度方向与斜面平行有
解得
垂直于斜面方向运动员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该方向的初速度为
该方向的加速度大小为
离坡面距离最大时,垂直于斜面方向速度减零,离斜面最远距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