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六)
地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指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为目标,以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商务部表示,力争到2025年,让有条件的城市都行动起来,真正把“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成社区居民的“幸福圈”。为此,各试点地区地政府制作了“便民生活圈APP”,发布了“一刻钟生活圈布点图”,针对布点建设情况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并加以完善。图示意一刻钟便民设施布点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 问卷调查中,居民建议需要在图中5分钟便民生活圈内增加的设施最可能是( )
A. 证券交易所 B. 汽车销售4S店
C. 生鲜食品店 D. 服装批发市场
2. 根据问卷调查,评估“一刻钟生活圈布点图”中设施布局是否合理,需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遥感技术 B.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 D. 物联网技术
大黄鱼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2~26摄氏度,在离岸50~100海里的深海纯净水域,我国通过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成功实现深远海养殖大黄鱼。世界上深远海规模化养殖实现难度极大,“国信1号”采用“船载舱养”的模式,一方面能够依据水温和环境变化自航转场,另一方面运用“溢流法”抽取海水从养殖舱底部注入,并从养殖平台舷侧排出,从而实现水流交换。为保证大黄鱼的“金色”品相,捕捞工作选择在凌晨前进行。图示意“国信1号”养殖工船“船载舱养”模式。完成下面小题。
3. 影响深远海规模化养殖能否实现的首要因素是( )
A. 技术水平 B. 风浪大小 C. 养殖品种 D. 国家政策
4. “溢流法”水流交换的作用最小的可能是( )
A. 为鱼舱输入溶解氧 B. 排除鱼类的排泄物
C. 保持养殖水的水质 D. 减少环境噪声刺激
5. 选择在凌晨前捕捞大黄鱼,说明大黄鱼( )
A. 不喜欢强光 B. 属于冷水鱼
C. 喜安静环境 D. 为夜行动物
微藻是一群体型微小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低等植物总称,微藻养殖具有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目前我国的微藻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一。我国某科研团队在沙漠中成功地完成微藻的养殖试验,在沙漠里将海水装在玻璃缸里,只要有阳光、二氧化碳、氮磷钾,它就能不停生长。与海洋相比,除光照外,沙漠中养藻还具有独特的天然优势。图为沙漠中微藻养殖技术流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图中M最可能是( )
A. 光照 B. 雨水
C. 土壤 D. 沙粒
7. 在沿海地区海水养殖微藻,可以( )
A. 形成赤潮 B. 净化污水
C. 破坏海岸 D. 威胁航运
8. 材料中的“沙漠中养藻还具有独特的天然优势”是指( )
A. CO 浓度高 B. 昼夜温差大
C. 人类干扰少 D. 地下水丰富
黄河下游花园口一带是典型的宽浅游荡型悬河,主槽摆动幅度大,滩槽转化速度快。2000年小浪底水库运行后,低含沙水流下泄,不断调整河槽,既有横向展宽又有下切冲深,主槽迁徙无常。由于主槽两侧堤坝限制,形成黄河大堤内的“二级悬河”,洪水漫滩机会少,滩槽水沙交换困难。图是某研究者对该段河道的治理方案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 该治理方案的突出优点是( )
A. 解决土地资源紧张的状况
B. 滩区利用与行洪相统筹
C. 为沿黄城市提供生态空间
D. 实现滩槽水沙自由交换
10. 未来黄河下游河道治理的有效措施是( )
A 保持宽河固堤,内部分区治理
B. 引黄淤积边滩,加工边滩防溃
C. 人工开挖新河,彻底治理悬河
D. 干流修建水库,加大调水冲沙
“潮汐树”是因潮汐造就的、由潮沟组成(潮沟为类似河流的坡面冲沟)的一种微地貌景观,其形状如树,主干朝向海洋,树枝状分杈朝向陆地。“潮汐树”的发育程度与潮滩面积、坡度、潮沟体系的级数(即从大到小的分叉次数)密切相关,因而其寿命和形态差异较大。一般来说,“潮汐树”从诞生到消亡大致可分为诞生、成长、暮年等三个阶段,很少部分也会在风暴潮的作用下“返老还童”,进入“重生”阶段。图为渤海湾沿岸某地的“潮汐树”景观图(图中阴影部分为碱蓬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1. 与“潮汐树”发育呈正相关的因子是( )
A. 植被覆盖率高低 B. 潮汐的潮差大小
C. 潮滩黏土含量多少 D. 人类活动的强弱
12. “潮汐树”以沉积作用为主的阶段是( )
A. 诞生阶段 B. 成长阶段 C. 暮年阶段 D. 重生阶段
13. 与裸露的沙滩地带相比,植物分布较多的盐沼地带的“潮汐树”( )
A. 寿命更长 B. 分级更多 C. 长度更长 D. 宽度更大
第19届亚洲运动会于2023年9月23日20:00在杭州开幕,该日正好为秋分节气,秋分时刻为北京时间14:49:46。完成下面小题。
14. 亚运会期间( )
A. 杭州昼长与夜长相等 B. 重庆日落时刻渐延后
C. 上海日出方位向南偏 D. 北京的昼长比广州长
15. 秋分时刻,处于晨线上的地点是( )
A 罗马(12.5°E) B. 都匀影视城(107.5°E)
C. 拉孔岛(167.5°E) D. 莫扬巴(12.5°W)
二、非选择题(共55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受局地复杂地形和洱海的影响,一天中的某时段风在洱海盆地中部和南部分别形成反气旋式、气旋式环流,图中的风是该时段风力最强的时间。图中甲图为洱海地区地形和某时段风向图,乙图为甲图中A地(水面)和B地(地面)气温平均日变化图。
(1)据甲图中风向判断图中反映的时段是北京时间____,请说明判断的依据____。
(2)指出甲图风形成中部和南部局地环流的影响因素,并简析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早的原因。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泰国的“东部经济走廊”(简称EEC)是泰国唯一国家级经济特区,处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的东端,在工业比较集中、经济相对发达的泰国东部(北柳府、春武里府和罗永府)地区实行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基础设施。未来,EEC将发展成为世界级经济中心、贸易和投资中心、交通和物流中心、世界级旅游胜地及东南亚大门。
位于泰国首都曼谷东南100多公里处的泰中罗勇工业园是中泰“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载体。园区总体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包括一般工业区、保税区、物流仓储区和商业生活区,吸引了200多家中国汽配、机械、家电等企业入园设厂,重点打造光伏产业、光纤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下图示意EEC交通、产业布局。
(1)简析泰中罗勇工业园吸引大量中国企业入驻的位置优势。
(2)分析“泰中罗勇工业园”对泰国“东部经济走廊”的促进作用。
(3)简述“东部经济走廊”吸引外资投资优势。
(4)指出泰国政府推出“东部经济走廊”项目的经济意义。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荆江是长江枝城至岳阳段的别称,该河段部分已成为“地上河”,且河道水深仅3.5~3.8米,支流的部分河道枯水季节甚至断流,成为长江“黄金水道”的“梗阻”。谋划中的荆汉运河工程起于松滋市松滋口,止于武汉市东荆河口,全长236千米,建成后航深大于8米,大于万吨巨轮需要的5米水深,运河的水量仅占整个长江上游来水的6.6%。建成后,原长江干流主要用于生态保护和区域航运,其船舶通过量从现在的12.8万艘次降低至2.8万艘次。图示意荆汉运河工程。
(1)简析荆江段“梗阻”的原因。
(2)建设荆汉运河对提高长江航运作用。巴蜀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六)
地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指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为目标,以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商务部表示,力争到2025年,让有条件的城市都行动起来,真正把“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成社区居民的“幸福圈”。为此,各试点地区地政府制作了“便民生活圈APP”,发布了“一刻钟生活圈布点图”,针对布点建设情况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并加以完善。图示意一刻钟便民设施布点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 问卷调查中,居民建议需要在图中5分钟便民生活圈内增加的设施最可能是( )
A. 证券交易所 B. 汽车销售4S店
C. 生鲜食品店 D. 服装批发市场
2. 根据问卷调查,评估“一刻钟生活圈布点图”中设施布局是否合理,需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遥感技术 B.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 D. 物联网技术
【答案】1. C 2. C
【解析】
【1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主要围绕社区居民日常生活消费而服务的,而图中5分钟便民生活圈内的更是与居民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生鲜食品店应考虑方便居民进行适时的增加,C正确;而服装批发市场和汽车销售4S店多分布在郊区地带,证券交易所应分布在金融中心地带,AB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问卷调查是根据居民日常生活对身边设施第一手评估资料,需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评估已有设施与问卷调查之间相关性即可,C正确;遥感技术只能获得设施的分布状况,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用于定位,而物联网技术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通过多种渠道来嵌入设备而共享数据,可以方便居民生活,ABD错误。故选C。
【点睛】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大黄鱼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2~26摄氏度,在离岸50~100海里的深海纯净水域,我国通过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成功实现深远海养殖大黄鱼。世界上深远海规模化养殖实现难度极大,“国信1号”采用“船载舱养”的模式,一方面能够依据水温和环境变化自航转场,另一方面运用“溢流法”抽取海水从养殖舱底部注入,并从养殖平台舷侧排出,从而实现水流交换。为保证大黄鱼的“金色”品相,捕捞工作选择在凌晨前进行。图示意“国信1号”养殖工船“船载舱养”模式。完成下面小题。
3. 影响深远海规模化养殖能否实现的首要因素是( )
A. 技术水平 B. 风浪大小 C. 养殖品种 D. 国家政策
4. “溢流法”水流交换的作用最小的可能是( )
A. 为鱼舱输入溶解氧 B. 排除鱼类的排泄物
C. 保持养殖水的水质 D. 减少环境噪声刺激
5. 选择在凌晨前捕捞大黄鱼,说明大黄鱼( )
A. 不喜欢强光 B. 属于冷水鱼
C. 喜安静环境 D. 为夜行动物
【答案】3. A 4. D 5. A
【解析】
3题详解】
结合材料“世界上深远海规模化养殖实现难度极大”可知,影响深远海规模化养殖得以实现的首要因素是技术水平。而风浪大小、养殖品种河国家政策都不是首要因素。故选A。
【4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溢流法”水流交换实现养殖舱内水体与外界自然海水进行不间断强制交换,借助深层取水装置获取适宜温度盐度的海水进行养殖,保持养殖鱼类一直处于最佳生长状态,进而缩短养殖周期、提升养殖品质。“溢流法”水流交换的作用为鱼舱输入溶解氧、排除鱼类的排泄物、保持养殖水的水质,几乎没有减少环境噪声的功能。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题详解】
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大黄鱼,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2~26摄氏度,不属于冷水鱼;选择在凌晨前捕捞大黄鱼可说明大黄鱼不喜欢强光(材料“为保证大黄鱼的“金色”品相”),这与夜行动物和是否喜安静环境无关。故选A。
【点睛】国信1号养殖船通过“船载舱养”模式常年游弋在黄海千里岩、东海舟山群岛、台山列岛和南海南澎岛之间,利用深远海优质海水养殖大黄鱼、石斑鱼、大西洋鲑鱼等名贵鱼种。该船全长249.9米,排水量13万吨,内设2108个监测点,实时监测并集中控制15个养殖舱内的水、氧、光、饲、鱼等状况,每日24小时不间断换水16次,养殖密度是传统网箱的4~6倍,养殖周期缩短1/4以上。此外,该船还拥有苗种培育、饲料加工、物流运输、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以及“科技+资本+产业”的发展模式。
微藻是一群体型微小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低等植物总称,微藻养殖具有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目前我国的微藻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一。我国某科研团队在沙漠中成功地完成微藻的养殖试验,在沙漠里将海水装在玻璃缸里,只要有阳光、二氧化碳、氮磷钾,它就能不停生长。与海洋相比,除光照外,沙漠中养藻还具有独特的天然优势。图为沙漠中微藻养殖技术流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图中M最可能是( )
A. 光照 B. 雨水
C. 土壤 D. 沙粒
7. 在沿海地区海水养殖微藻,可以( )
A. 形成赤潮 B. 净化污水
C. 破坏海岸 D. 威胁航运
8. 材料中的“沙漠中养藻还具有独特的天然优势”是指( )
A. CO 浓度高 B. 昼夜温差大
C. 人类干扰少 D. 地下水丰富
【答案】6. A 7. B 8. B
【解析】
【6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 “在沙漠里将海水装在玻璃缸里,只要有阳光、二氧化碳、氮磷钾,它就能不停生长”可知,该养殖技术需要阳光、二氧化碳和氮磷钾,所以环境条件M为光照,A正确;雨水、土壤、沙粒不是该养殖技术所需的条件,BCD错误。故选A。
7题详解】
根据流程图,在沿海地区海水养殖微藻,可以消耗吸收氮磷钾,净化污水,B正确;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养殖微藻不会形成赤潮,也不会破坏海岸、威胁航运,AC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沙漠中养藻还具有独特的天然优势”是指沙漠降水较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正确;而二氧化碳浓度不高,A错误;人类干扰少不是天然优势,C错误;沙漠地下水不丰富,D错误。故选B。
【点睛】微藻培养,微藻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大量生长和增殖的一种人工培养方式。可分为密闭式培养和开放式培养,前者包括各种容器和管道封闭式培养方法,后者包括开放式非循环培养和开放式循环培养以及半开放式循环培养。大规模生产一般采用开放式培养方法,而管道封闭式培养是新型培养方式,主要用于具有很高经济价值及易污染的藻类培养。
黄河下游花园口一带是典型的宽浅游荡型悬河,主槽摆动幅度大,滩槽转化速度快。2000年小浪底水库运行后,低含沙水流下泄,不断调整河槽,既有横向展宽又有下切冲深,主槽迁徙无常。由于主槽两侧堤坝限制,形成黄河大堤内的“二级悬河”,洪水漫滩机会少,滩槽水沙交换困难。图是某研究者对该段河道的治理方案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 该治理方案的突出优点是( )
A. 解决土地资源紧张的状况
B. 滩区利用与行洪相统筹
C. 为沿黄城市提供生态空间
D. 实现滩槽水沙自由交换
10. 未来黄河下游河道治理的有效措施是( )
A. 保持宽河固堤,内部分区治理
B. 引黄淤积边滩,加工边滩防溃
C. 人工开挖新河,彻底治理悬河
D. 干流修建水库,加大调水冲沙
【答案】9. B 10. A
【解析】
【9题详解】
该治理方案的突出优点是实现了滩区利用与行洪相统筹,B正确。虽能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状况,但这不是该治理方案考虑的,同时不能为沿黄城市提供生态空间;滩槽水沙自由交换使滩地大幅度增加,会加重下游防洪负担,AC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据图文材料,保持宽河固堤,内部分区治理是未来黄河下游河道治理的有效措施,A正确。因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引黄淤积边滩、人工开挖新河、干流修建水库均是下游河段不能采用的方式,BCD错误。故选A。
【点睛】黄河下游治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泥沙处理和利用。采取“拦、调、排、放、挖”的综合处理措施,减少入黄泥沙,维持中水河槽,并通过各种措施综合处理和利用泥沙。游防洪。采取“稳定主槽、调水调沙,宽河固堤、政策补偿”的策略,进行河道整治,挖河疏浚,加强河口治理,提高河道排沙能力。保护环境。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
“潮汐树”是因潮汐造就的、由潮沟组成(潮沟为类似河流的坡面冲沟)的一种微地貌景观,其形状如树,主干朝向海洋,树枝状分杈朝向陆地。“潮汐树”的发育程度与潮滩面积、坡度、潮沟体系的级数(即从大到小的分叉次数)密切相关,因而其寿命和形态差异较大。一般来说,“潮汐树”从诞生到消亡大致可分为诞生、成长、暮年等三个阶段,很少部分也会在风暴潮的作用下“返老还童”,进入“重生”阶段。图为渤海湾沿岸某地的“潮汐树”景观图(图中阴影部分为碱蓬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1. 与“潮汐树”发育呈正相关的因子是( )
A. 植被覆盖率的高低 B. 潮汐的潮差大小
C. 潮滩黏土含量多少 D. 人类活动的强弱
12. “潮汐树”以沉积作用为主的阶段是( )
A. 诞生阶段 B. 成长阶段 C. 暮年阶段 D. 重生阶段
13. 与裸露沙滩地带相比,植物分布较多的盐沼地带的“潮汐树”( )
A. 寿命更长 B. 分级更多 C. 长度更长 D. 宽度更大
【答案】11. B 12. C 13. A
【解析】
【11题详解】
植被覆盖率越高海滩泥沙来源越少,潮汐树形成基础的泥沙越少,潮汐树越不易发育;潮滩黏土含量越大,潮汐对潮滩的侵蚀作用越弱;人类活动越强越不利于潮汐树发育;这些因素与“潮汐树”发育呈负相关,ACD错误;潮汐的潮差越大,尤其是落潮时越有利于潮汐树的发育,潮汐的潮差大小与“潮汐树”发育呈正相关,B正确。故选B。
【12题详解】
首先,往复潮流、滩涂汇水不断对滩面进行冲击和刻蚀,形成最初的冲沟,这便是潮汐树的诞生阶段,这一阶段以侵蚀作用为主,A错误;接着,伴随着溯源侵蚀、侧蚀等活动,汇流面积不断增加,潮汐树的主干和枝杈会不断生长壮大,这一阶段还是以侵蚀作用为主,B错误;最后,潮滩不断淤积,被稳固陆地逐渐包围吞噬的潮沟便逐渐淤浅、萎缩,进入暮年阶段,这一阶段以沉积作用为主,C正确;风暴潮带来大量潮水融入,为潮汐树注入新的“血液”,为重生阶段,该阶段以侵蚀为主,D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盐沼地带比光滩区植被多,根系固定泥沙能力强,使之不易被冲蚀,潮沟相对稳定,故盐沼潮汐树寿命长,A正确;有植被分布,根系固定泥沙能力强,使之不易被冲蚀,潮汐树的分级相对更少,长度更短,宽度较窄,BCD错误。故选A。
【点睛】在潮间带,往复的潮汐、滩涂汇水冲击侵蚀滩面,形成冲沟;在落潮时,滩面水向低洼处流动,汇合成线流,不断加深沟槽;溯源侵蚀,汇流面积扩大,树枝状分叉逐渐形成“潮汐树”。
第19届亚洲运动会于2023年9月23日20:00在杭州开幕,该日正好为秋分节气,秋分时刻为北京时间14:49:46。完成下面小题。
14. 亚运会期间( )
A. 杭州昼长与夜长相等 B. 重庆日落时刻渐延后
C. 上海日出方位向南偏 D. 北京的昼长比广州长
15. 秋分时刻,处于晨线上的地点是( )
A. 罗马(12.5°E) B. 都匀影视城(107.5°E)
C. 拉孔岛(167.5°E) D. 莫扬巴(12.5°W)
【答案】14. C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开幕时已经为秋分后,太阳直射点南移,杭州、重庆昼长小于夜长,重庆日落时刻渐提前,AB错误;北京纬度较高,冬半年昼长比广州短,D错误。就某一地点而言,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期间,太阳升落的方位将日渐偏北,反之则日渐偏南,故上海日出方位向南偏,C正确。故选C。
【15题详解】
秋分时刻为北京时间(120°E经线地方时)14:49:46,晨线该日时间为6:00,位于120°E以西,根据15°对应1小时,1°对应4分钟,计算可知晨线经度约为12.5°W,故选D。
【点睛】日出、日落的方位:1、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正东日出,正西日落。2、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除极昼极夜范围外,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3、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除极昼极夜范围外,各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二、非选择题(共55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受局地复杂地形和洱海的影响,一天中的某时段风在洱海盆地中部和南部分别形成反气旋式、气旋式环流,图中的风是该时段风力最强的时间。图中甲图为洱海地区地形和某时段风向图,乙图为甲图中A地(水面)和B地(地面)气温平均日变化图。
(1)据甲图中风向判断图中反映的时段是北京时间____,请说明判断的依据____。
(2)指出甲图风形成中部和南部局地环流的影响因素,并简析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早的原因。
【答案】16. ①. 6:00~8:00。 ②. 依据:图中东、西侧山地均吹山风(或洱海吹陆风);乙图中北京时间6时水面和地面温差最大的时刻,且是陆地气温最低的时刻,此时刻后山风和陆风达到最强。
17. 因素:山风,陆风,地形阻挡。
原因:夏季日出较冬季早,陆地升温时间早;太阳高度角较冬季大,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陆地升温快;湖泊水量较冬季大,湖面升温慢,所以陆风转湖风时间早。
【解析】
【分析】本题以洱海地区地形和某时段风向图为背景材料,涉及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小问1详解】
读图甲可知,图中东、西侧山地均吹山风(或洱海吹陆风),说明此时陆地冷,洱海热,结合图乙,北京时间6时水面和地面温差最大的时刻,且是陆地气温最低的时刻,此时刻后山风和陆风达到最强,之后转换为湖风,故图中风向判断图中反映的时段是北京时间6:00~8:00。
【小问2详解】
受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此时吹山风与陆风,且受到地形的阻挡形成局地环流,故甲图风形成中部和南部局地环流的影响因素山风,陆风,地形阻挡。陆风为夜晚的风,湖风为白天的风,夏季日出较冬季早,陆地升温时间早,气温较高;太阳高度角较冬季大,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陆地升温快;湖泊水量较冬季大,湖面升温慢,湖陆间的气温差异大,所以陆风转湖风时间早。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泰国的“东部经济走廊”(简称EEC)是泰国唯一国家级经济特区,处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的东端,在工业比较集中、经济相对发达的泰国东部(北柳府、春武里府和罗永府)地区实行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基础设施。未来,EEC将发展成为世界级经济中心、贸易和投资中心、交通和物流中心、世界级旅游胜地及东南亚大门。
位于泰国首都曼谷东南100多公里处的泰中罗勇工业园是中泰“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载体。园区总体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包括一般工业区、保税区、物流仓储区和商业生活区,吸引了200多家中国汽配、机械、家电等企业入园设厂,重点打造光伏产业、光纤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下图示意EEC交通、产业布局。
(1)简析泰中罗勇工业园吸引大量中国企业入驻的位置优势。
(2)分析“泰中罗勇工业园”对泰国“东部经济走廊”的促进作用。
(3)简述“东部经济走廊”吸引外资的投资优势。
(4)指出泰国政府推出“东部经济走廊”项目的经济意义。
【答案】(1)位于泰国东部海岸,可以较好辐射东南亚;临近首都,可以较好辐射泰国;临近深水港,距机场近,靠近铁路等,交通方便;位于泰国东部经济走廊,有工业基础及产业配套、政策和税收优惠等。
(2)奠定东部经济走廊的产业基础,为高科技产业提供技术储备;推动产业升级;为高科技产业提供市场;为东部经济走廊联系中国等国际市场提供窗口(或帮助);吸引高科技产业到东部经济走廊集聚等。
(3)地理位置优越(“东部经济走廊”位于大湄公河经济走廊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之间;海上则位于印度洋与西太平洋的海上航线中点位置,是西亚、南亚通往东亚的门户);经济规模较大(或泰国是东盟地区第二大经济体),且当地办公租赁成本与生活成本较低;工业园区数量多、规模大、设施完善;泰国政府及泰国对自主投资有具体的政策鼓励。
(4)对接中国一带一路,吸引国际投资;促进泰国经济持续发展,促进泰国产业结构升级;充分利用东部沿海优势,平衡国内工业布局。
【解析】
【分析】本题以泰国的“东部经济走廊”为背景材料,涉及工业区位因素与区域发展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小问1详解】
由材料和图形信息可知,泰中罗勇工业园位于泰国东部海岸,可以较好辐射东南亚,市场范围广;临近首都,可以较好辐射泰国国内;临近深水港,距机场近,靠近铁路等,交通方便,便于原料运进与产品运出,降低交通运输成本;在工业比较集中、经济相对发达的泰国东部(北柳府、春武里府和罗永府)地区实行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基础设施,位于泰国东部经济走廊,有工业基础及产业配套、政策和税收优惠等。
【小问2详解】
由材料可知,“泰中罗勇工业园”园区总体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包括一般工业区、保税区、物流仓储区和商业生活区,重点打造光伏产业、光纤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奠定东部经济走廊的产业基础,为高科技产业提供技术储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为高科技产业提供市场;为东部经济走廊联系中国等国际市场提供窗口(或帮助);吸引高科技产业到东部经济走廊集聚等,促进“东部经济走廊”的形成。
【小问3详解】
“东部经济走廊”吸引外资的投资优势主要考虑优越的地理位置,生产成本、基础设施、政策等因素;“东部经济走廊”位于大湄公河经济走廊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之间;海上则位于印度洋与西太平洋的海上航线中点位置,是西亚、南亚通往东亚的门户,说明该地区地理位置优越;由于泰国是东盟地区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规模较大,且当地办公租赁成本与生活成本较低,产业发展成本较低;工业园区数量多、规模大、基础设施完善,促进产业集聚;泰国政府及泰国对自主投资有具体的政策鼓励,吸引企业迁入。
【小问4详解】
由材料可知,位于泰国首都曼谷东南100多公里处的泰中罗勇工业园是中泰“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载体,“东部经济走廊”项目对接中国一带一路,吸引国际投资,促进经济发展;“东部经济走廊”项目建设促进泰国经济持续发展,促进泰国产业结构升级;泰国地理位置优越,充分利用东部沿海优势,平衡国内工业布局。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荆江是长江枝城至岳阳段的别称,该河段部分已成为“地上河”,且河道水深仅3.5~3.8米,支流的部分河道枯水季节甚至断流,成为长江“黄金水道”的“梗阻”。谋划中的荆汉运河工程起于松滋市松滋口,止于武汉市东荆河口,全长236千米,建成后航深大于8米,大于万吨巨轮需要的5米水深,运河的水量仅占整个长江上游来水的6.6%。建成后,原长江干流主要用于生态保护和区域航运,其船舶通过量从现在的12.8万艘次降低至2.8万艘次。图示意荆汉运河工程。
(1)简析荆江段“梗阻”的原因。
(2)建设荆汉运河对提高长江航运的作用。
(3)荆汉运河建设后,说明原荆江干支流的水环境的变化。
【答案】(1)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流速较慢,泥沙淤积严重;荆江段滩多水浅,水文条件复杂、河床演变剧烈(或洲滩变迁频繁),航道极不稳定;荆江部分河段为地上河,河床高,水位高,无法深挖河床加深河道。
(2)缩短航程,节省航运时间,节约航运成本;减少能耗,减少污染;分流干流运输船只,减少航运拥堵;减少水上交通安全事故,增加整体货运能力;增加航道深度,提高通行能力,增加整体货物量;实现长江航运规范化、大型化,减少物流成本。
(3)荆汉运河建设后,形成“双水道”格局,有助于给长江干流“减压”,改善区域灌溉、供水条件;解决部分干支流河道的枯水季断流、汛期防洪等问题;可将干流的水用于向区域内湖泊、湿地等实施生态补水,以实现生态保护;荆江干流船舶通过量减少,有利于保护荆江水质和长江中珍稀水生生物。
【解析】
【分析】本题以荆汉运河建设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河流水文特征、河流航运功能、地理环境整体性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江荆江段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有“九曲回肠”之称,流速较慢,泥沙淤积严重;荆江段滩多水浅,河道水深仅3.5~3.8米,支流的部分河道枯水季节甚至断流,水文条件复杂、河床演变剧烈(或洲滩变迁频繁),航道极不稳定;荆江部分河段为地上河,河床高,水位高,无法深挖河床加深河道,因此成为长江“黄金水道”的“梗阻”。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荆汉运河大大缩短了松滋-武汉段的航程,可以节省航运时间,减少能耗,节约航运成本,减少污染;可以与长江干线形成"双通道"格局,分流部分长江干流运输船只,减少航运拥堵,减少水上交通安全事故,增加整体货运能力;荆汉运河建成后航深大于8m,,增加了航道深度,有效缓解了荆江"梗阻"问题,提高了通行能力,增加整体货运量;助力长江航运更加规范化、大型化,由于航道较深,较大吨位的船舶也能通行,可以减少减载、过驳的物流成本。
【小问3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