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3学年第二学期浙南名校联盟返校联考
高二技术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共12 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第一部分 信息技术(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1 至4题。
智慧校园管理系统,利用人脸识别技术与软件技术,实现完全智能和具有高安全性的身份鉴 别验证系统,配合门控装置对校园出入口、宿舍出入口进行通行控制。校方管理者通过系统的数 据查询与分析功能,可实时掌握学生信息,维持安全的校园环境。
1. 下列有关数据与信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系统中的数据的表现形式不只有图像一种
B. 系统中预留的学生照片需要定期更新,主要体现了信息的真伪性
C. 校方管理者均可通过系统查询学生数据,主要体现了信息的共享性
D. 通过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获得更高价值的信息
2.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到智慧交通领域,称为领域人工智能
B. 利用扫地机器人打扫房间卫生,与题目中的人工智能采用了相同的研究方法
C. 自动识别语音并将其转换为文字,与题目中的人工智能采用了相同的研究方法 D. 人脸对比分析技术包含知识库和推理引擎两个部分
3.每学年开始前,学生需要提供照片作为人脸识别的依据,提交的照片容量大小要求在2MB(含) 到3MB (含)之间的 BMP 格式,下列图像符合要求的是( )
A.1024×768 像素, RGB/8
B.2048×1536 像素,256位
C.4096×2048 像素,256色
D.2048×1536 像素,24位
4.学校的早读开始时间是早上7点,正式上课开始时间是7点30分。在人脸识别成功的同时, 判断其到校情况,若在7点前(含)到校,则正常;在7点到7点30(含)之间到校,则未 参加早读;7点30分之后到校,则判定迟到。下列程序段能够正确实现该功能的是( )
注意:程序段执行之前,已将学生到校时间转换为分钟,用t 表示;人脸识别参数用s 表示,成 功为 True, 失败为 False
高二信息技术试题第1页共6页
A B
if s and t<=420: print("正常到校" elif t<=450: print("未正常参加早读") else: print("上学迟到") if s: if t<=420: print("正常到校") elif t<=450: print("未正常参加早读") else: print("上学迟到")
C D
if s : if t<=420 print("正常到校" if t<=450: print("未正常参加早读") else: print("上学迟到" if s and t<=420: print("正常到校") elif s and t<=450: print("未正常参加早读") else: print("上学迟到")
5.下列有关数据安全与大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数据的数据类型多、数据处理速度快、价值密度高
B. 大数据强调事物的因果关系,也注重数据之间的相关性
C. 通过数据加密方法来提高数据的完整性
D. 大数据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数据泄露、个人隐私等社会问题
6. 下列关于大数据处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jieba 模块是基于规则的分词方法的典型应用
B.典型的文本处理过程顺序为:数据分析→分词→特征提取→结果呈现
C.社交关系数据一般采用流计算模式进行处理
D.数据可视化是将数据以图形图像等形式表示,直观呈现数据中所蕴含的信息 7.下列Python表达式中, 值为True的是( )
(
**2<0
)A.11%4*2-3
(
Tes-1
2
n←6
)B.“29">"3”
C."oh"in"Python"
(
N
)D.abs(int(-5.6))==len("123456")
(
n>0
γ
0%2=17
)8.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执行该流程后,变量res 的值为( )
N
(
res
-res*a
a
←
-a*a
n
←1
n//
2
) (
输出
res
)A.16
B.32
C.64
D.128
9. 下列关于数据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常见的线性关系数据结构有数组、队列、栈、树和图等
(
第
8
题 图
)B.链表是一种适合用于组织、存储涉及频繁插入与删除的数据结构
C.Excel 软件中的撤销操作体现了队列的思想
D.计算机操作系统中文件夹的组织与管理,通常借助栈来完成
高 二 信 息 技 术 试 题 第 2 页 共 6 页
10. 有如下python 程序段:
s=“ABC”;key =3;h ="”
for i in range(len(s)):
n=ord(s[i])+32
k1=n%2**key
k2=n//2**(8-key)
h=str(k1*2**(8-key)+k2)+h
print(h)
执行以上程序后,输出的结果是( )
A.996735 B. 537699 C.4476108 D.976533
11. 有如下Python 程序段:
a=[[6,6],[5,0],[1,3],[2,5],[2,1],[2,4],[9,-1]]
key=int(input0 )
p=q=head =2
while p!=-1 and a[p][0]<=key:
q=p
p=a[p][1]
if p==head:
a.append([key,head] )
head=len(a)-1
else:
a.append([key,p] )
a[q][1] =len(a)-1
print(a[-1])
程序段运行后,若输入2,则输出的结果是( )
A.[2,-1] B.[2,1] C.[2,4] D.[2,5]
12. 列 表 d 有 n 个整型元素,输出列表中最长连续递增序列的长度。小明编写的 Python 程序 段如下:
k=1;1max=1;n=len(d)
for i in range(1,n):
print(1max)
在程序方框处应填入的代码是( )
A B
if d[i]>d[i-1]: k+=1 else: if k>1max; 1max=k k=1 if d[i]>d[i-1]: k+=1 if k>1max: 1max=k else: k=1
C D
if d[i]1max: 1max=k k =1 else: k +=1 if d[i]>d[i-1]and k>=1max: 1max=k k +=1 else; k =1
高二信息技术试题第3页共6页
(
11月第1周日均空气质量指数对比
)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3题10分,第14题7分,第15题9分,共26分)
13. 小明将两份不同来源的11月份数据合并后存入“kqx” 文件中,部分界面如图 a 所示。
4 A B C D
1 日期 时间 细颗粒物PM2.5 AQI
2 11月1日 0 22 52
3 11月1日 1 22 51
4 11月1日 2 20 45
5 11月1日 2 20 45
6 11月1日 3 14 37
7 11月1日 4 38
8 168 11月1日 11月7日 4 20:00 16 50 56
169 13月7日 21:00 36 57
170 11月7日 22:00 36 67
171 11月7日 23:00 46 67
日椰
图a
第13题图
图b
(1)在对数据进行整理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多选,填字母)
A.第4行与第5行数据完全重复,可直接删除
B.单元格A169的数据出现了错误,可直接删除
C.第7行与第8行部分数据重复,需要合并成一行
D.两份数据的“时间”列数据格式不一致,只需保留一种格式的数据即可 (注:全部选对的得2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 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0 分)
(2)经数据整理后,11月数据按日期先后记录在文件中,每日都有24条数据,运用 Pandas 模 块筛选出11月第1 周的数据进行分析划线处应填入的代码为 (多选,填字母).
A.df[" 日期"]<=”11月7” B.df[df[“日期”]<=”11月7”]
C.df.head(24*7) D.df.tail(24*7)
(注:全部选对的得2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 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0分)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plt.rcParams["font.sans-serif"] = ["Simhei"]
df=pd.read_excel("kqx")
df1 = #筛选出11月第1 周的数据
(3)为直观显示该周“日平均AQI” 的对比情况,对筛选出11月第1 周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制
作图表,如图 b 所示。部分Python 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写合适的代码。 df_ave=df1.groupby(" ①”,as_index=True).AQI.mean() #计算日平均AQI df sort=df ave. ②(“AQI”,ascending =False)
plt.bar( ③,label =”日均空气质量指数”)
plt.legend)
plt.xlabel(" 日期");plt.ylabel("AQI值")
plt.title("11 月第1周日均空气质量指数对比")
plt.show()
(4)由图b 可知,11月第1周日平均AQI值高于40的天数共 天。
高二信息技术试题第4页共6页
14. 有 2 组器件要用一台检测设备检测。每个送检器件的信息包含送达时间、检测时长和优先 级。每个器件的送达时间各不相同,编写程序合并2 组器件的数据,为后续检测做准备。已 知,1st1 和 1st2 的每个元素由送达时间、检测时长和优先级3 项构成,例如某送检器件的 送达时间为8点整,检测时长为1小时,优先级为2,则存储元素的格式为[“08:00”,1,2]。 lst1 和 1st2 均已按送达时间升序排列,合并后保持按送达时间升序
(1)实现功能的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lst =[]
i=j=0
while [ iif j=len(lst2)or ① :
②
i +=1
else:
lst.append(1st2[j])
③
print(" 数据合并后,数组元 素 为 : " , 1 s t )
(2)while 语句的条件“ilen(1st2)”,当1st1为[[”08:00”,3,2],[”09:00”,1,2],[”16:00”,2,3]],1st2 为[["10:00",1,1],["12:00",3,0]]时,执行程序后能否得到正确结果 _ (单选, 填字母)。
A.能 B. 不能
15. 操作系统在管理磁盘时,会将磁盘分为一个个“盘块”。在为文件分配空间时,可以将文件 装到离散的盘块中。读取一个文件时,首先在目录结构中找到文件项。从文件项中可以获取 文件名、存储时间、该文件在存储块中的起始地址等基本信息,但不包含文件具体内容,然 后在磁盘文件分配表中找到对应的文件。磁盘文件分配表如表1所示,其中文件结束块用-1 表示,空闲盘块用0xff(十六进制数,转化为十进制值为255) 表示。
盘块号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盘 块号 3 7 13 9 Oxff 0xff Oxff 8 -1 -1 0xff 1 0 11 0xff 0xff
表1
(1)根据文件的起始地址,能方便地找到文件的其它盘块。例如文件 al 的起始地址是12,按
表1结构,在磁盘中的盘块号依次是:12→0→3 →9;则文件 abc 的起始地址是2,在磁盘 中的盘块号依次是 (注:各盘块号用→分隔)。
(2)为了有效管理空闲块,我们可以将所有空闲盘区(每个空闲盘区可以包括若干个空闲盘块) 构建到一条空闲链flst 中 。flst 每个节点包含3个元素,依次为本空闲盘区的盘块号、 长度和指向下个盘块的指针,创建时把新节点链接到flst 尾部。如图 a 所示,共有3 个 空闲盘区,盘块号依次为4、5、6、10、14、15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7 13 9 Qxff. Qxff Qxff. 8 -1 -1 0xff 0 11 Qxff Qxff:
图a
高二信息技术试题第5页共6页
具体 Python 程序代码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def mgf(allot): #mgf的功能是从头到尾扫描文件分配表,创建空白盘区链
fhead=-1;flst=[]
n=len(allot);i =0
whileif iflst.append([i,j-i,-1]) #append 的作用,在列表末尾添加元素
if fhead==-1:
fhead = ②
cur =fhead
else:
flst[cur][2]=len(flst)-1
cur=flst[cur][2]
i=j+1
else:
i+=1
return fhead,flst
allot =[3,7,13,9,0xff,Oxff,Oxff,8,-1,-1,0xff,1,0,11,0xff,Oxff]
head,flst= ③
p =head
while p !=-1: #打印出所有空闲盘块号
for i in range(flst[p][1]):
print(flst[p][0]+i,end=',’)
p=flst[p][2]
(3)在创建文件时,若新文件需要占据5个盘块大小,只需要在空闲链 flst 中找到空闲块, 并依次链接,如图b 所示。具体 Python 程序代码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7 13 9 Oxff 0xff 0xff 8 -1 -1 0xff 0 11 0xff 0xff
图 b
wd=int(input(” 输入新文件大小:”));p =head
while p !=-1:
if wd !=0:
for i in range(flst[p][1]):
if flst[p][0]+i!=flst[p][0]+flst[p][1]-1:
allot[flst[p][0]+i]=flst[p][0]+i+1
else:
allot[flst[p][0]+i]= ④
wd-=1
if wd ==0:
allot[flst[p][0]+i]=-1
break
p=flst[p][2]
print(allot)
高二信息技术试题第6页共6页
第二部分通用技术(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如图所示是一款多功能角磨机,具有切割、打磨、除锈等功能。下列关于该工具的说法中,不
恰当的是
第1题图
A. 采用无刷电机技术,提供强劲动力的同时实现降噪功能,体现了设计是技术的基础 B. 具有切割、打磨、除锈等功能,体现了技术的目的性
C. 全新辅助手柄,增大摩擦力,操作更省力,体现了技术解放人的作用
D. 在研发过程中,攻克了噪音、震动等多方面技术难关,体现了技术的实践性
2.如图所示为一款手电钻支架,便于钻孔时精准定位,防止钻孔时工件位置跑偏,下列关于该
支架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第2题图
A.夹持结构可调,可配套多种型号的手电钻,主要考虑了环境的因素
B.夹口与底座之间的距离大小可调,主要考虑了人的动态尺寸
C. 操作手柄的球形把手尺寸大小合适,主要考虑了普通人群的需要
D.立柱采用加粗加厚管材,稳固不晃动,主要考虑了物的因素
3.如图所示是一款既可以保护手机镜头又能变成手机支架的手机壳。根据坐标图,下列分析中
不恰当的是
第3题图
高二通用试题第1页共6页
A.该评价属于对设计结果的评价,评价的依据采用了事先制订的设计要求 B. 手机壳的舒适性较好,符合设计的实用原则
C. 材料成本较高,不符合设计的经济原则
D. 手机壳有支架与保护镜头功能,符合设计的创新原则
4.如图所示一个可快速夹持的平口钳,使用时按下按钮,带动按钮下方结构向下一同移动,就 可快速移动螺杆,实现快夹快卸的功能。下列选项中,关于按钮及按钮下方结构的设计方案合
理的是
A. 光孔 B. 下半螺纹孔 C. 上半螺纹孔 D. 螺纹孔
第4题图
第5-6题图
如图所示是小明绘制的零件技术图样, 请完成第5-6两题。
5.该图样中存在的错误共有
A.1 处 B.2 处 C.3 处 D.4 处
6.用厚度为10mm 的钢板加工该零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工90°槽时需要先锯割,再凿削,最后锉削
B. 加工螺纹时,丝锥的切削部分全部进入工件,就不再施加压力
C. 用φ8 麻花钻可完成所有孔的加工
D. 锉削R6外圆弧面时,用平锉锉削左手力由小到大并保持不摆动
7.下列通用技术木工实践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A. 木工刨刨削 B. 板锯锯割 C. 木工笔画线 D. 手电钻钻孔
高二通用试题第2页共6页
(
A
C
)
8.如图所示是某形体的三视图,下列三视图中其俯视图正确的是
(
B
D
)
9.如图所示电机单向转动变为滑块往复运动的模型方案。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第9题图
A.如箭头所示连杆1 沿电机轴转动到右侧水平位置,滑块往右动
B. 滑槽和滑块之间是动连接,连杆1与电机轴之间是静连接
C. 图示状态连杆1 受压,连杆2受弯曲
D. 图示状态滑块受压与受弯曲,电机轴受扭转,销轴受剪切
10.珍珠粉是珍珠经过机械粉碎后形成的,加工流程如图甲所示。为提高珍珠粉的细度和效用, 现引入水飞工艺进行流程优化,优化后的流程图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二通用试题第3页共6页
(
第11-12两题。
)
(
珍 珠 粉
烘
热
粉
碎
冷 却
烘
烤
珍
珠
漂 净
沥干
碱
水
搓 洗
过
筛
研
细
)
图 甲
珍 珠
机械
粉碎
(
球
磨
)珍珠粉
加水
搅拌
分取沉淀物
悬浊液 静置
分取沉淀物
真空
干燥
冷却 干品珍珠粉
图 乙
第 1 0 题 图
A.在设计该流程时首先应明确流程设计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B.在流程乙中,两次分取沉淀物环节可以合并
C. 引入球磨设备是该流程优化的条件
D.球磨与悬浮液静置为并行工序
如图所示是板材轧制厚度控制系统。工作中测厚仪对板材实际轧出的厚度进行实时检测, 并根据实测值与给定值相比较后的偏差信号,通过自动控制装置,给传动机构下达指令,改变轧 辊的位置、张力或轧制速度,把板材厚度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之内。请根据示意图和描述,完成
(
厚度自动控
制装置
厚度差运
算器
轧辊
豆
测厚仪
L
传
动机
构
轧
辊
)
第11- 12题图
11.下列关于板材轧制厚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中不恰当的是
A. 正 常 工 作 时 上 下 轧 辊 的 转 速 应 该 相 同
B.测厚仪的性能是系统优化的影响因素
C. 需要对轧辊位置、张力大小进行计算并反复调试,体现了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 D. 设计该系统时要先选择好零部件,再进行整体架构设计
12.下列关于板材轧制厚度控制系统的分析中恰当的是
A.增大L, 厚度偏差检测将滞后
B.测厚仪检测的信号属于该系统的输入量
C. 自动控制装置给传动机构下达指令是该系统的控制量
D. 自动控制装置信号异常不属于该系统的干扰因素
高 二 通 用 试 题 第 4 页 共 6 页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3题8分,第14题8分,第15题10分,共26分)
13.小明设计制作了如图所示在教室使用的木质小板凳。测试时小明发现小板凳不方便折叠且
携带不方便,于是准备利用学校的通用实验室重新设计一款可折叠且方便携带的板凳。
第13题图
(1)小明准备用实木板制作原方案中的凳面,设计了开榫孔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单选)
A
B
C
D
(2)下列对原方案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单 选 )
A. 设计小板凳时涉及材料学、加工工艺等方面的知识,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 B. 小明发现小板凳不方便折叠的途径是观察日常生活;
C. 四个凳脚向外撑开,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3)小明在构思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将板凳拆成几个功能部分,分别找出能实现每部分功能的
所有方法,再将这些方法重新组合,形成多种设计方案。该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构思方法是 (单选)
A. 形态分析法 B. 联想法 C. 设问法 D. 仿生法
(4)以下是小明在设计过程中经历的若干环节:
A. 进行设计分析; B. 呈现设计方案; C. 完成方案筛选;
D.根据图样进行加工; E. 测试、评估及优化
其中在制订设计方案阶段进行的有 (多选,全对得分,少选、错选都不得分); (5)为了研究可折叠板凳的各种性能以及人机关系,小明应制作 (单选);
A. 草模 B.结构模型 C.功能模型 D. 概念模型
(6)在凳面中间位置逐个放置若干个重物,直到400kg, 观察板凳是否牢固,运用了 (单选);
A. 模拟试验法 B. 强化试验法 C. 优选试验法 D. 虚拟试验法
14.某学校校门处安装了如图a所示的道闸控制系统,只有登记的机动车才能快速通过。道闸控 制系统由车辆识别仪、控制模块、电机、传动机构、平衡装置、机箱、闸杆等部分组成。当 登记的汽车驶入识别区域时,控制模块控制电机转动,升起闸杆。请根据示意图和描述,完 成以下任务。
(
图
a
)图 b
第14题图
高二通用试题第5页共6页
(1)关于该系统设计的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
A.可以提高校门口的通行效率
B.雨雪等天气情况下,闸杆可能会出现无法正确升起的情况
C. 车辆识别仪器的性能属于系统优化的约束条件
(2)如图b所示,若电机轴顺时针转动,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单 选 ) ;
A. 图中所示位置,连杆1受拉,连杆2受弯曲,连杆3受拉
B. 图中的连接处都是铰连接
C. 此时闸杆下降
(3)道闸控制系统由车辆识别仪、控制模块、电机、传动机构、平衡装置、机箱、闸杆等部
分组成,体现了系统的 ( 单 选 )
A. 整体性 B. 目的性 C. 动态性 D. 环境适应性 (4)请根据题图及其描述填写道闸控制系统方框图(填写文字,全对得分)
(
④
_
)①_
②_ 执行机构
15.如图所示为小明家里的显示屏,在调节显示屏高度后,还需调节显示屏的前倾角度,调节操 作比较繁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小明决定重新设计一个支架,显示屏通过背面的2个螺纹孔 安装到支架上,支架除了支撑功能外,可带动显示屏运动。请你帮助小明设计该支架,具体 要求如下:
第15题图
A 显示屏能够上下升降,升降的范围不小于400mm, 并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 B 显示屏能调节前倾角度,范围不小于40°,并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
C 采用2个减速电机驱动;
D 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
E 其余材料自选;
请根据描述和设计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画出该装置机械部分的设计草图(电机可用方框表示,显示屏可用简单线条表示,必要时 可用文字说明);
(2)在设计草图上标注主要尺寸;
(3)将设计好的装置安装完成后进行试验,其中合理的是 (多选)。 A. 在显示器上施加一定的力,观察其是否发生变形;
B. 调节显示屏高度,观察是否能上下升降,并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
C. 调节显示屏前倾角度,观察显示屏能否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
D.将显示屏降到最低点,测试支架的稳定性
高二通用试题第6页共6页高二信息技术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4
6
6
8
9
10
答案
B
C
A
B
D
D
A
B
A
题号
11
12
答案
B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13小题10分,第14小题7分,第15小题9分,共26
分)
13.(1)BD
2分,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0分
(2)BC
2分,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0分
(3)①日期
1分
②sort_values
1分
3 df_sort.index,df_sort.AQI
2分
(4)6
2分
14.(1)①i<1en(1st1)and1st1[i][0]<1st2[j][0]2分
2 1st.append(1st1[i])
2分
③j+=1
2分
(2)B
1分
15.(1)2→13→11→1→7→8
1分
(2)1 j2分
②1en(f1st)-1
2分
③mgf(allot)
2分
(3)
④f1st[f1st[p][2][0]
2分
高二信息技术答案第1页共1页
高二通用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B
c
B
A
D
C
C
题号
11
12
答案
D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13小题8分,第14小题8分,第15小题10分,共26
分)
13.
(1)D
2分
(2)B
1分
(3)A
1分
(4)ABC
全对得分,少选、错选都不得分2分
(5)C
1分
(6)B
1分
14.
(1)C
2分
(2)A
2分
(3)A
2分
(4)或其它正确答案,全对得分
2分
①车辆识别仪检查到的车辆信息②控制模块
③闸杆
④闸杆的升起
15.(1)(2)评分标注:
相相
平台上,角度调节坊构
与显示器上的孔相连
支架底座,保正显示落的稳定性
高二通用参考答案与解析第1页共2页
①有大底座或其它合理结构实现支架的稳定性
1分
②有与显示器上的孔连接的结构(2个孔或其它合理结构)1分
③显示屏能够上下升降,并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2分
④显示屏能调节前倾角度,并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2分
尺寸标注
2分
①有标注前倾角度40°或以上
②有上下升降尺寸400或以上
③有与显示器连接的孔直径
1条1分,有以上2条或以上得2分,总分2分
(3)BC全对得分,少选、错选都不得分,总共2分
高二通用参考答案与解析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