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义乌市佛堂镇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义乌市佛堂镇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4 21:1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初独立作业 九年级语文
考生须知:
1、全卷共四项活动,18小题,满分为120分,共中卷而书写3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 各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各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3. 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班级开展以“阅读经典·丰盈自我”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一 阅谈古代诗文,提升自我素养(25分)
【任务一】积累古代诗文名句
1. 根据自己的积累,补充完整下表内容。(8分)
迁客心境 经典句子
谪居三年的悲愤 汉文有道恩犹薄,(1)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杀敌报国的壮志 (2)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积极进取的态度 (3) ·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忠君之心弥坚 欲为圣明除弊事,(4)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豁达坦然的心态 (5) ,(6) o 范仲淹《岳阳楼记》)
愈挫愈勇的豪悄 (7) ,(8) (李白《行路难》)
【任务二】品读韩愈诗文
阅读韩愈诗文,完成2~6题。(17分)
[甲]
劝学诗
韩愈
读书患不:,思义“患不明。
患足已不学,既学悲不行”。
【注释】①思义:思考道理。②行:实行。
九年级语文试题卷—1 (共6页)
[乙]
师 说
师盒
古之学者必有师。卿贵,降以传道受业解鹉也。人非生而知之者,貌能无多 房而不从师, 共为感也,终不解矣。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感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热冬貌且从师而问与;今 之众人,共下是人也亦远矣,而脏学于师。是故圣监圣,愿益思。圣人之所以为圣,忍人之所以 为思,其皆出于此子 突共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胜师药,必免”。致盘子之师,轻之书 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训传其道解其感者也。句读“之不知,必之不解,改师为,或不号,小华 而大遗,吾木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火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各,则群数 而受之。同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鬼则足名,宣盛则边谈。”鸣呼!师道 之不复可知突。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饮!
(选白《韩品黎先生集》,有删节) 【注释】①受:同“授”,传授。②师道:以道为师,即学道。③惑矣:糊涂啊。④读(dòu):
同“逗”,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⑤不:同“否”。⑥相师:郑别人为师。⑦不齿:不屑, 即看不起。
2. 请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 4 分 )
文中语句 方法指引 字词解释
是故圣益圣,恐益思 【课内迁移】既加冠,益蒸圣贤之道。 ( 1 ) 益 :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 其明也 词义推断法】“逊”在《古汉语字典》 中的意思有:①丢失,丢弃,放弃;②遗漏; ③遗留。④读“wèi”,赠送,送给。 (2)遗:
不耻相师 【词语活用法】“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的前一个“乐”是意动用法,可理解为 “以……为乐”的意思。 (

) (3)耻: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 近谀 【成语互证法】阿谀奉承 (4)谀:
3. 用“/”给文中画横线处断句(限断两处)。(2分)
古 之 圣 人 其 出 人 也 远 矣 犹 且 从 师 而 问 焉 。
4. 韩愈《劝学诗》连用四个“患”字,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3分)
(

5.
从甲诗与乙文看,韩愈是怎样一个人 请结合诗文阐述。(4分)
A
6.同学们在学习交流中,有同学提出, 《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在先达面前毕恭毕敬
的从师表现,有些过于盲从、守旧,与现在师生平等的观念不相符。请结合
《送东阳马
生序》的劝勉之辞和选文的论述,说说你对“从师”的看法。(4分)

)
九年级语文试题卷—2 (共6页)
活动二 阅谈经典名著,感受经典魅力(11分)
7. 批注是名著阅读的有效方法之一,请结合你阅读名著的积累与感受,按要求完应下面批注。
(6分)
名著选段 按方法批注
我飞快地朝前走去,即使他要追我,也追不上。小阿 黛尔见了我,高兴得几乎发了疯。货尔法克斯太太仍用她 往常那种纯朴友好的态度欢迎我。莉亚微笑着,就连索菲 也高兴地对我说了声“晚上好”。这真让人有说不出的高 兴。被你的同类所灸,感到有你在更增加了他们的快慰,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幸福啊。 (《简·爱》) 【理解性批注】 ( 1 ) ( 3 分 ) ▲ A
严贡生道:“吃了好贱的云片糕!你晓的我这里头是些 甚么东西 ”学舵的道;“云片糕无过是些瓜仁、核桃、洋 糖、粉面做成的了,有甚么东西 ”严贡生发怒道:“放你 的狗屁!我因素日有个军病,费了几百两银子合了这一料 药,是省里张老爷在上党做官带了来的人参,周老爷在四 川做官带了来的黄连!你这奴才!(《儒林外史》第六回: 乡绅发病闹船家寡妇含冤控大伯) 【赏析性批注】 (2)(3分)
8.杨绛曾说:“读书好比串门儿。”在名著中“串门儿”,常常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乐
趣:情绪被作者炽热的情感所感染,心情随故事情节的起伏而跌宕,探寻到容智生活的理 趣,对鲜明的人物形象心生爱憎……
请你结合《艾青诗选》或《水浒传》的具体内容,说说你在“串门儿”中获得的乐趣。 (100字左右)(5分)
A
活动三 阅读名家作品,感受文化魅力(31分)
(一)阅读《何人不起故园情》,完成9~13题。(14分)
何人不起故园情
A
张葬
羌笛是一种源于古羌人的民族民问乐器,传说是秦汉之际游牧在西北高原的羌人所发明, 故名羌笛,传入中原后,形制经过了改变。从南朝至唐宋的诗词中,经常能见到它的身影。 羌笛既是唐诗中最常出现的意象之一,也是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文化符号。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的《春 夜洛城闻笛》(kuài) ▲ 炙人口,千百年来,幽咽的笛声与折柳送别的习俗成为经常相伴
而出现的文化意象。
●●
力年级语文试题卷—3 (共6页)
先笛本是流行于古代西北光人日常生活中的民间乐器,后来成为南初至唐米诗词中的重
灵意象,展现了光笛所蕴含的牛富文化属性。
光笛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声音“廖亮清越”,幽咽动人,有助于突出缠绵怍例的诗危
和蕴籍含凿的形象,因而成了讨词歌赋中表达边塞将士成边意志和思乡之情的最住现吩。
南湖梁度哉最早将“羌笛”引入诗词创作之中,其在《咏在将军北伐》中所作的“胡茄头
下思,光笛院头鸣”,借“胡笳”“光笛”张颂汉名将霍去病的半功伟绩,也表达出自己立志 为国效命、马苹 (guǒ). ▲P 的壮志豪情。南朝梁庾信奉使北上,羁留长安,被迫仕于西能、 北周,再未回南方,在这种心境之下,成信写下了“胡茄落泪曲,羌笛断肠次”,再借“胡 茄”“羌笛”之音,抒发自己羁旅的孤寂凄凉。南朝陈张正见在《陇头水二首》中也用“羌的
合流咽,胡笳杂水悲”,表达出成边将士听着“胡笳”“光笛”之音,饱受恐乡之苦 守卫边
赛的家国情怀。南朝诗人的创作,是“光笛”在唐代边塞诗词中密集出现的前奏。
店代诗人尤其爱在诗作中用“光笛”的意象。尤其是边塞诗人世物咏志。将“光笛”低 沉、伤痛、深出的曲调,与边塞荒凉、久成边疆征未还的思乡之情形成对应。如李顾的“今 为光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岑参的“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芜笛”等。而王 之涣的千古绝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更将这种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另外,唐代李氏皇帝崇信道粒,拜老子为始祖,崇尚虚无、淡然、自然的审关风尚。而 羌笛“廖亮清越”的声音特点,正符合道家哲学的审美偏好,所以羌笛受到唐代上层社会的 追捧。胡震亨《唐音癸签》:“玄宗幸到,行次骆谷,谓高力士曰:‘吾不用张九龄之言,至 此。’索长笛吹一曲,滑然流涕。后有司录成谱以进,且请曲名,上曰:‘吾因思九龄,可
名此曲为《谪仙怨》。’其音怨切,诸曲英比。”
至唐代中期, “羌笛”丛最初表达成边理年和思乡之情,逐渐演变为倾诉别离之情的符 号,曾经的边塞、戍边、瀚海、大漠等情境表达花弱化。如李白在《清溪半夜闻笛》所作的
“芜笛梅花引,灵溪陇水情。寒山秋浦月,肠断五关声”,描绘的荒凉壮丽与哀怨婉转,悲 愁之情尽显。沈宇《武阳送别》中的“菊黄芦白服初飞,光笛胡茄泪满衣。送君肠断秋江水, 一去东流何日归”,此处的“光笛”已成为表达离别悲伤之情的代名词。杜牧《见吴秀才与 池妓别,因成绝句》中的“红烛短时光笛怨,清歌咽处蜀弦高”以及南唐冯延巳《芳草渡》 中的“燕鸿远,光笛怨,渺渺澄波一片”,更是道尽了满腔的离悠别绪。此时的“光笛”E 脱离其器用功能,主要表现出其文化属性。
(2023年08月25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9. 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1)(kuài) A _炙人口 (2)马革 (guǒ) ▲尸
(3)幽咽▲ (A.yān B.yàn C.yè)
10. 依据“羁”字意义的演变图,为“羁旅”的“羁”选择正确的解释。(▲ )(2分)
(
引申为束缚,如“放荡不羁”。
A
引申为(在外地)停留,如
“羁留”。
(A)
本义为冯络
头,如“无羁
之马”。

)
九年级语文试题卷—4 (共6页)
(B)
(C)
1、 下而句子中“羌笛”意象所寄寓的情感,与其他三项账同的一项是( ▲)(2分) A. 光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琵琶弦中萤调多,菲萧羌箔声相和。 C.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D.健儿击鼓吹羌笛,共赛城东越骑神
12. 请简要概括唐代诗人爱在诗作中使用“羌笛”这一意象的原因.(3分)
13、请为文章拟写一个合适的副标题,并简要阐述理由。(4分)
(二)阅读《泡泡糖》,完成14~17题。(17分)
泡泡糖
冯粥才
①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卫最大的金店在法租界,店名黄金屋。 东西要多好有多好, 价钱要多贵有多贵。故而,铺子门口有人站岗,还花钱请来訾察在这边的街上来回海达。
②黄金屋老板治店有方,开张十五年,蚂蚁大小的事也没出过。 一天,老放在登漓接饭 庄请客吃饭,酒喝得太多上了头,乘兴说道:“我的店要出了事,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不一 —”跟着他又改了这一句,“打北边出来!”大家哄堂大笑,对他的话却深信不疑。
③某天下晌时候,店里来了一对老爷太太,阅气十足,全穿皮大衣。 两人进门就挑镀钻 的戒指,东西愈挑愈好。柜上的东西看不上眼,老板就到里屋开保险柜去取,这就把两三个 伙计折腾得脑袋直冒汗,可她还是不如意。她嘴里嗡着泡泡糖, 一不如意就从红红的嘴唇中
间吹出一个大泡泡。
④ 黄金屋向例不怕客人密。金煌煌的钻戒放在铺着黑丝线的托盘里, 一盘不行再换一盘,
就在小伙计正要端走一盘看不中的钻戒时,老板眼尖,发现这一盘八个钻戒中,少了一枚。 这可了不得,这一枚银猫眼的钻戒至少值一辆老美的福特车!
⑤老板是位练达老到的人,遇事不惊,沉得住气。他突然说声:“停!”然后招呼门卫把大门 关上,人守在外边,不准人再进来。这时店里刚好没别的客人,只有老板伙计和这一男一女。
⑥太太一听说钴戒丢了,破口大叫起来:“浑蛋,你们以为我会偷戒指 我身上哪件首 饰不比你们这破戒指值钱! 到现在我还没瞧上一样儿哪!”
⑦ 老板不动声色,心里有数,屋里没别人,钻戒一准在这女人身上。劝地逼她都没用, 只能搜她身。他叫伙计去把街上的警察叫来。警察也是明白人,又去找来一位女警察。女人 才好搜女人。这太太可是厉害得很,她叫上板:“你们是不是非搜不可 好,搜就搜,我不怕 搜,可咱得把话先说清楚,要是搜完了没有怎么办 ”她这话是说给老板的。
⑧老板心一横,拿出两个沉甸甸的金元宝放在柜台上,说:“搜不着东西,我们认赔— 您把这两个元宝拿走!”黄金屋的东西没假,每个元宝至少五两,两个十两。
⑨于是,两位警察一男一女上来,搜得十分仔细;大衣、帽子、手笼、鞋子全都搜个底 儿掉;全身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连舌头下边、胳肢窝、耳朵眼儿全都查过,任嘛没有。老板 伙计全傻了,难道那钻戒长翅膀飞了 但东西没搜到,无话可讲,只能任由人家撒火泄愤, 连损带骂,自己还得客客气气,端茶斟水,赔礼赔笑。
⑩那太太临走时,冷笑两声,对老板说道:“好好找找吧,东西说不定还在你店里。真要 拿走还不知谁拿走的呢!”说完把柜上俩金元宝顺手一抄,挎着那男人出门便走。黄金屋老板 还在后边一个劲儿地鞠躬致歉。
可是老板不信一个大钻戒会在光天化日之下说没就没,他把店里前前后后翻个底儿朝 天,依然不见钻戒的影儿。老板的目光渐渐移到那几个伙计身上,可这一来就像把石子扔进 大海,更是渺茫,只能去胡猜瞎想了。
两个月后一天早上,按黄金屋的规矩,没开门之前,店内先要打扫一遍。一个伙计扫
九年级语文试题卷—5 (共6页)
地时,发现报看租台的地四工月个灰不溜秋的东西,像个大农扣子。拾起杂一看,终块东西 又干又硬, 一而是平的, 一面凹进去一个圆形的痕迹,看上去似平像个什么,便拿给老板后。 老板来回一摆开,忽用鼻子闻了闻,有点儿泡泡糖的气味儿,他眼珠子领时冒出光杂,忙闷 伏计在哪儿拾的,小伙计指指拒台前的地面。老板先猫下腰看,开把眼昕往上咯咯一抬,出 见这两我柜子上宽下窄,上截拒子向外探出了两寸。他用于一摸这据出杂的框子的下沿, 立刻明白——
⑩原来那天,钻戒就是那个女人偷的,但她绝就绝在没把钻戒放在身上,而是用嘴里咯 过的泡泡溶粘在了柜台下边,搜身当然披不到。过后不定哪天,来个同伙,伏在拒台上级花 看首饰,仲手从拒台下把钻戒神不知鬼不觉地取走。再过去一些日子,泡泡地干了,院落在 地。事就这么简单!现在明白过来,早已晚了。可谁会想到那结戒会给一块破塘变戏法似的 “变”走,白古至今也没听说有这么一个偷法!
⑩再想想——那一男一女不单偷走了钻戒,还余去两个火金元宝,这不是自己另外拓给 人家的吗,多冤哪!他抬起手“啪啪”给自己两个耳光。这一来,天津卫的太阳兵的打西边 ——不,打北边出来了呢。
(选自《俗世奇人》,有删减)
【梳理小说情节】
14. 认真阅读小说内容,梳理其情节。(2分)
老板发现盘中 ①_ △ 老板赔金元宝 ②_
少了钻戒 并致款
【品味小说语言】
15. 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按括号中的要求答题。(6分)
(1)那太太临走时,冷笑两声,对老板说道:“好好找找吧,东西说不定还在你店里。真
要拿走还不知谁拿走的呢!”(“冷笑”一词刻画出了“那太太”什么心理 ) △
(2)老板先猫下腰看,再把眼睛往上咯咯一抬,发现这两截柜子上宽下窄,上截柜子向 外探出了两寸。他用手一摸这探出来的柜子的下沿,心里立刻明白——(加点的词
语有什么表达作用 )
A
【赏析人物形象】
16. 黄金屋老板是怎样一个人 请结合文中的情节简要分析。(4分)
A
【探究小说主题】
17. 小说标题“泡泡糖”,还有另一标题“巧盗”,请结合文本分析,哪个标题更合适 (5分) A
活动四 体验生活感悟,表达内心思想(50分)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50分)
说来说去,世上只有两桩难事: 一是如何认识自己, 一是如何认识他人。其实,这是二
件事,知道如何认识自己,也就知道了如何认识他人。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感悟或认识与思考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1)明确文体,自拟题目; (2)不得抄袭,套作;
(3)字数不少于600字; (4)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和师生姓名等。
九年级语文试题卷—6 (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