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8年级上册《北京喜获2008奥运会主办权》课件+原创导学案(共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8年级上册《北京喜获2008奥运会主办权》课件+原创导学案(共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8-24 16:32:03

文档简介

桃花坪中学“电子备课”教案
授课内容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主备人
?
执教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基本特点。
2.学习这篇新闻的语言特点。
过程与方法:
掌握新闻的的写作方法,练习写新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基本特点。
2.学习这篇新闻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掌握新闻的写作方法,练习写新闻
教学方法
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合作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查阅课文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北京时间8月8日晚,北京2008奥运会开幕式拉开序幕,气势恢弘的中华文化长卷灿烂的文明与辉煌的时代,在这里交相辉映。这一刻,我们为北京自豪。“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2008北京的奥运连接着整个世界,连接着所有人的奥运情结。
此刻,我们应该想起了2001年7月13日晚上坐在电视机旁收看国际奥委会在莫斯科举行投票选举的情况吧。当国际奥委会主席宣布北京 为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后,全国沸腾,那夜也成了中国人的不眠之夜。今天,让我们就来学习《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这篇新闻,再次重温那一段振奋人心的历史吧。
一、关于新闻
1.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概念。
广义的新闻是泛指报刊广播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典型报告。
狭义的新闻是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亲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消息”本篇文章属于这种。
2.新闻的特点(要求):
用事实说话、篇幅短小、语言精练,具有真实性、针对性、时效性。
3.新闻的结构:
标题(有时也有副标题)、导语(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主体(消息的躯干,用充足的事实对导语内容作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结语(有时省略或暗含在主体之中)。(前三个是一则消息不可缺少的部分)。
4.消息的六要素与结构
?? (1)消息的六要素
??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与记叙文的六要素相同)
?? (2)消息的结构
?? 标题(有时也有副标题)
导语(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主体(消息的躯干,用充足的事实对导语内容作进一步扩展和阐释;主体部分紧承导语,扣住整则消息的中心,用充足的材料、典型的事例展开导语之中已经点明的新闻事实,这是导语内容的具体化表述)
背景(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有时省略或暗含在主体之中)。
二、整体感知
用三分钟默读课文,并思考几个问题:
1.北京是在何时何地什么会议上赢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她有哪几个竞争对手?
2.各方对北京申奥成功有什么反应?
3.熟悉字词:
风度翩翩__piān_????????????? 淘汰_tài_
矜持_jīn__????????????????? 流淌__tǎng_
噙住__qín_????????????????? 湿润__rùn_
水泄不通__xiè_
??? 三、分析课文
1.齐读课文,熟悉内容
2.按课文的结构,分析课文的内容
①标题、
文章标题分正副标题,正标题有什么作用?“喜”字有何作用?
这个消息的正标题“北京喜获2008奥运会主办权”概括报导了这篇消息的中心事件。一个喜字贯穿了全文。 “申奥”一直是举国上下普遍关心的话题。它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了,政治稳定了,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能不让人激动喜悦吗?一个“喜”字,道出了全国人民为申奥成功的无限喜悦和激动之情。
分析副标题有何作用?
用具体数字,真实、准确、具体的标明了中国得票之多,为此我们中国人民感到无比的自豪。
②导语
导语则一般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你认为文章哪些部分是属于导语?
第1、2自然段:消息的导语。
“华社莫斯科7月13日电”是导语中的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电头,交代了这个消息是是新华社在莫斯科发电的,说明是真实的。“7月13日电”交代了消息迅速及时的特点,同时也蕴含了新华社记者向全国人民报告这一喜讯时的抑制不住的兴奋心情
一般的导语用极简练的文字,概括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揭示主题,而这篇文章的导语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吗?
消息的导语以抒情的笔法开篇,“所有”、“都”、“尽情”等词汇的使用表达了中国人申奥成功后无比喜悦、万分激动的心情。通过中国代表团成员的“矜持”的态度、“流淌”的热泪与国际奥委会萨马兰奇先生“平稳”的语调形成的鲜明对比.表达了中国人民申办奥运会的热切期望,也表明中国人民终于可以以一个强者的姿态,登上世界舞台。
第2段中,报道了奥委会在第二轮投票中各参与国所得的票数,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
用确切的数字证明北京得票最多,超出总票数的一半,居首位,从而看到中国申奥的优势,说明中国申奥成功是众望所归,由此也进一步看出中国在世界的威望之高。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新闻的特点、结构
一、分析课文
学生朗读,找出文章的主体部分(3-10自然段),分析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则紧承导语,扣住整则消息的中心,用充足的材料、典型的事例展开导语之中已经点明的新闻事实,这是导语内容的具体化表述。
1.主体部分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呢?
第一个内容:说明中国政府的态度(第3自然段)
第二个内容:报道两轮投票的情况(4、5自然段)
第三个内容:报道中国人民及国际体育界人士的反应(6-10自然段)
2.中国政府的态度是怎样的?
中国政府将信守在北京的陈述报告中所作出的承诺,并将尽一切努力帮助北京实现其承诺。
3.第4、5段用具体数字报道了两轮投票的情况,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
用确切的数字充分证明,在众多的申办城市中,北京战胜了竞争对手,脱颖而出,赢得了第29届奥运会举办权,中国在国际社会上拥有广泛的支持。
4.中国人民及国际体育界人士的反应表明了什么?
何振梁,一位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见证人,一位中国申办奥运会主办权的见证人,经历了上一次的失败,就更能够体会这一次成功的喜悦。何振梁委员的话充分说明北京申办奥运会主办权的成功是伟大祖国改革开放成功的必然结果和有力证明。
韩国和瑞士体育界人士的话,表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赞誉和肯定。这不仅仅是体育界的成功,更说明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对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共同发展做出的贡献越来越大。尤其是,中国运动员在近几届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和优异的成绩,也表明中国已经成为奥运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古老而充满生机的中华文明日益引起全世界人民的向往与关注。
刘淇市长的话,表达了中国申奥成功后的喜悦心情与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表达了办好2008年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的决心。
郎平是中国女排“五连冠”的功臣,新中国体育事业最杰出的代表。能够在自己的祖国举办举世瞩目的奥运会,是多少运动健儿一生的梦想,引用郎平的话,表明曾经是体育健儿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也表达了他们喜悦、激动的心情。
结尾
第11自然段
二、写作特色
1.简洁明了、内容丰富
本文是一则消息。作者充分利用了新闻的优势向全国人民报道了这一盛况。作为新闻除了要有实效性,还应具备语言简洁明了的特点,使读者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丰富的信息,这是本文一大行文特色。本文字里行间包含了丰富的情感,既写出了申奥成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中国人无比自豪的民族感情。如“该轮到北京办奥运会了!”的一个“该”字带出了多少感慨!这里有经历了1992年申奥失败的痛苦历程的遗憾,也有经过艰辛的努力和漫长的期待终于梦想成真的喜悦;有作为中国人的无比自豪,更有北京一定能够办好奥运会的自信。
2.善于抓住典型细节
这也是这篇报道写得引人入胜的原因之一。如何振梁委员只有用“默默的拥抱”来感谢支持北京、支持中国的朋友们这一细节,既写出了风度翩翩的何振梁以出色的魅力与艰辛的不懈努力为祖国赢得申办奥运的成功时的百感交集,也写出了在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可与尊重。如写到刘淇市长在签订完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合同后对记者说,他“刚才签字的钢笔无比珍贵,他要永远保存下去”,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他十分珍视中国人民为支持奥林匹克运动和促进世界和平、进步所做的努力,十分珍视世界各国人民在奥林匹克旗帜下的友好合作关系,也说明了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不论对中国,还是对奥林匹克运动都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三、作业
写一篇有关学校的新闻(字数不限,要求符合新闻的基本要求)
写作指导
新闻写作要根据下列的要求去写:
1.标题:消息的“眼睛”,力求准确、鲜明、生动、简洁、形式多样。
2.导语:要以精练的语言概括事实或消息的中心,要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3.主体:足够的材料,典型的事例。
4.背景材料或结语,必要的时候可以加上。
5.注意事项:内容要真实,材料要翔实,数据要准确,文字要简明。
四、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件16张PPT。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1、新闻是指
               2、新闻的类别主要有
               3、新闻的特点有
4、消息(新闻)有五要素是指
               5、消息(新闻)的结构为
               6、标题的类型有       及时准确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的一种文体。           :消息、通讯、特写、电视解说词、答记者问、报告文学等。: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等。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            :标题、(电头)导语、背景、主体、结尾五部分。:引标题、主标题、副标题。新闻知识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矜持(  ) 
流淌(  )
大阪(  ) 
噙住泪水(  )
淘汰(  )(  )
风度翩翩(  )(  )
解释下列词语。
1、噙住泪水--
          2、矜持--
            3、信守--
            4、风度翩翩--          
眼里含着泪水。        
竭力保持端庄严肃的态度。 忠诚地遵守。    

形容举止洒脱。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消息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世界贸易中心:萨马兰奇李岚清何振梁金云龙卡基?瓦特刘淇郞平:北京以绝对优势喜获  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各方激动不已,喜气洋洋。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消息结构标题电头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主标题)得标数比第二名多34票(副标题) :新华社莫斯科7月13日电(记者许基仁、刘广、林榕):第1、2自然段:第3至第10自然段:第3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第11自然段  思考:这则消息的副标题、导语、主体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答:运用数字。 说明了北京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势在必行,是理所当然的,说明中国主办奥运会是有能力的。凸现重要信息、体现中国北京明显的优势。标题: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1—2)申奥成功的喜悦(3)中国政府的态度(4—5)两轮投票的情况(6—10)各方的反应庆祝并举行新闻发布会课文结构导语:主体:
结语:(背景)互动探究1.正标题已概括了报道的中心事件,为什么还有一个副标题?突出中国得票数之多,自豪之情溢于言表。2.第一段正文前面的内容称为电头,
那电头交代了哪些内容?体现了新
闻的哪些特点?交代了发稿单位、地点、时间、发稿人,体现
了新闻迅速及时、真实可信等特点。互动探究问题:北京是在何时何地什么会议上赢得奥运会主办权的?她的竞争对手有哪些?2001年7月13日晚 莫斯科 国际奥委会第112次会议大阪 多伦多 巴黎 一斯坦布尔互动探究此事发生在什么时间?报道是在什么时间?这体现了新闻的什么特点?发生的时间:2001年7月13日
报道的时间:2001年7月13日
新闻特点:及时性、真实性、简明性互动探究“该轮到北京办奥运了”这一“该”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饱含了怎样的丰富情感?“该”中有经过漫长的期待终于梦想成的喜悦,有作为中国人的无比自豪,有北京一定能办好奥运会的自信。 为什么要描写刘淇市长保存钢笔的细节?这只笔见证了申奥成功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见证了北京的发展和进步.也表现了他十分珍视中国人民为支持奥运所做的努力!互动探究问题1:文中北京市市长和朗平的话表达了人们当时怎样的心情?中国申奥成功的喜悦
办好2008年奥运会的决心问题2:你认为正标题中哪个字贯串了全文?“喜”!请大家在三分钟内读完课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是在何时何地什么会议上赢得2008年
奥运会主办权的?她有哪几个竞争对手?7月13日 莫斯科 国际奥委会112次会议 .多伦多,巴黎,伊斯坦布尔,大阪.2.各方对北京申奥成功有什么反应?韩国朋友,瑞士朋友!(该轮到北京办奥运会了!)何振梁的泪水和拥抱,刘淇的钢笔,郎平的语言.互动探究联系课后附文,结合巴黎、多伦多、伊斯坦布尔、大阪等城市对北京申奥成功的反应,谈谈你对北京申奥成功原因的分析中国整体实力增强!
国际社会对中国实力的肯定!!
“公平竞争,重在参与”的体现!!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分组快速阅读附文,给新闻取个标题。  [巴黎]巴黎各界认为有理由为北京获胜高举酒杯  [多伦多]聚集在多伦多市中心的人们因北京获胜共同发也感叹  [伊斯坦布尔]伊斯坦布尔寻找差距准备迎头赶上  [日本]日本大阪暗然失色急流勇退实战演练采写一则校园新闻
注意:
1拟出恰当的标题!
2注意导语的概括性准确性!!
3语言要简明,200字左右!!!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