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04 22:46: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中国的地形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初步说明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多种方式感知我国的地形,积累丰富的地形表象。
培养学生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的能力。
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的名称及分布,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山脉和地形区的相对位置。
教学重点:我国的地形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我国主要山脉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与教师启发教学、师生共同画图等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上课,同学们好!在七年级地理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地形,展示地形类型图,常见的地形类型有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那么同学们,你知道中国有哪些地形吗?它们是如何分布的?
1.探究合作,读图2.2 我国有哪五种地形 老师再展示我国几种地形类图加深印象。
2.读图2.3各种地形的比例多少
3.小组讨论并归纳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4.读图2.4,结合阅读材料说出我国各类地形的构成有何利弊
利_
弊_
5.读图2.6我国陆上主要山脉分布图的同时老师黑板上画中国轮廓图,学生笔记本上垫图2.6图画中国轮廓图,老师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画不同方向的山脉的同时学生也跟着老师不同方向的山脉。
6.老师引导学生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在山脉构成的“网格”当中,镶嵌着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
7. 小组讨论:读2.2图找出我国的四大盆地并说出按山脉的相对位置找它们的分布并黑板上派代表黑板上先说位置在写名字,其他同学写自己的图上。用相同的方法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学生画的作品)
8.老师用多媒体展示四大盆地、四大高原、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景观图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9.老师用多媒体展示海底地形示意图,解释什么是大陆架、大陆坡以及洋盆、海购、海玲分布在大洋低。大陆架和我们人类活动关系最大。
总结反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它们各种各样、千姿百态,这里有许多故事,还有很多的奥秘还没有揭开,希望你们做一个勇敢的探索者,继续探索着美丽世界。
板书设计:
中国的地形
1、我国的地形特征。
2、我国的主要地形:山脉、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及其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