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历史 教学课件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历史 教学课件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24 15:16: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汽笛响起,火车开动,坐在车上的人像悬挂着的旗子一样摇来摇去。……沿途的农民看到火车冒着烟弛过,而且车上满载了衣着华丽的人,没有不“诧为奇观”的。他们把手里的活停下来,呆呆地盯着火车看。拄着拐杖的老妇人惊异地张大嘴巴,青年人两眼发愣,看得出神,小孩子则吓得依偎在大人的身上。--《申报》一、情景导入 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木壳轮船“黄鹄”号。 (一)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1、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 二、自主预习1876年,英国商人在中国修筑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淞沪铁路。 早期火车中国进口的第一辆汽车——慈禧御用汽车1909年9月21日,中国最早的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员冯如,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首次飞行取得成功。2、近代通讯在中国的出现早期电报机1880年贝尔电话(二)文化生活的变迁1、中国近代报刊、书籍出版业的兴起维新变法运动时期辛亥革命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万国公报》后改为《中外纪闻》《民报》《新青年》、《每周评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宣传民主、科学时间出版的报纸宣传的思想《申报》 1872年诞生的《申报》,在当时影响较大。该报内容丰富,刊载有新闻、评论,还有商品和服务类的广告等等。从报纸中,人们可以得到社会生活、国内和国际的许多信息。早期的照相机 2、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定军山》剧照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由京剧大师谭鑫培先生主演的京剧片《定军山》。 中国三四十年代的明星:第一部获奖影片 《渔光曲》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影传入了中国。很快,电影就深入内地,普及开去,各城市相继建起了电影院。这就是北京早期的电影放映场所之一──西单文明茶园。它是北京第一个允许女子进入的戏园。 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辫子溥仪剪辫装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清朝官服孙中山和中山装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被选为临时大总统。他非常注意以“国民公仆”的姿态接人待物。会见达官贵人,孙中山一般只与他们交谈几分钟,但会见普通老百姓,从不受时间限制。曾有一位萧姓盐商专程从外地赶到南京来见孙中山。在总统府门前,门卫不允许他进入,这位盐商便大吵大闹,非要见到孙中山不可。侍卫队长把此事报告孙中山,孙中山立即接见,萧姓盐商以为见到总统便是见到皇帝,立即三跪九叩,孙中山将其扶起,说:“总统这个职务,在道理上说不过是国民公仆,岂有主人拜仆人之理。”盐商问道:“那么,总统一旦离职以后,又该如何呢?”孙中山说:“总统去职,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二人叙谈结束后,孙中山派人雇车送其回旅馆。萧姓盐商感叹说:"我这辈子总算见到民主了!" 你 知 道 吗 ? 20世纪30年代,中山装的造型被赋予了革命及建国的含义:前襟的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形,寓意以文治国;前襟的扣子改为五个,寓意国民党五权分立这有别于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袖口的三个扣子代表三民主义;衣领为封闭竖领。表示“三省吾身”严谨治身的理念。清末民女民国少女旗袍小传上世纪二十——四十年代的旗袍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旗袍建国之初的旗袍现代旗袍三、合作探究 我国古代有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那么为什么近代以后,许多发明都是西方传进来的?从中我们可能得出什么启示?社会习俗的变化剪发辫变礼仪易服饰废缠足改称呼 从这些变化体现民国初年的社会出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四、小结提升火车 英国 19世纪 凇沪铁路
轮船 美国 70年代 “黄鹄”号
有线电报 美国
无线电报 美国 20世纪
电话 美国 80年代
照相 法国 40年代
电影 法国 20世纪 《定军山》
报纸 40年代 《 申报》
出版业 90年代 商务印书馆剪辫、易服、停止缠足、废跪拜礼、改称呼五、巩固练习1、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位京城的官员要与在上海
的亲友取得及时联系可选择的最佳手段有( )
A、拍有线电报 ?B、写封书信?
C、发无线电报? D、打长途电话
2、19世纪70年代上海的人们能够获取信息、了解社
会的主要传媒工具是(? )
A、广播电台 ?B、因特网?C、电视?D、报纸
3、你认为黄兴见到孙中山时所行的礼节,不可能的
是( )
A、鞠躬?B、握手 C、点头?D、跪拜 4、下列与上海有关的史实是( )
① 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 路
② 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拍摄
③ 《申报》创办 ④ 商务印书馆创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列哪项不是交通通讯的变化带来的影响?( )
A、促进商品的流通 
B、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C、便于百姓之间的沟通 
D、利于信息的传递
总统这个职务,在道理上说不过是国民公仆,岂有主人拜仆人之理。
——孙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