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下第八章第1节《 日本》第1课时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七下第八章第1节《 日本》第1课时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04 21:4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湘教版七下第八章第1节《日本》第1课时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是课程标准中“认识国家”的开篇,包括“东亚岛国”“多山的地形”“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高度发达的经济”“东西方融合的文化”“人口与主要城市”六个子目。从内容构成看,前三目侧重于日本自然环境概述,其主要包括地理位置与领土组成、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后三目侧重于日本经济发展、文化特色和人口城市分布等人文地理环境的概述,从整体上看,六个子目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本课时是针对日本自然地理概况的学习,重在通过读图,归纳总结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特征,是对后续国家的自然环境学习的一个示范,帮助学生运用地图和资料,建构自然地理要素及分析其典型特征是本节课的重要任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领土组成和首都,并描述其地理位置。 2.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说明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了解抗震自救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活动让学生学会判读日本的地理位置,通过分析地形的分布和气候类型差异,学会概括自然环境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日本政府在抗震救灾方面的做法,培养学生的防震抗灾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地图描述日本的位置、领土组成和自然环境特点。 教学难点: 1.认识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分析日本的位置和地形对降水和气温的影响。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课前准备:课前播放视频《自然风景》 教师:你知道视频中的风景是哪个国家的吗?今天就让我们学习第八章走近国家的第一节《日本》,日本是我们一衣带水的邻国,也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这节课让我们先从位置和自然环境方面来了解日本。出示目录 观看视频 想一想,说一说 激发兴趣,增强感性认识,顺势导入新课
活动一:东亚岛国 读图活动: 读图,说一说日本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 海陆位置: 经纬度位置: 相对位置: 引导学生回顾对大洲、地区的学习,归纳区域位置的描述方法,从不同方面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 读图,找出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其中哪一个面积最大? 说一说日本领土的构成? 4.找出太平洋、日本海、东京湾、濑户内海、朝鲜海峡、津轻海峡,说一说日本的海岸线有什么特征? 读图探究: 1.北半球、东半球;太平洋西北部,亚洲东部;30°N~46°N,130°E~150°E,位于北温带,中纬度;西与俄罗斯、中国、朝鲜、韩国隔海相望 2.读图对比,说一说 四大岛屿中本州岛面积最大,四国岛面积最小。 3.领土构成: 日本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以及附近一些小岛组成,面积37.8万千米2。 4.海岸线:日本的海岸线曲折漫长,沿岸多岛屿、半岛、海湾和天然良港,海岸线长约3万千米。 自主阅读地图,梳理自然地理概况,把握地理位置特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归纳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读图活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给学生充分思考、学习的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活动二:多山的地形 读图活动:出示日本地形图 1.在图中找出奥羽山脉、富士山、关东平原。 2.归纳日本的地形特征。 阅读:“富士山” 教师:富士山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 思考:3.日本为什么会多火山地震呢? 出示:全球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引导学生读图,找出日本所处的火山地震带。 出示:2016年熊本县地震 播放视频: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你知道日本采取了哪些防震措施吗? 出示图片:民居和学校防灾教育 教师:火山、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活跃导致的,火山地震常常会带来灾难,但与火山地震相伴而生的温泉却是日本非常著名的旅游资源,出示温泉景观。 读图查找,概括归纳: 1.圈画山脉和平原 2.地形特征: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全国面积的3/4以上。平原大多分布在沿海或较大河流的下游地区,关东平原是日本的最大平原。 读一读,交流分享关于富士山的认识。 3.想一想,说一说:日本群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且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4.交流分享,谈一谈 民居多选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以减轻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日本的学校教育中强调对学生的防灾教育。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通过读图查找地理事物,分析地理要素的特征 拓展阅读,开拓知识面,温故知新,学以致用,学会用地理知识和原理解释地理现象 增强感官认识,了解地震对日本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增强防震减灾意识,掌握紧急避难逃生方法
活动三: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 读图析图:1.读图,找出日本主要的气候类型,说一说日本的气候特征和分布情况? 出示:白川乡合掌村及其位置图 思考:2.位于本州岛西侧的白川乡合掌村,四面环山,冬季多雪,其独特的合掌建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试分析白川乡冬季降雪多的原因。 教师:夏秋时节,西部和南部常遭受台风袭击,往往引发灾害。出示:强台风“飞燕” 出示:樱花开放时间分布图 活动:3.读右图,说说日本樱花开花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北海道樱花开花的时间比九州要迟1个多月的原因。 1.读图,说一说:日本四季分明,冬季较温暖,夏季较凉爽,降水较多,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南部。 2.想一想,小组交流说一说:冬季风经过日本海,增温增湿,携带大量水汽,白川乡位于山地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作用产生大量的降雪。 分享恶劣天气的避难方式。 3.小组交流,分析展示:日本领土狭长,南北纬度跨度较大,南部纬度低,获得太阳辐射多,春季升温早,北部春季升温晚。 阅读气候直方图,分析概况气候特征和分布情况,培养学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思考题的设计有利于对日本气候特征进行延伸拓展,采取活动探究的方式,培养小组内团队协作意识;交流展示有利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总结: 建构知识体系,梳理巩固知识点,突出重点
课堂达标 1.关于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海道的关东平原是其最大的平原 B.处于两大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C.气候四季分明,很少受到台风侵袭 D.海岸线平直,缺乏优良的港湾 下图为日本轮廓和雪墙公路景观图(冬季公路两侧积雪达20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 关于雪墙公路水汽的来源及风向组合,正确的是( ) A. 太平洋,东南风 B. 日本海,西北风 C. 太平洋,西北风 D. 日本海,东南风 3. 关于日本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森林资源、矿产资源丰富 B. 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C.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多长河 D.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4.日本是中国隔海相望、一衣带水的邻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在四大岛屿中每年樱花开花最迟的是 ,小明计划明年4月中旬去日本旅游,他可以去 观赏樱花。 (2)日本各地樱花开放时间差异大的原因是 。 (3)日本传统民居建筑材料普遍较轻,可能是因为( ) A.地震多发 B.便于搬迁 C.降水较多 D.气温较高 随堂练习,巩固基础,课堂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