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 认识人民币
单 元 备 课
第5单元 本单元所需课时数 5课时
主要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之间的十进关系,认识现在流通的人民币的各种面值,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材分析 在一年级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掌握100以内数的知识的基础上,认识人民币有3个方面:一是学生初步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二是使学生加深10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三是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2.认识各种常用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各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感受“元”是人民币单位中最常用的主要单位,初步了解简单的货币文化,并知道爱护货币。
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难点: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与学建议 1.准备必要学具。如:各种数额的人民币模型、多谋体。2.提倡方法多样化。启发式教学法和直观演示法。3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的意识和能力,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
单元课时分配 1.认识人民币(1) 1课时 4.解决问题 1课时2.认识人民币(2) 1课时 5.练习十二 1课时3.简单的计算 1课时
第1课时 认识人民币(1)
课题 认识人民币(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2、53页例1、例2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2.掌握人民币单位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 掌握人民币单位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人民币道具。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情境展示,导入新课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要用到钱,钱有什么作用?生活中哪些方面会用到钱?同学们,你们都知道我们平时用到的钱都叫什么名字吗?学生交流自己在生活的什么情况下用到钱。教师:我们国家的钱叫做人民币。人民币是国家的法定货币并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我们要爱惜它,不能乱折人民币或者在人民币上乱画。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1))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1.学习例1.(1)出示课件例1。(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教师:老师给给大家准备了一些人民币,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将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同组的同学听。看谁认得多,认得准。课堂预设: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的人民币,教师及时补充。如果有不认识的人民币,请小组的其他成员帮忙识别。教师:识别人民币的时候,有什么好办法吗?学生:可以从人民币上的数字、汉字、颜色、图案识别。对于人民币上的大写汉字数字,如壹、贰、伍等,教师给予指导,同时介绍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教师:我们刚才认识了几种面值的人民币(指黑板上的教具),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人民币,看看能不能给它们分分类。(3)讨论交流。教师: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一下,然后以小组分单位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教师巡视指导。(4)结果汇报。教师:哪位小组派代表来说你一下你们小组是如何分类的?(指名回答)课堂预设:学生1:我们小组是按质地分的,硬币分一类,纸币分一类。学生2:我们元的分一类,角的分一类,分的分一类。学生3:还可以按上面写的年份分类。……课堂小结:教师:像这样将人民币分为元、角、分三类,这是按照人民币的单位来分的。同一种面值的人民币和硬币是等值的,如1元纸币和1元硬币是相等的,1角和5角也是如此。2.学习例2.(1)出示课件例2。(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教师:同学们对人民币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了,老师想和同学们做一个“换钱”的游戏,大家愿意吗?教师(出示一张5角纸币):请你用1角纸币来换老师的5角纸币,你应该用几张?教师(出示一张1元纸币):如果你用1角的硬币跟老师换1元纸币,你应该给老师几个硬币?(3)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教师:请小组内合作讨论一下老师刚才题出的问题。(4)结果汇报。教师:哪位同学能来说一下你们的方法?课堂预设:学生:应该用5张1角纸币换1张5角纸币,用10枚1角硬币换1张1元纸币。教师:还是换老师的1元,请你任选角币来换,并分别摆一摆,看用到几张纸币或几张硬币。课堂预设:学生选择了不同的方法。教师:不管用哪种面值的人民币来换,换出的人民币的总角都是10角,也就是1元。(5)拓展研究。教师:知道了元和角之间的关系,谁能试着猜猜角和分之间会有怎样的关系?学生:1角=10分。教师:老师手中有1角钱,可以怎么换?学生动手操作,用硬币进行换钱游戏。在知道1角可以换10个1分的基础上,还可以拓展换成5个2分、2个5分、8个1分和1和2分等,由此加深对“1角=10分”的认识。课堂小结: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1元、5角、1角、5分、2分和1分的人民币,还了解了1元=10角,1角=10分。三、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做一做第1题。(1)独立解题,同组之间分享解题思路和解题步骤。(2)教师集体订正。2.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做一做第2题。(1)独立解题,同组之间分享解题思路和解题步骤。(2)教师集体订正。四、课堂总结教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在这些活动中你们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完成教师P57练习十二第1题。 体会钱在生活中的作用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对学生没学过的汉字进行指导。设计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游戏。学生通过推理得出结论。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1)1元=10角 1角=10分
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从生活中入手,让学生在了解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也通过换钱这样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游戏让学生掌握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对人民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第2课时 认识人民币(2)
课题 认识人民币(2)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4页例3、例4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5元及5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2.掌握各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兑换关系。3.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重点 认识5元及5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 掌握各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兑换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人民币道具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教师:首先请大家看一些商品的价格(2元3角、6角4分、3元3角),再从学具中选出合适的人民币摆出这些钱数,小组之间互相介绍自己选中的人民币,互相判断是否正确。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摆出这些钱数的,介绍经验。教师总结:看来先找大单位在找小单位或者先找小单位在找大单位的有序办法很有效。教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商品的价格是这样的(呈现32元、64元、95元、120元等价格),还用我们的手中的钱就不太付了,因此就需要更大面额的人民币了。(板书:认识人民币(2))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1.学习例3.(1)出示课件例3。(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教师:通过你们的课前调查,你知道还有哪些面额的人民币吗?(3)结果汇报。学生介绍自己认识的较大面额的人民币,包括5元、10元、20元和100元的。教师:有了这些人民币的加入,人民币家族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大家族。你能准确的认出每一种面值的人民币吗?学生认识5元及5元以上大面额的人民币。2.学习例4.(1)出示课件例4。(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教师:上节课我们进行了一个小面额人民币的换钱游戏,那么大面额的人民币之间能不能换钱呢?教师(出示一张5元纸币):它能换几张1元的纸币?如果换1元的硬币呢?教师(出示一张10元的人民币):如果你用1元的人民币跟老师换,你应该给老师几张?教师(出示一张100元的人民币):如果你用1元的人民币跟老师换,你应该给老师几张?(3)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教师:同学们先独立思考一下老师提出的问题,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换一下方法。(4)结果汇报。教师:哪位同学能来说一下你的方法?(教师指名回答)课堂预设:学生:可以用5张1元的纸币或5枚1元的硬币换1张5元纸币;可以用10张1元纸币换1张10元纸币;用100张1元纸币换1张100元教师:请同桌两人任选一张人民币(两人选不同的),分别说一说1张( )元的可以换( )张( )元的。(5)拓展研究。教师:老师有一天在超市购物共买了32元的商品,请小组同学帮老师摆出应付的钱数。(6)结果汇报。教师:同学们,谁来介绍你们小组的摆法?(指名同学上台)课堂预设:同学们可能有多种不同的摆法(如图所示),引导其他同学观察来验证摆法是否正确。 ……(7)课外延伸。教师:在课前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有的同学了解到了外国货币的知识,这很好。其实,每一种货币都在默默地有自己独特丰富的形象和符号向世人展示着自己国家的文化。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一下不同国家的货币和货币单位。课堂小结:教师:人民币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家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它。与之有关的生活问题有许多,请同学们在生活中找寻与人民币有关的问题,把它带到我们的数学课堂上来一起研究吧。三、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例4。(1)独立解题,同组之间分享解题思路和解题步骤。(2)教师集体订正。2.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做一做第1题。(1)同桌之间摆一摆。(2)教师集体订正。四、课堂总结教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在这些活动中你们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完成教师P54做一做第2题、P57练习十二第2题。 从日常生活引入新课,体现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设置与上节课同样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主动用数学的视角观察生活的意识以及善于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2)1张5元=5张1元1张10元=10张1元=2张5元1张20元=2张10元=4张5元=1张10元和2张5元1张50元=5张10元=1张20元和3张10元……1张100元=10张10元=2张50元=5张20元=……
教后反思 本节教学从游戏入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开放性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第3课时 简单的计算
课题 简单的计算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5页例5、例6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会进行一些有关元、角、分的简单计算。2.能利用简单的人民币加减法解决问题。3.会运用所学的人民币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
教学重点 会进行一些有关元、角、分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能利用简单的人民币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人民币道具。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填空。1元=( )角 1角=( )分 2元=( )角5元=( )角 3角=( )分 6元=( )角教师:我们对人民币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运用学过的人民币知识进行简单的计算。(板书:简单的计算)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1.学习例5.(1)出示课件例1。(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教师:老师给给大家准备了一些人民币,谁知道这是多少钱?课堂预设:1元2角。教师:那老师想把这些钱全部换成1角的钱币,能换多少呢?(3)讨论交流。教师: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一下,然后以小组分单位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教师巡视指导。(4)结果汇报。教师:哪位小组派代表来说一下你们的想法?(指名回答)课堂预设:学生1:因为1元=10角,所以1元可以换10个1角的钱币,然后再加上剩下的2角,就是12个1角,所以1元2角能换12个1角……教师:所以1元2角=( )角课堂预设:12(5)拓展应用。教师:想一想,18角=( )元( )角,谁会解这个问题?课堂预设:学生1:18角可以分为10角和8角,10角=1元,所以18角=1元8角。学生2:18张1角纸币可以换成1张1元纸币和8张1角纸币,所以18角=1元8角。教师:以两人为一个小组,一个负责出题,一个负责解答并说明理由,然后互换角色继续。2.学习例6。(1)出示课件例6。(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教师:观察一下图,你发现了什么信息?(指名回答)课堂预设:学生1:我发现1个绿色气球7角,1个红色气球9角,1个黄色气球1元,1个粉色气球8角。……教师(出示一张5角纸币):请你用1角纸币来换老师的5角纸币,你应该用几张?教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指名回答)课堂预设:教师选择和例题中相同的问题进行板书。学生1:买一个绿色气球和一个红色气球,要多少钱?学生2:黄色气球比粉色气球贵多少钱?学生3:买一个绿色气球和一个粉色气球,要多少钱?……(3)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教师:请小组内合作讨论一下买一个绿色气球和一个红色气球,要多少钱,该怎么列式?(4)结果汇报。教师:你们都是怎么列式的?课堂预设:7+9=16(角)教师:为什么这么列式呢?你又是怎么计算的?(指名回答)学生:绿色气球的价格加上红色气球的价格,因为两个气球的价格都是角,所以可以直接计算,列式是7+9=16角。教师:这位同学刚才说到,当两个数单位相同时,可以直接相加,大家同不同意这个观点?那16角=( )元( )角。课堂预设:1元6角。教师:因此买一个绿色气球和一个红色气球要1元6角。(5)拓展研究。教师:请同学们列式算一下黄色气球比红色气球贵多少钱?课堂预设:1元=10角 10-8=2(角)教师:为什么会把1元换成10角?学生:因为1元和8角的单位不一样,所以把1元转化为10角,再进行计算。课堂小结:教师:单位相同,直接相加减;计算结果超过10角的,要换算成几元几角;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要先统一单位,再计算。三、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做一做第1题。(1)独立解题,同组之间分享解题思路和解题步骤。(2)教师集体订正。2.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做一做第2题。(1)独立解题,同组之间分享解题思路和解题步骤。(2)教师集体订正。四、课堂总结教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在这些活动中你们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完成教师P57练习十二第6、7题。 学生根据前面的知识完成习题,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导入新课。学生在所给图示的引导下很快明白了复名数和单名数的互化。学生根据情境图能够提出求和、求差的问题,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单位不同的时候该怎样计算。
板书设计 简单的计算1元2角=(12)角18角=(1)元(8)角7+9=16(角) 16角=1元6角1元=10角 10-8=2(角)
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征,为学生创设了具体形象的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学习把具体形象的图示内化成抽象的知识。
第4课时 解决问题
课题 解决问题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6页例7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人民币的相关知识解决购物中的简单实际问题。2.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初步学会有序思考。3.沟通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人民币的相关知识解决购物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初步学会有序思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人民币道具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情境展示,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商店情境,分食品区和书籍区):小熊最近开课一家商店,咱们快去看看吧。教师(呈现下图):请你扮演售货员,帮我们介绍一下商品的价钱好吗?学生说出每种商品的名称和价格。教师(呈现下图):这时有两只小动物来买东西,你能帮助解决问题吗?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解题的方法。教师:同学们真会解决问题啊!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解决购物中遇到的问题。(板书:解决问题)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1.教学“尝试-调整”策略。(1)出示课件。(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教师(呈现下图):小熊的商店还专门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杂志。看小象和小猴正在讨论一个问题。教师: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学生:我们知道了每本杂志的价钱,还知道了用13元钱去买,问题是“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哪两本杂志?”教师:问题中用了一个词“正好”,“正好”是什么意思呢?应该怎样解答呢?(3)讨论交流。教师: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一下,然后以小组分单位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教师巡视指导。(4)结果汇报。课堂预设:由于学过20以内的进位加、减法,学生对计算很熟练,因此学生最多的是“看书凑13”,答案很有可能脱口而出。此时,教师应注重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思考的,是否还有其他答案等。同时应该每个学生都有说出自己思考过程的机会,尤其应突出调整方案的过程和有序罗列的方案。如果学生不出现教材中的方法也可以用下列的方式处理。教师(出示下图):小象和小狗的计算不是很熟练,但它们也有自己的想法,你看它们的想法行吗?教师:小象随便选了2本,结果显然是不符合要求的,根据它的思路应怎样调整呢?(指名回答)学生:结果比13多了,应把其中一本换成便宜一些的。教师:当拿不动注意的时候,尤其是数据大时,可以先选两本试一试,根据试算的结果在进行调整,这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如果我们先选择了8元和7元这两本书,我们又该怎么用调整?学生讨论交流。课堂小结:教师:看来,在试的过程中可能不会一次就试对,应该根据算式的结果和信息就行有方向性的调整,这一次试算的结果大了,就把一本调整成价格便宜一些的;反之,第一次试算的结果小了,就将一本调整成价格贵一些的。直到找出答案。2.学习有序罗列策略。(1)出示课件。(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教师(出示下图):下面是小猴的想法。教师:先选一本,然后按顺序试一试,这样的方法行吗?请你们也像小猴这样算一算,看看哪种情况是可以的。(3)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教师:请小组内合作讨论一下老师刚才题出的问题。(4)结果汇报。教师:哪位同学能来说一下你们的方法?(指名回答)课堂预设:学生:把5元的这本拿出来和剩下的每一本去试,找到了一种答案。教师引导:要想把用13元正好能买的两种杂志都找出来,应该怎么样继续下去?引导学生继续选下一本,并有序搭配。教师:先选出一本,再拿这本和其他杂志一本本地按顺序去搭配,虽然看起来有些麻烦,但能够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到所有的答案。(5)回顾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这个问题解答得正确吗?我们应该怎样检查?学生发言后老师总结。教师:对,可以看看你选的两种杂志的价格加起来是不是正好是13元。用这个标准检验一下,看看你解答是否正确。课堂小结:教师:我们今天又学到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种是先尝试再根据试算的结果进行有方向的调整,另一种是按顺序罗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它们都是解决问题的最基本的方法。三、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材第56页做一做。(1)先审题后思考:如果你先选一本,你会选“5元”一本的去试吗?为什么?(2)教师点名学生回答解题过程,集体订正。四、课堂总结教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怎样解决购物中的实际问题,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完成教师P59练习十二第9题。 学生根据情景图解决问题,在复习的同时引入新课。让学生抓住关键词。注重让学生说一下解题过程,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总结。强调解决问题之后要进行检验。
1.“尝试-调整”策略:先尝试再根据试算的结果进行有方向的调整。
2.有序罗列策略:按顺序罗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从实际问题入手,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进行理解问题,重点讲解:尝试-调整策略和有序罗列策略。让学生再学习中掌握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5课时 练习十二
课题 练习十二 课型 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7~60页练习十二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加深了解各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2.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加深了解各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通过练习加深了解各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忆第五单元内容。(同学自主回答,老师归纳总结)教师:人民币不同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元=10角,1角=10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时单位相同,直接相加减;计算结果超过10角的,要换算成几元几角;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要先统一单位,再计算;我们还学到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种是先尝试再根据试算的结果进行有方向的调整,另一种是按顺序罗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它们都是解决问题的最基本的方法。教师: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巩固练习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板书:练习十二)二、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57“练习十二”第3题。(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教师:1元钱能买什么,就是看哪个物品的价格比1元低或者哪些物品的价格加起来比1元低。(2)教师指名学生解答,教师再集体订正。学生1:1元钱可以买1个纽扣。学生2:1元钱正好可以买1个雪糕。……(3)学生总结解题方法。2.课件出示教科书P57“练习十二”第4题。(1)学生用纸币摆出下面物品所需要的钱数,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2)点名学生上台展示。(3)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评价。3.课件出示教科书P58“练习十二”第5题。(1)学生朗诵题目。(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教师:先辨认出给出的钱数有多少,再与右侧商品的价格去比较。(3)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评价。(4)学生总结解题方法。4.课件出示教科书P58“练习十二”第8题。(1)学生独立解题。(2)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评价。5.课件出示教科书P59“练习十二”第10题。(1)两个人为一个小组模仿题目中两人互相出题。(2)点名一名学生上台,其余同学进行猜测。6.课件出示教科书P59“练习十二”第11题。(1)引导学生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例如:先比元再比角的办法比较快捷;单位不统一时根据需要进行单位换算等。(2)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评价。三、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教师随学生谈收获进行板书。四、布置作业教科书P59、60“练习十二”第12、13题。 复习旧知,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引导学生不同的方法解题,体现方法的多样性。
板书设计 练习十二人民币不同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元=10角,1角=10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时单位相同,直接相加减;计算结果超过10角的,要换算成几元几角;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要先统一单位,再计算;我们还学到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种是先尝试再根据试算的结果进行有方向的调整,另一种是按顺序罗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它们都是解决问题的最基本的方法。
教后反思 在进行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总结做题步骤,估计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解题,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图片,总结做题所需要的信息,再进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