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 观察物体(三)
单 元 备 课
第 1单元 本单元所需课时数 2课时
主要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根据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拼搭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二是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小学阶段中观察物体的第三层次,也是最后一个层次:根据从一个方向(或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拼搭几何组合体。通过三个层次的学习,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目标 1.明确用不同数量、大小相同的正方体可以摆出从正面看形状相同的不同的立体图形。 2.感知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3.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进一步积累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形状的经验,结合看到的图形形状进行思考,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能根据从正面、上面或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经历观察过程,根据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物体的图形,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与学建议 1.准备必要学具,如若干个小正方体、多媒体。2.提倡方法多样化。启发式教学法与直观演示法。
单元课时分配 1.观察物体 1课时2.练习课 1课时
第1课时 观察物体(三)
课题 观察物体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页例1、例2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体会摆法的多样化。2.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3.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过程,积累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根据看到的形状图按要求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
教学难点 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借助空间想象还原立体图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正方体教具、小正方体学具(学生自备)。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想象一下从不同的位置看,看到的形状图一样吗?(课件出示)指名学生进行回答。教师引导:同学们想一想,只让你们看到它的前面,你能猜出我放的是什么立体图形吗?(指引学生用正方体学具进行摆放)课堂预设:学生会摆出不同的立体图形。教师:看来只看前面图并不能确定究竟摆的是什么立体图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学习例1。(1)课件出示例1(1)。(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教师: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从前面看是的几何体。(3)动手拼摆。教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摆一摆。根据你的理解,自己摆一摆,摆好后仔细观察,验证自己的摆法是否正确,最后组内交流下你是怎么摆的。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4)结果汇报教师:刚才看到同学们摆出了多种不同的摆法,现在谁来说一说你的摆法?(指名学生上台展示)课堂预设:同学们可能会有多种摆法(如图所示),引导其他同学观察来验证摆法是否正确。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我们摆了这么多的图形,从正面看到的都是3个小正方形。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吗?(尝试让学生来说)
教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这些图形的摆法都是有联系的,都是先摆好3个小正方体,从正面看到3个小正方形,再在3个小正方体的前面或后面任意摆一个。(5)运用探究教师:如果再增加1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不变,可以怎样摆?(展示课件例1(2))教师:请各小组的同学用手中的小正方体进行拼搭,拼搭后组内互相验证,看是否摆放正确。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6)结果汇报教师:同学们,谁来介绍你的摆法?(指名学生上台展示)课堂预设:小组分别汇报自己小组拼搭的图形。 ( http: / / www.xkb1.com / )学生1: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2个的前面,如下图。学生2: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2个的后面,如下图。学生3: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前面,如下图。学生4: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2个的后面,如下图。教师对学生所拼搭的图形进行点评,给予引导和肯定。课堂小结:教师:从一个方向看起来形状相同的几何体,其摆法不一定相同。根据从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摆小正方体,摆法是多样的。(板书) 2.学习例2.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根据从某个角度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拼搭出立体图形的方法,我们再来研究怎样根据从多个角度观察得到的物体的图形来拼搭立体图形。(1)课件出示例2。(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教师:怎样拼搭,能拼搭成符合兰兰从前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图形?(3)动手拼摆。教师:可以怎样摆呢?同学们可以先独立思考一下,和同桌交流后再动手。摆好后同样可以自己验证摆出的图形是否正确。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4)结果汇报教师:谁来介绍下自己的摆法?(指名学生上台展示)课堂预设:学生1:先根据从正面看到的图形,用两个小正方体摆出这样的几何体(如图①)。然后根据从左面看到的图形,在原来的几何体上增加一个小正方体(如图②),这时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都符合。最后从上面看,发现这个小正方体要放在后面(如图③)。学生2:直接根据上面看到的图形先摆出,然后验证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都符合。学生3:从正面、左面看都是一行,说明这个几何体只有一层,再从上面看,这个图形中至少有3个小正方体,所以,拿出3个小正方体摆,摆好再验证。课堂小结:教师:通过拼摆,大家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预设1:虽然摆的过程不同,但是摆出的几何体都是一样的。预设2:根据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可以摆出很多几何体,根据从3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只能摆出一个几何体。预设3:根据3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摆小正方体,可以确定物体的形状。教师对于学生的不同发现给予肯定和引导。教师:还原物体时,我们可以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拼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最后通过验证加以确认。三、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3“练习一”第2题(1)。(1)学生独立思考后,让学生上台摆一摆。(2)课件呈现不同的摆法,让学生判断这些摆法是否正确。2.课件出示教科书P3“练习一”第2题(2)。(1)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研究了,根据从一个角度观察物体得到的平面图形进行拼搭立体图形,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五、布置作业课本第5页自主练习2题、3题、4题、5题。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先让学生自主思考,再集中交流(尽可能让学生多回答,学生自己完善)用小正方体搭一搭,自己验证。摆放结果多样化,多多鼓励。关注学生的各种摆法,特别是错误的摆法,让学生知道错在哪里。对不同的发现予以肯定。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1)从一个方向看起来相同的几何体,其摆法不一定相同。根据从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摆小正方体,摆法是多样的。
教后反思 每次在动手操作前,教师都是先让学生想象一下,再动手操作,由抽象到具体,再验证想象,这样的反复活动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在课堂中明显感受到,学生借助学具摆放时,能比较清晰、准确地由平面图到几何体,由几何体到平面图;而在具体的练习时,脱离了实物摆放,平面图与几何体的转换对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看来,对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第2课时 练习一
课题 练习观察物体(三) 课型 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4页练习一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巩固 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体。2. 学会通过从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来拼摆几何体。3. 通过用小正方体拼搭几何体的活动,提高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概念。
教学重点 巩固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体
教学难点 会通过从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来拼摆几何体。通过用小正方体拼搭几何体的活动,提高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正方体教具,小正方体学具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教师: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吗?引导学生自己回忆,教师指名回答,如有遗漏,其他同学补充。教师: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巩固练习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二、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3“练习一”第1题(1)。(1)教师指名上台摆几何体,其余学生独立摆放。(2)课件出示所有可能的摆放情况,集体订正,评价。(3)帮助计算摆错的同学找出错因,及时纠正。2.课件出示教科书P3“练习一”第1题(2)。教师:如果增加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现在有几种摆法?(指名学生上台摆几何体)(1)一起点评台上同学摆放的是否正确。(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总结:增加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后,摆放的几何体形状确定。3.课件出示教科书P3“练习一”第3题(1)。(1)让同学们先摆出课件上出示的几何体。(2)找出从前面看是 和从左面看是 的几何体。(3)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答案,组内互相检查找到的几何体是否正确。4.课件出示教科书P3“练习一”第3题(2)。(1)指名同学上台画出⑤从前面看到的图形,全班一起判断画出的图形是否正确。(2)组内讨论,如何用5个小正方体摆出与⑤从前面看到的图形一样的几何体。(引导学生先借助空间想象进行猜测,在动手操作摆放加以验证)(3)教师引导学生摆出所有可能的情况。5.课件出示教科书P3“练习一”第3题(3)。在前两小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发现、提出问题,并互相解答。6.课件出示教科书P4“练习一”第4题。教师引导:同学们仔细读读这道题,看看可以用什么方法解答这道题。预设学生1:我的方法是根据从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想象出几何体的样子,再从下面三个几何体里找出符合的 一个。学生2:我的方法是分别观察下面三个几何体,看看哪个几何体从前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都符合要求。学生可以从两个角度解决问题,教师引导总结并给予鼓励。三、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巩固了观察物体的相关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四、布置作业教科书第4页练习一第5题、第6题。 复习旧知,引导学生自己总结。(1)让学生体会只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几何体,有多种摆法。画对及时表扬,画错也应鼓励,并帮助找出错因,及时纠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练习一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可以摆出的几何体形状不确定,根据从多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出的几何体确定。
教后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练习课,通过本练习课,让学生理解本单元知识,明确给定小正方体数量,根据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摆几何体形状不确定,如果再给出从另外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则几何体形状确定。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边摆放边思考,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