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找次品 精品同步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找次品 精品同步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3-04 21:0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单元 数学广角——找次品
单 元 备 课
第 8单元 本单元所需课时数 2课时
主要内容 本单元以“找次品”这以探索性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进一步理解随机事件,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优化思想,培养观察、分析、逻辑推理的能力,并学习如何用直观的方式清晰、简洁、有条理地表示逻辑推理过程。
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编排过程中安排一系列“找次品”活动,通过充分探究,概括、总结找次品的一般方法;注重数学思维过程的表达,有意识地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猜测、验证等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渗透优化思想,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2.学习用图形、符号等直观方式清晰、简明地表示数学思维的过程,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3. 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1.通过比较、猜测、验证等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渗透优化思想,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2.学习用图形、符号等直观方式清晰、简明地表示数学思维的过程,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难点: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与学建议 1.准备必要学具,如多媒体。2.提倡方法多样化。启发式教学法与直观演示法。
单元课时分配 找次品 2课时
第1课时 找次品
课题 找次品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2~11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找次品,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2. 能利用“找次品”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 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1. 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找次品,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2. 能利用“找次品”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大家会使用天平吗? 教师:如果天平平衡说明什么? 学生:天平两边平衡说明两边的物体同样重,哪边的托盘向下,就说明那边的物体稍重,反之则稍轻。教师:今天我们借助天平来学习找次品(板书:找次品)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1.学习例1。 (1)课件出示教材P112例1。(2)提出问题。教师:有3瓶钙片,其中1瓶少了3片,看作次品。你能用天平把这瓶次品找出来吗?不实际称,想一想,怎样把找次品的过程清楚地表示出来。(3)描述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从3瓶钙片中任意拿出2瓶,在天平两端各放一瓶。出现两种情况:①如果天平平衡,剩下的那瓶是次品;②如果天平不平衡,较轻的是次品。教师总结:先拿出两个物品,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端,天平平衡,剩下的是次品;天平不平衡,较轻的是次品。教师:思路理清了,你能把称的过程表示出来吗?学生:教师:想一想:如果用天平称,需要称几次才能找到次品?学生:称一次就可以找出来了。2.学习例2。(1)课件出示教材P112例2。(2)理解题意。 教师提示: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次品”是指保证能找出次品的最少次数。 教师:你打算怎样表示找次品的过程?(3)表示找次品的过程。小组讨论后汇报学生:用表示零件。 教师: 8个小球你们各称了几次 学生1:先将8个球放在天平的两侧,每边各4个。如果左边轻的话,将这4个再分成2组,每边2个,再找出较轻的那一组,将其再放到天平的两侧,每边放1个,至少需要称3次。 学生2 :天平两边先各放3个,剩下2个。最好的情况,天平平衡了,将剩下的两个再称,这样用2次;如果不平衡,就将轻的那边的3个再称,挑出其中的2个放到天平上,另一个放一边,如果平衡,天平外的就是次品,如果不平衡,轻的小球就是次品。所以只需2次。 教师: 有的小组称了2次,是把8分成了几组?每组分别是几个?有的小组称了3次,是把8分成了几组?每组分别是几个?(板书: 8: (3,3, 2) 2次; (4, 4) 3次。)教师: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如果有,请小组代表汇报。)教师:经过大家的讨论,看来最少的次数是2次。如果有9个小球呢 (4)探究9个小球的情况。教师: 9个比8个多了1个,怎样称用的次数最少呢 小组讨论一下吧! 小组讨论后汇报。 学生1: 学生2: (板书: 9: (4,4,1) 3次; (3,3,3) 2次)(5)对比总结。教师:大家回过头来比较一下,我们将8个小球分成(3, 3, 2)三组称2次,可是把8个分成(4, 4)两组却称了3次,多称了1次。多称的1次多在哪儿呢 学生1:小球数是2个和3个只用1次,把8个分成(3, 3, 2)每组是3个或2个,3个或2个都只需要称1次就能找出次品。教师:你们明白他的意思吗 你们看,称(3, 3)或(4, 4),都只称一次就能确定次品在哪边。可接下来,第一种是要在3个里找,只需1次,第二种要在4个里找,要用2次,所以会多1次。教师:那9分成(4,4,1)也比分成(3, 3, 3)多用1次,多的1次在哪儿呢 教师:大家最后称的次数不同,原因是什么呢 数学广角学生2:分组的组数不同,每组的数量也不同。教师:那到底怎么分,才能既保证找到次品,又能使称的次数尽可能少呢?小组讨论一下。学生3:我觉得应该分3组。因为天平有2个托盘,在天平两边各放1份,剩下的就是第3份。如果天平平衡,那么次品肯定在旁边的一份里;如果天平不平衡,那么次品肯定在轻的那份中。小海学生4:我还认为他分的这3组,每一组的数目还要少,否则就会影响整体的次数。学生5:也就是尽可能让每组的数目比较接近,这样每次称完,次品就被确定在更小的范围内了,称的次数也就少了。课堂小结教师:通过我们刚才的实验、讨论、交流,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发现了其中分组的秘密和规律。(板书: 分3组,每组数量尽量接近。)(6)运用策略,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进一步发现“规律” 教师:你能发现什么?用你发现的方法找出 10 个、11 个零件中的 1 个次品(次品重一些),看看是不是保证找出的次品数也是最少的。学生1: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时候,把待分的物品分成 3 份,能够平均分的平均分成 3 份。(板书)学生2:不能平均分的,也应使多的与少的一份只差 1。这样不但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一定最少。(板书)课堂小结 找次品的规律: 小于或等于 个物体中有一个次品,至少需要称 n 次才能保证找出次品。三、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114“练习二十七”第1题。 (1)学生独立解答。(2)指名学生展示,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找次品,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五、布置作业课本第114页“练习二十七”第2题、第3题。 复习旧知,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通过用天平直观演示,说明基本推理过程,为后面探索“找次品”问题的策略提供依据。引导学生用直观的方式记录找次品的思维过程,为后面利用形式化的天平进行推理做好铺垫。由8个零件开始探索,再用9个研究,发现称的次数最少的方法的特点;然后用10个、11个验证,最后总结出找次品的最优策略。通过第(1)题,找出称的次数最少的方法,通过第(2)题并结合第(1)题,归纳出方法,最后用10个、11个验证,进一步明确找次品的最优方法。只要待测物品的数量介于+1~之间,则最多只需要测n次就保证能找出次品。
板书设计 找次品1.8: (3,3, 2) 2次; (4, 4) 3次。2.9: (4,4,1) 3次; (3,3,3) 2次3.分3组,每组数量尽量接近。4.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时候,把待分的物品分成 3 份,能够平均分的平均分成 3 份。5.不能平均分的,也应使多的与少的一份只差 1。这样不但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一定最少。
教后反思 学生的认知起点与知识结构逻辑起点存在差异。生生之间的差异是学习的资源,这种资源应在小组交流的平台上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合理的利用。
第2课时 练习二十七
课题 练习找次品 课型 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4页练习二十七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经历严密的推理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到从多个物品中找一个次品的方法;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同时重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2.能用简洁的方法记录设计方案,并能有条理地进行交流。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经历严密的推理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到从多个物品中找一个次品的方法;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同时重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 能用简洁的方法记录设计方案,并能有条理地进行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教师: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吗?引导学生自己回忆,教师指名回答,如有遗漏,其他同学补充。教师: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巩固练习找次品。(板书:找次品)二、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114“练习二十七”第2题。教师:要从28瓶水中找到略重的一瓶,哪位同学能说一说自己的称法?指名学生回答。学生:把28瓶水分为(9,9,10)三份,天平两边各放9瓶。①天平平衡,重的1瓶在剩下的10瓶中,把这10瓶分为(3,3,4),天平两边各放3瓶,若天平平衡,则重的一瓶在剩下的4瓶中,在天平两边各放2瓶,找到重的一边,把重的一边的两瓶水分别放到天平两边,就能找到重的那1瓶水,共称4次;若天平不平衡,则从重的一边的3瓶水中拿出两瓶分别放在天平两边,此时如果天平平衡,剩下的1瓶就是重的那1瓶,如果不平衡,重的一边的1瓶就是重的那瓶,共称3次。②天平不平衡,重的1瓶在天平重的一边的9瓶中,把这9瓶分为(3,3,3)三份,从中任取两份分别放在天平两边,如果天平平衡,则重的1瓶在剩下的3瓶中,从中任取两瓶分别放到天平两边,天平平衡,则剩下的1瓶就是重的那瓶,天平不平衡,重的一边的1瓶就是重的那瓶,共称3次;如果天平不平衡,则重的1瓶在重的一边的3瓶中,从中任取两瓶分别放到天平两边,天平平衡,则剩下的1瓶就是重的那瓶,天平不平衡,重的一边的1瓶就是重的那瓶,共称3次。所以,至少称4次能保证找出这瓶盐水。(学生回答过程,课件同步展示动态图)2.课件出示教科书P114“练习二十七”第3题。(1)学生独立解答。(2)指名学生回答,集体点评。(3)思路点拨。 教师:第一次把15平均分为(5,5,5),称一次后就转化为“从5个物品中找次品”的已学知识了,因此至少需要3次。(板书)3.课件出示教科书P114“练习二十七”第4题。(1)学生独立解答。(2)指名学生回答,集体点评。三、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巩固了找次品,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四、布置作业教科书第114页练习二十七第5题。 复习旧知,引导学生自己总结。第2、3题是应用找次品的最优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对例2的巩固练习。第4题通过让学生将推理过程补充完整,学习用流程图来表达分析和解决找次品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板书设计 练习二十七第一次把15平均分为(5,5,5),称一次后就转化为“从5个物品中找次品”的已学知识了,因此至少需要3次。
教后反思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运用技巧性的引导,使得课程能够进行的更顺利。让学生用画图的方法解题,这样比较简便直观。用文字叙述比较烦琐。
第2课时 练习二十七
课题 练习找次品 课型 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4页练习二十七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经历严密的推理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到从多个物品中找一个次品的方法;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同时重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2.能用简洁的方法记录设计方案,并能有条理地进行交流。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经历严密的推理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到从多个物品中找一个次品的方法;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同时重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 能用简洁的方法记录设计方案,并能有条理地进行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教师: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吗?引导学生自己回忆,教师指名回答,如有遗漏,其他同学补充。教师: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巩固练习找次品。(板书:找次品)二、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114“练习二十七”第2题。教师:要从28瓶水中找到略重的一瓶,哪位同学能说一说自己的称法?指名学生回答。学生:把28瓶水分为(9,9,10)三份,天平两边各放9瓶。①天平平衡,重的1瓶在剩下的10瓶中,把这10瓶分为(3,3,4),天平两边各放3瓶,若天平平衡,则重的一瓶在剩下的4瓶中,在天平两边各放2瓶,找到重的一边,把重的一边的两瓶水分别放到天平两边,就能找到重的那1瓶水,共称4次;若天平不平衡,则从重的一边的3瓶水中拿出两瓶分别放在天平两边,此时如果天平平衡,剩下的1瓶就是重的那1瓶,如果不平衡,重的一边的1瓶就是重的那瓶,共称3次。②天平不平衡,重的1瓶在天平重的一边的9瓶中,把这9瓶分为(3,3,3)三份,从中任取两份分别放在天平两边,如果天平平衡,则重的1瓶在剩下的3瓶中,从中任取两瓶分别放到天平两边,天平平衡,则剩下的1瓶就是重的那瓶,天平不平衡,重的一边的1瓶就是重的那瓶,共称3次;如果天平不平衡,则重的1瓶在重的一边的3瓶中,从中任取两瓶分别放到天平两边,天平平衡,则剩下的1瓶就是重的那瓶,天平不平衡,重的一边的1瓶就是重的那瓶,共称3次。所以,至少称4次能保证找出这瓶盐水。(学生回答过程,课件同步展示动态图)2.课件出示教科书P114“练习二十七”第3题。(1)学生独立解答。(2)指名学生回答,集体点评。(3)思路点拨。 教师:第一次把15平均分为(5,5,5),称一次后就转化为“从5个物品中找次品”的已学知识了,因此至少需要3次。(板书)3.课件出示教科书P114“练习二十七”第4题。(1)学生独立解答。(2)指名学生回答,集体点评。三、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巩固了找次品,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四、布置作业教科书第114页练习二十七第5题。 复习旧知,引导学生自己总结。第2、3题是应用找次品的最优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对例2的巩固练习。第4题通过让学生将推理过程补充完整,学习用流程图来表达分析和解决找次品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板书设计 练习二十七第一次把15平均分为(5,5,5),称一次后就转化为“从5个物品中找次品”的已学知识了,因此至少需要3次。
教后反思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运用技巧性的引导,使得课程能够进行的更顺利。让学生用画图的方法解题,这样比较简便直观。用文字叙述比较烦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