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人物介绍-四大名著整本书阅读拓展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国演义》人物介绍-四大名著整本书阅读拓展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4 21:4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整本书阅读
拓展内容
中国传统名著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一部文人长篇小说,明清时期甚至有“第一才子书”之称。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
前言
前言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明·杨慎
目录
02
蜀汉政权
shu han regime
01
曹魏政权
the cao wei regime
03
孙吴政权
the kingdom of wu
目录
曹魏政权
曹魏政权
PART ONE
第 一 章
—— 曹魏政权的主要人物介绍 ——
曹魏政权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曹操受封魏公时,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因此汉献帝封他为“魏公”,之后又将他晋升为“魏王”,因此其子曹丕承袭曹操的魏王爵位之后,建国号为“魏”。
魏国(220年12月11日—266年2月8日)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
曹操 司马懿
核心人物
曹魏政权
155年—220年,字孟德
曹 操
小说中,曹操是一个既凶残奸诈又有雄才大略的政治野心家和军事家的艺术典型。
但小说在揭露和批判他的恶德的同时,又充分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奸雄的才智与胆略,他具有卓然超越于董卓、袁绍等人之上的政治远见和政治气度。
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 、丞相,后为魏王。
曹魏政权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曹操刺杀董卓失败,逃出京师洛阳,在中牟县被捕。中牟县令陈宫将其释放,并陪着他一起逃离。曹操来到成皋的时候,到父亲曹嵩结义兄弟吕伯奢家里借住。吕伯奢见曹操来了,就出去打酒、买水果和蔬菜。
吕伯奢的家人在后院准备杀一头猪招待曹操,曹操误以为要谋害自己,就拔剑冲进后院把吕伯奢的家属都杀了。
杀人之后,曹操匆匆逃离。半路上遇到打酒买菜回来的吕伯奢,曹操二话不说,一剑把吕伯奢也给杀了。
曹魏政权
179年—251年,字仲达
司马懿
由于司马懿工于心计,老谋深算,司马氏的势力早已在朝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基,所以他的死对朝政并无震动,其子孙仍把握曹氏朝政。
司马懿是一个雄才大略、才智过人的将领。他又是一个善用权谋、阴险毒辣的封建政治家的典型形象。而他的生性多疑、冷酷、残忍也给我们留下了深记得的印象。
是三国时期魏国权臣、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
曹魏政权
“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
魏蜀战役一触即发,魏国的军队被围困在城中,形势十分危急。司马懿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带领军队前往救援。然而,当他到达城外时,却发现城门紧闭,城内的魏军已经无法突围。司马懿明白,如果不能迅速解决城内的蜀军,城内的魏军将面临被全歼的危险。
在这个紧急关头,司马懿首先派出使者前往蜀营,向诸葛亮提出谈判的建议。在谈判中,司马懿向诸葛亮保证,如果蜀军能够撤出城外,魏国将保证城内魏军的平安。
诸葛亮听到这个条件后,明白司马懿已经看穿了他的战术;如果他不接受这个条件,城内的魏军将面临被消灭的危险;于是,诸葛亮同意了司马懿的条件,撤出了城外的蜀军。
蜀汉政权
蜀汉政权
—— 蜀汉政权的主要人物介绍 ——
第 二 章
PART TWO
蜀汉政权
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之间的斗争不断,使得朝政日益腐败,而后爆发了黄巾起义,刘备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斗中因战功步入仕途。但不久,何进、董卓先后败亡,天下局势逐渐转变成诸侯混战,刘备在混战中辗转奔波,于赤壁之战后收复荆州各地,而后进取西川、攻下汉中,最终建立蜀汉政权。
刘备 诸葛亮
核心人物
蜀汉(221年5月15日—263年),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后世称“季汉”“蜀汉”,或“蜀”“刘蜀”等。
蜀汉政权
161年—223年,字玄德
刘 备
刘备有着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在当时十分难能可贵。其核心是“忠义”,还是一个善于招揽人才,有着胆识、胸襟和谋略的人杰,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公元221-223年在位。
他志存高远、以卓越的品质、谦逊的作风招揽了一大批至死不渝的忠志之士(如关羽、张飞、糜竺、简雍、孙乾等),虽然他一生遭遇多次挫折,最后却靠坚韧不拔的毅力,终成大事,建立蜀汉,从一个卖草鞋的变成昭烈皇帝,其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
蜀汉政权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于天下,吾不忍也。”
刘备去世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为坏事小而去做。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恶积多了则“足以乱国家”。
蜀汉政权
刘备之所以行仁履忠,是出于一种反曹操之道而行的政治智慧或日权谋,是以仁义忠厚为招牌,争取天下人心以达到自己夺取天下的目的。
刘备懂得“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从起事之初就刻意树立自己的仁德宽厚形象,并由此广泛地赢得民心,聚揽了一批又一批的文臣武将,特别是感动了诸葛亮出山辅佐,竭忠尽智,死而后已。
蜀汉政权
181年—234年,字孔明
诸葛亮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后来东晋政权推崇诸葛亮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小说中,诸葛亮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着胸怀坦荡的大智慧。他是忠贞不渝、为国为民的道德力量的代表,是高尚人格、超凡意志力量的表率。
蜀汉政权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八十万取荆州,并顺江而下,虎视江东。为了抗衡曹操,孙权、刘备结成同盟,委任都督周瑜统军五万,雄踞江南赤壁,与曹军隔江相峙。
蜀汉与东吴联合起来也无法抵抗,诸葛亮和周瑜研究的计策是用火攻取胜。后来诸葛亮预测好了冬季风向将变为东风,于是在风向转时,就开始进攻,放火烧向曹船。
风助火势,曹操的兵船是连环连住的,拆又拆不开,所以就烧个精光。
孙吴政权
孙吴政权
—— 孙吴政权的主要人物介绍 ——
第 三 章
PART THREE
孙吴政权
孙权 周瑜
核心人物
吴国(229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在三国东部,故也称东吴。
孙吴政权
182年—252年,字仲谋
孙 权
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传说孙权是中国兵法家孙武的二十二代后裔,幼年跟随兄长孙策平定江东,孙策英年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他仁贤用能、挽救了江东危局,保住了父兄基业。
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与刘备联盟,大败曹操于赤壁,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
孙权称得上是一位有才智、谋略的统帅。他还十分善于招揽和任用人才,能做到知人善任,从谏如流,并且还有忍辱负重、能屈能伸的坚韧品格。
孙吴政权
孙权用人之道
孙权识人,善于发现人才,任用人才。
识人,是用人的起点。孙权对待博学多才,精于治国之道的彭城名士张昭以师傅之礼,委托全部行政大事,对雄姿英发,“性度恢廓”的周瑜“以兄事之”。发现并重用鲁肃这位洞察天下大势,长于外交和军事,洒脱、大度、明达之人,这是孙权识人、善于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表现。
同时,孙权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在重大事件中,选用最适当的人才,因而能够战胜强敌。赤壁之战,孙权用对了周瑜、鲁肃,大胜了曹操的八十万大军;智胜关羽夺取荆州,用对了吴蒙,用计谋擒下关羽;还有在刘备率领大军攻打东吴孙权节节败退时,又用对了一个陆逊,火烧联营大胜刘备。
孙吴政权
175年—210年,字公瑾
周 瑜
有姿貌、精通音律,江东向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少与孙策交好,建安三年(198年)加入孙策旗下,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
周瑜将兵奔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率东吴军与刘备军联合,在赤壁击败曹操。
周瑜首先是一个足智多谋、才智过人的统帅,但是他性格中也有着嫉贤妒能、气量狭小的致命弱点。他也是个忠心不二,在一定程度上能举贤任能的人。
孙吴政权
周瑜打黄盖
诸葛亮草船借箭以后,又不约而同地与周瑜一起提出了火攻曹操水军大营的作战方案。但是曹军将战船都连起来了,为了使东吴的火船更接近曹军,黄盖和周瑜上演了一出苦肉计。
周瑜和大将正在讨论军事时,黄盖假装不同意周瑜的观点,甚至蔑视周瑜。周瑜非常生气,便下令处死黄盖,周瑜这一举动吓坏了军中的将领。他们以黄盖是有功的老臣劝说周瑜,让周瑜不要斩杀黄盖。
孙吴政权
周瑜打黄盖
于是,周瑜便让士兵对黄盖施行笞刑,黄盖受刑后,整日卧床不起。这一幕恰好被蔡中和蔡和看见了,随后,阚泽给黄盖诈降书中又被俩人看见。他们便将这一假消息传给了曹操,曹操没有丝毫怀疑。随后,黄盖带兵前来时,曹操没有没有任何预料。黄盖在曹营中成为东吴的间谍,实时汇报曹军情况,以至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惨败。
整本书阅读
拓展内容
中国传统名著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一部文人长篇小说,明清时期甚至有“第一才子书”之称。
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