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测试:七下科学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单元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培优测试:七下科学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单元检测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53.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05 08:45: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培优测试:七下科学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单元检测
说明:本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对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精卵形成和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卵巢和子宫
  B.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完成物质交换
  C.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是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征
  D.怀孕又称着床,是指受精卵植入子宫内膜的过程
2.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发育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卵细胞在输卵管内受精,到达子宫后,才开始进行细胞分裂
  B.嫁接和扦插能保持亲本植物的性状
  C.蚊、果蝇、蜜蜂、蝴蝶等进行完全变态发育
  D.真菌一般是通过孢子繁殖后代的
3.将颗粒完整饱满的西瓜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25℃左右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透气湿润的土壤里,乙组种在贫瘠透气湿润的土壤里。你预测:这两组种子的发芽情况是( )21
A.乙先发芽 B.甲先发芽 C.同时发芽 D.都不发芽
4.你到草莓园里摘过草莓吗?你注意过草莓是怎样繁殖的吗?如果将草莓直接种到土壤中,草莓不能发育出幼苗。因此,人们常用草莓茎上长出的芽来培育幼苗,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
A.营养繁殖 B.分裂生殖
C.孢子繁殖 D.种子繁殖
5.如图是昆虫两种变态发育全过程中各时期的示意图,图中①为卵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为蛹期,③为幼虫期
  B.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②时期
C.蜜蜂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①→②→④
D.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①→②→③→④
6.下列有关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西瓜籽外壳由子房壁发育而来 B.苹果的食用部分由胚珠发育而来
C.花生的外壳由子房壁发育而来 D.桃子的桃仁壳由胚珠发育而来
7.如图为某湖泊近一百年来每个月的平均水位变化图。在长期的变化中,能终年生存于该湖泊的鱼类最可能具有的特征是(  )
A.需水较深的湖泊 B.具能快速流动的流线型身体
C.在浅水的下层泥泞中仍能存活 D.在环境恶劣时具改变性别的能力
8.比较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你认为维恩图中①②③处代表的内容依次是(  )
A.变态发育 卵生 空中飞行
B.变态发育 卵生 体内受精
C.卵生 体内受精 变态发育
D.变态发育 体内受精 卵生
9.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形态和功能都发生显著变化的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②出现第二性征;③内脏功能日渐健全;④睾丸和卵巢开始产生精子和卵细胞。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激素的调节而产生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小麦种子萌发期间,发生了激烈的物质转化和形态变化,试问在小麦萌发过程中的变化是(  )
A.胚乳与胚中的物质以合成为主,重量不断增加
B.胚乳与胚中的物质以分解为主,重量不断减少
C.胚乳的物质以分解为主,形态由大变小,胚中的物质以合成为主,重量不断增加
D.胚乳的物质以合成为主,形态由小变大,胚中的物质以分解为主,重量不断减少
11.将美国甜玉米的胚与中国老玉米的胚乳(见下右图)嫁接,长出的植株的种子是( )
12.为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有人选取若干绿豆种子平均分成4组,然后放在同一环境中分别按下列方式培养:①组:常温+湿润土壤;②组:冷藏+湿润土壤;③组:常温+干燥土壤;④组:常温+湿润土壤+隔绝空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和②能验证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B.②和③能验证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C.②和④能验证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D.③和④能验证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13.某同学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然后把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棉花上。实验过程与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装置 场所 温度/℃ 棉花状态 数日后的现象
甲 日光 23 潮湿 全部发芽
乙 日光 23 干燥 没有发芽
丙 黑暗 23 潮湿 全部发芽
丁 黑暗 23 干燥 没有发芽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照、温度和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B.对比甲、丁两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种子的萌发与水分有关
C.该实验选用具有活胚且大小相同的豌豆种子作实验材料,属于控制变量
D.对比乙、丙两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有关
14.小红同学在吃“豆芽”这道菜的时候,对黄豆种子的萌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她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放上黄豆种子,进行了如下实验。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装置 条件 结果
甲 光照 23℃ 潮湿 发芽
乙 光照 23℃ 干燥 不发芽
丙 黑暗 23℃ 潮湿 发芽
丁 黑暗 23℃ 干燥 不发芽
A.实验目的:研究光照、温度、水分对黄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B.材料选择:随机选取4粒黄豆种子进行实验
C.对照实验:甲与丁构成对照,说明黄豆种子萌发需要光照和潮湿的条件
D.实验结论:黄豆种子萌发受水分影响,与光照无关
15.将浙江某地当年收获的小麦秸秆剪成小段,于7月20日开始分别进行露天堆放、水泡和土埋3种方式的处理,3次重复,每15天检测一次秸秆腐解残留量,结果如图,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秸秆还田后翻耕土埋是利用秸秆的合理方法
B.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条件有利于多种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
C.如果将处理开始时间提早30天,则3条曲线的位置将呈现下移趋势
D.从堆放、水泡2条曲线可以推测好氧性微生物分解能力高于厌氧性微生物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6.给下列动物的生殖方式分类(填序号):
①牧羊犬 ②蟾蜍 ③大象 ④蝮蛇 ⑤蝙蝠 ⑥壁虎 ⑦金丝猴 ⑧扬子鳄
⑨白鳍豚 ⑩长须鲸,属于卵生的是 ;属于胎生的是 。
17.如图表示人的生殖发育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图中①和②表示的是生殖过程,它形成的细胞(如图中的E)是   。那么,图中的   (填序号)表示发育过程。
18.“沙漠水稻”是在沙漠种植的水稻。我国科学家团队在科尔沁沙漠进行水稻种植试验取得成功。如图是“沙漠水稻”的结构层次示意图。
(1)“沙漠水稻”的发育起点是 (填名称)。
(2)“沙漠水稻”苗吸收含硅的无机盐多,而吸收含钙的无机盐少是 (填结构)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3)若B1中某结构具有运输水分、无机盐的功能,则B1属于 组织。
(4)若C代表水稻谷粒,则C在生物结构层次上属于
19.下列是生殖发育有关的示意图,请分析作答:
(1)甲、乙两图反映了昆虫的发育过程,其中图乙属于 发育。
(2)丙图中新生命与母体可通过图中1 (填写名称)进行物质交换。
(3)丁图中表现了绿色开花植物受精的过程,以下结构可出现在该图中的有 。
A.胚珠 B.受精卵 C.胚 D.精子 E.胚芽
20.如下图左是摘除顶芽后的树形,右是保留顶芽的树形,试回答:
(1)顶芽和侧芽的生长关系是 。
(2)要使果树的果枝增多,应该_____________。
21.下图中甲是正常的公鸡,乙是正常的母鸡,丙是摘除了睾丸的公鸡,丁是摘除了卵巢的母鸡。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一和二可知,公鸡和母鸡的外形有明显差异,如公鸡鸡冠大,羽毛鲜艳等。这些特征是公鸡的 性征。
(2)图三是公鸡的躯体,但它的 已经消失,这是因为

(3)图四是被摘除了卵巢的母鸡,它将 。
A.不能长久存活,会很快死亡 B.丧失生殖能力,不能产蛋
C.不再具有母鸡的第二性征 D.仍能产蛋,但蛋不能孵化出小鸡
(4)把母鸡的卵巢移植到阉割过的公鸡体内,公鸡会逐渐变成母鸡的外形,这是由于 。
A.雄性激素的作用 B.雌性激素的作用
C.卵巢产生卵细胞的作用 D.公鸡变成了母鸡
22.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在中国诞生。克隆猴的培育过程如图所示:
(1)克隆猴培养属于 生殖。
(2)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问世,引发了“争议”。下列观点中属于支持续研究体细胞克隆猴技术的有 。
A.克隆猴技术为人类脑科学及脑疾病研究做贡献
B.非人灵长类动物胚胎的操作技术不完善
C.该技术使克隆人成为可能,这样会引发一系列伦理问题
D.克隆猴技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且成功率不高
E.该技术有利于保护濒危非人灵长类物种
三、实验探究题(第24、25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2分)
23.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种子结构及萌发后,用颗粒饱满的玉米种子为实验材料对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某些条件进行探究,实验设计与实验结果如下表。请你分析回答问题。
实验组 温度(℃) 湿度 空气 种子数/粒 发芽率(%)
A 25 潮湿 充足 50 96
B 5 潮湿 充足 50 2
C 25 干燥 充足 5 0
(1)请你指出该同学在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修改 ;
(2)修改后进行实验,若用A、B两组作对照时,该同学所探究的问题是 。
(3)根据以上实验过程,能得出的结论是 。
24.幼苗的出土率是否与种子种植的深度有关?为研究这一问题,小科展开了相关的探究:
将相似的120粒绿豆种子平均分成4组,在相同砂土中按不同深度种植,放置在相同且适宜萌发和生长的条件下。连续观察15天,发现只有三组有幼苗先后出土,如图所示。在第15天对所有幼苗进一步观察发现,除幼苗胚轴的长度不同外,各组幼苗的出土数量、未出土幼苗生长状况、子叶大小等也有差异,如下表所示。
组别 甲 乙 丙 丁
种植深度 6cm 11cm 18cm 25cm
出土幼苗数量 29棵 30棵 26棵 0棵
未出土幼苗生长状况 1棵种子未萌发 / 幼苗略有萎缩现象 幼苗萎缩现象较明显
幼苗子叶大小 较大 较小 只有痕迹 只有痕迹
(1)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当绿豆种子种植深度超过11cm后,随着种植深度的增加,幼苗的出土率将会 ,根本原因是 。
(2)第15天,取甲、乙、丙、丁四组幼苗各10棵,分别测定各组有机物总含量,则 组的有机物含量最高。
25.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进行探究,甲同学设计了如图示的探究实验:
(1)甲同学洗手后在培养基上按了一下,并迅速盖上培养皿盖.这种将手上少量细菌转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叫作   ,设定实验温度为28℃的理由是    ;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并不完善,为了更充分探究“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你修改后的实验步骤是  。
(3)预测正常情况下的实验结果是  。  
26.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 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进行实验观察。
①他们作出的实验假设是: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
②将3个鱼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1、2、3;在l、2号鱼缸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化肥、洗涤剂。
③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粒),分别放入上述鱼缸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
回答下列问题:
(1)青蛙的有性生殖方式为 (选填“卵生”、“胎生”);青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 →幼蛙→成蛙等阶段。
(2)该实验方案中对照组的编号是 。
(3)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 。
(4)支持上述假设的实验结果是 。
四、解答题(第27、29题各8分,其余每题6分,共28分)
27.生活中你一定有这样的经验,用酵母发过的面粉制作的食品特别松软香甜。学习了发酵技术以后,你不妨尝试动手做一下发糕。发糕暄软多孔,美味可口,人人都爱吃,做起来其实并不难。
1.材料用具:面粉、市售鲜酵母、糖少许、温开水、面盆、大碗、蒸锅。
2.制作方法:①洗净双手和所需要的器具。②在碗内用少量温水将酵母化开。③在面盆内将面粉和适量糖拌匀,加入酵母液,并用手揉。边揉边加水,直至揉成干湿适当的面团。④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4~5小时。⑤将发好的面团放在蒸锅内隔水蒸30分钟。⑥将蒸熟的发糕取出,待冷却后切成小块即可食用。
(1)鲜酵母中含有酵母菌,与细菌相比,酵母菌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
(2)要用温开水将酵母化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蒸熟的发糕暄软多孔,是因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__________气体遇热膨胀造成的。
28.如图是菜豆种子萌发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解回答问题:
(1)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胚的结构是__________;
(2)蕖豆种子萌发时,子叶出土了,从这方面来分析。农民在播种时,在播种的深度方面,应注意什么
(3)一般植物的果实都是挂在枝头的,但落花生的果实却在地底成熟,这种方式有什么优点或缺点
29.一天下课后,王鹏和王磊这一对双胞胎正在争吵。王鹏说:“种在肥沃的土壤中的种子先发芽。”王磊说:“种在贫瘠的土壤中的种子先发芽。”
(1)你认为谁说得对?为什么?
(2)种子萌发是否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呢?王鹏和王磊设计了以下实验:①将适量的土壤分别装入A、B两个烧杯中;②在两个烧杯中各种上5粒小麦种子;③定期在A烧杯中浇清水,在B烧杯中浇配置的完全营养液;④观察两个烧杯中种子的萌发情况。根据王鹏和王磊的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实验设计中的变量是                  。
②你认为他们设计的A、B两组实验是对照实验吗 为什么
③如果你认为该实验方案还可以进一步改进,请提出你的修改意见。
30.蒲公英种子有形似降落伞的冠毛,如图甲,种脐是其萌发时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种子落地时,在冠毛作用下使得种脐总会触地。某科研小组为研究蒲公英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进行实验。
①选择颗粒饱满的蒲公英种子300粒,平均分成5组,放置在带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
②将5个培养皿分别放置在不同温度(10℃、15℃、20℃、25℃、30℃)的恒温箱中。
③每隔一定时间记录各培养皿中萌发种子的数量,并计算发芽率,绘制图像如图乙。
(1)每组选用60颗种子而不用1颗种子的目的是 。
(2)分析图乙数据,可得出的结论为 。
(3)科学小组进一步实验:将若干颗粒饱满的蒲公英种子分成两组,一组去除冠毛,另一组不做处理,将种子播撒在同一自然环境中。研究发现:同等条件下,有冠毛的种子萌发率比无冠毛种子的高。请推测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分)
1~5 BACAB 6~10 CCBDC 11~15 BACDD
思路点拨:
13、A.四组实验的温度均为23C,无法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故A错误;
B.对比甲、丁两组实验,除水分条件不同外,光照条件也不同,未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无法得出结论,故B错误;
C.在对照实验中,除要探究的条件作为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目的是控制变量唯一,故C正确;
D.对比乙、丙两组实验,除光照条件不同外,水分条件也不同,未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无法得出结论,故D错误。
14、A、甲乙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水分,甲丙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照,甲乙丙丁温度都相同,因此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种子萌发与光照、水分的关系,但不包括温度,错误;
B、随机选取4粒黄豆种子进行实验,那么每组只有1粒种子,这样会导致实验具有偶然性,实验结果不准确,错误;
C、甲组与丁组有两个变量光照和水分,因此甲组与丁组不可以构成对照,也不能说明黄豆种子萌发需要光照和潮湿的条件,错误;
D、甲乙对照说明黄豆种子萌发受水分影响;甲丙对照说明黄豆种子萌发与光照无关,正确。
15、D、堆放时氧气较为充足,而曲线图显示残留物的减少速率最慢,可推测好氧型微生物的分解能力低于厌氧性微生物,故D错误。
二、填空题(共20分)
16、②⑥⑧ ①③⑤⑦⑨⑩
17、受精卵 ③
18、(1)受精卵 (2)细胞膜 (3)输导 (4)器官
19、(1)完全变态 (2)胎盘 (3)ABD
20、(1)顶芽的生长会抑制侧芽的生长 (2)摘除顶芽
21、(1)第二 (2)第二性征 被摘除了睾丸,不能产生雄性激素 (3)B、C (4)B
22、(1)无性 (2)AE
三、实验探究题(共22分)
23、(1)C组种子数5粒,应改为50粒;
(2)温度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
(3)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24、(1)下降 (2)子叶中的营养不足以供给幼苗出土所需 (2)甲
25、(1)接种;适宜于细菌的繁殖和生长;
(2)洗手前在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中央按上指印,迅速洗手后在另一个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中央上按上同一手指印,将两装置分别贴上标签,同时放到28℃相同的环境中培养,过一段时间观察;
(3)洗手前按上指印的培养装置中细菌菌落数量多,洗手后按上指印的培养装置中细菌菌落数量少。
26、(1)卵生 蝌蚪 (2)③ (3)孵化出的蝌蚪的数目
(4)3号缸中蛙卵的孵化率最高(或“1、2号缸中蛙卵的孵化率远低于3号缸”)
解析:解答实验探究题,要认真看完题目,弄清探究的目的和内容。对照组都是没有加入影响因素的组,所以是③号组;本次的探究目的是研究“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有无影响要需看青蛙受精卵孵化的数目;如果“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这个假设是成立的,那么①②号鱼缸中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就应低于③号。
四、解答题(共28分)
27、(1)胚根 (2)播种时不宜太深
(3)花生的子房只有在黑暗情况下才能发育成果实,并使之发育成熟。其缺点是,形成果实后,易萌发形成幼苗。
28、(1)有成形的细胞核
(2)保持酵母菌的活性,如果水温过高会使其活性降低或者死亡
(3)温暖的环境有利于酵母菌的大量繁殖
(4)二氧化碳
29、(1)都不对,如果其他条件都适宜,种子应该都发芽。因为种子在萌发阶段利用的是自身储存在子叶或胚乳中的养料,只需从外界吸水即可,不需要从外界吸收其他营养物质。
(2)①环境中有无营养物质;
②不是,因为土壤本身含有营养物质;
③烧杯中不要放土壤。A、B烧杯中清水和完全营养液的量要适当,以保证种子的一部分能接触到空气。A、B烧杯都要放在适宜的环境温度下。
30、(1)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
(2)蒲公英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3)原因是:冠毛有利于种子吸水,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精品科学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