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篇 2024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10.1 浮力 导学案 学生版 教师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预习篇 2024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10.1 浮力 导学案 学生版 教师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3-05 11:31:4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物理下册 预习篇
10.1 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2、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3、产生原因: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控制变量法):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用细绳吊着柱体浸没在水中,柱体所受浮力为F浮,柱体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分别为F向下、F向上。下列关系式一定成立的是(  )
A.F浮=F向下 B.F浮<F向上 C.F浮>F向下 D.F浮>F向上
【答案】B
【详解】浮力产生的原因就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因此,该正方体所受浮力为

F浮<F向上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以下事例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
A.遨游的空间站
B.航行的福建舰
C.下潜的“奋斗者”号
D.上升的热气球
【答案】A
【详解】A.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托起的力叫浮力。太空中没有空气,遨游的空间站不受浮力的作用,故A符合题意;
BCD.在海面上航行的福建舰、在海水中下潜的“奋斗者”号和在空气中上升的热气球浸在水(或空气)中,因为水(或空气)受到重力的作用且有流动性,因此水(或空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力的作用力,其中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从而产生浮力,则BCD选项中的物体均受浮力作用,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浮力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没受重力
B.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
C.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C
【详解】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是由于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而产生的,也就是液体对浸在其中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的合力,又由于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所以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故选C。
4.如图所示,重为5N的木块A,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若绳子突然断了,木块在没有露出水面之前,受到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A.8N,竖直向下 B.5N,竖直向下
C.3N,竖直向上 D.2N,竖直向上
【答案】C
【详解】因为物体受到重力、拉力以及浮力作用,并且重力和拉力的方向均竖直向下,而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因此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得,浮力大小
F浮=G+F=5N+3N=8N
当绳子突然断了,木块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和重力作用,合力大小
F合=F浮-G=8N-5N=3N
方向竖直向上。
故选C。
5.如图所示,一弹簧上端与物块相连接,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已知物块所受重力大小为5牛,弹簧受到物体给它的力大小为3N,则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  )

A.可能为8牛 B.一定为8牛 C.一定为2牛 D.可能为3牛
【答案】A
【详解】由题意可知G物=5N,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其受到重力、浮力以及弹簧对其的弹力作用。当物体压着弹簧时,弹簧对物体的力表现为支持力,方向向上,大小为3N,此时物体受到向下的重力、向上的浮力和支持力作用,受力平衡可得
则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当物体向上拉着弹簧时,弹簧对物体的力表现为拉力,方向向下,大小为3N,此时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向下的重力和拉力作用,受力平衡可得
则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可能为2N或者8N。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图是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上做的关于浮力的实验。其中乒乓球并没有像在地面一样浮在水面,而是停留在了水中。下列关于该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乒乓球受到的浮力方向向下 B.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C.太空中重力消失时,浮力也就消失了 D.浮力和重力没有关系
【答案】C
【详解】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物体受到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存在压力差产生了浮力;在太空中水和乒乓球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水不会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力,所以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浮力消失,故C正确。
故选C。
7.物块浸没在液体中,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的大小为10牛,液体对它它向下的压力为15牛,那么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力为(  )
A.5牛 B.10牛 C.25牛 D.20牛
【答案】C
【详解】浮力是由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上下表面的压力差产生的,即,所以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力为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8.如图甲所示,正方体金属块在细绳拉力F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直到出水后距水面上方一定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金属块浸没时受到的拉力大小为54N
B.在t2时刻金属块开始露出水面
C.在t1至t2时间段金属块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逐渐增大
D.在0至t1时间段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20N
【答案】D
【详解】A.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即为图中的AB段,由图像可知,此时绳子的拉力F拉=34N,所以该金属块浸没时受到的拉力大小为34N,故A错误;
BC.由图知在t1时刻金属块开始露出水面,在t2时刻金属块完全露出水面,故在t1至t2时间段内,金属块底部所处的深度变小,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知,金属块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逐渐减小,故BC错误;
D.当金属块完全露出水面时,金属块不受浮力,此时拉力等于重力,即为图中的CD段,由图像可知,该金属块重力为
则浸没在水中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
即在0至t1时间段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20N,故D正确。
故选D。
填空题
1.如图所示,重12牛的小球静止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牛,则小球受到的浮力为 牛,方向为 ;继续增大小球浸入水中的深度,它受到的浮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 8N 竖直向上 不变
【详解】[1] [2]根据力的平衡可知,小球受到的浮力为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2]由继续增大小球浸入水中的深度,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液体的密度不变,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2.重为5牛的金属球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将其浸没在水中,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2牛,则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牛,方向 。阿基米德原理 (选填“适用”或“不适用”)空气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问题。
【答案】 2 竖直向上 适用
【详解】[1]金属球受到的浮力
[2][3]浮力方向竖直向上,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浸在气体中的物体。
3.小华测得一个熟鸡蛋的质量是,体积为,其密度为 kg/m3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她将熟鸡蛋浸没在水中后,熟鸡蛋下沉,下沉过程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欲使熟鸡蛋悬浮,可向水中加 (选填“水”、“酒精”或“盐”)。鸡蛋煮熟的过程中,其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 1.05×103 不变 浓盐水 增大
【详解】[1]鸡蛋的密度为
[2]在下沉过程中鸡蛋排开的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其所受浮力不变。
[3]在排开体积不变的情况下,要使鸡蛋悬浮,则受到的浮力应增大,所以需增大液体的密度,则应在水中加浓盐水。
[4]鸡蛋煮熟的过程中,鸡蛋吸收热量,其内能增大。
4.如图所示,取一个瓶口内径略小于乒乓球直径的雪碧瓶,去掉其底部,把一只乒乓球放到瓶口处,然后向瓶里注水,会发现水从瓶口流出,乒乓球不上浮。若用手指堵住瓶口,不久就可观察到乒乓球上浮起来。图甲中乒乓球不上浮的原因是:乒乓球上表面 水对它的压力,乒乓球下表面 (以上两空选填“受到”或“不受到”)水对它的压力。图丙中乒乓球上浮的原因是:水对乒乓球下表面的压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对乒乓球上表面的压力。
【答案】 受到 不受到 大于
【详解】[1][2]由图甲知,向瓶里注水时,乒乓球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而下表面没有水,不受到水向上的压力,所以不上浮力。
[3]用手指堵住瓶口,乒乓球的上下表面都浸在水中,上下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且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比上表面的大,下表面所受的压力比上表面的大,所以乒乓球上浮。
5.如图所示,将两端扎有绷紧程度相同的橡皮膜的玻璃圆筒浸没在水中,当玻璃圆筒沿水平方向放置时,水对玻璃圆筒两端橡皮膜的压力F向左 F向右;当玻璃圆筒沿竖直方向放置时,水对玻璃圆筒两端橡皮膜的压力F向上 F向下(前两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通过以上实验可知,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物体的上下两个表面有 ,若玻璃圆筒沿竖直方向放置时,上端的橡皮膜受到的压力为6N,下端的橡皮膜受到的压力为18N,则玻璃圆筒受到的浮力为 N。
【答案】 等于 大于 压力差 12
【详解】[1]玻璃圆筒沿水平方向放置时,水对玻璃圆筒两端橡皮膜的深度相同,液体压强相同,受力面积相同,故水对玻璃圆筒两端橡皮膜的压力相同。
[2]当玻璃圆筒沿竖直方向放置时,水对玻璃圆筒两端橡皮膜的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因为橡皮膜下表面的深度比较深,受到的液体压强比较大,受到的向上的力比较大。
[3]通过以上实验可知,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物体的上下两个表面有压力差,且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故产生向上的浮力。
[4]玻璃圆筒受到的浮力为
简答题
1.在建立浮力概念时,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挂一重物缓慢浸入水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
(1)实验操作 。
(2)实验现象及结论 。
【答案】 见解析 见解析
【详解】[1]实验操作:刻度均匀的杠杆左端挂有一个充足气的篮球,篮球气嘴处接一个气球,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观察杠杆能否保持平衡。
[2]实验现象及结论:气球和篮球所挂一侧向上翘起,说明空气对物体有向上的浮力作用。
2.浸在液体中物体一定受到浮力吗?老师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取一只去底的矿泉水透明塑料瓶,瓶口朝下,瓶口略小于乒乓球。放入乒乓球,往塑料瓶里面注水,发现有水从塑料瓶口漏出,乒乓球没有浮起,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用瓶塞(或手)堵住漏水的瓶口,一段时间后你能观察的现象及原因?

【答案】见解析
【详解】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放入乒乓球,往塑料瓶里面注水,水从塑料瓶口漏出,乒乓球下方没有水,不会受到向上的压力,不受浮力,所以乒乓球没有浮起;用瓶塞(或手)堵住漏水的瓶口,水不能流出,乒乓球的下方存满水,对乒乓球产生向上的压力,乒乓球会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于其重力,乒乓球就会浮起来。
综合题
1.按要求完成填空。

(1)如图甲所示,物体的重力是 N;
(2)如图乙所示,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应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 运动;
(3)如图丙所示,在“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为 N;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浮力大小跟 有关。
【答案】 匀速直线 排开液体体积
【详解】(1)[1]弹簧测力计分度值为,示数为,物体的重力是。
(2)[2]如图乙所示,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测力计示数等于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3)[3]由便可求出浮力的大小,这种方法叫做称重法;由图丙知,完全浸没水中时,则完全浸没在水中的浮力
[4]物体都是浸在水中,液体的密度相同,排开水的体积不同,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同,物体所受浮力不同,故图丙是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2.按要求完成填空。

(1)如图甲所示, (选填“A”或“B”)滑轮在使用时可以省力;
(2)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将卡片旋转一定角度(如图乙所示),松手后,发现卡片又恢复原状,这说明平衡的两个力必须 ;
(3)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明做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物块浸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F浮= N,此过程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 关系。
【答案】 B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1 液体的密度
【详解】(1)[1]如图甲所示,A是定滑轮,不省力,B是动滑轮省力,所以,B滑轮在使用时可以省力。
(2)[2]由图乙知,将卡片旋转一定角度,使卡片受到的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松手后,发现卡片又恢复原状,这说明平衡的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3][4]根据称重法,物块浸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
此过程,液体不同,即液体密度不同,浮力不同,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3.如图所示,质量,边长为的正方体木块,放入盛有水的杯中,静止后有一半露出水面,此时水面距离杯底的高度为。

(1)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 Pa;
(2)木块放入水中静止后,杯底受到水的压强 Pa;
(3)木块静止在水中时底部受到水的压力 N。(g取)
【答案】 500 1600 5
【详解】(1)[1]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
受力面积
对地面的压强
(2)[2]木块放入水中静止后水的深度
杯底受到水的压强
(3)[3]因木块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浮力为5N,由浮力产生的原因
可得,木块漂浮在水中时,上底面不受液体的压力,底部受到水的压力
4.(1)小明做测浮力的实验,如图1、2所示为物体静止时的两个实验情景。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N;物体所受浮力是 N;如果测力计下的细线断了,物体在水中会 (选填“下沉”“上浮”“悬浮”);依据是物体所受浮力 物体所受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2)在图3代表物体的圆点上画出其在图1时受力示意图 。
(3)如图2所示,把已经浸没在水中物体浸没在更深处,在图4画出物体所受的浮力随浸没的深度变化图线 。

【答案】 4 1 下沉 小于
【详解】(1)[1]由图1可知,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即物体重力为4N。
[2]由图2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N,则物体所受浮力
[3][4]如果测力计下的细线断了,由于物体所受重力大于浮力,所以物体会下沉。
(2)[5]图1中物体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处于静止状态,所受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如图所示:

(3)[6]物体浸没在水中后继续浸没在更深处,液体的密度不变,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也不变,所以浮力随浸没的深度变化图线为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如图所示:

5.如图甲,底面积为80cm2的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积为60cm2、高为12cm的实心圆柱形物体A用细线拴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小王要探究圆柱形物体A逐渐浸入圆筒形容器内的水中时(水没有溢出容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形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使用刻度尺测量h,不计细线重)
(1)小王从圆柱形物体A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多组F、h,并将测量的结果填写在实验表格中,依据实验表中数据,在图乙中的方格纸中画出了F与h关系的图像。
①由图像乙可知,物体A的重力为 N;
②观察图像乙,可以得出结论:在物体A没有浸没之前,当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物体A浸没后,当增大h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此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浸入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③由图像乙可知:当h等于10cm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 N;
(2)物体A在容器内浸没后与未放入物体A前比较,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增加了 Pa。(g=10N/kg)
【答案】 9 减小 不变 无关 6 900
【详解】(1)①[1]分析图像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物体A没有浸没之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9N,即物体重力为9N。
②[2][3][4]由图乙可知,当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减小;在物体A浸没后,当增大h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不变。
③[5]由图像乙可知:当h等于10cm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F=3N,所以此时受到的浮力为
F浮=G﹣F=9N﹣3N=6N
(2)[6]物体完全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为
V排=V0=S0h0=60cm2×12cm=720cm3
排开水的深度为
增加的压强为
p=ρgh=1.0×103kg/m3×10N/kg×0.09m=900Pa
6.为了验证“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物体的形状无关”,小强选用一块橡皮泥(ρ泥>ρ水)、弹簧测力计、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和细线进行实验。请写出实验步骤,并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答案】见解析
【详解】实验步骤:
①先将橡皮泥分成两等分,分别揉成正方形和长方形,用弹簧测力计测得重力记为G;
②用细线先把正方形的橡皮泥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完全浸没在水中,且不接触容器的底部,读出此时的示数记为F1;
③用细线再把长方形的橡皮泥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完全浸没在水中,且不接触容器的底部,读出此时的示数记为F2;
④利用称重法求出正方形在水中的浮力为
长方形在水中的浮力为
分析结论:
通过比较可知,因此可得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物体的形状无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物理下册 预习篇
10.1 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2、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3、产生原因: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控制变量法):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用细绳吊着柱体浸没在水中,柱体所受浮力为F浮,柱体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分别为F向下、F向上。下列关系式一定成立的是(  )
A.F浮=F向下 B.F浮<F向上 C.F浮>F向下 D.F浮>F向上
2.以下事例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
A.遨游的空间站
B.航行的福建舰
C.下潜的“奋斗者”号
D.上升的热气球
3.浮力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没受重力
B.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
C.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如图所示,重为5N的木块A,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若绳子突然断了,木块在没有露出水面之前,受到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A.8N,竖直向下 B.5N,竖直向下
C.3N,竖直向上 D.2N,竖直向上
5.如图所示,一弹簧上端与物块相连接,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已知物块所受重力大小为5牛,弹簧受到物体给它的力大小为3N,则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  )

A.可能为8牛 B.一定为8牛 C.一定为2牛 D.可能为3牛
6.图是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上做的关于浮力的实验。其中乒乓球并没有像在地面一样浮在水面,而是停留在了水中。下列关于该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乒乓球受到的浮力方向向下 B.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C.太空中重力消失时,浮力也就消失了 D.浮力和重力没有关系
7.物块浸没在液体中,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的大小为10牛,液体对它它向下的压力为15牛,那么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力为(  )
A.5牛 B.10牛 C.25牛 D.20牛
8.如图甲所示,正方体金属块在细绳拉力F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直到出水后距水面上方一定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金属块浸没时受到的拉力大小为54N
B.在t2时刻金属块开始露出水面
C.在t1至t2时间段金属块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逐渐增大
D.在0至t1时间段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20N
填空题
1.如图所示,重12牛的小球静止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牛,则小球受到的浮力为 牛,方向为 ;继续增大小球浸入水中的深度,它受到的浮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重为5牛的金属球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将其浸没在水中,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2牛,则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牛,方向 。阿基米德原理 (选填“适用”或“不适用”)空气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问题。
3.小华测得一个熟鸡蛋的质量是,体积为,其密度为 kg/m3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她将熟鸡蛋浸没在水中后,熟鸡蛋下沉,下沉过程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欲使熟鸡蛋悬浮,可向水中加 (选填“水”、“酒精”或“盐”)。鸡蛋煮熟的过程中,其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如图所示,取一个瓶口内径略小于乒乓球直径的雪碧瓶,去掉其底部,把一只乒乓球放到瓶口处,然后向瓶里注水,会发现水从瓶口流出,乒乓球不上浮。若用手指堵住瓶口,不久就可观察到乒乓球上浮起来。图甲中乒乓球不上浮的原因是:乒乓球上表面 水对它的压力,乒乓球下表面 (以上两空选填“受到”或“不受到”)水对它的压力。图丙中乒乓球上浮的原因是:水对乒乓球下表面的压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对乒乓球上表面的压力。
5.如图所示,将两端扎有绷紧程度相同的橡皮膜的玻璃圆筒浸没在水中,当玻璃圆筒沿水平方向放置时,水对玻璃圆筒两端橡皮膜的压力F向左 F向右;当玻璃圆筒沿竖直方向放置时,水对玻璃圆筒两端橡皮膜的压力F向上 F向下(前两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通过以上实验可知,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物体的上下两个表面有 ,若玻璃圆筒沿竖直方向放置时,上端的橡皮膜受到的压力为6N,下端的橡皮膜受到的压力为18N,则玻璃圆筒受到的浮力为 N。
简答题
1.在建立浮力概念时,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挂一重物缓慢浸入水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
(1)实验操作 。
(2)实验现象及结论 。
2.浸在液体中物体一定受到浮力吗?老师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取一只去底的矿泉水透明塑料瓶,瓶口朝下,瓶口略小于乒乓球。放入乒乓球,往塑料瓶里面注水,发现有水从塑料瓶口漏出,乒乓球没有浮起,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用瓶塞(或手)堵住漏水的瓶口,一段时间后你能观察的现象及原因?

综合题
1.按要求完成填空。

(1)如图甲所示,物体的重力是 N;
(2)如图乙所示,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应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 运动;
(3)如图丙所示,在“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为 N;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浮力大小跟 有关。
2.按要求完成填空。

(1)如图甲所示, (选填“A”或“B”)滑轮在使用时可以省力;
(2)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将卡片旋转一定角度(如图乙所示),松手后,发现卡片又恢复原状,这说明平衡的两个力必须 ;
(3)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明做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物块浸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F浮= N,此过程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 关系。
3.如图所示,质量,边长为的正方体木块,放入盛有水的杯中,静止后有一半露出水面,此时水面距离杯底的高度为。

(1)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 Pa;
(2)木块放入水中静止后,杯底受到水的压强 Pa;
(3)木块静止在水中时底部受到水的压力 N。(g取)
4.(1)小明做测浮力的实验,如图1、2所示为物体静止时的两个实验情景。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N;物体所受浮力是 N;如果测力计下的细线断了,物体在水中会 (选填“下沉”“上浮”“悬浮”);依据是物体所受浮力 物体所受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2)在图3代表物体的圆点上画出其在图1时受力示意图 。
(3)如图2所示,把已经浸没在水中物体浸没在更深处,在图4画出物体所受的浮力随浸没的深度变化图线 。

5.如图甲,底面积为80cm2的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积为60cm2、高为12cm的实心圆柱形物体A用细线拴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小王要探究圆柱形物体A逐渐浸入圆筒形容器内的水中时(水没有溢出容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形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使用刻度尺测量h,不计细线重)
(1)小王从圆柱形物体A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多组F、h,并将测量的结果填写在实验表格中,依据实验表中数据,在图乙中的方格纸中画出了F与h关系的图像。
①由图像乙可知,物体A的重力为 N;
②观察图像乙,可以得出结论:在物体A没有浸没之前,当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物体A浸没后,当增大h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此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浸入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③由图像乙可知:当h等于10cm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 N;
(2)物体A在容器内浸没后与未放入物体A前比较,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增加了 Pa。(g=10N/kg)
6.为了验证“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物体的形状无关”,小强选用一块橡皮泥(ρ泥>ρ水)、弹簧测力计、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和细线进行实验。请写出实验步骤,并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