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陕西西安雁塔区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物
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第 内的位移恰为它最后 位移的三分之一( 取 m/s
).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
A.
B.
C.
D.
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置于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一端系在小球上,另一
端固定在墙上的P点,小球静止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则弹簧的伸长量为( )
A.
B.
C.
D.
3、如图所示,质量为mB=24 kg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A=22 kg的木箱A放在木板B上。一根轻绳一
端拴在木箱上,另一端拴在天花板上,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7°。已知木箱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μ1=0.5。现用水平向右、大小为200 N的力F将木板B从木箱A下面匀速抽出(sin 37°=0.6,cos 37°=0.8,重力
加速度g取10 m/s2),则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的大小为( )
A.0.3
B.0.4
C.0.5
D.0.6
4、冰壶(Crling),又称掷冰壶、冰上溜石,是以队为单位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属冬奥会比赛
项目,并设有冰壶世锦赛。中国女子冰壶队于2003年成立,在2009年的女子冰壶世锦赛上战胜诸多劲旅夺冠,
已成长为冰壶领域的新生力军。在某次比赛中,冰壶被投出后,如果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用时20s停止,最后1s内
的位移大小为0.2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壶的加速度大小是0.4m/s2
B.冰壶的加速度大小是0.3m/s2
C.冰壶第1s内的位移大小是78m
D.冰壶的初速度大小是6m/s
5、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3m和m的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b,中间用一细线连接,并通过另一细线将小球a
与天花板上的O点相连,为使小球a和小球b均处于静止状态,且Oa细线向右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恒为 ,需要
对小球b朝某一方向施加一拉力F。若已知sin =0.6,cos =0.8,重力加速度为g,则当F的大小达到最小时,
Oa细线对小球a的拉力大小为( )
A.2.4mg
B.3mg
C.3.2mg
D.4mg
6、为了控制高速公路上汽车的超速违章,高速公路旁边安装了很多的测速仪,图为高速交警正在使用超声波测
速仪进行测速。超声波测速仪可以定向发出脉冲超声波,也可以接收从汽车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p1、p2是测
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p3、p4分别是pl、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分析超声波信号,可以计算出汽车的速度
大小。图2是某次测速发出两个脉冲超声波和接收到两个脉冲超声波的情景,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
34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被测汽车正在驶向测速仪,速度大小约为37m/s
B.被测汽车正在驶向测速仪,速度大小约为35m/s
C.被测汽车正在驶离测速仪,速度大小约为33m/s
D.被测汽车正在驶离测速仪,速度大小约为31m/s
7、电影特技中有一种叫做“快镜头”的方法,快镜头指拍摄影片或电视片时,用慢速拍摄的方法拍摄,再用正常
速度放映或播放(比如2倍速度的快镜头是拍摄时每秒12张画面,播放时每秒24张画面),对于一个从静止开始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不使用特技时,屏幕上汽车的加速度为a,汽车运动到某点时的速度为v,当使用4倍
速度的“快镜头”时,屏幕上汽车的加速度和运动到同一点的速度分别为( )
A.8a、4v
B.8a、8v
C.16a、4v
D.16a、8v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8、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直角三角形斜面体B上面,B放在弹簧上面并紧挨着竖直墙壁,初始时A、B静止,现
用力F沿斜面向上推A,但A、B仍未动,则施力F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B之间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B.B与墙面间的弹力可能不变
C.B与墙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
D.弹簧弹力一定不变
9、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1:2,甲乙两物体所处的高度之比为2:1,他们各自做自由落体运动,则两物
体( )
A.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 :1
B.落地时速度之比是1:1
C.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1:2
D.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1:1
10、与砂桶P连接的质量不计的细绳系在C点,如图所示,在两砂桶中装上一定质量的砂子,砂桶(含砂子)
P、Q的总质量分别为 、 ,系统平衡时, 、 ,忽略滑轮的大小以及摩擦。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若在两桶内增加相同质量的砂子,C点的位置上升
D.若在两桶内增加相同质量的砂子,C点的位置保持不变
11、如图所示,带有光滑竖直杆的三角形斜劈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于斜劈上的光滑小球与套在竖直杆上的
小滑块用轻绳连接,开始时轻绳与斜劈平行.现给小滑块施加一竖直向上的拉力,使小滑块沿杆缓慢上升,整
个过程中小球始终未脱离斜劈,则有( )
A.轻绳对小球的拉力逐渐增大
B.小球对斜劈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C.竖直杆对小滑块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
D.对小滑块施加的竖直向上的拉力逐渐增大
12、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小球A、B用劲度系数为k1的轻弹簧相连,B球用长为L的细绳悬于O点,A球固定在
O点正下方,当小球B平衡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T1,弹簧的弹力为F1;现把A、B间的弹簧换成原长相同但劲
度系数为k2(k2>k1)的另一轻弹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仍使系统平衡,此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T2,弹簧
的弹力为F2,则下列关于T1与T2、F1与F2大小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T1>T2
B.T1=T2
C.F1D.F1=F2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分)
13、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
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
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相邻计数点 和 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2)打计数点5时,物块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打计数点7时,物块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
(3)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m/s2。
14、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在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块竖直木板,木板上铺有白纸,在
相隔一定距离且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固定两个光滑的定滑轮A和B,一段合适长度的绳子跨过滑轮A和B,并将绳
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OA、OB、OC拉力的
大小分别为F1、F2和F3,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钩码个数,能够保证实验顺利完成的是 。
A.钩码的个数N1 = N2 = 2,N3 = 5
B.钩码的个数N1 = N2 = 2,N3 = 6
C.钩码的个数N1 = N2 = N3 = 4
D.钩码的个数N1 = 4,N2 = 1,N3 = 6
(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 。
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
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
C.用量角器量出三根绳子之间的夹角
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3)在作图时,某组同学以表示F1、F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得到F,并在图中画出表示竖直方向的虚
线,你认为下图中图 是正确的。(选填“甲”或“乙”)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2分)
15、近两年,盐城交警将“礼让行人”作为管理重点,“斑马线前车让人”现已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如图所
示。司机小明驾车以12m/s的速度,在平直的城市道路上沿直线行驶。看到斑马线有行人后立即以 m s 的加速
度刹车,车停住时车头刚好碰到斑马线。等待行人10s后(人已走过),又用了8s时间匀加速至原来的速度。开
始刹车时设为计时起点(即 ),则:
(1)求车第3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
(2)求车从开始刹车计时,前10s内的位移大小;
(3)求从开始刹车到恢复原速这段时间内车的平均速度大小。
16、倾角为 的斜面在水平面上保持静止,斜面上有一重为 的物体 ,物体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且
.现给 施加一水平推力 ,如图所示,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求水平推力 为多大
时,物体 在斜面上静止.
17、如图所示,滑块A与小球B用同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且滑块A套在水平杆上。现用大小为 N、与水
平方向成 角的力F拉B,使A、B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过程中保持相对静止。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2
kg、1 kg,取 m/s2
(1)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是多少?
(2)滑块A与水平直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是多少?
18、渝黔高速公路巴南收费站出入口安装了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甲、乙两辆汽车分别通过ETC通道和人
工收费通道(MTC)驶离高速公路,流程如图。假设减速带离收费岛口 m,收费岛总长度为 m,
两辆汽车同时以相同的速度 km/h经过减速带后,一起以相同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甲车减速至
km/h后,匀速行驶到中心线即可完成缴费,自动栏杆打开放行;乙车刚好到收费岛中心线收费窗门停
下,经过 s的时间缴费成功,人工栏杆打开放行。随后两辆汽车匀加速到速度 后沿直线匀速行驶到相
同的目的地,设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求:
(1)此次人工收费通道和ETC通道打开栏杆放行的时间差 ;
(2)甲车比乙车先到目的地多长时间。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答案】
C
【分析】
自由落体的高度
,故 m m,最后 内 m
初速度为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比为 ,可知运动的时间为 ,
所以总位移为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
【答案】
C
【分析】
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力的合成可知,FN和F的合力与重力mg等大反向,由几何关系可知
又由胡克定律得
解得
故C为正确选项,ABD为错误选项。
故答案为C。
3、
【答案】
A
【分析】
对A受力分析分析图片甲可知,由题意得
FTcos θ=Ff1
FN1+FTsin θ=mAg
Ff1=μ1FN1
得
FT=100 N
对A、B整体受力分析分析图片乙可知,由题意得
FTcos θ+Ff2=F
FN2+FTsin θ=(mA+mB)g
Ff2=μ2FN2
得
μ2=0.3
故A为正确选项。
4、
【答案】
A
【分析】AB.设冰壶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冰壶减速到零的过程中可以看成冰壶以初速
度为零反向加速。故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最后1s的位移为
代入题中数据可得
故A为正确选项;B为错误选项;
CD.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有
总
解得
第1s内的位移为
解得
故CD为错误选项。
故答案为A。
5、
【答案】
C
【分析】
以两个小球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作出F在三个方向时整体的受力图:
根据平衡条件得知F与T的合力与总重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由力的合成图可以知道当F与绳子oa垂直
时F有最小值,即图中2位置,此时Oa细线对小球a的拉力大小为
故C为正确选项,ABD为错误选项。
故答案为C。
6、
【答案】
D
【分析】
测试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和接收信号的时间是
s s
测试仪第二次发出信号和接收信号的时间是
s s
由此可知,被测汽车正在驶离测速仪,汽车在两次接收信号的过程中运动的时间为
s s
汽车运动的距离为
m
则汽车的行驶速度为
m/s
故ABC为错误选项,D为正确选项。
故答案为D。
7、
【答案】
C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使用4倍速度的“快镜头”时,则有速度有
由于使用“快镜头”时,汽车的位移在屏幕上与不使用“快镜头”时相同,由速度位移公式 可得“快镜
头”时,屏幕上汽车的加速度为
故答案为C。
二、多选题
8、
【答案】
A;B;C
【分析】
A.初始时,A、B静止,对物块A,受到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有
若施加的力F恰好等于mAgsinɑ,则摩擦力变为零,故A为错误选项,与题意相符;
BCD.对整体分析,初始时只受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弹簧的弹力,B与墙之间无弹力,无摩擦力,弹簧的
弹力等于两物体的总重力,施加力F后,由于AB不动,则弹簧的形变量不变,弹簧的弹力不变,总重力不变,
但是F有向上的分量,所以墙对B有竖直向下的摩擦力,同时力F有水平方向的分量,等于墙面对B的弹力,故
BC为错误选项,与题意相符,D为正确选项,与题意不相符。
故答案为ABC。
9、
【答案】
A;D
【分析】
AB.根据
高度比为2:1,所以落地的速度比为 , B为错误选项A为正确选项;
CD.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为g,与重力无关。故加速度之比为1:1,C为错误选项D为正确选项。
故答案为AD。
10、
【答案】
B;C
【分析】
AB.以结点C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其中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
由几何关系可知
整理解得
选项A为错误选项,B为正确选项;
CD.由以上分析可知当砂桶(含砂子)P、Q的总质量的比值为2时,AC与BC保持垂直状态,C点的位置保持不
变,而若在两桶内增加相同质量的砂子,则两砂桶(含砂子)质量的比值会小于2,则桶Q向下移动,C点的位
置上升,选项C为正确选项,D为错误选项。
故答案为BC。
11、
【答案】
A;D
【分析】
AB.对小球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细线的拉力,分析图片甲可知:
设斜面倾角为 ,细绳和斜面的夹角为 ,根据平衡条件,细线的拉力
,
逐渐增加, 逐渐增加;支持力N逐渐减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球对斜面的压力也减小,A为正确选项;B为
错误选项;
CD.对球和滑块整体分析,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N,杆的支持力 ,拉力F,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
有: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 ,由于N减小,故 减小,F增加,C为错误选项D为正
确选项。
故答案为AD。
12、
【答案】
B;C
【分析】
对小球B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因为假设两次弹簧的形变一样,但是k2>k1,所以劲度系数为k2的弹簧弹力大,弹簧形变要恢复一些,及弹簧长
度变长,所以根据三角形相似
可知,绳子拉力不变,弹簧弹力变大。
故答案为BC。
三、实验题
13、
【答案】
6 7 1.00 1.16 2.00
【分析】
(1)[1][2]从纸带上的数据分析得出,在计数点6之前,两点之间的位移逐渐增大,是加速运动,在7之后,两
点之间的位移逐渐减小,是减速运动,所以物块在计数点6和7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2)[3]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打计数点5时的速度等于4到6间的平均速
度,则
= m/s m/s
[4]打计数点8时的速度为7到9之间的平均速度,即
m/s=0.96m/s
在打点7和8之间根据平均速度定义有
代入数据解得
m/s
(3)[5]计数点7以后做减速运动,根据逐差法得加速度的大小
m/s m/s2
14、
【答案】
C A 甲
【分析】
(1)[1]如图
对O点受力分析,OA、OB、OC分别表示三个力的大小,由于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所以OC等于OD,因此三个力
可构成一个三角形。
ABD.以钩码的个数表示力的大小,由于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则不能构成三角形,ABD为错误选项;
C.以钩码的个数表示力的大小,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则可以构成三角形,C为正
确选项。
故答案为C。
(2)[2]为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必须作受力图,所以首先要明确受力点,即要标记结点O的位置,其次要作出
力的方向并读出力的大小,最后作出力的图示。因此要从力的三要素角度出发做好记录,要记录结点O的位
置、砝码的个数和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
故答案为A。
(3)[3]本实验是要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故应将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出的合力与真实的合力进行比较而判
断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出的结果是否正确。在实验中,实际合力一定与OC在同一直线上,但由于误差的存在,根
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出合力的理论值与实际值不会完全重合,但F3一定是沿竖直方向的,故甲图正确。
四、解答题
15、
【答案】
(1)6m/s;(2)36m;(3)3.5m/s
【分析】
【详解】
(1)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
解得
m/s m/s
(2)制动时间为
由
得车从开始刹车计时,前10s内的位移大小
(3)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
从开始刹车到恢复原速这段时间内车的平均速度为
m/s
16、
【答案】
【分析】
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的条件是合外力为零;由于静摩擦力的大小可在 间变化,且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
也可能沿斜面向下,所以所求的推力应是一个范围;因为 ,说明无推力时物体将加速下滑,故推力的
最大值和最小值对应的状态是恰不上滑和恰不下滑.
以 为研究对象,设推力的最小值为 ,此时最大静摩擦力 沿斜面向上,受力分析分析图片甲可知将各
力正交分解,则沿斜面方向,有
垂直于斜面方向,有
又
解得
设推力的最大值为 ,此时最大静摩擦力 沿斜面向下,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沿斜面方向,有
垂直于斜面方向,有
又
解得
所以物体能在斜面上静止的条件为
17、
【答案】
(1) ;(2)
【分析】
(1)对小球B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拉力F和AB间细线的拉力T,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正交分解可知
解得
即
(2)将A和B作为整体研究,受力分析正交分解得,水平方向上
NA
竖直方向上
NA A B
解得
18、
【答案】
(1)21s;(2)22.75s
【分析】
(1)根据题意分析可知
km/h=20m/s
km/h=5m/s
乙车刚好到收费岛中心线收费窗门停下,则根据
可得两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m/s2
所以甲车减速到 所用时间为
s s
走过的距离为
m m
甲车从匀速运动到栏杆打开所用时间为
s s
甲车从减速到栏杆打开的总时间为
甲 s
乙车减速行驶到收费岛中心线的时间为
s s
从减速到打开栏杆的总时间为
乙 s
人工收费通道和ETC通道打开栏杆放行的时间差为
乙 甲 s s s
(2)因为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所以乙车从收费岛中心线开始出发又经 s加速到 m/s
。这个过程乙车行驶的距离与之前乙车减速行驶的距离相等即
乙 m
从收费岛中心线开始,甲车先从 m/s加速至 m/s,这个时间为 s,然后匀速行驶,所以当乙车
刚到达到v1时,对甲车有
甲 m m
故两车出收费站后都在匀速行驶时相距
甲 乙 m m
由此可求出甲车比乙车先到的时间
s=22.7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