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的
七年级下册第4课
课程标准:了解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事,从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认识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世界各地很多地区都有这样的“唐人街”,为什么外国人会将中国人称为“唐人” “唐人”和“唐人街”的提法充分体现唐朝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地位。那么,唐朝时期与外国友好往来的情况如何呢
英国唐人街
美国唐人街
日本唐人街
泰国唐人街
澳大利亚唐人街
古巴唐人街
天朝盛唐,世界瞩目
壹
一、天朝盛唐,世界瞩目
1.结合教材19页文本和图片,讲述日本遣唐使的成员、目的、规模、影响。
成员:
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
目的:
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遣唐使有十多批,最多的一次有500多人。
规模:
从公元7世纪初至9世纪末,日本先后正式派遣的遣唐使为12次。每次人数少则100多人,多则500人左右。遣唐使团集中了当时日本外交、学术、科技、工艺、音乐、美术、航海等各方面的优秀人才。 ——摘编自章林《遣唐使:中日交流的重要承载者》
特点:
从公元7世纪到9世纪
——时间长
前后有12次
——次数多
少则100多人,多则500百人左右
——规模大
精挑细选的优秀人才
——素质高
一、天朝盛唐,世界瞩目
晁衡(698年—770年)
原名:阿倍仲麻吕
国籍:日本
唐玄宗开元五年入唐,因“慕中国之风”而不肯离去。后参加科举考试,高中进士。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饶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李白《哭晁衡卿》
代表人物:
一、天朝盛唐,世界瞩目
通过查找史料、上网搜索、回顾影视作品和新闻等多种方式,印证唐文华对日本社会的巨大影响。
①制度
②经济
日本的和同开珎
(始铸于708年)
唐朝的开元通宝
(始铸于621年)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一、天朝盛唐,世界瞩目
③文化方面
④建筑方面
⑤社会习俗方面
鉴真坐像
日本国宝级文物,一共两座,木雕坐像、干漆像,陈列于奈良唐招提寺。
1)猜测鉴真的身份?
2)哪位皇帝在位时期鉴真去日本?他去日本的事件被称为?他为什么去日本?
3)鉴真的坐像形象为什么闭着眼睛?这体现鉴真怎样的精神品质?
身份:僧人
皇帝:唐玄宗 事件:鉴真东渡
原因:传播唐朝文化
原因:第六次东渡在双目失明情况下成功
精神品质:坚持不懈、舍己为人
一、天朝盛唐,世界瞩目
鉴真坐像
日本国宝级文物,一共两座,木雕坐像、干漆像,陈列于奈良唐招提寺。
4)日本为鉴真立像并列为国宝级文物的原因,结合史实说明。
原因:鉴真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史实:如 鉴真主持修建唐招提寺。
唐招提寺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义,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一、天朝盛唐,世界瞩目
唐与新罗
1.新罗派遣_________和大批_________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2.新罗仿唐制建立了_____________,采用_________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________、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使节
留学生
政治制度
科举制
医学
新罗的人参、牛黄等药材大量输入唐朝,新罗商人则从唐朝贩回丝绸、瓷器、茶叶、图书等。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崔致远,被当今韩国学术界尊奉为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诗文代表作有《桂苑笔耕》。
一、天朝盛唐,世界瞩目
求法传经,传扬盛唐
贰
视频:玄奘西行
时间:
贞观初年(唐太宗时期)
西行路线:
从 出发,经 到西域,跨葱岭经中亚往南最终到达 。
长安
河西走廊
天竺
概况:
那烂陀寺遗址
二、求法传经,传扬盛唐
据他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 ,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意义: 。
玄奘——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
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贡献:
二、求法传经,传扬盛唐
《大唐西域记》
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兼收并蓄,福荫盛唐
叁
以下文物出土于唐朝的墓葬,这些文物的出土能反映出什么历史信息。
唐代
彩绘大食人俑
唐代
彩绘非洲黑人俑
唐朝与阿拉伯、欧洲和非洲都有经济、文化的交流
东罗马金币
三、兼收并蓄,福荫盛唐
唐代大食商人俑
(故宫博物院藏)
唐代西安何家村
东罗马金币、波斯萨珊银币和日本银币
材料 新罗(朝鲜)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半岛的音乐也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
——教材P20
结合材料与所学,概括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
对外交流特点:开放;双向交流;兼收并蓄,内容多元丰富;交往的国家多;地域广泛
唐朝
新罗(朝鲜)
制度、医学、天文、历法、科技
音乐、物产
三、兼收并蓄,福荫盛唐
结合所学,思考唐朝对外交往广泛的原因?
1.唐朝的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最主要);
2.唐朝较为开放的政策;
3.唐朝发达的对外交通(陆上、海上丝绸之路);
4.杰出人物的重大贡献。
鉴真(688-763)
日本古代名医虽多,得祀像者,仅鉴真与田代三喜二人而已。
——《日本医学史》
玄奘(602-664)
·中华民族的脊梁
——鲁迅
·玄奘用极其开放的胸怀吸纳异域文化、传播中华文明,造就了亚洲特别是东亚文明的一些重要的文化特质。
——阿马蒂亚·森
三、兼收并蓄,福荫盛唐
本课小结
唐朝
西
东
印度
欧洲
非洲
日本
新罗
双向交流 开放、兼容并包
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
原因
影响
玄奘
鉴真
引进来
传出去
唐朝
中外文化
交流
材料一 隋唐时期的中外交流,更为积极的表现是文化的相互影响……从商贸活动到文化交流,形成了由内向外——隋唐向周边、由外向内——周边向隋唐的互动、辐射,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由内向外”方面,列举两件隋唐时期文化交流的史实
(1)鉴真东渡、遣唐使来华。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归纳汉唐时期中外交流的特点。
(2)以官方交流为主;交流具有双向性;中国对外传播以器物传播、实体文化(丝绸、瓷器、茶叶、铁器、冶铁等)为主;异域民族的艺术与思想深刻影响中国。
实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