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学习内容】
教材:《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行文思路,体会作者的感情。
2.品味富有感彩的语言,赏析铺陈、反语、比喻等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3.感受作者高尚的人格。
【课型及课时】
教读引领课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1课时
程曾厚说:“在和北京远隔千山万水的根西岛,有人站立起来,有个巨人站立起来。他握住文明和野蛮的标尺,大义凛然,对圆明园的被毁进行了义正词严的总结。”今天我们共同读读这个“巨人”的文字,结识这位被赞誉为“法国良心”的作家——维克多·雨果。
一、默读课文,梳理作者的观点、思路
1.法军上尉巴特勒,在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之后,给作家雨果写信,征询他对所谓“远征中国”的看法。本文即是回信。文章以巴特勒索要“赞誉”开头,以“赞誉”结尾,请同学们齐读——
“而你很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次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2.这封书信情感充沛,适宜朗读,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并勾画出作者对英法联军“远征”态度的句子,注意读出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倾向,看看这封书信主要表达了
作者什么观点,文中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作者对英法联军“远征”态度的句子: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
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
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主要观点及行文思路:这封信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英法联军侵略中国、劫掠毁灭圆明园罪行的谴责和对遭受劫难的中国的深切同情。作者从描摹、赞叹圆明园之美和揭露英法联军强盗行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二、调动想象,体会铺陈、对比写法
朗读第3段,根据作者的描述,想象一下圆明园的美。再想一想:在雨果的心目中,圆明园具有怎样的地位?
在雨果看来,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它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的杰作。
在描写中,作者运用了铺陈手法和对比手法。铺陈手法的运用:在描述圆明园时,作者对描写对象进行浓墨重彩的渲染、描绘,展现了他在无与伦比的圆明园面前的惊骇和谦卑。对比手法的运用:将圆明园与希腊巴特农神庙、埃及金字塔、罗马斗兽场、巴黎圣母院进行比较,突出圆明园在世界上的艺术价值与地位,明确指出圆明园是“世界奇迹”“亚洲文明的代表”;以美反衬丑恶,描绘圆明园之美,为下文谴责英法联军劫掠、焚毁圆明园的罪恶行径做铺垫,这样更能激起世界人民对美好的事物被毁灭的痛惜之情。
三、品读语言,赏析修辞的表达效果
1.文章后半部分围绕“两个强盗”的比喻展开,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国家、政府是抽象概念,将英国政府和法国政府比喻成“强盗”,使两国政府的形象具体化、贬义化,揭示了英法联军所谓的“远征中国”的侵略和掠夺本质,立场鲜明地表明了作者对英法侵略者的谴责和批判。
2.作者善于运用反语表明自己的态度,例如“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请从文中再找出一个例子,并说说反语的含义及作用。
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这是一种反语的手法,“更漂亮”原是褒义词,表示赞美,在这里正话反说,讽刺、批判了英法侵略者对巴特农神庙和圆明园的破坏,表达了对英法联军强盗行为的讽刺和愤慨,极具嘲讽意味。
四、课堂总结
本文从描摹、赞叹圆明园之美和揭露英法联军罪行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作者在描绘圆明园时,运用铺陈、对比,极言圆明园之美;在叙述英法联军的侵略暴行时,又运用了比喻和反语,对侵略者给予辛辣的讽刺,突出表明了作者批判英法侵略者的立场。
五、布置作业
阅读丛书文章《我控诉——致共和国总统菲利克斯·富尔的信》。
【板书设计】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描摹、赞叹圆明园——铺陈、对比
揭露、谴责侵略者——比喻、反语
第2课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了解了作者的观点和作品的行文思路,品析了语言。本节课,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法国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
一、品读关键语句,感悟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
雨果是法国人,但对法国的“胜利”没有喜悦,没有赞美,而是站在正义和良知的立场上,揭露和批判了这次“胜利”。他这样是不是不够“爱国”?请结合以下语句,谈谈你的看法。
①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②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③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鲁迅说,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不畏强权、坚守正义的雨果是真正的勇者,他站在人民的立场,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我们看到了一个有着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宽广的胸襟,秉持人道主义立场,超越了狭隘民族主义立场的知识分子——雨果。
二、研读左拉文章,感悟知识分子责任担当
雨果的崇高胸怀和人道主义精神让我们赞叹,让我们再来认识法国的另一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左拉。
1.阅读丛书中的《我控诉——致共和国总统菲利克斯·富尔的信》,选取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并说说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讽刺、愤怒……
2.结合丛书中的学习提示和下面的背景资料,从左拉的这封信中你还读出了什么呢?
背景资料:
1894年,发生了法国军方陷害德雷福斯的冤案。德雷福斯被控将国家军事机密文件售与德国,被判终身监禁,受尽折磨。三年后,法国军部发现出售文件的人实为埃斯特拉齐,但不肯改变原判。左拉很晚才得到有关材料,他立即投入为德雷福斯申冤的斗争中,为此发表了一系列演说、文章,特别是1898年1月在报上发表了又称为《上法国总统书》的致法国总统富勒的公开信。这篇公开信的发表在法国社会上引起巨大的震动,有力推动了这场斗争,同时也招致反动势力对左拉的迫害。1898年7月,左拉被无理判处一年徒刑和三千法郎罚款。他在宣判的当天流亡到英国,直到次年回国。1899年,法国司法当局被迫重审德雷福斯案,但仍判处德雷福斯十年徒刑,至1906年才完全平反,德雷福斯复职。
我读出了左拉作为法国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左拉提出控告,并非不知道自己承担的巨大风险,但他依然坚持控诉那些从未谋面、素不相识的人,其目的只是追寻真相,申雪冤屈。他为了伸张正义,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彰显了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无与伦比的勇气。
三、比较阅读两文,体会不同的语言特色
同为法国知识分子,左拉继承了雨果的良知和勇气,却在语言艺术上呈现了和雨果不同的特色。比较阅读两篇文章,举例说明它们各自的语言特色及表达效果。
文章 例句 语言特色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善于运用反语,辛辣地讽刺了英法侵略者野蛮、无耻的实质。在幽默与反讽中表达立场,体现了雨果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
《我控诉——致共和国总统菲利克斯·富尔的信》 我控诉帕蒂·德·克朗中校……我控诉梅尔锡将军……我控诉比洛将军……我控诉德·佩利厄将军和拉瓦里少校……我控诉三个笔迹专家……我控诉陆军部……最后,我控诉第一个军事法庭……我控诉第二个军事法庭…… 连续使用“我控诉……”这一句式,构成排比,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对真相的追问,渴求光明的立场,大义凛然,气势磅礴,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和良知。
四、课堂总结
正义永远不会缺席,无论是雨果的大爱还是左拉的坚持,都是人类历史上不可磨灭的珍宝。“以天下事为己任”不仅是文人担当,更是当代中学生的责任。
五、布置作业
1.预习课文《论教养》、丛书文章《择善而从最重要》。
2.请完成丛书第五单元学习任务二,提炼文章观点,品味文章语言,补充对话。
【板书设计】
雨果:超越国界 秉持人道主义
左拉:无畏恐惧 渴求真相正义(共15张PPT)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二)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教读引领课
教材:《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丛书:《我控诉——致共和国总统菲利克斯·富尔的信》
一、品读关键语句,感悟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
雨果是法国人,但对法国的“胜利”没有喜悦,没有赞美,而是揭露和批判了这次“胜利”。他这样是不是不够“爱国”?请结合语句谈谈看法。
①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 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②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③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清醒的头脑
正直的良知
宽广的胸襟
秉持人道主义立场
二、研读左拉文章,感悟知识分子责任担当
1.阅读丛书中左拉的《我控诉——致共和国总统菲利克斯·富尔的信》,选取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并说说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讽刺、愤怒……
2. 结合丛书中的学习提示和下面的背景资料,从左拉的这封信中你还读出了什么呢?
背景资料:
1894年,发生了法国军方陷害德雷福斯的冤案。德雷福斯被控将国家军事机密文件售与德国,被判终身监禁,受尽折磨。三年后,法国军部发现出售文件的人实为埃斯特拉齐,但不肯改变原判。左拉很晚才得到有关材料,他立即投入为德雷福斯申冤的斗争中,为此发表了一系列演说、文章,特别是1898年1月在报上发表了又称为《上法国总统书》的致法国总统富尔的公开信。这篇公开信的发表在法国社会上引起巨大的震动,有力推动了这场斗争,同时也招致反动势力对左拉的迫害。
背景资料:
1898年7月,左拉被无理判处一年徒刑和三千法郎罚款。他在宣判的当天流亡到英国,直到次年回国。1899年,法国司法当局被迫重审德雷福斯案,但仍判处德雷福斯十年徒刑,至1906年才完全平反,德雷福斯复职。
责任与担当
追寻真相
伸张正义
追求光明
无与伦比的勇气
雨果
左拉
—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
三、比较阅读两文,体会不同的语言特色
同为法国知识分子,左拉继承了雨果的良知和勇气,却在语言艺术上呈现了和雨果不同的特色。
比较阅读两篇文章,举例说明它们各自的语言特色及表达效果。
文章 例句 语言特色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我控诉——致共和国总统菲利克斯·富尔的信》
参考示例
文章 例句 语言特色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善于运用反语,辛辣地讽刺了英法侵略者野蛮、无耻的实质。在幽默与反讽中表达立场,体现了雨果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
参考示例
文章 例句 语言特色
《我控诉——致共和国总统菲利克斯·富尔的信》 我控诉帕蒂·德·克朗中校…… 我控诉梅尔锡将军…… 我控诉比洛将军…… 我控诉德·佩利厄将军和拉瓦里少校…… 我控诉三个笔迹专家…… 我控诉陆军部…… 最后,我控诉第一个军事法庭…… 我控诉第二个军事法庭…… 连续使用“我控诉……”这一句式,
构成排比,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对真相的追问,渴求光明的立场,大义凛然,气势磅礴,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和良知。
四、课堂总结
正义永远不会缺席,无论是雨果的大爱还是左拉的坚持,都是人类历史上不可磨灭的珍宝。
“以天下事为己任”不仅是文人担当,更是当代中学生的责任。
五、布置作业
1. 预习课文《论教养》、丛书文章《择善而从最重要》。
2. 完成丛书第五单元学习任务二,提炼文章观点,品味文章语言,补充对话。
【板书设计】
雨果:超越国界 秉持人道主义
左拉:无畏恐惧 渴求真相正义
盖大仁之极,而大勇生焉。
——谭嗣同(共21张PPT)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一)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教读引领课
教材:《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丛书:《我控诉——致共和国总统菲利克斯·富尔的信》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行文思路,体会作者的感情。
2. 品味富有感彩的语言,赏析铺陈、反语、比喻等 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3. 感受作者高尚的人格。
在和北京远隔千山万水的根西岛,有人站立起来,有个巨人站立起来。他握住文明和野蛮的标尺,大义凛然,对圆明园的被毁进行了义正词严的总结。
——程曾厚
“法国良心”——维克多·雨果
积累文学常识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 。
雨果是 (国籍)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 、
、 。
《巴黎圣母院》
法国
《雨果文集》
《悲惨世界》
《九三年》
检查预习
掌握重点字词
(1)给加点字注音。
恍若 瞥见
(2)根据拼音写汉字。
zāng wù zàn yù
fēng gōng wěi jì
huǎng ruò
piē jiàn
赃 物
赞 誉
丰功伟绩
惊骇 箱箧
jīng hài
xiāng qiè
.
.
.
.
.
.
.
.
掌握重点字词
(3)根据词义写出词语。
典范
不可名状
荡然无存
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
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
了解写作背景
1860年,英法联军闯进北京圆明园,大肆洗劫,并放火烧毁了这座“万园之园”。
法军上尉巴特勒在劫掠之后,给雨果写信,征询他对所谓“远征中国”的看法。于是,雨果写下了这封《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一、默读课文,梳理作者的观点、行文思路
“而你很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次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一、默读课文,梳理作者的观点、行文思路
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并勾画出作者对英法联军“远征”态度的句子,注意读出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倾向。
看看这封书信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文中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表现作者对英法联军“远征”态度的句子: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
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故事。
参考示例
表现作者对英法联军“远征”态度的句子: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参考示例
主要观点及行文思路:
观点:这封信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英法联军侵略中国、劫掠毁灭圆明园罪行的谴责和对遭受劫难的中国的深切同情。
行文思路:作者从描摹、赞叹圆明园之美和揭露英法联军强盗行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二、调动想象,体会铺陈、对比写法
朗读第3 段,根据作者的描述,想象一下圆明园的美。再想一想:在雨果的心目中,圆明园具有怎样的地位?
参考示例:在雨果看来,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它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的杰作。
参考示例 描写中的铺陈手法和对比手法:
铺陈手法的运用:在描述圆明园时,作者对描写对象进行浓墨重彩的渲染、描绘,展现了他在无与伦比的圆明园面前的惊骇和谦卑。
对比手法的运用:将圆明园与希腊巴特农神庙、埃及金字塔、罗马斗兽场、巴黎圣母院进行比较,突出圆明园在世界上的艺术价值与地位,明确指出圆明园是“世界奇迹”“亚洲文明的代表”;
以美反衬丑恶,描绘圆明园之美,为下文谴责英法联军劫掠、焚毁圆明园的罪恶行径做铺垫,这样更能激起世界人民对美好的事物被毁灭的痛惜之情。
三、品读语言,赏析修辞的表达效果
1. 文章后半部分围绕“两个强盗”的比喻展开,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参考示例:国家、政府是抽象概念,将英国政府和法国政府比喻成“强盗”,使两国政府的形象具体化、贬义化,揭示了英法联军所谓的“远征中国”的侵略和掠夺本质,立场鲜明地表明了作者对英法侵略者的谴责和批判。
三、品读语言,赏析修辞的表达效果
2. 作者善于运用反语表明自己的态度,例如“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笑嘻嘻地回到欧洲”。
请从文中再找出一个例子,并说说反语的含义及作用。
参考示例
反语例句: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这是一种反语的手法,“更漂亮”原是褒义词,表示赞美,在这里正话反说,讽刺、批判了英法侵略者对巴特农神庙和圆明园的破坏,表达了对英法联军强盗行为的讽刺和愤慨,极具嘲讽意味。
四、课堂总结
本文从描摹、赞叹圆明园之美和揭露英法联军罪行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作者在描绘圆明园时,运用铺陈、对比,极言圆明园之美;在叙述英法联军的侵略暴行时,又运用了比喻和反语,对侵略者给予辛辣的讽刺,突出表明了作者批判英法侵略者的立场。
五、布置作业
阅读丛书文章《我控诉——致共和国总统菲利克斯·富尔的信》。
【板书设计】
描摹、赞叹圆明园——铺陈、对比
揭露、谴责侵略者——比喻、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