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1.红碱淖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湖泊,该湖泊水质微咸,宜于鱼类生长。其水产主要有鲤鱼、鲫鱼等12种鱼类,其中鲤鱼最多,占80%,鲫鱼次之,占10%,其他鱼类占10%。下列关于红碱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红碱淖中的所有鱼是一个种群
B.红碱淖中没有营腐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C.红碱淖中的非生物环境属于生命系统的一部分
D.红碱淖不是一个生态系统
2.“一鲸落而万物生”,鲸落是指鲸鱼死亡后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态系统。鲸落形成初期,鲨鱼、盲鳗等生物吞食软组织;中期蠕虫、甲壳类生物定居下来,啃食尸体;后期厌氧细菌进入鲸鱼骨头中,分解其中的有机物,同时产生大量的硫化氢,硫细菌氧化硫化氢获得能量合成有机物。弗兰克普莱斯和罗宾普鲁姆斯是鲸落中新发现的两种蠕虫,起初科学家只观察到了雌虫,后来发现雄虫生活在雌虫体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鲸落中的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弗兰克普莱斯和罗宾普鲁姆斯的雄虫均生活在雌虫体内,是一种寄生现象
C.厌氧细菌和硫细菌都直接或间接依赖骨头中的有机物生存,均属于分解者
D.鲸落从形成到最终化为礁岩的过程中发生了群落的次生演替
3.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
B.细菌都属于自养型生物
C.生产者都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
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
4.我国嫦娥四号完成了人类在月球表面进行的首次生物实验。搭载嫦娥四号上月球的“罐子”中有土壤、空气、水和透明设备等,搭载着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果蝇和酵母菌六种生物。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这个“罐子”能形成一个简单、微型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罐子”中的六种生物分别属于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罐子”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构成
C.“罐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较弱
D.“罐子”登月为人类今后建立月球基地提供了研究基础和经验
5.[2023菏泽期末]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大量的动植物等生物,其中由7种生物组成的某食物网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最短的食物链含有4个营养级
B.B、E全部生物个体组成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
C.食物链是因捕食关系而形成的,图中生物间只存在捕食关系
D.A为生产者,若A的数量减少,则其他生物的数量一定减少
6.[2023南阳期末]某湿地生态系统食物网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朱鹮位于第三、四营养级
B.朱鹮与鱼类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
C.该食物网中有6 条食物链
D.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有贝类、鱼类
7.[2023内江期末]如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概念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生态系统
A.①②分别为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
B.以肉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属于④
C.⑥可以表示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D.通常⑥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越强
8.[2023天津期末]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甲、乙、丙、丁4个种群的数量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种群在该食物链中属于初级消费者,位于第二营养级
B.丁种群代表的生态系统成分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C.乙减少,丙增多是AB段甲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
D.四种生物及该生态系统中的所有其他生物构成一个群落
9.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解表示一个 的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光是它的 来源。
(2)蛇占有 条食物链,占有的营养级是 。
(3)若螳螂全部迁走,则黄雀的数量将会 ,原因是 。
(4)动植物遗体是图中的 通过 和 这两种作用分解的。
10.图1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据图1回答下列问题。
(1)从营养功能的角度来填写成分:B为 ,C为 。
(2)B主要是指 。
(3) 和 是联系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两大“桥梁”(填字母)。
(4)最主要成分和最活跃成分分别是 、 (填字母)。
据图2回答下列问题。
(5)该生态系统共有 条食物链。
(6)鹰占有 个营养级,请写出鹰作为最高营养级的一条食物链:
。
(7)若植食性昆虫减少,在短期内哪种生物数量将锐减 ,
理由是 。
B级 能力素养提升练
11.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其中种间竞争最为激烈的是( )
A.狼和兔 B.狼和红狐
C.兔和鼠 D.昆虫和青草
12.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的食物关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属于第一营养级
B.青蛙是初级消费者
C.蛇只属于第三营养级
D.该食物网有2条食物链
13.[多选]下面表格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表示存在捕食关系),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捕食者 被捕食者
鸟 昆虫 鼠 狐狸 草
鸟 √
昆虫 √
鼠 √
狐狸 √
鹰 √ √
A.此食物网有3条食物链
B.次级消费者有鸟、鹰、狐狸
C.人类大量捕杀鼠会使狐狸的数量增多,鹰的数量减少
D.鹰仅占有第四营养级
14.[多选][2023菏泽期末]自然界中有一种鞭毛纲原生动物——眼虫,眼虫在运动中有趋光性,这是因为在鞭毛基部紧贴着储蓄泡有一红色眼点。体内通常因含大量叶绿体而呈绿色,是一类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单细胞真核生物。春夏季节,眼虫常在有机质较多的污水内大量繁殖,使水质呈绿色,可作为有机物污染环境的生物指标。下列关于眼虫的分析,错误的是( )
A.眼虫的趋光性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适应现象
B.眼虫在生态系统中既是生产者,又可作为消费者
C.眼虫的大量繁殖可能会造成浮游动物的大量减少
D.水质污染将有利于眼虫的繁殖,其种群密度也将不断增大
15.[多选]调查发现某种蜣螂提高了“生活品位”,不仅吃粪便,还取食蜈蚣、千足虫等。与普通蜣螂相比,这种蜣螂后腿卷曲,便于捕猎,头部窄而长,便于吞食内脏。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从进化的角度看,这种蜣螂与普通蜣螂存在生殖隔离
B.从生态系统成分看,这种蜣螂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
C.该地区的蜣螂、蜈蚣、千足虫和非生物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
D.该题中有2条食物链,即蜈蚣→蜣螂和千足虫→蜣螂
16.[2023邢台期末]某地因采矿导致地表下沉,成为无法利用的荒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关部门因地制宜,通过引水等措施,将该地改造成湿地生态公园,一些生物陆续迁入,并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生物群落。如图是该公园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该公园生物群落的演替不同的演替属于 演替。
(2)图中昆虫与草食性鱼类之间的种间关系有 。
(3)因该水域有些渗漏,补水时曾不慎引入含除草剂的水,导致一些水草死亡。水草腐烂后,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中最先快速增殖的是 。
(4)通常情况下,寄生在蛙类身上的体表寄生物对蛙类种群数量的影响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昆虫对蛙类种群数量的影响;大量捕杀蛙类会导致昆虫种内竞争 (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5)图中既含有初级消费者,又含有次级消费者的生物类群除滤食性鱼类外还有 。
17.某岛屿栖息着狐和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兔和狐,狐也捕食羔羊。第5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6年,兔种群爆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
(1)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 ,兔瘟热病毒与兔的种间关系是 。
(2)画出由人、羊、狐、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
(3)人登岛后的第5年,与登岛前相比,兔种内竞争强度 (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4)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 (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5)羔羊和狐相互制约,维持其数量相对稳定,其调节机制是 。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1.C 红碱淖中的所有鱼不止一个物种,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A项错误;红碱淖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红碱淖中含有营腐生生活的异养生物(分解者),B项错误;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以红碱淖中的非生物环境属于生命系统的一部分,C项正确;红碱淖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湖泊,是一个生态系统,D项错误。
2.D 鲸落是指鲸鱼死亡后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态系统,任何生态系统的群落中都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项错误; 寄生是指不同物种间的关系,而弗兰克普莱斯和罗宾普鲁姆斯雄虫生活在雌虫体内,是同一物种雌雄个体之间的关系,不属于寄生,B项错误;硫细菌氧化硫化氢获得能量合成有机物,该生物可以自己合成有机物,属于生产者,而厌氧细菌属于分解者,C项错误;鲸落形成初期周围有大量的动植物等,因此鲸落从形成到最终化为礁岩的过程中发生了群落的次生演替,D项正确。
3.C 并不是所有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如蚯蚓、秃鹫等动物属于分解者;细菌有自养型的,如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有异养型的,如根瘤菌,属于消费者,而腐生型细菌为分解者;有的生物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占据不同的生物成分,如某些捕虫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而当其捕食昆虫时则属于消费者。
4.B 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属于生产者,果蝇属于消费者,酵母菌属于分解者,A项正确;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B项错误;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越强,“罐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较弱,C项正确;月球生物科普实验为人类今后建立月球基地提供了研究基础和经验,D项正确。
5.A 该食物网中最短的食物链为D→E→F→G、D→B→F→G,含有4个营养级,A项正确;B、E全部生物个体组成该食物网的第二营养级,B项错误;食物链是因捕食关系而形成的,图中生物间不是只存在捕食关系,如C和G之间既存在捕食关系,也有竞争关系,C项错误;A为生产者,若A的数量减少,B可以通过捕食更多的D而维持数量相对稳定,D项错误。
6.D 该食物网中有6条食物链,即水草→鱼类→朱鹮;水草→贝类→朱鹮;水草→贝类→鱼类→朱鹮;藻类→鱼类→朱鹮;藻类→贝类→鱼类→朱鹮;藻类→贝类→朱鹮,朱鹮位于第三、第四营养级,A、C两项正确;在该食物网中,朱鹮捕食鱼类,同时还与鱼类竞争贝类,因此两者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B项正确;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有朱鹮、鱼类,D项错误。
7.B ①处于第一营养级,代表的是生产者,②为初级消费者,处于第二营养级,A项正确;以肉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一定不是初级消费者,因此不能位于第二营养级,即不属于④,B项错误;⑥包括了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二者之间因为营养关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因此,⑥可以表示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C项正确;通常⑥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越强,D项正确。
8.A 由图可知,丁种群数量明显多于其他营养级,最可能为生产者,丙的数量最少,最可能为最高营养级,根据被捕食者先增加先减少,捕食者后增加后减少的特点可知甲、乙2个种群中,甲为捕食者,可推出这4个种群构成的食物链为丁→乙→甲→丙,故甲种群在该食物链中属于次级消费者,位于第三营养级,A项错误;丁种群的数量最多,属于第一营养级,在该食物链中属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项正确;AB段乙种群数量减少,使得甲的食物来源减少,且丙种群数量增多,导致甲被捕食的数量上升,故导致甲种群数量下降,C项正确;图中仅表示了某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甲、乙、丙、丁四种生物,该生态系统中还存在其他生物,故这四种生物及该生态系统中的所有其他生物构成一个群落,D项正确。
9.答案 (1)生态系统 能量
(2)2 第四和第五营养级
(3)增多 黄雀由第三和第四营养级变成了单纯的第三营养级,减少了能量的损耗
(4)细菌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解析 由于图解中含有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所以这是一个生态系统,而阳光是这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动植物的遗体等通过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分解,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
10.答案 (1)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3)D B
(4)D A
(5)8
(6)4 植物→植食性昆虫→食虫昆虫→蛙→蛇→鹰
(7)食虫昆虫 其食物单一,且有许多天敌
解析 非生物环境和生产者之间的物质联系是双向的,因此图1中A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是生产者;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两大“桥梁”,是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最主要成分,数量众多的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起加快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作用,是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以最高营养级的生物为终点,图2中的植物是各条食物链的起点,共有8条食物链;在不同食物链中鹰占有4个营养级,其中鹰占最高营养级的食物链是最长的食物链;若植食性昆虫减少,在短期内食虫昆虫会锐减,因为其食物单一,且有许多天敌。
11.C 在生态系统中,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因为共用相同的资源而种间竞争激烈,本题中“狼和红狐”“兔和鼠”处于同一营养级,排除了A、D两项,再考虑到狼和红狐还有各自的食物来源,因此这两种动物的种间竞争程度应小于兔与鼠的竞争。
12.A 草是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A项正确;青蛙是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B项错误;蛇属于第三、第四营养级,C项错误;该食物网有4条食物链,D项错误。
13.CD 根据表中生物间的捕食关系可知该食物网如图:
由图分析知,此食物网有3条食物链;次级消费者有鸟、鹰、狐狸;鹰占有第三、第四两个营养级;大量捕杀鼠,狐狸和鹰的数量都会减少。
14.BD 生物的特征是与环境相适应的,与自然选择有关,眼虫的趋光性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适应现象,A项正确;分析题意,眼虫体内含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同时眼虫可在有机质较多的污水内大量繁殖,能作为分解者存在,B项错误;眼虫大量繁殖,与浮游动物竞争溶解氧等资源,可能导致浮游动物大量减少,C项正确;眼虫可在有机质较多的污水内大量繁殖,但由于环境内的资源有限,其种群密度也不能一直增大,D项错误。
15.ACD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这种蜣螂与普通蜣螂在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上有差异,但没有研究它们之间能否自由交配或交配产生的后代是否可育,所以无法说明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A项符合题意;这种蜣螂能吃粪便,属于分解者,还取食蜈蚣、千足虫等,属于消费者,B项不符合题意;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构成,C项符合题意;食物链应以生产者为起点,D项符合题意。
16.答案 (1)初生
(2)种间竞争
(3)浮游生物类
(4)小于 增强
(5)底栖动物类、杂食性鱼类
解析 (1)在荒地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所以该公园生物群落的演替是次生演替,与该公园生物群落的演替不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2)据图可知,昆虫和草食性鱼类都以水草为食,二者的种间关系是种间竞争。
(3)水草和浮游生物类具有种间竞争关系,水草腐烂后,浮游生物类最先快速增殖。
(4)寄生在蛙类身上的体表寄生物会对蛙产生伤害,但一般不会引起蛙大量死亡,而蛙以昆虫为食,如果昆虫数量大量减少,蛙因为缺少食物数量会大量减少,所以寄生在蛙类身上的体表寄生物对蛙类种群数量的影响小于昆虫对蛙类种群数量的影响;大量捕杀蛙类,昆虫因捕食者减少数量会增加,种内竞争会增强。
(5)直接以生产者为食的植食性动物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是以初级消费者为食的肉食性动物,它们属于第三营养级。图中浮游生物类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像滤食性鱼类既可以吃浮游植物也可以吃浮游动物,所以既含有初级消费者,又含有次级消费者,与此类似的生物类群还有底栖动物类、杂食性鱼类。
17.答案 (1)捕食、种间竞争 寄生
(2)
(3)增加
(4)减弱
(5)负反馈调节
解析 (1)分析题干信息可知,人捕食狐,此时人与狐是捕食关系,人与狐都可以以羊为食物,此时人与狐是种间竞争关系,即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捕食、种间竞争;兔瘟热病毒寄生在兔子体内,兔瘟热病毒与兔的种间关系是寄生。(2)人、羊、狐、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见答案。(3)由题意可知,人登岛后的第5年,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兔数量增加,种内竞争加剧(增加)。(4)一般情况下,捕食者种群密度增加,被捕食者数量减少,被捕食者减少的个体往往是因传染病导致体质较弱的个体,所以带有病原体的个体生存下来的机会减少,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减弱。(5)生物种群数量可以通过捕食关系维持动态平衡,羔羊和狐之间通过捕食关系相互制约,维持其数量相对稳定,其调节机制是负反馈调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