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练习题--第4章测评(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练习题--第4章测评(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4.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3-05 23:0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
第4章测评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由于海洋的“公有性”,许多国家每年都向海洋中倾倒大量废物,其中多数为有机营养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废物的倾倒,导致浮游藻类的大量繁殖,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
B.海洋污染导致水产品体内残留毒素增加,鱼类受这一影响比藻类更加严重
C.海洋水体有净化功能,只要向海洋中倾倒的废物适量就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D.污染物排放导致赤潮的爆发,说明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较低
2.[2023济宁期末]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下列关于生态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保护必须处理好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B.生态保护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C.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就是保护物种多样性
D.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可以使生态足迹的值降低
3.人口、粮食、环境和资源是人类发展面临的四大问题,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量利用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产生的硫、氮氧化物,会使臭氧减少、危及全球生物
B.水土流失的冲积物、放射性物质、电厂的废热等不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C.大量猎杀野生动物使物种多样性降低,但不会影响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全球人口控制的目标是人口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基础上保持平衡
4.朱鹮是全世界最为珍稀的鸟类之一,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1964—1981年这十几年间,我
国未发现过该鸟的踪迹。1981年5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鸟类专家在陕西省八里关乡大店村姚家沟的山林中发现两个朱鹮的营巢地、七只朱鹮,其中四只成鹮、三只幼鹮。从1993年至2003年,在中国陕西、北京等地共建立了十三个朱鹮保护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朱鹮的种群密度使用的是标记重捕法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朱鹮的唯一措施
C.通过发现的七只朱鹮可推测种群的年龄结构
D.十几年间朱鹮几乎绝迹与其生存环境恶化和自身特点均有关
5.[2023邢台期末]蓝细菌爆发导致的水华现象通常被认为是N、P污染使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蓝细菌分泌的毒素会导致水生动物的死亡。如图是研究者调查并分析了某水体中影响蓝细菌数量变动的主要环境因子后所建立的概念模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A.N、P可以构成生物体内的蛋白质、核酸、脂肪等物质
B.图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是鲢鱼、鳙鱼和浮游动物
C.蓝细菌爆发后,可通过投入适量的银鱼来治理
D.蓝细菌分泌的毒素导致水生动物死亡,进一步加剧水体的污染,该过程为正反馈调节
6.某池塘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污染后,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鱼虾死亡。水中微生物分解死亡的藻类、鱼虾等,进一步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并产生毒素,水质持续恶化。人们通过种植香蒲、芦苇等挺水植物改善水质,使池塘生态系统得到恢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受污染后,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B.受污染后,池塘的水质持续恶化可能与生态系统的正反馈调节有关
C.香蒲等挺水植物与藻类争夺阳光和无机盐,可抑制藻类的大量繁殖
D.香蒲、芦苇等挺水植物能改善水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7.微山湖是山东境内的一个面积较大的湖泊,这里曾经是碧波万顷、鱼儿满湖、野鸭成群,还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景象。后来,湖区四周县市的工业快速发展,城市居民激增,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垃圾涌入该湖。湖水变得不仅浑浊,而且腥臭难闻。据统计,微山湖中已消失了一些物种,如四鼻孔鲤鱼、野鸭、水螅等。上述现象说明的道理主要是(  )
A.掠夺式的开发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B.环境污染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C.外来物种入侵破坏了生物多样性
D.环境教育缺乏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8.下列有关环境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绿萝有吸收甲醛、净化空气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外来物种的入侵是破坏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C.人工湿地受到轻微污染后很快恢复原样,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D.赤潮的发生与大量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使得水体富营养化有关
9.[2023临沂期末]海南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过度放牧导致当地天然草地退化,引发水土流失,加剧了土地沙漠化。2005年起,政府实施了生态工程建设,种植了抗旱、抗风沙的植被,科学确定载畜量。下表是海南州生态工程实施前后总生态足迹与总生态承载力的统计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年份 总生态足迹/(×104 hm2) 总生态承载力/(×104 hm2)
2005 165.5 178.7
2017 243.7 260.1
A.生态足迹是指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耕地、草地和林地的面积
B.当地居民适当减少食物中肉类所占的比例,有助于减小生态足迹
C.治理草地沙化和制定合理载畜量的措施遵循了自生和协调原理
D.数据显示2017年生态盈余较之前增加,表明生态工程建设初见成效
10.[2023潍坊期末]某湿地生态恢复工程通过在河道至河岸道路种植不同植被等措施,改善了湿地水质,美化了湿地景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河道到河岸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B.该湿地生态恢复过程中主要选用本地物种,其遵循的原理是协调原理
C.该湿地可以蓄洪防旱、净化水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该湿地群落从春季到夏季的外貌变化不属于次生演替
11.为加大对濒危物种绿孔雀的保护,我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促进了绿孔雀种群数量的增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促进了绿孔雀间的基因交流
B.提高出生率是增加绿孔雀种群数量的重要途径
C.绿孔雀成年雄鸟在繁殖期为驱赶其他雄鸟发出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
D.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是保护绿孔雀的有效措施
12.下图为某地区设计的生态工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遵循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是循环原理
B.在玉米田中引种大豆并引入食虫鸟,可提高抵抗力稳定性
C.该生态工程实现了能量的循环,使废物资源化
D.遵循自然规律,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是整体原理的体现
二、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科研人员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
C.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
D.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
14.海绵城市建设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湿地建设和河流生态修复工程是海绵城市的重要措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湿地具有净化水质、降解污染物等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湿地生态系统中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不同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
C.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
D.曝气孔增加了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同时吸附基质可增加微生物附着的表面积,提高了净化效果
15.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低的西部沙漠地区生长着一种叶退化的药用植物锁阳,该植物依附在另一种植物小果白刺的根部生长,从其根部获取营养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锁阳与小果白刺的种间关系为寄生
B.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恢复力稳定性较高
C.种植小果白刺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锁阳因长期干旱定向产生了适应环境的突变,并被保留下来
16.下图是根据生态工程原理设计的“多功能生物氧化塘”工艺流程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工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设计能净化污水,原因是植物和藻类的协同作用
B.该设计运用了自生原理
C.如果污水中有机物较少,则应采用流程Ⅰ、Ⅱ
D.该工艺不仅能净化污水,还可使污水资源化
三、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4分)
17.(14分)研究人员构建了用来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集成净水系统。该系统由水生植物净化系统(主要包括水生木本植物、水生草本植物和沉水植物)、水生动物净化系统和吸附剂系统三部分组成。
(1)水体严重富营养化往往会引起原生沉水植物的死亡,这主要与        等非生物因素有关。
(2)通过净水系统处理一段时间后,浮游藻类大量减少,可能的原因是             。水生植物能吸收富营养化水体中的Cu、Hg等重金属,采收后             (填“适合”或“不适合”)作家畜饲料,原因是   。
(3)该生态集成净水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优于单一水生植物净化系统。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18.(15分)2021年12月25日,新疆首条沙漠高速公路S21阿勒泰至乌鲁木齐高速公路通车,成为目前乌鲁木齐市和阿勒泰地区间最方便、快捷的高速公路通道。这条路穿越我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随着放牧、旅游、道路施工、石油开采等人为活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草方格沙障是沙漠治理中一种常见的治沙方法,先将干的麦草、稻草、芦苇等扎成方格形状固定于沙漠中,然后在方格中播撒固沙植物的种子,以此来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草方格沙障能蓄积降水,促进固沙植物生长,提高治理地区的物种丰富度,物种丰富度是指      。白沙蒿是沙地的“先锋”植物,能固沙改变环境,并在与柽柳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则柽柳群落被白沙蒿群落替代的现象称为     演替。若要调查白沙蒿的种群密度,应采用     ,取样的关键是       。
(2)沙漠中有一种神奇的植物——复活草,该植物有着较强的储水能力,科学研究发现复活草的储水与其体内的糖基海藻糖有关,据此研究出的化妆品体现了复活草的    价值。
(3)据研究人员发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曾经也是一片绿洲,由于环境骤变退化成沙漠,这说明了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限的,这一能力的基础是       。
(4)据了解,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担负着阻隔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向东扩张的重任,保护区中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内繁衍生息着3万多只野生动物,影响动物类群分布的两种主要因素是       和      。春天,保护区中雌、雄鸟上下翻飞,互相追逐,彼此通过飞翔来了解对方,这种现象说明                        (从信息传递功能的角度回答)。
19.(15分)下图是一个人工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大棚温度、CO2浓度等可适当控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源头是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      ,沼气燃烧后生成的CO2通入大棚内的作用是               ,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2)相对一般农业生态系统而言,此生态系统能提高经济效益,主要原因是充分利用了       中的能量,形成“无废弃物农业”,这主要是遵循生态工程的    原理。
(3)植物秸秆除作为畜禽的饲料外,还可以被微生物产生的     酶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进而转化成酒精作为燃料。葡萄糖转化成酒精的反应式为                  。在充分利用能量、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通过饲养家禽、家畜,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使环境得到保护,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
第4章测评
1.B 有机废物的倾倒,导致浮游藻类的大量繁殖,会导致其他水生植物死亡,不利于缓解温室效应,A项错误;海洋污染导致水产品体内残留毒素增加,由于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处于较高营养级的鱼类受这一影响比藻类更加严重,B项正确;海洋水体有自我净化的能力,但能力有限,且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不能因为“适量”就向海洋中倾倒废物,C项错误;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污染物排放导致赤潮的爆发,代表海洋生态系统被破坏,未说明“恢复”情况,故不能得知海洋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的高低,D项错误。
2.C 生态保护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处理好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A、B两项正确;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不只是保护物种多样性,还应包括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C项错误;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可以使生态足迹的值降低,D项正确。
3.D 大量利用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产生的硫、氮氧化物,会导致酸雨等环境污染问题,A项错误;水土流失的冲积物、放射性物质、电厂的废热等会对水体造成污染,B项错误;大量猎杀野生动物使物种多样性降低,会影响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项错误;全球人口控制的目标是降低出生率,使人口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基础上保持平衡,D项正确。
4.D 根据题意,朱鹮的数量极少,可采用逐个计数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项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朱鹮的最有效措施,但不是唯一措施,保护朱鹮还可采取易地保护,如将朱鹮迁至动物园等,B项错误;七只朱鹮样本太小,无法推测朱鹮种群的年龄结构,C项错误;朱鹮几乎绝迹不仅与其生存环境恶化有关,还与其自身特点如繁殖率低等因素有关,D项正确。
5.D 脂肪的组成元素是C、H、O,A项错误;图中蓝细菌属于第一营养级,鲢鱼、鳙鱼和浮游动物可以抑制蓝细菌数量的增长,说明其能以蓝细菌为食,则第二营养级生物有鲢鱼、鳙鱼和浮游动物,B项错误;由图可知,鲢鱼、鳙鱼和浮游动物以蓝细菌为食,但银鱼以浮游动物为食,故不能通过投放银鱼来治理蓝细菌爆发,C项错误;蓝细菌分泌的毒素导致水生动物死亡,水生动物的大量死亡又会导致水体污染加剧,这属于正反馈调节,D项正确。
6.A 生活污水中含大量有机物,池塘受污染后,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和生活污水中有机物含有的化学能,A项错误。
7.B 由“城市居民激增,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垃圾涌入该湖。湖水变得不仅浑浊,而且腥臭难闻……微山湖中已消失了一些物种”可知,环境污染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8.B 近几个世纪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范围和影响强度不断增大,物种灭绝的速度大大加快,许多生态系统遭到了干扰和破坏,故人类活动是破坏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B项错误。
9.A 生态足迹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包括耕地、草地、林地、渔业用地、建设用地及碳足迹,A项错误。
10.C 该湿地可以蓄洪防旱、净化水质,是该湿地的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项错误。
11.D 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有利于绿孔雀的繁殖和生存,促进了绿孔雀间的基因交流,A项正确;提高出生率能有效增加绿孔雀的种群数量,B项正确;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C项正确;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D项错误。
12.C 能量不可循环,该生态工程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使废物资源化,C项错误。
13.ACD 由题意可知,该菌剂由多种微生物组成,故增加了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项正确。物质循环指的是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物质流动,菌剂中的微生物作为分解者可以降解农药及其他有机物,加快了物质循环,B项错误。土壤中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农田动物的存活,从而增加了农田动物的种类;农田动物与害虫是种间竞争或捕食关系,能降低害虫的优势度,C项正确。农药降解菌由多种微生物构成,含多种基因,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将其运用于农药降解,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D项正确。
14.ABC 湿地中的动植物以及微生物通过吸附、分解等作用,可以净化水质、降解污染物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项正确;湿地生态系统是陆生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生物迁移和群落演替比较活跃,既存在开始于水生环境的水生演替,也存在开始于陆生环境的陆生演替,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不同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B项正确;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C项正确;曝气孔增加了溶解氧的含量,会使厌氧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降低,D项错误。
15.AC 由题干可知,叶退化的锁阳从小果白刺的根部获取营养物质,可判断二者为寄生关系,A项正确;西北沙漠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较低,营养结构简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恢复力稳定性一般较高,B项错误;种植小果白刺等沙生植物固沙,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项正确;突变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D项错误。
16.ABD “多功能生物氧化塘”较好地运用了自生原理,利用植物和藻类的协同作用,不仅能净化污水,还可使污水资源化。如果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高,则采用流程Ⅰ、Ⅱ;如果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低,则采用流程Ⅲ、Ⅳ。
17.答案 (1)光照和氧气
(2)被水生动物摄食,其他水生植物与其竞争阳光、生存空间和营养 不适合 Cu、Hg等重金属会沿食物链富集,造成危害
(3)生态系统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净化效果越好
解析 (1)水体严重富营养化往往会引起原生沉水植物的死亡,这主要与光照和氧气等非生物因素有关,因为水体严重富营养化过程中好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水体氧气含量下降;水体表层附着大量的浮游植物,使沉水植物光照减少。
(2)生态集成净水系统由水生植物净化系统(主要包括水生木本植物、水生草本植物和沉水植物)、水生动物净化系统和吸附剂系统三部分组成,通过净水系统处理一段时间后,因为藻类可能被水生动物摄食,其他水生植物与其竞争光照、生存空间和营养,浮游藻类大量减少。水生植物能吸收富营养化水体中的Cu、Hg等重金属,Cu、Hg等重金属会沿食物链富集,造成危害,因此水生植物采收后不适合作家畜饲料。
(3)该生态集成净水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优于单一水生植物净化系统,是因为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比单一水生植物净化系统多,而生态系统中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较强。
18.答案 (1)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 次生 样方法 随机取样
(2)直接
(3)自我调节 负反馈调节
(4)栖息空间 食物条件 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19.答案 (1)太阳能 分解者 可以增加大棚中的CO2浓度,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的强度
(2)粪便等废物 循环
(3)纤维素 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 整体
解析 (1)题图中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源头是太阳能。沼气池中的微生物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沼气燃烧后生成的CO2通入大棚内,可以增加大棚中的CO2浓度,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的强度,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2)该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了粪便等废物中的能量,因此相对一般农业生态系统而言,此生态系统能提高经济效益;“无废弃物农业”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
(3)植物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可被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水解。在充分利用能量、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通过饲养家禽、家畜,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互协调,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