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小石潭记
看图猜诗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江雪 柳宗元
柳宗元 唐代文学家。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 ,并称“韩柳”。文稿由刘禹锡编为《柳河东集》。与韩愈、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代表作有《黔之驴》、《捕蛇者说》、《永州八记》及绝句《江雪》等
柳宗元之所以被称为“史上最孤独的人”,是因为他在政治立场和个性特点、思想观点和文学风格等方面都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文化传统不同,因此他在政治和文化上受到了孤立和排斥。但柳宗元的思想和文学作品却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孤独也成为了他思想和文学创作的动力和源泉,使他的作品具有了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此间共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
创作背景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写,要想理解作者的情感,首先要了解作者创作时的处境,尤其是宪宗元和四年的心境:
柳宗元经历
(1)宪宗元和四年,柳宗元37岁,在永州已度过4年。4年间他经历了人生中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他经历与亲朋好友生死两隔的惊恐和痛苦:①王伾被贬为开州司马,不久病死;②王叔文被贬为渝州司户,次年赐死;③柳宗元和韩泰、陈谏、刘禹锡、韩晔、凌准、程异及韦执谊八人先后被贬为边远八州司马。
(2)老母不幸染病身亡,不能扶柩归葬尽最后的孝道,这又是人生一种极大的哀痛。
(3)饱受病体的折磨,到永州不过三四年,他就已经“百病所集,痞结伏积,不食自饱”。柳宗元贬官永州、形同囚徒的那几年,仍念念不忘功名和仕途,对自己无罪遭贬而愤愤不平,满腹委屈和牢骚,他认为自己的不幸遭遇与屈原相似,所以放情咏《离骚》。所以说柳宗元的人生是充满悲情的。
(4)出身于官宦世家,少年有才名,21岁即中进士。
(5)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
(6)后任柳州刺史,4年后病逝于柳州任上,终年47岁。
记 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属于记叙文的范畴。因此,
它可以写景状物,如《核舟记》;
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
也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如《岳阳楼记》。
游记散文最主要的特点是:作品所描写的景物必须完全真实,不允许夸饰和虚构;但又不是照相似的实录,而是作者融情于物,达到情景交融。
文体
记的分类
碑记
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游记
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
记...事
古代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行文可记叙,可说明,可描写,亦可抒情。
杂记
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 文体裁。
课文朗读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ɡ)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màn),蒙络/摇缀,参差(cēn cī)/披拂(pī fú)。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chè),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jì 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怆(qiǎo chuànɡ)/幽邃(suì)。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ɡōnɡ)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yī)。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
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
竹林。
好像珮环碰撞的声音。 珮、环,都是玉饰。
心里为之高兴。乐,以……为乐。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水格外清凉。尤,格外。清冽,清凉。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珮环碰撞的声音,(我)心里为之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译 文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以整块的石头为底。以为,把……作为。
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以,连词,相当于“而”。
成为。
不平的岩石。
翠绿的藤蔓。
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小潭)以整块的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译 文
水中高地。
小丘
西行百二十步
浏览路线图
篁竹
小石潭
隔篁竹,闻水声
伐竹取道
下见小石潭
yi
bu
huan
jing
移步换景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小石潭的具体样貌
石头的多样姿态
小石潭四周的环境
植被葱郁,清幽隐秘
近景
远景
第一段
发现小石潭
隔
闻
伐
取
见
水
石
树
清
怪
青
幽
移步换景 定点特写 景中含情
闻声
见形
心乐之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许,表示约数。
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澈,穿透。布,映照。
静止不动的样子。
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俶尔,忽然。
轻快迅疾的样子。
潭中的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鱼儿静止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往来轻快迅疾,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译 文
潭中景物
第二段
潭水
游鱼
托烘
清澈
侧面描写
动静结合
融
心情
人乐
由景生情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那样。
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译 文
连词,表修饰。
第三段 小潭源流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流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两岸
犬牙差互
狭长蜿蜒,源远流长
什么手法?
比喻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围绕。
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使……凄凉。寒,使……寒冷。
凄凉幽深。悄怆,凄凉。邃,深。
连词,因为。
凄清。
停留。
于是,就。
离开。
坐在小石潭边,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幽深。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于是记录下游览经历就离开了。
译 文
作者的朋友,当时也被贬到永州。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作者的朋友。
作者的堂弟。
跟随着同去。而,连词,表修饰。
两个年轻人。
同游的人: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随着同去的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译 文
水
尤清冽
场景总览
石
形态各异
树
蓊郁参差
摇曳多姿
鱼
自由轻灵
自得其乐
源流
狭长蜿蜒
源远流长
第四段
气氛
感受
幽静寂寥
凄苦孤寂
清
寓情于景
潭中气氛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Why?
游踪感受?
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所以才会有发现小石潭时心乐之,观鱼时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的愉悦心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
寓情于景
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全文对小石潭的整体感觉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主题归纳
移步换景
定点观察
闻
隔
伐
取
见
小石潭及周围景物的特点
发现小潭:
特写镜头
潭水:
清澄
侧面描写
游鱼:
动静结合
潭中景物:
潭外溪流:
溪身:
斗折蛇行
岸势:
犬牙差互
形象比喻
小潭气氛: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拟人
梳理结构
小丘西行
记录同游者
小石潭记
看图识文
古今异义
隔篁竹,闻水声
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古义:听见。
崔氏二小生
古义:表示约数。
古义:停留。
古义:离开。
古义:年轻人。
今义:戏曲中生角的一种,扮演青年男子。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今义:用鼻子嗅。
今义:允许,许可。
今义:住。
字词清单
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知其源
副词,大约
助动词,可以、能够
《愚公移山》
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
杂然相许
副词,表示约数
动词,赞同
清
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
形容词,清澈
形容词,凄清
一词多义
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隶而从者
介词,由、自
动词,跟随
环
如鸣珮环
四面竹树环合
名词,玉饰
动词,环绕
以
全石以为底
卷石底以出
以其境过清
介词,把
连词,相当于“而”
连词,因为
若
皆若空游无所依
若屈伸呼吸
曾不若孀妻弱子
动词,好像
代词,你
动词,如、比得上
而
潭西南而望
乃记之而去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顺承
《杞人忧天》
《愚公移山》
为
全石以为底
为坻,为屿
动词,作为
动词,成为
乃
乃记之而去
乃不知有汉
副词,于是、就
副词,竟然、居然
《桃花源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心乐之
下见小潭
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
潭西南而望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词类活用
斗折蛇行:形容道路、水流等蜿蜒曲折。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凄,使……凄凉。寒,使……寒冷
名词作状语。斗,像北斗星那样。蛇,像蛇那样
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斗折蛇行
其岸势犬牙差互
凄神寒骨
成语积累
省略句:
如鸣珮环
谓语前置,即“如珮环鸣”
倒装句:
影布石上
“布”后省略介词“于”,即“影布(于)石上”
斗折蛇行
省略主语,即“(溪水)斗折蛇行”
卷石底以出
谓语前置,即“石底卷以出”
全石以为底
宾语前置,即“以全石为底”
文言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