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题破山寺后禅院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题破山寺后禅院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5 16:21:2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1张PPT)
题破山寺后禅院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了解作者
常建(708-765),籍贯邢州,后游历长安人,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仕途坎坷,直到天宝年间才被授予县尉,后辞职还乡。长期过着漫游生活,来往山水名胜,后移家隐居鄂渚。他的诗歌往往以山林寺观为描写对象,善于用光和影构成幽静的境界。今存诗五十七首,其中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较为著名。
了解题目
常熟虞山是苏南风景名区,现已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虞山北麓的兴福寺是佛教名刹,景致迷人。寺中禅院的一块石碑上,镌刻着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诗,是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手迹,成为兴福寺画龙点睛之笔。
破山寺,即兴福寺,古址在江苏常熟虞山北麓。后禅院,禅院即寺院,寺院一般分前后院,前院讲经、供佛,后院即“后禅院”,为僧人居住区。题目的意思是:写破山寺后禅院。交代了写作的内容。诗人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见旭日初升,光照山林,又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面对这幽美的圣境,作者慨然命笔,写出了这寄托自己遁世情怀诗篇。
注释
清晨:早晨。
入:进入。
古寺:指破山寺。
初日:早上的太阳。
照:照耀。
高林:高树之林。
曲径:一作“竹径”,又作“一径”。
通:一作“遇”。
幽:幽静。
禅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
悦:此处为使动用法,使……高兴。
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
空:此处为使动用法,使……空。此句意思是,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万籁:各种声音。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
此:在此,即在后禅院。
都:一作“俱”。
但余:只留下。一作“惟余”,又作“唯闻”。
钟磬:指钟、磬之声。磬,古代用玉或金属制成的曲尺形的打击乐器。
原文
题/破山寺/后禅院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译文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深处,
禅房掩映在繁茂的花木丛中。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
深潭倒影,更使人觉得心境的空灵。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
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赏析
赏析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首联写了哪些内容?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首联点明了时间、地点,写出古寺清新幽静的环境。诗人一大早就“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块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
请赏析首联中“入”、“照”运用的妙处。
一个“入”字,写出了古寺美景之幽远,一个“照”字又将旭日东升时的勃勃生机给刻写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诗人欣喜昂扬的情绪。首联是写后禅院的远景,为下文的近景刻画打下了基础。
如何理解“高林”呢?
“高林”即“丛林”,一语双关,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
小结:清晨,诗人漫步进入古老的破山寺。初升的太阳透过繁茂高大的树木,将柔和温暖的光芒洒在诗人身上。
赏析颔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颔联写了什么内容?
颔联点出题中“后禅院”三字,描写出通向后禅院的小路弯曲幽远和后禅院景色幽静迷人。
欧阳修对颔联推崇有加,请你说说此联好在哪里?
这一联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以静衬静,描写出通向后禅院幽深的小路和后禅院景色的幽静迷人。
写出了禅院中花木繁盛的样子,表现了禅院中幽深安静的环境,暗示此处少有人来,营造了“空灵”的意境,与后文的“空人心”相照应,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美好生活,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深”字为人所称道,说说你的理解。
要达到能够领悟妙道的胜境,先得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
小结:整联传达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韵,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从而成为千古名句。
诗的颔联后来简化为成语:曲径通幽,常被用于题景,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黄龙洞等,你认为这成语隐含了什么哲理?
赏析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颈颔联写了什么内容?
颈联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以动衬静,为全诗增添了肃穆与淡雅之气。
颈联“诗眼”是什么?有何妙处?
颈联中“悦”“空”两字是此联的“诗眼”,“悦”是说秀美的山中景色使鸟的性情欢悦。“空”是说潭水清澈,临潭顾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或杂念)消除净尽。。“悦”“空”两字表现了环境的幽静,写出了作者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表现了作者欢悦、宁静、空灵的心境。
小结:颈联写山光物态,写小鸟欢飞,写潭影空明,无一不在形象地暗示禅味佛理感化人心,净化灵魂的奇妙作用。
赏析尾联“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尾联写了哪些内容,手法上有何特点?
是上一联的补充,进一步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以动衬静,映衬山寺万籁
俱寂的宁静气氛。
这是一种以动衬静的写法。尘世万物间的其他声音都没有了,只剩下钟磬之音,袅袅不绝,进一步衬托禅院的幽静,作者以声静来衬写心静,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佛门清静生活的向往,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流露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淡淡忧伤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有人说,既然万籁此都寂,就不应再有钟磬音,似乎是矛盾的,请你从表现手法和诗人内心旨趣两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教师总结
本诗通过写破山寺中的高林、曲径、花木、山水等景物,运用以静显静,以动衬静表现手法,创造出幽深寂静、安祥和平、自然高远的意境,抒发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课堂测试
C
与“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在表现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一项是( )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杂念顿消
诗的颔联、颈联写出了环境 _______、______ 的特点,“空人心”的意思是指禅院的景色使人内心___________ 。
宁静
幽美
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