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1.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同步练习
1.下列现象中,属于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A.大树底下好乘凉 B.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 C.云南大旱植被大量减少 D.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2.昆明市滇管局实施了“放鱼滇池生态保护行动”。据测定投放的鲢鱼每长 1 公斤,要吃掉 100-150公斤蓝藻。实施保护行动 10 年以来,滇池水质持续向好。此现象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环境能改变生物
3.下图植物A有着发达的根系,请你推测植物A最可能生长的环境是
A.寒冷地区 B.温润地区 C.干旱地区 D.温暖地区
4.“惊垫”在每年三月初。“垫”指某些昆虫入冬后藏于土中,减少活动;“惊”指它们在这个节气前后从蛰伏中苏醒过来。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B.表现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有利于动物在低温条件下生存 D.冬眠的昆虫生活不需要营养
5.下列现象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的是( )
A.蚯蚓使板结的土壤疏松 B.北极熊有较厚的皮下脂肪层
C.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D.生活在贫瘠土壤中的植物植株矮小
6.生物兴趣小组要捕捉鼠妇进行探究实验,下列场所不适宜作为捕捉环境的是( )
A.草坪的石头堆里
B.庭院的菊花盆下
C.墙角的草丛中
D.学校的篮球场上
7.很多谚语与生物学现象有关,下列谚语中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C.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D.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8.在寒冷的冬季,柳树纷纷落叶,而松树依然葱绿,这体现( )
A.柳树不适应寒冷的冬季
B.柳树和松树都适应寒冷的冬季
C.松树比柳树更适应寒冷的冬季
D.柳树和松树存在着竞争
9.下列哪些是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
①营养物质②阳光③空气④水⑤适宜的温度⑥土壤⑦一定的生存空间
A.①②③⑤⑦ B.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10.泉州湾地区台风灾害频发,生长在泉州湾的红树林,因为有错综复杂的气生根、板状根能牢牢固定在滩涂上,可抵抗强风暴的袭击。这说明( )
A.生物制约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影响环境
11.荒漠植物梭梭在荒漠环境(a)和人工创设的最适环境(b)中的身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b环境下的身型不同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a、b环境下的身型不同表明梭梭不能适应荒漠环境
C.a环境下的身型是遗传物质和荒漠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D.b环境下的身型只与植株遗传物质有关,而与环境无关
12.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对于一只生活在四川森林里的熊猫来说,影响它生活的生态因素包括哪些( )
A.森林里所有的植物和其他种类动物
B.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山石等非生物因素
C.A和B的总和
D.A和B的总和再加上森林里其他熊猫
13.与“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的生物与环境关系相同的选项是( )
A.朵朵葵花向太阳 B.春风又绿江南岸 C.春江水暖鸭先知 D.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14.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下列生物之间存在的关系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青草与山羊 B.害虫与青蛙 C.水稻与稗草 D.松树和松鼠
15.春天去当地湿地公园踏青,你会看到一些现象。下列现象与生命特征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睡莲的茎是中空的——生物适应环境
B.岸边的柳树发出嫩芽,长出新叶——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C.树上的麻雀看到游人,拍打着翅膀飞走了——生物具有应激性
D.盛开的桃花,粉的似霞,白的似雪——生物具有变异现象
16.下列各项中,能体现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
A.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 B.仙人掌的叶变为刺
C.大树底下好乘凉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17.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有光”和“无光”两种环境条件,探究“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这种探究方法的类型和选取的变量是( )
A.观察法、水分 B.实验法、温度 C.调查法、光照 D.实验法、光照
1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所描绘的自然景象反映了
A.生物适应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影响环境 D.环境适应生物
19.图中分别表示两种生物间的关系,自左至右它们依次是( )
A.捕食、寄生、竞争 B.寄生、捕食、互利共生
C.互利共生、捕食、竞争 D.竞争、捕食、寄生
20.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 )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21.自然界中,正是由于 流、 流和 流的存在,使生物间“牵一发动全身”, 生物和环境才成了统一整体。
22.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的步骤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在实验装置两侧中央各放入五只鼠妇,静置 分钟,每分钟统计一次鼠妇数目。
23.白熊是一种生活在北极的陆生动物。请你写出它在北极冰天雪地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
24.对于每种生物来说,除了它自身以外周围其他 构成了影响它的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主要有 、 、 、 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一个生物生活的 或 的生物。
25.生物的生存要受到多种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仙人掌主要受 的影响;南方植物移栽到北方就容易死亡,主要受 的影响;绿色植物放到暗处长势就不好,主要受 的影响。
2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必须 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 着环境。
27.农谚道:种豆肥田。这是因为在大豆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大豆与其根部的根瘤菌之间的关系属于 。
28.自然界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每种生物都有独特的适应环境的能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 和 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等方面。
29.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 , 适应环境.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共同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30.当土壤中水分分布不均匀时,根朝向较湿润的地方生长得快,这种植物的感应性称为 ,同时根也会向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这称之为 ,生长在悬崖峭壁的松树,笔直挺拔,说明植物有 。
试卷第4页,共4页
试卷第1页,共4页
参考答案:
1.C
2.C
3.C
4.D
5.A
6.D
7.D
8.B
9.C
10.B
11.C
12.D
13.D
14.C
15.B
16.B
17.D
18.B
19.C
20.C
21. 物质 能量 信息
22.2
23.白熊体表有毛,脂肪多,具有保温作用
24. 一切因素 光 温度 水 空气 同种 不同种
25. 水分 温度 阳光
26. 适应 影响
27.共生
28. 形态 结构
29.改变环境
30. 向水性 向肥性 负向地性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