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1.1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08-25 10:3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图形的平移(一)
一、教材分析
“图形的平移”是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的第一节,它对图形变换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在前面已学习了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为以后探索旋转、位似的性质奠定基础。它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是本章学习的重要目标。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八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图形的轴对称”,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图形变换的数学活动经验,运用类比的数学思想,从轴对称的眼光看待平移,会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创设特定情境,使学生一直处于轴对称和平移相互交融的氛围之中,会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探索平移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意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基本内涵,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和对应角分别相等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在活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方法。
情感与态度:
通过收集自己身边“平移”的实例,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欣赏生活中平移图形与学生自己设计平移图案,使学生感受数学美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都比较强的科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在导入新课的环节,借助多媒体随时的展示出了学生所提到的图片,给予学生一种直观、形象的感觉,更有利于学生深入的理解平移的概念。在探究图形的平移的性质时,此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我保留了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平移的性质这一部分,这样一部分能力较高的学生基本上已经可以自主的生成这部分知识了。之后我利用几何画板来展示图形的平移过程,使得图形的平移更加形象直观,也照顾了一些后进生,有利于促优扶困,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平移设计图案,这个让不同层次的同学有不同的发展,并且感受到生活中的美。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
1.多媒体播放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美丽的图案。
2.引入问题,出现课题:
请你判断: 小明跟着妈妈乘观光电梯上楼,一会儿,小明兴奋地大叫起来:“妈妈!妈妈!你看我长高了!我比对面的大楼还要高!”小明说的对吗?为什么?
3.接触平移现象: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展示画面)现实生活中平移的具体实例:(1)箱子在传送带上移动的过程。
(2)手扶电梯上人的移动的过程。
教师提问:
① 你能发现传送带上的箱子、手扶电梯上的人在平移前后什么没有改变,什么发生了改变吗?
② 在传送带上,如果箱子的某一按键向前移动了80cm,那么箱子的其它部位(如箱子上的锁)向什么方向移动?移动了多少距离?
③ 如果把移动前后的同一箱子看成长方体(多媒体演示书上的图3-2),那么四边形与四边形的形状、大小是否相同?
学生观察多媒体展示的图片。总结这些图片的共同点。
借助PPT播放图片
第二环节:探究新知
活动一:探求平移的定义
根据上述分析,你能说明什么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活动二:探究平移的性质
用几何画板演示图形的平移过程,让学生通过对图形平移现象的观察,探索其中的性质。
教师提出问题:
想一想:(课件演示图3-2)
(1)在上图中,线段AE,BF,CG,DH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2)图中每对对应线段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3)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
教师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总结平移的概念。
学生分组,共同探讨平移的性质。
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
第三环节:例题讲解
(几何画板演示)如图所示,△ABE沿射线XY的方向平移一定距离后成为△CDF。找出图中存在的平行且相等的三条线段和一组全等三角形。
学生观察、思考、相互讨论,然后叫学生回答。
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
第四环节:展示应用 评价自我
1. 如图所示,∠DEF是∠ABC经过平移得到的,∠ABC=33O,求∠DEF的度数。
2.下列B组中的图形能否由A组中的图形经过平移后得到?
3. 观察下面两幅图案,并回答下列问题:
a.这个图有什么特点?
b.它可以通过什么“基本图案”经过怎样的平移而形成?
c.在平移的过程中“基本图案”的大小、形状、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进一步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基本内涵,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和对应角分别相等的性质。
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
第五环节:链接知识 归纳小结
组织学生小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并作适当的补充。
学生自己总结
多媒体课件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为了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我采用学具,加强学生对旋转特征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方式,通过有色彩、有动感的画面,展示图形的平移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经过观察、分析、比较,共同获得新知,进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然后把生活中平移图形抽象成几何图形,再次展示平移过程,从而得出平移方向,平移距离、对应点等概念。增加课堂容量和教学的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探究、应用平移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