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同步练习.doc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同步练习.doc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3.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25 17:3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九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同步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占领了幽云十六州,与中原政权的冲突加剧的皇帝是( )
A.辽太祖 B.辽太宗 C.元昊 D.成吉思汗
答案:B
知识点:民族政权并列的时代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A选项辽太祖统一契丹各部,契丹境内生活着契丹、汉、女真、回鹘等族人民,阿保机的儿子辽太宗时,契丹从后晋皇帝石敬瑭手中得到了幽云十六州,CD两个选项与题干没有联系。所以正确答案是辽太宗。
点评:考察占领了幽云十六州,与中原政权的冲突加剧的少数民族首领。
2.契丹政权的建立者是( )
A.耶律阿保机 B.元昊 C.赵匡胤 D.完颜阿骨打
答案:A
知识点:民族政权并列的时代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916年,契丹族杰出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控制着北方的广大地区。B选项元昊是党项族首领,c选项赵匡胤是北宋的开国皇帝,D选项完颜阿骨打是女真族的首领。所以正确答案是耶律阿保机。
点评:考察的是建立契丹政权的少数民族首领。
3.下列活动,与耶律阿保机无关的是( )
A.提倡农业 B.接受中原封建文化 C.建立契丹国 D.获幽云十六州
答案:D
知识点:民族政权并列的时代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916年,契丹族杰出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控制着北方的广大地区。他提倡农业,制定各项典章制度,接受中原封建文化,阿保机的儿子辽太宗时,契丹从后晋皇帝石敬瑭手中得到了幽云十六州。所以正确答案是获幽云十六州。
点评:考察的是少数民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的贡献。
4.西夏和北宋讲和的原因是( )
A.西夏被北宋打败了 B.宋朝被西夏打败了
C.宋夏连年交战,双方损失很大 D.夏受到辽的威胁,需要联合北宋
答案:C
知识点:民族政权并列的时代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本质的理解能力,分析四个选项可知:A、B、C都不是西夏和北宋讲和的原因,其讲和的真正原因是连年战争,双方损失严重。所以正确答案是C选项宋夏连年交战,双方损失很大。
点评:考察的是建立契丹政权的少数民族首领。
5.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应指( )
A.李林甫 B.秦桧 C.杨国忠 D.魏忠贤
答案:B
知识点:民族政权并列的时代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从题干中的岳飞墓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佞”臣应指是秦桧。
点评:考察的是抗金名将岳飞和佞臣秦桧的有关内容。
6.关于辽对金战争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前期是正义战争,后期是非正义战争 B.前期是非正义战争,后期是正义战争
C.正义战争 D.非正义战争
答案:B
知识点:民族政权并列的时代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本质的理解能力。辽国统治者对女真族一贯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使得女真族人民对辽统治者恨之入骨,所以辽对金战争战争前期是非正义的战争,由于女真人是为民族自卫而战,很快就取得了抗辽的胜利,但后来,金军屡败辽军,且继续进攻,目的在于掠夺土地、人口和财物,这时候战争的性质就发生了改变。所以选B前期是非正义战争,后期是正义战争。
点评:本题是对少数民族政权进行战争性质的考查。
7.下列朝代中,曾出兵夺取幽云十六州地区,并同辽两次作战的是( )
A.后唐 B.后晋 C.南宋 D.北宋
答案:D
知识点:民族政权并列的时代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北宋建立后,为了夺取幽云十六州,两次对辽用兵,都被辽挫败,所以选D北宋。
点评:本题是对北宋与少数民族关系的考查。
8.辽军大举进攻北宋政权,主张坚决抵抗的是( )
A.寇准 B.宋真宗 C.李纲 D.宋钦宗
答案:A
知识点:民族政权并列的时代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在1004年秋,辽军大举进攻北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宋的都城,北宋宰相寇准坚决主张抵抗,力劝皇帝亲征。故选A寇准。
点评:本题是对北宋与少数民族辽的关系的考查。
9.建立西夏国的党项族属于哪个少数民族一支 ( )
A.匈奴族 B.回纥族 C.契丹族 D.羌族
答案:D
知识点:民族政权并列的时代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唐末五代,成为西北地区的一股强大的势力。故选D羌族。
点评:本题是对少数民族党项族的考查。
10.契丹建国后,都城在( )
A.南京 B.上京 C.燕京 D.中都
答案:B
知识点:民族政权并列的时代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916年,阿保机称皇帝,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故选B上京。
点评:本题是对少数民族契丹族的考查。
11.1127年,赵构称帝是在( )
A.东京 B.洛阳 C.应天 D.临安
答案:C
知识点:民族政权并列的时代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北宋灭亡的同一年即1127年,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应天称帝,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故选C应天。
点评:本题是对南宋建立的考查。
12.宋金议和后,金迁都燕京,主要是为了( )
A.进入南宋 B.抵抗蒙古 C.进攻西夏 D.加强对黄河流域统治
答案:D
知识点:民族政权并列的时代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后来,为了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把都城迁到燕京,改名为中都。故选D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点评:本题是对宋金关系的考查。
13.在北宋和辽、西夏的关系中,不确切的是( )
A.北宋与辽、西夏长年进行战争 B.北宋和辽、西夏在边界地区进行贸易
C.北宋给辽、夏"岁币" D.辽、西夏向北宋称臣
答案:D
知识点:民族政权并列的时代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ABC三个选项都是正确的,而D选项是不正确的,1005年,辽宋达成和议,辽撤兵,北宋答应送给辽岁币;而1044年,西夏和宋达成和议,元昊向宋称臣。故选D辽、西夏向北宋称臣。
点评:本题是对北宋和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关系的考查。
14.澶渊之盟前,北宋对辽采取的主要政策是( )
A.防御 B.进攻 C.和亲 D.投降
答案:A
知识点:民族政权并列的时代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北宋建立后,为了夺取幽云十六州,两次对辽用兵,都被辽挫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所以选A防御。
点评:本题是对北宋和少数民族政权辽关系的考查。
15.杨家将的故事发生于( )
A.北宋和西夏对立时期 B.北宋和辽对立时期  c.北宋建立时期 D.五代十国时期
答案:B
知识点:民族政权并列的时代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北宋建立后,为了夺取幽云十六州,两次对辽用兵,都被辽挫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宋太宗灭北汉后,乘胜向辽进攻,遭到失败,几年后,他再次攻辽,西路军副帅老将杨业,在掩护边民撤退时,被辽军包围,最后被俘,绝食三日而死,后世人把他和他的后代的事迹编成杨家将的故事。所以选B.北宋和辽对立时期。
点评:本题是对北宋和少数民族政权辽关系的考查。
16.南宋和北宋相比,其政治特点的相同之处有( )
①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 ②皇帝重文轻武,靠议和苟安 ③投降派占上风,主战派受排挤 ④被少数民族政权所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民族政权并列的时代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通过自己的历史知识储备,对南宋和北宋进行比较,可以发现①②③④均符合题干要求。所以选D①②③④。
点评:本题是对两宋相同的政治特点的考查。
17.历史上曾经遭受辽控制压迫的女真族生活在我国(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南地区
答案:A
知识点:民族政权并列的时代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通过自己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故选A.东北地区。
点评:本题是对女真族的生活范围的考查。
18.作为一名女真人,他赖以生存的食物主要来源于( )
A.农业生产 B.渔猎 C.采集 D.与其他部族的交换
答案:B
知识点:民族政权并列的时代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通过自己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故选B.渔猎。
点评:本题是对女真族的生活范围的考查。
19.下列对完颜阿骨打事迹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
①在他的领导下,完颜部统一了女真各部 ②他建立了金政权 ③他领导金灭掉了辽政权 ④在灭辽后,他又灭掉了北宋 ⑤南宋和完颜阿骨打订立了和约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答案:C
知识点:民族政权并列的时代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通过自己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①在他的领导下,完颜部统一了女真各部 ②他建立了金政权 ③他领导金灭掉了辽政权。阿骨打1115-1123在位,所以④⑤和他没有关系。故选C.①②③。
点评:本题是对杰出的少数民族首领贡献的考查。
20.金灭掉辽后,又发动了对北宋的战争,其主要目的是( )
A.称霸中国 B.掠夺土地和财富
C.摆脱北宋对其控制压迫 D.推动女真族和汉族之间的交往
答案:B
知识点:民族政权并列的时代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通过自己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在灭辽的当年冬天,为了掠夺中原地区的土地和财富,金挥师南下,大举进攻北宋。故选B.掠夺土地和财富。
点评:本题是对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金关系的考查。
二、填空题:
21.( )年,阿保机称帝,建立( )国,都城( )。阿保机就是( )。
答案:916 契丹国 上京 辽太祖
知识点:民族政权并列的时代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通过自己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点评:本题是对少数民族政权辽建立的时间、都城和建立者的考查。
22.( )年,夏宋双方达成和议,( )向宋称臣,北宋送给西夏( )。
答案:1044 元昊 岁币
知识点:民族政权并列的时代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通过自己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点评:本题是对少数民族政权西夏与宋关系的考查。
三、判断题:
23.女真族是唐朝羌族的一支,11世纪女真完颜部逐步统一女真各部。阿保机于1115年在会宁称皇帝,国号金。
答案:女真族是唐朝靺鞨的一支,11世纪女真完颜部逐步统一女真各部。阿骨打于1115年在会宁称皇帝,国号金。
知识点:民族政权并列的时代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通过自己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发现,女真族是是唐朝靺鞨的一支,而不是羌族的一支,在会宁称皇帝的是阿骨打北宋阿保机。
点评:本题是对少数民族政权金的有关知识的考查。
四、材料解析题: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高乃翁。
——陆游《示儿》材料二 南宋诗人这样描绘统治者的生活:“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做汴州。”
材料三 1141年宋金订立和议:南宋对金称臣,割让部分土地,每年向金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
(1)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出现的时代。
(2)材料二反映的内容和材料三出现的现象有何关系?
(3)举例说明和材料二反映的内容截然相反的人物和事迹。
答案:(1)南宋。
(2)材料二反映了南宋统治者腐朽的生活,统治者贪图享乐,不思抗金一味妥协,才出现了材料三宋金和议现象。
(3)提示:岳飞抗金、宗泽抗金等南宋抗金人物和事迹均可,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知识点:民族政权并列的时代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南宋的有关知识。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有关南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进而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还做到了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05年,宋辽双方和议时,内侍误传输银绢300万两,宋真宗大吃一惊。后来听说是绢20万匹,银10万两后,又沾沾自喜,以为这是宋朝谈判的"胜利"。
请回答:(1)你赞同宋真宗的态度吗
(2)你对"澶渊之盟"又是如何认识的
答案:(1)不同意。
(2)宋真宗的态度反映了他的昏庸无知。"澶渊之盟"对北宋政权而言,意味着军事上的软弱,无力从根本上抵御辽的侵扰,是个屈辱的条约,由此加重了北宋人民的经济负担,但利用战役的胜利和辽统治者要求议和的心理,换取了此后的百余年的和平友好关系,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知识点:民族政权并列的时代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澶渊之盟》的有关知识。
点评:通过对《澶渊之盟》的做答,通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