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舒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舒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5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05 14:4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
1.(2分)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属于古代亚非地区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分)古代谚语反映一定的时代特征。下列谚语能反映古代印度社会的是(  )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我的国王同属刹帝利”
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D.“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3.(2分)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西欧庄园的特点是(  )
A.处于资产阶级统治之下
B.农副产品逐渐走向市场
C.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D.是一个相对自由自治的共同体
4.(2分)《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国家立法的纪念碑,也是较早的罗马法文献。下列关于该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B.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C.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
D.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5.(2分)“他被称为……大帝……假扮成水手,随使节团前往西欧各国考察,对西方的科学技术深感兴趣;他又聘请外国专家、工匠和技师到俄国传授技术。”他(  )
A.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 B.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
C.废除了俄国的农奴制 D.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6.(2分)如图示意图反映事件发展进程中的焦点是(  )
A.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B.议会和王权的矛盾
C.地方和中央的关系 D.国家的统一和分裂
7.(2分)“18世纪的英国恰好是煤炭价格低廉而人力成本昂贵的国家。在逐利的工厂主看来,推广机器生产可以利用廉价的煤炭替代昂贵的劳动力,从而产生更大的利润。”材料中的“机器”是由谁改良的(  )
A.斯蒂芬森 B.凯伊
C.瓦特 D.哈格里夫斯
8.(2分)俄国1860年时企业总数130家,工人人数约19550人,到1879年企业总数达420家,分析导致数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民主共和制的建立
B.生产关系发生变革
C.国内外市场的扩大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9.(2分)黑人奴隶制度是罪恶的,下列人物宣布解放黑人奴隶的是(  )
①林肯
②亚历山大二世
③拿破仑
④玻利瓦尔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0.(2分)“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同美洲开始有了联系,各地区的商品逐渐在欧洲市场上出现;主要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西班牙、葡萄牙以及英国、尼德兰所代替。”这一材料是讲述(  )
A.文艺复兴的意义
B.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C.三角贸易的结果
D.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过程
11.(2分)1861年世界发生许多重大事件,以下属于这一年发生的事件是(  )
①南北战争
②印度民族大起义
③俄国农奴制改革
④日本明治维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2分)历史学家刘宗绪指出: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由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制度,经过200多年的发展,这个时期美国、俄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
A.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B.使三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D.保留了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
13.(2分)比较和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研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
A.推动了政治民主化
B.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
C.推翻了殖民统治
D.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14.(2分)列宁指出:“最可靠最必要,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这个“历史联系”就是历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下列选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因果
A 中古西欧城市兴起 加速了封建国家的分裂
B 日本进行大化改新的发展 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 拜占庭人长期采取封闭保守的态度 拜占庭文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
D 早期资产阶级的出现 确立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A.A B.B C.C D.D
15.(2分)“全部近代历史上,没有别的事件比它更惊人地影响了普通人的生活,或对人类的进步开拓了更广阔的前景(  )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工业革命 D.百日维新
二、辨析改错题(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6.(2分)公元前27年,凯撒实行元首制,实际上成了罗马第一个皇帝。
判断:   
改正:   
17.(2分)为了巩固统治,查士丁尼命人编纂《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判断:   
改正:   
18.(2分)文艺复兴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判断:   
改正:   
19.(2分)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是日耳曼人阻断了原来的东西方商路。
判断:   
理由: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20.(10分)17﹣18世纪,英、法、美等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纷纷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阅读材料
材料一:1640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
材料二:1789年7月14日,巴黎城中枪声四起,愤怒的市民拿起武器同军警展开激战……这一天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材料三:英国曾经是风光无限的世界霸主和最大的帝国,现在的英国给人的感觉是欧洲二流国家,不再是威风凛凛的英帝国了。
——摘编自《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1)(2分)材料一中所指“旧政治制度”是什么?“新政治制度”指什么。
(2)(2分)“新政治制度”在英国表现为什么形式?英国为确立“新政治制度”颁布了一部什么文献。
(3)(2分)7月14日是法国的国庆日,请你说出法国大革命的高潮是什么?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的一位风云人物,请你说出他上台后的对内对外措施。
(4)(4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曾经成为“世界霸主”的政治、经济因素。
21.(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将美国建成一个民主的联邦共和国之后,拒绝了部下要他做国王的请在担任了两届总统后,开创了美国总统任期制的先例。为纪念他,美国人民在首都的市中心建立了一座高约168米的纪念碑。
——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二: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久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却期望他停止分裂。它或者变成一种东西
——林肯1858年的一次演说
材料三:19世纪最后40年间美国工业的发展速度极为惊人,1860年它在主要资本主义家中工业产值排名第4位,还不足英国工业总产值的1/2,它的工业产值已居世界首位,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1/3,在当时资本主义强国首屈一指。
——选自《美国通史》
请回答:
(1)(2分)根据材料一概括出美国人民为华盛顿建立纪念碑的原因。
(2)(2分)材料二中“一半奴役一半自由”分别是指什么?
(3)(2分)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内战的必然性。
(4)(4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19世纪最后40年间美国工业的发展速度极为惊人”的原因。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2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历史人物 人物介绍
1
2 英国工程师,1810年开始着手制造蒸汽机车,经过几年的努力,被称为“旅行者号”,这台机器在前进时不断从烟囱里冒出火来
3
4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著有《人口原理》一书,在提醒人类要注意处理好人口增长的问题上有积极意义
(1)(2分)上面材料中图2展示的人物是    ;图4展示的人物是    。
(2)(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将图1、3中相关人物介绍补充完整。
(3)(4分)用一句话说明图1与图2和3代表的历史事件的关系。
(4)(4分)图2和3代表的历史事件与图4人物研究的社会现象有何关联。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
1.(2分)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属于古代亚非地区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答】金字塔是非洲古埃及的文明成果;司母戊鼎是我国商朝的文明成果。①②④正确;帕特农神庙是欧洲古希腊的文明成果,排除BCD。
故选:A。
2.(2分)古代谚语反映一定的时代特征。下列谚语能反映古代印度社会的是(  )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我的国王同属刹帝利”
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D.“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答案】B
【解答】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在这一制度中,掌管祭祀,主要是国王和官吏等;第三等级是吠舍、畜牧业和商业,故“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B符合题意,以牙还牙,排除A,不是我的附庸”反映的是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给我一个支点,排除D。
故选:B。
3.(2分)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西欧庄园的特点是(  )
A.处于资产阶级统治之下
B.农副产品逐渐走向市场
C.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D.是一个相对自由自治的共同体
【答案】C
【解答】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大约到11世纪。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C项正确;
当时并没有资产阶级,庄园是由封建领主控制;
庄园自给自足,商品主要是自己消费;
庄园并不是一个相对自由自治的共同体,排除D项。
故选:C。
4.(2分)《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国家立法的纪念碑,也是较早的罗马法文献。下列关于该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B.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C.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
D.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答案】D
【解答】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所有权和债务权、刑法。《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AB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选项D说法错误。
故选:D。
5.(2分)“他被称为……大帝……假扮成水手,随使节团前往西欧各国考察,对西方的科学技术深感兴趣;他又聘请外国专家、工匠和技师到俄国传授技术。”他(  )
A.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 B.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
C.废除了俄国的农奴制 D.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答案】A
【解答】根据材料“他被称为……大帝……假扮成水手,随使节团前往西欧各国考察,并虚心学习、工匠和技师到俄国传授技术,材料中的“他”是俄国沙皇彼得一世,积极学习西方科技、军事实力都大大增强。故A项正确,属于封建性质的改革,而排除B项,与题干人物无关;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彼得一世改革没有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故选:A。
6.(2分)如图示意图反映事件发展进程中的焦点是(  )
A.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B.议会和王权的矛盾
C.地方和中央的关系 D.国家的统一和分裂
【答案】B
【解答】如图示意图反映的事件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发展进程中的焦点是议会和王权的矛盾,议会重新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展进程中的焦点是议会和王权的矛盾、地方和中央的关系,排除ACD。
故选:B。
7.(2分)“18世纪的英国恰好是煤炭价格低廉而人力成本昂贵的国家。在逐利的工厂主看来,推广机器生产可以利用廉价的煤炭替代昂贵的劳动力,从而产生更大的利润。”材料中的“机器”是由谁改良的(  )
A.斯蒂芬森 B.凯伊
C.瓦特 D.哈格里夫斯
【答案】C
【解答】根据材料“推广机器生产可以利用廉价的煤炭替代昂贵的劳动力”及所学知识,178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带动煤炭的开采和使用;斯蒂芬森发明火车,不是推广机器生产的发明;凯伊发明飞梭,排除B项,引发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浪潮,排除D项。
故选:C。
8.(2分)俄国1860年时企业总数130家,工人人数约19550人,到1879年企业总数达420家,分析导致数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民主共和制的建立
B.生产关系发生变革
C.国内外市场的扩大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答案】B
【解答】由题干“俄国1860年时企业总数130家,工人人数约19550人,工人人数增至62000人”可以看出,俄国的企业总数和工人人数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造成表中数据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生产关系的变革;当时俄国依然是沙皇专制统治;国外市场的扩大从表格材料中无法体现;这一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刚刚开始,排除D。
故选:B。
9.(2分)黑人奴隶制度是罪恶的,下列人物宣布解放黑人奴隶的是(  )
①林肯
②亚历山大二世
③拿破仑
④玻利瓦尔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解答】1862年9月24日,林肯发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叛乱诸州的奴隶全部获得自由,①正确,排除②,排除③,玻利瓦尔宣布解放黑人奴隶,④正确,C正确。
故选:C。
10.(2分)“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同美洲开始有了联系,各地区的商品逐渐在欧洲市场上出现;主要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西班牙、葡萄牙以及英国、尼德兰所代替。”这一材料是讲述(  )
A.文艺复兴的意义
B.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C.三角贸易的结果
D.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过程
【答案】B
【解答】阅读题文获取信息:“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开始形成世界市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新航路开辟以后、非洲,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故选:B。
11.(2分)1861年世界发生许多重大事件,以下属于这一年发生的事件是(  )
①南北战争
②印度民族大起义
③俄国农奴制改革
④日本明治维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答】1861年,反对奴隶制的共和党人林肯就任总统。1861年4月,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①③符合题意;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全面改造日本,②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2分)历史学家刘宗绪指出: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由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制度,经过200多年的发展,这个时期美国、俄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
A.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B.使三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D.保留了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
【答案】A
【解答】历史学家刘宗绪指出: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由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这个时期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分别是美国内战、明治维新。美国独立战争使美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1861年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
故选:A。
13.(2分)比较和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研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
A.推动了政治民主化
B.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
C.推翻了殖民统治
D.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答案】A
【解答】根据所学,克伦威尔、拿破仑分别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有关,他们都推动了各自的政治民主化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排除B项,只有美国推翻殖民统治;英国法国推翻了封建专制。
故选:A。
14.(2分)列宁指出:“最可靠最必要,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这个“历史联系”就是历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下列选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因果
A 中古西欧城市兴起 加速了封建国家的分裂
B 日本进行大化改新的发展 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 拜占庭人长期采取封闭保守的态度 拜占庭文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
D 早期资产阶级的出现 确立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A.A B.B C.C D.D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拜占庭人长期采取封闭保守的态度和拜占庭文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这组因果关系的对应是正确的,攻下了君士坦丁堡,古老的千年帝国灭亡,无视西方兴起的文明新因素,封闭保守,积极进取;开放包容。
故选:C。
15.(2分)“全部近代历史上,没有别的事件比它更惊人地影响了普通人的生活,或对人类的进步开拓了更广阔的前景(  )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工业革命 D.百日维新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个新的工业部门﹣﹣机器制造业诞生了。从19世纪初起、德国。它极大地促进了这些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开创了人类真正意义上的工业,标志着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给殖民地人民带来苦难,资源争夺成为主要矛盾,破坏了自然环境,为人类的进步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叙述的是工业革命。
故选:C。
二、辨析改错题(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6.(2分)公元前27年,凯撒实行元首制,实际上成了罗马第一个皇帝。
判断: × 
改正: 凯撒改正为屋大维 
【答案】判断:×;改正:凯撒改正为屋大维。
【解答】屋大维首创了“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故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判断:×;改正:凯撒改正为屋大维。
17.(2分)为了巩固统治,查士丁尼命人编纂《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判断: √ 
改正: √ 
【答案】√。
【解答】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从529年起,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买卖、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罗马民法大全》的手抄本在意大利被发现。《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故答案为:√。
18.(2分)文艺复兴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判断: × 
改正: 文艺复兴运动 改为启蒙运动。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启蒙运动兴起,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卢梭等。
故答案为:
判断:×;改正:文艺复兴运动改为启蒙运动。
19.(2分)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是日耳曼人阻断了原来的东西方商路。
判断: × 
理由: 日耳曼人改为奥斯曼人 
【答案】判断:×;改正:日耳曼人改为奥斯曼人。
【解答】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是奥斯曼人阻断了原来的东西方商路。15世纪中期,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使得从东方运往欧洲的商品价格更加昂贵。
故答案为:
判断:×;改正:日耳曼人改为奥斯曼人。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20.(10分)17﹣18世纪,英、法、美等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纷纷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阅读材料
材料一:1640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
材料二:1789年7月14日,巴黎城中枪声四起,愤怒的市民拿起武器同军警展开激战……这一天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材料三:英国曾经是风光无限的世界霸主和最大的帝国,现在的英国给人的感觉是欧洲二流国家,不再是威风凛凛的英帝国了。
——摘编自《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1)材料一中所指“旧政治制度”是什么?“新政治制度”指什么。
(2)“新政治制度”在英国表现为什么形式?英国为确立“新政治制度”颁布了一部什么文献。
(3)7月14日是法国的国庆日,请你说出法国大革命的高潮是什么?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的一位风云人物,请你说出他上台后的对内对外措施。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曾经成为“世界霸主”的政治、经济因素。
【答案】(1)旧制度:封建制度。
新制度:资本主义制度。
(2)表现: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统治。
文献:《权利法案》。
(3)高潮: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执政。
对内措施:对内颁布《民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立法典范;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
对外措施:拿破仑多次发动对外战争,打败反法联盟,维护革命成果。
(4)政治因素: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统治。
经济因素:通过的早期的殖民掠夺和工业革命,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解答】(1)旧制度、新制度:根据材料一“1640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产生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指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2)表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政治制度”在英国表现为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统治。
文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3)高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高潮事件是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执政,平息了国内的叛乱。
对内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上台后,确立资本主义立法典范。
对外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多次发动对外战争,维护革命成果。
(4)政治、经济因素:根据材料三“英国曾经是风光无限的世界霸主和最大的帝国,不再是威风凛凛的英帝国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统治,通过的早期的殖民掠夺和工业革命。
故答案为:
(1)旧制度:封建制度。
新制度:资本主义制度。
(2)表现: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统治。
文献:《权利法案》。
(3)高潮: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执政。
对内措施:对内颁布《民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立法典范。
对外措施:拿破仑多次发动对外战争,打败反法联盟。
(4)政治因素: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统治。
经济因素:通过的早期的殖民掠夺和工业革命,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21.(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将美国建成一个民主的联邦共和国之后,拒绝了部下要他做国王的请在担任了两届总统后,开创了美国总统任期制的先例。为纪念他,美国人民在首都的市中心建立了一座高约168米的纪念碑。
——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二: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久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却期望他停止分裂。它或者变成一种东西
——林肯1858年的一次演说
材料三:19世纪最后40年间美国工业的发展速度极为惊人,1860年它在主要资本主义家中工业产值排名第4位,还不足英国工业总产值的1/2,它的工业产值已居世界首位,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1/3,在当时资本主义强国首屈一指。
——选自《美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美国人民为华盛顿建立纪念碑的原因。
(2)材料二中“一半奴役一半自由”分别是指什么?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内战的必然性。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19世纪最后40年间美国工业的发展速度极为惊人”的原因。
【答案】(1)原因:领导独立战争取得胜利;建立了民主的联邦制共和国;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先河。
(2)“一半奴役”指南方的种植园奴隶制;“一半自由”指北方资本主义制度。
(3)美国独立后,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经济制度;随着美国领土的扩张,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主张限制奴隶制的林肯当选美国总统,加速了内战的爆发;广大美国人民反对奴隶制度,南方蓄谋已久。
(4)南北战争的胜利,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
【解答】(1)原因:根据“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独立战争胜利”领导独立战争取得胜利;根据“将美国建成一个民主的联邦制共和国”得出建立了民主得出的联邦制共和国。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林肯的演说中表述了当时美国的现状,美国就形成了南北方两种不同的经济,南方种植园奴隶制和北方的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他把国家形容为“房子”,希望维护国家的统一。
(3)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战争前,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需要南方为它提供工业原料,而南方宁愿将棉花等工业原料输往英国以换回其所需要的廉价工业品,从欧洲输入廉价工业品。而北方从保护本国工商业发展角度出发;南方使用奴隶劳动;北方发展资本主义工业。随着“西进运动”,南北双方为了西部奴隶制度是否合法的问题争执不下。主张限制奴隶制的林肯当选总统,蓄谋叛乱,战争不可避免。
(4)根据所学可从南北战争的胜利,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故答案为:
(1)原因:领导独立战争取得胜利;建立了民主的联邦制共和国。
(2)“一半奴役”指南方的种植园奴隶制;“一半自由”指北方资本主义制度。
(3)美国独立后,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经济制度,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加速了内战的爆发,南方蓄谋已久。
(4)南北战争的胜利,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2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历史人物 人物介绍
1
2 英国工程师,1810年开始着手制造蒸汽机车,经过几年的努力,被称为“旅行者号”,这台机器在前进时不断从烟囱里冒出火来
3
4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著有《人口原理》一书,在提醒人类要注意处理好人口增长的问题上有积极意义
(1)上面材料中图2展示的人物是  斯蒂芬森 ;图4展示的人物是  马尔萨斯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将图1、3中相关人物介绍补充完整。
(3)用一句话说明图1与图2和3代表的历史事件的关系。
(4)图2和3代表的历史事件与图4人物研究的社会现象有何关联。
【答案】(1)图2斯蒂芬森。
图4马尔萨斯。
(2)图1:牛顿是英国著名科学家,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成就突出,被誉为“近代物理学之父”。
图3: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他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
(3)关系: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推动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4)关联:图2和图3涉及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的增长,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为图4马尔萨斯研究人口问题奠定了基础。
【解答】(1)图2:根据题干信息“英国工程师,1810年开始着手制造蒸汽机车,他终于在1814年发明了一台蒸汽机车,这台机器在前进时不断从烟囱里冒出火来,设计出蒸汽机车。
图4:根据题干信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著有《人口原理》一书,提出的‘人口论’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可知是指马尔萨斯。
(2)图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牛顿是英国著名科学家,在数学、物理学等领域成就突出。
图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
(3)关系:根据图1牛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代表的是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与此相关的事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与此相关的事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4)关联:根据图3涉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图3涉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为图4马尔萨斯研究人口问题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为:
(1)图2斯蒂芬森。
图4马尔萨斯。
(2)图1:牛顿是英国著名科学家,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天文学,被誉为“近代物理学之父”。
图4: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他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碱性蓄电池,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
(3)关系: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推动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4)关联:图2和图3涉及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的增长,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