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七课君主集权的强化同步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后金政权的建立者是女真族杰出少数民族政治家( )
A.阿骨打 B.阿保机 C.铁木真 D.努尔哈赤
答案:D
知识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解析:
分析:后金政权的建立者是女真族杰出少数民族政治家努尔哈赤。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对知识记忆能力应加强。
2、后金都城盛京是今天的( )
A.长春 B.哈尔滨 C.沈阳 D.盛京
答案:C
知识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解析:
分析: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后迁都沈阳,后改称盛京。所以后金都城盛京是今天的沈阳。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古今地名的对比。
3、后金与清朝的关系类似于( )
A.西汉与东汉 B.蒙古与元朝
C.北宋与南宋 D.隋朝与唐朝
答案:B
知识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解析:
分析:后金与清朝的关系类似于蒙古与元朝。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后金与清朝的关系。
4、以下关于后金兴起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明朝后期由辽东地区的建州女真发展而来
B.创立八旗制度,战斗力加强
C.努尔哈赤于1616年称汗
D.努尔哈赤称汗后,逐步统一了女真各部
答案:D
知识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解析:
分析:努尔哈赤是在统一女真族以后才称汗建立后金政权的。
点评:这是一道逆向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准确掌握情况。
5、努尔哈赤与哪个历史人物的共同之处最多( )
A.冒顿单于 B.元昊
C.完颜阿骨打 D.忽必烈
答案:C
知识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解析:
分析:努尔哈赤和完颜阿骨打都是女真族杰出的首领,都统一了女真各部,都建立了女真政权,都制定了统治制度。
点评:本题考查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6、下列人物中,是女真首领的是( )
①阿保机②阿骨打③努尔哈赤④怀仁可汗
A.①② B.③④C. ②③ D.①④
答案:C
知识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解析:
分析:经回忆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初,女真首领阿骨打在会宁称帝,建立金国,而明朝后期,女真的杰出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
点评:此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的前后贯串能力。
7、清朝的开国皇帝是( )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康熙帝 D.乾隆帝
答案:B
知识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解析:
分析:回忆所学知识可知,皇太极是清朝的开国皇帝。
点评:此题旨在考查“清朝的建立”这一知识点,旨在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8、清朝设立军机处的目的是( )
A.加强皇权B.加强军权
C.提高内阁地位D.加强六部实权
答案:A
知识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解析:
分析:经回忆所学知识可知,清朝设立军机处是为了加强皇权。
点评:此题旨在考查“军机处的设立”这一知识点,旨在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与辨析能力。
9、军机处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设立该机构的皇帝是( )
A.顺治 B.康熙 C.雍正 D.乾隆
答案:C
知识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解析:
分析:设立军机处的皇帝是雍正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军机处的设立。
10、军机处的设立( )
①提高了办事效率,处理政务迅速、机密②成为清朝君主集权的得力工具③使清朝的军事实力大增④成为文字狱盛行的导火线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答案:C
知识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解析:
分析:军机处的设立是清朝加强君权的一个措施,从此军国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跟军事实力和文字狱无关。
点评:本题考查对军机处的认识。
11、议政大臣会议名存实亡是在( )
A.雍正帝时 B.努尔哈赤时
C.皇太极时 D.顺治帝时
答案:A
知识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解析:
分析: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
点评:本题考查对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理解。
12、下列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努尔哈赤迁都北京,后改称盛京
B.皇太极重视发展生产,改革内政,并注意选拔人才
C.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D.皇太极改国号为清,他就是清太宗
答案:A
知识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解析:
分析:努尔哈赤迁都的是沈阳,不是北京。清顺治帝迁都北京。
点评:本题考查对清朝历史的认识。
13、关于军机处设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军机处的设立,使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
B.军机大臣由皇帝亲自选调大臣组成
C.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军机大臣的地位
D.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答案:C
知识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解析:
分析:军机处的设立,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并没有提高了军机大臣的地位,A、B、D项均正确,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军机处。
14、文字狱自古就有,统治阶级实行文字狱的目的都是为了( )
A.笼络人才B.选拔官吏
C.加强君主集权D.稳定社会秩序
答案:C
知识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解析:
分析:一切政权采取的一切措施,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就要加强君主集权,所以此题应选C。
点评: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解与辨析能力。
15、明清时,有人恭维皇帝“为世作则”,因古汉语中“则”与“贼”同音而遭斩;有人随便写了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也被统治者认为是在讽刺朝廷而被杀。这反映了当时哪一历史现象( )
A.统治者重视科举制度B.士受到社会普遍尊重
C.统治者大兴文字狱D.统治者设立廷杖制度
答案:C
知识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解析:
分析:统治者对“则”“贼”、“清风”“清朝”的歪曲理解,充分体现了其实行文字狱的形式上的歪曲变化。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清朝文字狱。大兴文字狱,这是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
16、我国封建社会中,文字狱最为严重的是( )
A.秦朝B.汉朝C.元朝D.清朝
答案:D
知识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解析:
分析:文字狱,古已有之,它是中国封建社会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就其严重性和残酷性而言,当数清朝。A、B、C都不带普遍性、经常性。
点评:本题考查文字狱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出现的普遍性、经常性。秦朝虽有焚书坑儒,但就程度而言不如清朝。解答时应抓住题干中的“最为严重”这一信息。
17、刘锐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三本书,准备写一篇历史论文,下列论文题目最符合刘锐同学想法的是( )
A.浅议特务机构B.古代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C.明清的君主专制D.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答案:D
知识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解析:
分析:“文字狱”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8、“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清代史学家赵翼这句话说的是( )
A.明代的六部长官B.明代的锦衣卫
C.清代的军机大臣D.清代的内阁大臣
答案:C
知识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解析:
分析:清代史学家赵翼这句话说的是清代的军机大臣只负责传达皇帝旨意,完全失去了政治责任感,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军机处的设立。
19、清代诗人龚自珍有首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搂,不拘一格降人才。”该诗直接抨击的是清朝的( )
A.经济凋蔽 B.文化专制
C.君主专制 D.官场腐败
答案:B
知识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解析:
分析:上述清代诗人龚自珍的诗直接抨击的是清朝的文化专制——大兴文字狱,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文字狱是指封建社会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清朝大兴文字狱,在思想和文化界造成了一种“万马齐喑”的局面,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造成了社会恐慌,摧残了人才,制约了社会文化的发展。
20、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是( )
A.秦、汉 B.元、清 C.金、元 D.辽、宋
答案:B
知识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解析:
分析:元朝、清朝分别是少数民族蒙古族、满族建立的统一的王朝。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王朝。
二、非选择题
21、比一比,完颜阿骨打与努尔哈赤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答案:相同点:①都统一过女真各部;②都建立过少数民族政权;③都率领女真族反抗过民族压迫。
不同点:①时代不同:完颜阿骨打生活在12世纪,努尔哈赤生活在16—17世纪;②具体贡献不同:完颜阿骨打创立了女真文字,努尔哈赤创立了“八旗制度”;③反抗民族压迫的对象不同:完颜阿骨打抗辽,努尔哈赤抗明。
知识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解析:
分析:金和后金同族同宗,有许多相似之处,而阿骨打和努尔哈赤分别是它们杰出的首领,因此它们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由于时间相隔久远,他们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回忆所学知识,仔细分析比较后即可得出正确结论。
点评:本题属于分析比较类型的问答题。比较分析的对象是历史人物,在比较时,应抓住两个人物的主要活动,本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比较评价。
22、中国古代“大一统”的政治格局的形成、发展,跟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密切相关的。我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同样也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
请回答:
(1)请写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名称。
(2)西汉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3)元朝政府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实行了什么制度?
(4)明朝时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了许多措施,请你列举其中一条。清朝哪一机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答案:(1)秦朝。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行省制度。
(4)改革行政机构,废行省,没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八股取士;明成祖削藩;迁都北京等。军机处。
知识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解析:
分析: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西汉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元朝政府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实行了行省制度。明朝时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了许多措施,改革行政机构,废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八股取士;明成祖削藩;迁都北京等。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皆望风观景,畏避太甚。见鳝而以为蛇,遇鼠而以为虎,消阳刚之气,长柔媚之风,此与世道人心实有关系。
材料二 19世纪初清政府放宽文网后,许多知识分子仍心有余悸,如龚自珍所说的那样:“避席畏间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1)上述材料反映了清朝的什么政策?
(2)清政府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政策?
(3)该政策对当时的文化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1)文化专制政策(文字狱)。
(2)为了从思想上控制人民。
(3)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知识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解析:
分析:要做好此题,首先要读懂材料,要读懂材料,需抓住材料的关键点。材料二中的关键点是“清政府”“知识分子”“文字狱”。通过以上关键点便可知本材料是关于清朝实行的文字狱,然后依据所问的问题组织答案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24、下图是清朝时设置的一个军事机构。清代史学家赵翼说:“该机构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结合上述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该机构的名称是什么?是哪一皇帝设立的?
(2)依据你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说说该机构的职责是什么?
(3)该机构设立后,清朝中央政权机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1)军机处。雍正帝。
(2)记述皇帝的旨意,不得加以修饰,如实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
(3)军机处设立后,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
知识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解析:
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其次是回顾所学知识,找出与材料相关的人物和事件。题目限定这是清朝时的军事机构,且该机构的职责是传达旨意,不得随意更改,这样我们就可以联想到军机处。材料提供的图片选自教材,容易辨认,通过图片可以进一步确定这个“军事机构”就是军机处。回顾教材相关知识即可作答。
点评: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阅读教材中插图。
25、下面是甲乙两同学对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与清朝统治者之间关系的对话:
甲:“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巩固了清朝的统治,军机处的设置使全国上下听命于皇帝一人,文字狱的兴起,使知识分子更加温顺。”
乙:“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初衷是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客观上不是统治的巩固,而恰恰是清王朝走向衰落的反映。”
你认为哪位同学的观点更道理 说明理由。
答案:乙同学的观点更有道理。军机处的设置是强化君权的工具,官员们只能按照皇帝的旨意办事,使这些官员的政治责任感和创造精神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知识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解析:
分析:从分析军机处的作用和文字狱的危害着手。
点评: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利:①加强君主的权力,有利于政治安定。②军机处的设置,提高办事效率。君主决定,快速下达命令,避免大臣办事扯皮、拖拉作风。弊:①军机处大臣什么都听皇帝的,自己没有任何权力,从而丧失政治责任感和创造精神。②清朝文字狱,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