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牛顿第一定律 同步练习 (基础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哪位学者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 )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阿基米德 D.张桃园
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直接实验的结果
B.牛顿第一定律是对亚里士多德说法的肯定
C.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理论推导的
D.牛顿第一定律是以实验为基础,通过推理得出的
3.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B.运动的物体若去掉所有力的作用,物体一定会慢慢停下
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D.牛顿第一定律是由实验直接得出的
4.研究运动物体不受力会怎样时,要用小车从斜面上滑下,观察在水平面上小车滑行的距离,此时应改变( )
A.水平面的光滑程度 B.小车的质量
C.小车开始下滑的高度 D.斜面的坡度
5.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物体不受力时才有惯性 D.物体受力后惯性增大了
6.下列情景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减速进站的火车
B.空中匀速下落的降落伞
C.弯道匀速滑行的滑冰运动员
D.从树上落下的苹果
7.如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假设,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B.①②③④都是实验事实
C.①②是实验事实,③④是实验推论
D.①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8.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伸直状态, 现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若某次小球摆到B点时,细线突然断开,则小球将( )
A.在B点保持静止 B.沿BE方向竖直下落
C.沿BC方向飞出去 D.沿BD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9.2022年7月16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两颗卫星发射升空。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受到的所有外力同时消失,卫星将( )
A.做匀速直线运动 B.慢慢停下来
C.竖直下落 D.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
10.下列实例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A.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 B.上下楼梯时靠右行走
C.重物从高处落下的过程 D.驾驶员和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
11.关于惯性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倾,是因为乘客有惯性
C.跳远时助跑可以使自己跳得更远,是因为速度越大时惯性越大
D.锤柄在固定物体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牢固了,是因为锤头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12.手拍衣服上的灰尘是利用了惯性,下列关于惯性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B.火车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太空中运动的宇航员没有惯性
D.乘公交车时拉好扶手可以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13.在昆明市第七届运动会(青少年)田径预赛中,来自各县区的运动员们奋力拼搏,超越自我,充分展示奥林匹克精神。关于比赛中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短跑比赛时,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具有惯性
B.三级跳远比赛时,运动员需要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从而跳得更远
C.标枪比赛时,标枪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铅球比赛时,若所有外力都消失,空中飞行的铅球会立即掉落至地面
14.下列事例中利用惯性的一组是( )
①火车进站前,撤去动力,仍能进站
②高速路上汽车要限速行驶
③上岸后的鸭子,振动翅膀,把身上的水抖掉
④用力拍打被子,使被子上的灰尘落下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15.在地面上滚动的足球,如果其受到的外力突然消失,则它将 ;用手握住一个瓶子,现将手松开,若在松手的同时,瓶子受到的一切外力消失,则瓶子将 。(均选填“静止不动”“做减速直线运动”“做加速直线运动”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16.如图小明同学在中考体育测试中,参加立定跳远项目,从跳起到落地的过程(忽略空气对小明的作用力),小明在空中可以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原因是小明具有 ;当小明向右侧起跳,在空中运动到最高点时,若受到的重力突然消失,则小明接下来的运动情况是: 。
17.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①原来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 ;②原来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 。
18.用头顶出去的足球仍能继续运动,是由于足球具有 ;足球最终落回到地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19.某次救援演习任务中,一架飞机要对地面上某一指定目标进行空投救灾物资,则飞行员应在飞机到达目标 (选填“前”或“后”)进行空投,物资才能落到预定地点。投放救灾物资后,整个飞机的惯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如图,拨动簧片,把小球与支座之间的金属片弹出时,小球并没有随金属片飞出,这是因为小球具有 ,小球又落回支座上是因为受到了 的作用。
21.如图所示,水平公路上向前行驶的汽车中,有一竖直站立的人突然向前倾。人向前倾说明人具有 ,此时,车是突然 。(选填“加速”或“减速”)
22.2022年2月6日我国女足战胜韩国获得亚洲杯冠军。比赛中,啦啦队击鼓助威,鼓声通过 传到运动员的耳中,运动员奋起一脚,球离开脚后由于 飞进球门,顶起球网,使球网发生形变的施力物体是 。
三、实验题
23.如图甲为小明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小明先后三次将同一小车放在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然后分别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小车,使其沿斜面向下运动,逐渐减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观察小车运动的距离,从而得出力和运动的关系。
(1)小明在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不要求解释错误的原因): 。
(2)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 (选填“越大”或“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或“慢”)。
(4)推理:本实验中,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 。
(5)在此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请问:牛顿第一定律又叫 定律,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
24.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让同一小车滑到接触面分别为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为了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实验时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滑下,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选填“转换法”、“模型法”或“控制变量法“);
(2)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车在运动时不受阻力,则小车将在水平面上 。说明物体的运动 (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25.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每次必须使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 。
(2)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 (选填“a”、“b”或“c”)。
(3)通过三次正确的实验操作能说明:三次实验,小车在 表面上停止得最慢,是因为小车在该表面上受到的阻力最 ,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 。
(4)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运动。
四、综合题
26.(1)当小汽车发生被追尾交通事故时,坐在车上乘客的头部会向 (选填“前倾”或“后仰”);
(2)请你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
(3)此时车上的 安全设备能够起到保护头颈部的作用。
27.如图是运动员把足球顶出去的情景。
(1)用力把球顶出去,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足球被顶出去后,会继续向前运动一会儿,这是因为足球具有 ;
(2)请在图中画出足球受力的示意图(忽略空气阻力)。
参考答案:
1.B
2.D
3.C
4.A
5.B
6.B
7.D
8.B
9.A
10.A
11.B
12.D
13.A
14.B
15. 做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不动
16. 惯性 做水平方向的匀速线运动
17.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18. 惯性 运动状态
19. 前 变小
20. 惯性 重力
21. 惯性 减速
22. 空气 惯性 足球
23. 分别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小车 相等 越小 慢 做匀速直线运动 惯性 不能
24. 同一高度由静止 控制变量法 做匀速直线运动 不需要
25. 使滑块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b 木板 小
远 匀速直线
26. 后仰 被追尾后,坐在该车内的乘客身体加速向前运动,而头部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头部会向后仰 头枕
27. 运动状态 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