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 2 4 届 高 三 调 研 测 试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75 分钟;总分:100 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综合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使用答题卡的学校请将选择题的 答案直接填涂到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 I 卷(选择题 共 46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4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3 年 12 月 22 日,北京时间 11:27:09,我们迎来冬至时刻。图 1 为“2000~2030
年平均地轴倾角(黄赤交角)与实际的瞬时地轴倾角关系图”。据此回答 1~3 题。
图 1
1.此时西半球与北京同属一天的地区,约占全球范围的
A.15% B.20% C.25% D.30%
2.黄赤交角实际并非是固定值,影响其短期瞬时变化的因子可能是
A.火山地震 B.陨石撞击 C.月球引力 D.太阳黑子
3.根据图中平均黄赤交角的变化趋势,2000 年至 2030 年,冬至日 A.泰州昼长变长 B.北京日落位置更偏南 C.极夜范围变大 D.悉尼的太阳高度变大
河流阶地的形成是构造运动和古气候变化的综合体现,图 2 为“某河流阶地分布及剖 面图”,图中阶地未被明显侵蚀。据此回答 4~6 题。
图 2
4.与阶地相比,影响河漫滩植被疏密状况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水分 D.土壤
5.利用 14C 元素可以测定地质年龄,据图可知
①T2-T1 阶段河流下切速率较快 ②三级阶地形成期间,河流下切速率先慢后快
③T3-T2 阶段河流下切速率较快 ④三级阶地形成期间,河流下切速率先快后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不同气候条件会影响河流的下切速率,由此可以判断
①暖湿条件下河流的下切速率更大 ②干冷条件下河流的下切速率更大
③三级阶地形成期间,气候由暖转冷 ④三级阶地形成期间,气候由冷转暖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青龙县城处于燕山山脉一侧的山谷中,青龙县气象站距谷底中心约 500 m,可以较好 地观测风向的变化特征。图 3 为“该地区 4 个季节山谷风逐时最多风向频率折线图”。据此 回答 7~9 题。
7.判断青龙县所处山谷的走向及气象站所在的方位分别是
A.南北走向 山谷西侧 B.东西走向 山谷北侧
C.南北走向 山谷东侧 D.东西走向 山谷南侧
8.图中序号和季节对应正确的是
A.①——冬季 B.②——春季 C.③——夏季 D.④——秋季
9.在晴朗、微风的情况下,山谷风的日变化对污染物输送有明显影响,该县城空气污染物 A.夜里浓度总体低于白天 B.浓度最大值在午夜前后 C.白天浓度总体低于夜里 D.浓度最小值在日出前后
中国疆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不
同,水土流失的成因类型组合复杂。图 4 为“某丘陵 区水土流失过程模式图”。据此回答 10~12 题。
10.该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滇 B.鄂 C.秦 D.新
11.关于Ⅰ、Ⅱ、Ⅲ三阶段水土流失对应过程的描述 正确的是
①植被覆盖率降低 ②成土过程较慢
③基岩完全裸露 ④地表千沟万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①③ D.②①④
12.该地土壤
A.土质疏松 B.土体黏重
C.腐殖质高 D.土层浅薄 图 4
洞庭湖地区已进入城乡转型快速发展阶段,耕地利用逐渐多元化。图 5 为“洞庭湖地
区耕地功能演化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 13~15 题。
功能特征 农业生产状况 功能效用
早期 耕
地
功
能
(
化
)演 中期
过 程
后期
经济生产功能一般、 生态维护功能较强、 社会保障功能较弱
经济生产功能增强、 生态维护功能减弱、 社会保障功能增强
经济生产功能增强、 生态维护功能增强、 社会保障功能增强
种植水稻、蔬菜 作物为主
经济作物种植面 积增加
观光、休闲、 智慧农业
满足地区居 民口粮需求
增加农民 家庭收入
增加收入、 保护耕地
图 5
13.直接影响后期洞庭湖地区耕地演化功能的因素是
A.自然地理条件 B.耕地利用水平 C.社会经济发展 D.区域人口规模
14.洞庭湖地区城市空间快速扩张是在耕地功能演化
A.早期 B.中期 C.后期 D.中期和后期
15.洞庭湖地区耕地功能演化中期的农业生产状况是
A.传统农业 B.产业化农业 C.现代化农业 D.规模化农业
18 世纪以来, 英国将陶瓷产业视为促进国家经济、艺术与
文化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出现了一批以韦奇伍德为代表的国际 性陶瓷品牌。图 6 为“韦奇伍德陶瓷产品图”。据此回答 16~17 题。
16.英国陶瓷兴起的主导区位因素为
A.原料 B.劳动力 C.政策 D.技术
17.19 世纪中期后,英国陶瓷品牌频繁参加世界性展览的主要目 的是
A.提升品牌形象 B.提高技术水平 图 6
C.加强信息交流 D.获取设计灵感
中国的乡村聚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深刻体现了各地区
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和生产生活方式。图 7 为“中国村镇特色综合区划方 案图”。据此回答 18~20 题。
图 7
18.均质型区域具有内部一致性较高、外部差异性明显的特点,下列不属于均质型区域的是
A.区域 C B.区域 L C.区域 J D.区域 F
19.下列区域内部存在较大特色差异的是
A.区域 B B.区域 E C.区域 I D.区域 L
20.K 区域的建筑特色主要是
A.平顶土拱式民居为主 B.多为防御式建筑组群
C.厅井式民居粉墙黛瓦 D.干栏式民居发达多样
图 8 为“陕西省碳排放增长趋势类型及降水量”图。据此回答 21~23 题。
图 8
21.有关陕西省碳排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排放量整体呈现“陕北>关中>陕南”特点 B.榆林市经济发展水平高,碳排放量急剧增加 C.西安为化石能源主产地,碳排放量快速增长 D.渭南受西安辐射作用强,碳排放量增长较快
22.陕西省碳排放量持续增加的主要推动力是
A.单位 GDP 能耗、水资源 B.城镇化率、人口规模
C.产业结构、交通线密度 D.能源结构、林地面积
23.结合区域环境特征,最适合以增加碳汇为主要减排政策的城市为
A.安康 B.榆林 C.西安 D.咸阳
第Ⅱ卷(综合题 共 54 分)
二、综合题:(第 24 题~第 26 题)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 分) 材料一:生境是指物种或物种群体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植被对生境变化十分敏感。
植被覆盖度(FVC)指植被地上部分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是衡量陆表 植被状况与环境质量变化的有效指标。
材料二:长白山是东北地区的第一高山,垂直高差达 2000m以上,其垂直带谱结构在 高海拔地带具有独特性。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木稀疏,矮曲呈丛 生状态,矮曲和稀疏程度随海拔增高而增大,在上部呈匍匐状生长,根系发达。
材料三:图 9 为“长白山垂直带谱示意图”,图 10 为“2000-2022 长白山区不同坡度 下植被覆盖度均值变化。”(注: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海拔越高坡度越大)
图 9 图 10
(1)说出甲、乙、丙自然带的名称。(6 分)
(2)从整体性的角度,简述岳桦林的生境特征。(6 分)
(3)说明不同坡度植被覆盖度(FVC)均值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6 分)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 分)
材料一:“黄河自古富宁夏”。在黄河的滋养下,宁夏北部成为了我国著名的粮食产 区。宁夏中部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为重点,形成以滩羊肉牛养殖、特色种植为主的旱作节 水农业体系。宁夏南部以配套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为抓手,形成以肉牛、冷凉蔬菜为主 的较为完善的生态农业体系。
材料二:图 11 为“宁夏年等降水量图”,图 12 为“宁夏农业空间格局图”。
图 11 图 12
(1)描述宁夏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6 分)
(2)从地形的角度,分析宁夏南部发展生态农业的原因。(6 分)
(3)有专家反对引黄灌区规模化种植水稻。对此,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6 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 分)
材料一:俄罗斯亚马尔半岛及周边的大陆架上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目前我国已经 参与到俄北极地区油气资源开发中,开采的油气资源大部分借助北极航道用 LNG 运输船运 输到江苏启东液化天然气接受终端。
材料二:“西伯利亚力量 2 号”天然气管道预设两条线路供选择。西线计划从亚马尔 半岛向南进入俄罗斯的阿尔泰山,从新疆阿勒泰进入我国。东线计划从亚马尔半岛向南到 达伊尔库兹克,经由蒙古进入我国。经研究,俄罗斯确定选择东线工程,将在 2024 年开 工。
材料三:图 13 为“西伯利亚力量 2 号天然气管道线路图”。
图 13
(1)与管道运输相比,说出 LNG 运输船输送液化天然气的特点。(6 分)
(2)简述“西伯利亚力量 2 号”选择东线工程的合理性。(6 分)
(3)从能源和产业的角度,说明中俄天然气合作对我国的有利影响。(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