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1.1.4学习探究同步练习
1.某生物兴趣小组根据鼠妇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这一现象,提出了“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这一问题。全班分组实验后,应该用全班实验数据的平均值进行分析,其目的是( )
A.判断哪些组的探究活动是成功的
B.判断哪些组的设计是合理的
C.用于修正不同组的实验数据
D.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
2.以下科学探究活动中利用了对照实验方法的是( )
A.观察菜豆种子结构
B.调查校园中植物种类
C.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D.测定种子发芽率
3.现要比较两个不同品种花生的大小。下面最恰当的做法是( )
A.选取花生甲最大的1粒和花生乙最大的1粒进行比较
B.选取花生甲最大的30粒和花生乙最大的30粒进行比较
C.随机挑选花生甲30粒和花生乙30粒进行比较
D.随机挑选花生甲1粒和花生乙1粒进行比较
4.如果某同学想探究牙齿的咀嚼与淀粉的消化是否有关,实验变量应该是( )。
A.唾液 B.搅拌程度 C.馒头块的大小 D.水的温度
5.观察是学习科学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显微镜与放大镜是初中阶段使用的主要观察工具。下列有关实验仪器的选择错误的是( )
A.在观察小肠绒毛时,用到的是放大镜
B.实验室使用的光学显微镜可用于观察病毒的结构
C.在观察根尖结构的实验中,用到的是显微镜
D.在观察和解剖花的实验中,用到的是放大镜
6.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B.有些科学观察需要进行测量
C.观察不可以直接使用肉眼观察
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7.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浸泡海水稻和普通稻种子,得到的种子萌发率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描述不恰当的是( )
A.实验中,设置的普通稻组起对照作用
B.浸种要选择籽粒饱满的种子
C.普通稻更适合在盐碱地大规模种植
D.稻种萌发率随氯化钠溶液浓度的升高面降低
8.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用到的仪器是( )
A.干湿表 B.计时器 C.干湿表和计时器 D.不需要仪器
9.一组对照实验中的变量有几个 ( )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没有限制
10.进行科学探究是揭示自然规律,认识世界的一种常用方式。其具体做法有很多,下列选项不属于这些常用方法的有( )
A.收集和分析资料 B.设计探究实验
C.临摹细胞图 D.观察和调查
11.在科学探究中,若实验结果不支持假设,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认真分析原因 B.继续查找资料
C.重新进行实验 D.修改实验数据
12.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内酵母菌正在进行某种生理过程,你认为该实验验证的假设是( )
A.酵母菌的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B.酵母菌在恶劣环境中能形成芽孢
C.苹果汁是酵母菌最适宜的生活环境
D.酵母菌的发酵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13.某生物小组在甲乙两个相同的花盆里各栽种6棵长势相近的健壮青菜幼苗,进行如表的探究实验。此实验探究影响青菜幼苗生长的因素是( )
花盆 光线情况 温度/℃ 水
甲 向阳处 20 湿润
乙 向阳处 20 干燥
A.光照 B.温度 C.花盆 D.水分
14.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和观察法,它们最本质的区别是( )
A.研究者是否对被研究的动物直接施加人为的影响
B.研究者是否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观察法
C.研究者是否直接观察被研究的动物
D.观察法、实验法研究者是否将结果记录下来
15.科学家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揭示生命的奥秘。主要应用观察法进行研究的是( )
A.巴斯德——细菌是否自然发生
B.米勒——生命的起源
C.珍妮——野生黑猩猩的行为
D.袁隆平——杂交水稻
16.下列关于科学探究过程的排序中正确的是( )
①作出假设 ②提出问题 ③得出结论 ④实施实验
A.②①④③ B.③①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④②
17.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探究中,下列哪组是这项实验的变量( )
A.土壤的干燥、潮湿
B.光线的明亮、阴暗
C.温度的高、低
D.食物的多、少
18.下列关于野外调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野外调查时,只需对动物的种类、数量进行观察
B.野外调查是研究野生动物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
C.通过野外调查,我们可以了解某一区域的野生动物资源状况
D.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19.“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哪种玫瑰花漂亮 B.蚂蚁喜欢食用什么样的食物
C.青蛙何时冬眠 D.鼠妇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20.调查时要注意安全,下列各项中比较安全的做法是( )
A.为了调查更全面,一个人要多到偏僻的地方观察记录
B.为了获取更详细的资料,要攀爬到大树上调查第一手资料
C.全组同学一起行动,合作调查
D.对于水中生活的生物,要下水捕捞后再调查记录
21.实验测得的数据往往存在误差,因此需要设置 ,以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22.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 和 的重要途径。
23.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是 。
24.科学探究的一般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将缺失环节补齐: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 → →表达和交流。
25.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对实验组的处理,除了要研究的条件外,其他条件应当与 相同。在“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时,选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进行检测,这种方法叫作 。重复测定几次种子的发芽率,应取这几次的 作为测定结果。
26.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步骤提出问题、 、制定计划、实施计划、 、表达和交流。
27.现代生物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 和 .
28.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 、 、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等方面。
29.生物学家在研究生物时,经常会用到 、 、 、 和 等研究方法。
30. 是一切科学探究的基础,生物学是 很强的一门学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3.C
4.C
5.B
6.C
7.C
8.C
9.A
10.C
11.D
12.D
13.D
14.A
15.C
16.A
17.B
18.A
19.A
20.C
21.重复组
22. 科学知识 认识世界
23.观察法
24.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25. 对照组 抽样调查 平均值
26. 作出假设 得出结论
27. 实验法 观察法
28. 作出假设 制定并实施计划
29. 观察法 调查法 实验法 文献法 分类法
30. 实验 实验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