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2009中考"三角形"考法分析一、考什么?怎么考?1、 角度的计算2、 判别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 形,求第三边的取值范围。3、 识别三线,知道它们的区别与联系4、 三线的尺规作图5、利用三线的性质进行计算和证明6、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7、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进行计算和证明考什么?怎么考?形式多样直接证明题与四边形、圆的知识综合题开放题探究题实际应用题注重通法,淡化技巧注重能力的考查考什么?怎么考?经历性质、判定定理的发现过程性质和判定的直接应用证明与计算通过操作,考查实践能力与其它知识的综合(2008年南京市)14.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700,则它的底角为 度。考什么?怎么考?拼图与探索三角板的平移,旋转与三角函数结合直接应用综合应用如何备考?1、夯实基础3、渗透思想4、加强探究,提高能力5、强调应用6、着重创新自编题课件18张PPT。一、内容特点分析 1.自身的结构特点 2.在初中数学中的地位 ①、函数关系的表示②、函数的性质 ③、函数的应用以及
函数思想的形成 2009中考考法分析——函数二、考法分析2009中考考法分析——函数1、直接考查函数的概念和简单性质 2009中考考法分析——函数【考法分析】这几题均是考查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容易题。考试要求为a级或b级,只要我们在第一轮复习时落实好双基,学生对这类问题一般都能得分。 2009中考考法分析——函数②当 时,函数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考法分析】本题借助函数的图象,灵活考查对函数概念的理解程度,属稍难题。此题学生只有在全面、正确地理解函数意义和性质的情况下,才能确保自己选出正确的结果,这使得题目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2009中考考法分析——函数2.侧重考查函数关系的确定 2009中考考法分析——函数例6(08 临沂)如图,已知正三角形
ABC的边长为1,E、F、G分别是AB、
BC、CA上的点,且AE=BF=CG,设
△EFG的面积为y,AE的长为x,则y
关于x的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 ADCB2009中考考法分析——函数【考法分析】根据图象确定函数的关系式或者根据函数关系式画函数的图像是中考试题中的常见类型.此两题将函数知识和几何图形有机融合在一起,较好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识图、画图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课程标准对这部分知识的要求,同时也保证了题目具有适度的区分度. 2009中考考法分析——函数3、侧重考查函数的性质和数形结合思想 【考法评析】本题要求考生对二次函数的性质(对称性)有较高层次的理解,渗透着数形结合研究函数的重要思想,属稍难题。2009中考考法分析——函数例8(自编)、如图,直线m经过抛物线 的顶点且平行于x轴,点A、点B是抛物线上到对称轴的距离为1的两点,过点A、B作直线m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C,点D,定义矩形ACDB的长AB与宽AC的比值f为抛物线 的开口系数。显然,对任意的抛物线 (a≠0),开口系数f的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也就越大,f的值越小,抛物线的开口也就越小。同上述定义,抛物线
的开口系数f= ;
若抛物线 的开口系数f为
黄金比 ,则a= 。 例9、(改编)甲、乙两人投掷骰子分别所得点数x、y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P(x,y),则他们各掷一次所确定的点落在抛物线 上的概率为:( ) 2009中考考法分析——函数2009中考考法分析——函数4、侧重考查函数图像与几何图形(三角形、四边形等)的联系 2009中考考法分析——函数2009中考解直角三角形的考法分析(一)内容特点分析 1.自身的结构特点①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②完全确定一个直角三角形
的元素的数量关系 ③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2.在初中数学中的地位 2009中考考法分析——解直角三角形(二)考法分析 1、通过计算考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2.利用直角三角形、网格等考查三角函数的定义【考法评析】这类问题考查的是学生对锐角三角函数的双基掌握情况,只要知道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悉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等,这类问题不难解决。2009中考考法分析——解直角三角形3.利用实际问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2009中考考法分析——解直角三角形课件18张PPT。2009年中考图 形 与 证 明 考法分析 一、初中阶段对推理论证能力的基本要求图形与证明1、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2、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二、考查的基本形式1、借助数、形考查合情推理能力2、着力于演绎推理能力的考查(侧重于三种论证方法及书写格式)3、将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综合起来考查
《标准》强调 对于“证明”,《标准》则要求学生养成“说理有据”的态度、尊重客观事实的精神和质疑的习惯,形成证明的意识,理解证明的必要性和意义,体会证明的思想,掌握证明的基本方法等等,而不是过于追求证明的技巧、证明的速度以及题目的数量和难度。 图形与证明是空间与图形的核心内容之一,它贯穿在整个几何知识的学习及运用之中。
内容主要有:了解定义、命题、定理、互逆命题、反证法的含义;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推论、角平分线和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掌握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性质与判定定理;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考点聚焦 例1(2008永州)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B)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C)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D)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分析: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解:选(D)。
点评:本题考查对平行四边形及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的把握,遇到这种题,可将其中的文字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便能迅速作出准确判断。§考点一 定义、命题、定理、互逆命题、反证法的考查。§考点2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考查§考点3:全等三角形性质和判定的考查一、把握三角形全等的性质,考查线段相等的证明。二、紧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开放型问题.例3 (2008、丽水)如图,正方形ABCD中,E与F分别是AD、BC 上一点.在①AE=CF、②BE∥DF、③∠1 =∠2中,请选择其中一个条件,证明:BE=DF
(1)你选择的条件是 ▲ (只需填写序号);
(2)证明:§考点4: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的考查。§考点5 取材于课本中的例、习题的变式试题拓展探究结论1:∠DOB=60°。
结论2:当AB,AC的夹角∠BAC不断变化时,EB,CD的夹角∠BOC保持不变,即∠BOC=120°不变。
结论3:若CD边上的高为AF,BE边上的高为AH,则AF=AH。
结论4:若CD边上的中线为AF,BE边上的中线为AH,AF=AH。
结论5:OA是∠DOE的平分线。
结论6:若∠BAC=60°,则①△AMN为等边三角形;②MN∥DE。例2 (08沈阳)已知:如图①所示,在 △ABC 和△ADE中,AB=AC,AD=AE,∠BAC=∠DAE,且点B,A,D在一条直线上,连接BE,CD,M,N分别为BE,CD的中点.
(1)求证:①BE=CD;②△AMN是等腰三角形.
(2)在图①的基础上,将△ADE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180°,其他条件不变,得到图②所示的图形.请直接写出(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3)在(2)的条件下,请你在图②中延长ED交线段BC于点P.求证: △PBD ∽△AMN例3 (2008义乌)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G是CD边上的一个动点(点G与C、D不重合),以CG为一边在正方形ABCD外作正方形CEFG,连结BG,DE。我们探究下列图中线段BG,线段DE的长度关系及所在的位置关系:
(1)①猜想如图1中线段BG,线段DE的长度关系及所在的位置关系;②将图1的正方形CEFG绕着点C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任意角度α,得到如图2、如图3情形。请你通过观察、测量等方法判断①中得到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选取图2证明你的判断例3 (2008义乌)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G是CD边上的一个动点(点G与C、D不重合),以CG为一边在正方形ABCD外作正方形CEFG,连结BG,DE。我们探究下列图中线段BG,线段DE的长度关系及所在的位置关系:
(2)将原题中正方形改为矩形(如图4)且AB=a,BC=b, CE=ka, CG=kb(a≠b,k>0),第(1)题①中得到的结论哪些成立,哪些不成立?以图5为例简要说明理由.本例还可以作如下操作变式探索:
连结AF,取AF的中点M,连结MD与MG。
① 探索线段MD与MG的数量关系。
② 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b,正方形CEFG的边长为a(b≥2a),求△BFD的面积。§考题预测各位同仁多多指教!谢谢大家课件37张PPT。2009年中考数与式
考法分析 “数与式”的考点分析《2009年浙江省考试说明—数学》中列出《数与代数》学习领域中的 “数与式” 考试内容共有5部分15个知识专题44个知识点。其主要内容有: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整式、分式。07年浙江省各市中考卷中“数与式” 所占分值分布情况07年浙江省各市中考卷中各考点 所占分值分布情况08年浙江省各市中考卷中“数与式” 所占分值分布情况08年浙江省各市中考卷中各考点 所占分值分布情况
以上07年浙江省的10份试卷中的“数与式”的平均分为24.3分,其中有理数为5.4分、实数为6.1分、整式为6.3分、分式为6.5分。
以上08年浙江省的10份试卷中的“数与式”的平均分为20.6分,其中有理数为6.8分、实数为5.6分、整式为5.7分、分式为2.5分。
(08丽水)21.为了促进长三角区域的便捷沟通,实现节时、节能,杭州湾跨海大桥于今年5月1日通车,下表是宁波到上海两条线路的有关数据:
(1)若小车的平均速度为80公里/小时,则小车
走直路比走弯路节省多少时间?
(2)若小车每公里的油耗为升,汽油价格为5.00元/升,问为何值时,走哪条线路的
总费用较少(总费用=过路费+油耗费);(3)略“数与式”的考法分析
一、自身的结构特点
二、在初中数学中的地位
三、命题形式四、考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注重对“数与式”有关概念和性质的考查
2、加强对“数与式”运算的考查
3、加大对“数与式”表达功能的考查
(07丽水)1. 2的相反数是
A. 2 B. -2 C. D.-(08温州)1.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数是 ( )
(A)-1 (B)0 (C)1 (D)(08丽水) 1. -2的绝对值是
( A ) -2 ( B )2 ( C ) ( D)-(07丽水)5.据丽水市统计局公报:2006年我市生产总值约35 300 000 000元,那么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3.53×1011元 B. 3.53×1010元 C. 3.53×109元 D. 35.3×108元
(08丽水) 5.今年1月10日以来的低温雨雪冰冻,造成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发生不同程度的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已达到了537.9亿元,537.9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亿元 B. 亿元
C. 亿元 D. 亿元
(08绍兴)
11.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建筑面积为258000平方米,那么258000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08金华) 11.已知分式
的值为0,那么x的值为 .
(07丽水)12.当x= 时,分式
无意义. (08丽水) 17.(1)计算:
(08金华) 17.(本题6分)计算:
(08台州 ) 17.(1)计算:
(08嘉兴) 17.计算:(08绍兴) 17.(1)计算:(1)直接考查数与式的运算
(07宁波)20.化简a(a-2b)-(a-b)2.
(08金华) 13.如果x+y=-4,x-y=8,那么代数式x2-y2的值是 ▲
(08台州) 11.化简: (08宁波)19.化解:.
.
(07宁波)13.计算 = ▲ .
(07衢州)18.(本题8分) 化简:(08嘉兴) 18.先化简,再求值:其中(07绍兴)18.先化简,再求值:,其中(07台州)19.先化简,再求值:其中.(08温州)11.分解因式:x2-9=___________.
(08丽水) 17.(2)因式分解:.
(07金华)12.分解因式: .
(08绍兴) 12.分解因式.
(宁波)15.分解因式 (07温州)
17.(2)给出三个多项式:
请你选择其中两个进行加法运算,并把结果因式分解.(2)以开放的形式考查式的运算15、(07义乌)按下面的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的值x为正数,最后输出的结果为656,则满足条件的x的不同值最多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3)和“程序”结合考查式的运算(07湖州)15.利用图形中面积的等量关系可以得到某些数学公式。例如,根据图甲,我们可以得到两数和的平方公式:(a+b)2=a2+2ab+b2。你根据图乙能得到的数学公式是 。(1)借助图形直观考查列式表达数量关系(07衢州)21.(本题10分)下面的图(1)是由边长为a的正方形剪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后余下的图形。把图(1)剪开后,再拼成一个四边形,可以哟用来验证公式:
(1)请你通过对图(1)的剪拼,画出三种不同拼法的示意图。要求:
①拼成的图形是四边形;
②在图(1)上画剪切线(用虚线表示);
③在拼出的图形上标出已知的边长。
(2)选择其中一种拼法写出验证上述公式的过程。aa(07绍兴)9.如图是测量一颗玻璃球体积的过程:
(1)将300ml的水倒进一个容量为500ml的杯子中;
(2)将四颗相同的玻璃球放入水中,结果水没有满;
(3)再加一颗同样的玻璃球放入水中,结果水满溢出.
根据以上过程,推测这样一颗玻璃球的体积在
A.20cm3以上,30cm3以下 B.30cm3以上,40cm3以下
C.40cm3以上,50cm3以下 D.50cm3以上,60cm3以下(2)通过估算的方式考查列式表达数量(07杭州)17.(本小题满分6分)
给定下面一列分式:,(其中 )
(1)把任意一个分式除以前面一个分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根据你发现的规律,试写出给定的那列分式中的第7个分式。(3)用代数式表示变化规律16.柜台上放着一堆罐头,它们摆放 的形状见右图:
第一层有2x3听罐头,
第二层有3x4听罐头,
第三层有4x5听罐头,
……
根据这堆罐头排列的规律,第n(n为正整数)层有_____听罐头.(用含n的式子表示)((07黑龙江)备考注意点:
1、理解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概念
例如: =( 错解为 4 )
2、理解 非负数: a2
例(1)(07宁波) 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x>1 (B)x≥l (C)x<1 (D)x≤1
(08宁波)若实数x,y满足
则xy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 ︴±3、理解区别两公式:
4、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
用其进行整式运算、因式分解、分式运算。
5、分式运算易出错
备考建议:
1、加强对《考点手册》的研究与应用。
2、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
3、注重近几年中考试题的研究,精选习题。
4、抓住本质,讲清概念,落实双基。
5、教会学生思考,不要过多地依赖老师。
6、要学生注意理解体会,归纳题目中的数学方法和数 学思想。
7、注重过程,发展能力;全面复习,扎实推进。
8、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分层推进。(2) 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填空题:
(1)计算 =__________
(3)因式分解:a3-4a2+4a=________(4)如图,当输入 x=2 时,输出的 y= ______ .(5)如图,用火柴按以下方式搭小鱼,搭1条小鱼用8根火柴棒,搭2条小鱼用14根,…,则搭n条小鱼需要____根火柴棒(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1)下列四个数中,绝对值比2大的是( )
A.-3 B.0 C.1 D.2(2)化简(-a2)3的结果是( )
A.-a5 B. a5 C. -a6 D.a6
2.选择题: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00670亿元,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排名第三的经济实体。300670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3.00670X103 B.30.0670X104
C.3.00670X104 D.3.00670X105(4)从边长为a的正方形纸板中挖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纸板后,将其裁成四个相同的等腰梯形(如图),然后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如图).那么通过计算两个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验证成立的公式为 …………………………( ) a2-b2=(a+b)(a-b)
(B) a2-b2=a2+2ab+b2
(C) (a-b)2=a2-2ab+b2
(D) a2-b2=(a-b)2图2图3
(2)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x=-3
3.解答题
(1)计算
(3)请从下列三个代数式中任选两个构造
一个分式,并化简该分式.
a2-1,ab-b,b+ab.谢谢指导!课件27张PPT。2009年中考“统计”考法分析 新课程特别关注学生统计过程和统计方法的学习,一般都是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及做出判断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来组织材料的.重点是基本统计量的计算与应用以及统计图表的识别与应用 . 一.近年中考“统计”题型与占分值分析中考内容分布:“统计与概率”约占15%二、“统计”知识考点分析考点1:“两查”考点2:“三数” 考点3:“两差”考点4:“四图” 考点5: “统计知识及思想的综合应用考点1:“两查”即全面普查、抽样调查例1.(2008四川内江)下列调查方式中适合的是( )
A.要了解一批节能灯的使用寿命,采用普查方式
B.调查你所在班级同学的身高,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C.环保部门调查沱江某段水域的水质情况,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D.调查全市中学生每天的就寝时间,采用普查方式考点1:“两查”即全面普查、抽样调查 例2. (2008湖北黄冈)要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从中任意抽取30台电视机进行试验,在这个问题中,30是( )
A.个体 B.总体
C.样本容量 D.总体的一个样本考点1:“两查”即全面普查、抽样调查例3(2008 温州9)体育老师对九年级(1)班学生“你最喜欢的体育项目是什么?(只写一项)”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把所得数据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由图可知,最喜欢篮球的频率是 ( )
(A)0.16 (B)0.24 (C)0.3 (D)0.4例1. (2007 丽水7)国家实行一系列“三农”优惠政策后,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右图是我省2001年至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统计图,则这6年中农村居民2001年至2006年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统计图人均年收入的中位数是( )
A. 5132 B. 6196
C. 5802 D. 5664考点2:“三数” 即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考点2:“三数” 即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例2(2008 丽水7)在“我为震灾献爱心”的捐赠活动中,某班40位同学捐款金额统计如下:
则在这次活动中,该班同学捐款金额的众数是( )
A.30元 B.35元 C.50元 D.100元 考点2:“三数” 即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例3(2007 江西南昌21)某学校举行演讲比赛,选出了10名同学担任评委,并事先拟定从如下4个方案中选择合理的方案来确定每个演讲者的最后得分(满分为10分):
方案1 所有评委所给分的平均数.
方案2 在所有评委所给分中,去掉
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
计算其余给分的平均数.
方案3 所有评委所给分的中位数.
方案4 所有评委所给分的众数. 为了探究上述方案的合理性,先对某个同学的演讲成绩进行了统计实验.下面是这个同学的得分统计图:
(1)分别按上述4个方案计算这个同学演讲的最后得分;
(2)根据(1)中的结果,请用统计的知识说明哪些方案不适合作为这个同学演讲的最后得分?
考点2:“三数” 即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考点3:“两差”即极差、方差(标准差)例1. (2008义乌)近年来,义乌市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右图是根据我市2004年至2007年出口总额绘制的条形统计图,观察统计图可得在这期间我市年出口总额的极差是 ▲ 亿美元. 考点3:“两差”即极差、方差(标准差) 例2. (2008浙江金华)金华火腿闻名遐迩。某火腿公司有甲、乙、丙三台切割包装机,同时分别装质量为500克的火腿心片。现从它们分装的火腿心片中各随机抽取10盒,经称量并计算得到质量的方差如表所示,你认为包装质量最稳定的切割包装机是( )A
A、甲 B、乙 C、丙 D、不能确定考点4:“四图” :即条形、折线、扇形、频数分布直方图例1. (2008 湖南长沙)要反映长沙市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宜采用( )
A、条形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频数分布直方图例2:(2008安徽)如图是我国2003~2007年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的统计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这5年中,我国粮食产量先增后减
B.后4年中,我国粮食产量逐年增加
C.这5年中,2004年我国粮食产量年增长率最大
D.后4年中,2007年我国粮食产量年增长率最小考点4:“四图” :即条形、折线、扇形、频数分布直方图例1. (2007 丽水22)为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坚持让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某县教研室体育组搞了一个随机调查,调查内容是:“每天锻炼是否超过1小时及锻炼未超过1小时的原因”,他们随机调查了720名学生,所得的数据制成了如下的扇形统计图和频数分布直方图.考点5:“统计知识及思想的综合应用”根据图示,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没时间”的人数是 ,并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2)2006年丽水市中小学生约32万人,按此调查,可以估计2006年全市中小学生每天锻炼未超过1小时约有 万人;
(3)如果计划2008年丽水市中小学生每天锻炼未超过1小时的人数降到3.84 万人,求2006年至2008年锻炼未超过1小时人数的年平均降低的百分率是多少?
考点5:“统计知识及思想的综合应用” 评析:本考点要综合运用统计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主要有统计图的补制、转换及应用。通常以一些社会热点、联系生活为背景,学生要迅速、准确地对图表信息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有关数据,并进行整理、计算、分析来解决问题。考查了学生对图表绘制过程的理解、阅读图表并提取有用信息的技能,借助数据处理结果做合理推测的能力,这是近几年中考中考查统计部分知识的趋势题型。考点5:“统计知识及思想的综合应用”三、“统计”部分考试趋势分析 1. 统计量的概念及计算;统计图(表)的选择与识图、读图、制图等知识要点为基础;
2.重视运用两个基本思想:用样本估计总体思想;统计思想(观念)在解决问题中做出决策;
3.特别关注以“生活、科学、社会热点”等为背景的实际问题的解决。
4. 将统计知识与概率问题或其他知识领域相结合,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例如:例:(2008丽水21)为了促进长三角区域的便捷沟通,实现节时、节能,杭州湾跨海大桥于今年5月1日通车,下表是宁波到上海两条线路的有关数据: (1)若小车的平均速度为80公里/小时,则小车走直路比走弯路节省多少时间?
(2)若小车每公里的油耗为x升,汽油价格为5.00元/升,问x为何值时,走哪条线路的总费用较少(总费用=过路费+油耗费);三、“统计”部分考试趋势分析(3)据杭州湾跨海大桥管理部门统计:从宁波经跨海大桥到上海的小车中,其中五类不同油耗的小车平均每小时通过的车辆数,得到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请你估算1天内这五类小车走直路比走弯路共节省多少升汽油.三、“统计”部分考试趋势分析 1. 立足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2. 精讲精练、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关注热点、储备解题经验;
4.处理好主干内容与解题细节的关系、提高应考能力。
四、“统计”中考复习准备的建议五、中考命题举例1选择题:为了解“中考体育加试”中学生立定跳远项目的整体情况,某校体育老师随机抽测了九年级某班40位同学在这一项目中的得分,如下表: 则该班参加这次立定跳远测试所有学生的平均得分为(保留2个有效数字)( )
A . 7.4 B .7.5 C . 7.0 D.7.1五、中考命题举例2五、中考命题举例3解答题:随着某校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学生已经对在食堂吃饭买菜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感到不满意.为改进服务,食堂管理人员随机抽样调查了100名在该食堂吃饭的同学从开始排队到买到饭菜所用的时间t(单位:分)。下面是这次统计调查分析得到的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图)。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频数分布表中的
a =_____,b=______;(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据调查,学生对食堂服务的满意程度与所用时间的关系如下:如果全校有1000名学生在食堂吃饭,那么对食堂服务满意度比较差的学生有多少人?(4)根据以上信息,请你向食堂管理人员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五、中考命题举例3谢谢大家,请提出批评指正!课件40张PPT。
四边形的考点分析
2009年初中数学学业考试▲ 2008年浙江省初中数学学业考 试“四边形”考题分析
▲ “四边形”考点分析
▲ “四边形”备考建议 一、2008年浙江省初中数学学业考试“四边形” 试题分析 浙江省2008年的所有试卷和中考说明的例卷中,平均分为24.25,其中杭州卷所占的分值最少,只考了7分,并且只有选择和填空,而例卷、绍兴卷、嘉兴卷、义乌卷等都在34分以上,在题形上有填空、选择及解答题,衢州卷、金华卷只有解答题,而绍兴、衢州、湖州、嘉兴、台州、义乌、例卷等压轴题的基本图形是矩形和直角梯形,结合坐标系。 07年浙江省压轴题题型情况08年浙江省压轴题题型情况 二、“四边形”考点分析 1、通过已知多边形的内角和求多边
的边数,来考查n(n≥3)边形的内角和
是(n-2)·180°,外角和都是360°。
二、“四边形”考点分析 2、通过用多边形进行地面的铺设,
考查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
形可以镶嵌平面。【 2008黑龙江哈尔滨】 某商店出售下列四种形状的地砖:①正三角形;②正方形;③正五边形;④正六边形。若只选购其中一种地砖镶嵌地面,可供选择的地砖共有( )(A)4种 (B)3种 (C)2种 (D)1种【 2008湖北 恩施】为了让州城居民有更多休闲和娱乐的地方,政府又新建了几处广场,工人师傅在铺设地面时,准备选用同一种正多边形地砖.现有下面几种形状的正多边形地砖,其中不能进行平面镶嵌的是( )A. 正三角形 B. 正方形 C. 正五边形 D. 正六边形 二、 “四边形”考点分析3、考查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有关性质 (1)通过对线段的长度、角度的大小、图形的面积
等的计算来考查对性质的理解和直接运用,考察学
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2008台州】 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为AB的中点,且OE=a,
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 )A.16a B.12a C.8a D.4a 【 2008丽水】 如图,在三角形中,AB>AC,D、E分别是AB、AC上的点,△ADE 沿线段DE翻折,使A点落在边BC上,记为A/.若四边形AD A/ E是菱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A/是△ABC的中位线 B. AA/是BC边上的中线
C. AA/是BC边上的高 D. AA/是△ABC的角平分线【 2008宁波】 如图,菱形OABC中,∠A =120o,OA=1,将菱形OABC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o,则图中由 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 2008重庆市】如图,在□ABCD中,
AB=5cm,BC=4cm, 则□ABCD的
周长为 cm. 二、“四边形”考点分析(2)通过对以四边形为背景,结合
函数、折叠、旋转变换,动点问题的
求解,考查对性质的灵活运用。
(2008义乌)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G是CD边上的一个动点(点G与C、D不重合),以CG为一边在正方形ABCD外作正方形CEFG,连结BG,DE.我们探究下列图中线段BG、线段DE的长度关系及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
(1)①猜想如图1中线段BG、线段DE的长度关系及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②将图1中的正方形CEFG绕着点C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任意角度α,得到如图2、如图3情形.请你通过观察、测量等方法判断①中得到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选取图2证明你的判断(2)将原题中正方形改为矩形(如图4—6),且AB=a,BC=b,CE=ka, CG=kb (a≠b,k>0),第(1)题①中得到的结论哪些成立,哪些不成立?若成立,以图5为例简要说明理由.
(3)在第(2)题图5中,连结、,且a=3,b=2,k=,求 的值。
二、 “四边形”考点分析4、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 (1)通过对某种特殊四边形进行简单的
推理和论证,以及对命题的编制来考查判
定定理和各个特殊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2008湖州)如图,在△CDF中,D是BC边的中点,F,E分别是AD及其延长线上的点,CF∥BE.
(1)求证:△BDE≌△CDF.
(2)请连结BF,CE,试判断四边形BECF是何种特殊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08年江苏徐州 )已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给出下列四个论断
① OA=OC ② AB=CD ③ ∠BAD=∠DCB ④ AD∥BC
请你从中选择两个论断作为条件,以“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作为结论,完成下列各题:
①构造一个真命题,画图并给出证明;
②构造一个假命题,举反例加以说明(3)将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有机的结合,通过创设开放性试题、将图形中的一部分进行变换、进行拓展、探究,挖掘其中的不变因素,考查对性质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四边形”考点分析(08浙江嘉兴)小丽参加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提供了下面3个有联系的问题,请你帮助解决:
(1)如图1,正方形ABCD中,作AE交BC于E,DF⊥AE交AB 于F,求证:AE=DF;
(2)如图2,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AD,BC上,点G,H分别在AB,CD上,且EF⊥GH,求 的值;
(3)如图3,矩形ABCD中,AB=a,BC=b,点E,F分别在AD,BC上,且EF⊥GH,求 的值. 二、“四边形”考点分析5、梯形的性质和判定,特别等腰梯形的有
关性质和等腰梯形判定 。 除了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注重
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转化
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的考查。 (2008,绍兴)如图,沿虚线将剪开,则得到的四边形是( )
A.梯形 B.平行四边形
C.矩形 D.菱形(1)注重考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间的区别(2)将图形变换的知识融入到梯形中,考查学生的双基 【 2008云南省】如图 ,在梯形ABCD中,AD∥BC,AB=DC,若点M为线段AD上任意一点 (M与A,D不重合).问:当点M在什么位置时,MB=MC,请说明理由.(3)将平行线的性质、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及四边形的性质等有机地整合到有一起(4)通过对以梯形为背景设置的动点问题、折叠问题的求解,考查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梯形面积的计算等。(08苏州市)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DC=5,AD=6,BC=12.动点P从D点出发沿DC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运动,动点Q从C点出发沿CB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B点运动.两点同时出发,当P点到达C点时,Q点随之停止运动.
(1)梯形ABCD的面积等于 ;
(2)当PQ//AB时,P点离开D点的时间等于 秒;
(3)当P、Q、C三点构成直角三角形时,P点离开D点多少时间?1、整理知识,构建体系
2、立足教材,突出基础性,抓住最本质、最核心知识
3、注重思维的严谨性,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4、创设开放题、探究题,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5、注重问题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三、备考建议 “四边形”:注重性质考查;注重与图形变换结合和应用;突出对推理能力考查1、已知: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
于点O,∠AOD=120°,AB=6cm,那么对
角线的长 。O2、如图:是一个风筝的平面示意图,四边形
ABCD是等腰梯形,E、F、G、H分别是各边的中点,假设图中阴影部分所需的布料的面积为S1,其它部分所需布料的面积之和为S2(边缘外的布料不计)则 ( )
A. S1>S2 B.S1<S2
C.S1=S2 D.不确定 3、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E、
F是对角线AC上的点
(1)如果 ,则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
边形(只要填一个就可以)
(2)证明你的结论3、如图①,在矩形ABCD中,AB=20cm,BC=4cm,点P从点A开始沿路线A→B→C→D以4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C开始沿路线CD以1cm/s的速度移动,如果点P,Q分别从A,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D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
(1)t为何值时,四边形APQD为矩形?
(2)设A,P,D,Q四点围成的四边形的面积为S,求出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及t的取值范围;
(3)如图②,如果⊙P和⊙Q的半径都是2cm,那么t为何值时,⊙P和⊙Q外切?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