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改革开放》同步练习.doc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改革开放》同步练习.doc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7.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25 17:5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改革开放同步练习题
1、 单项选择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的改革实行( )
A 建立人民公社 B 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把土地分给农民
C 自愿互助,走合作化道路D 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答案:D
知识点:改革开放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首先实行对内改革,在农村的改革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点评:注意对内改革在农村和城市措施的不同。
2、明明暑假到南方去旅游,想看看1980年建立的经济特区,他不该去的是( )
A 深圳 B 珠海 C 上海 D 厦门
答案:C
知识点:改革开放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点评:识记1980年中国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
3、在对外开放进程中建立的省是( )
A 深圳 B 珠海 C 广州 D 海南
答案:D
知识点:改革开放
解析:
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在对外开放进程中建立的省是海南,深圳、珠海、广州都是城市,不是省。
点评:注意区分城市和省的不同概念。
4、对外开放的目的是( )
A 引进外国资金 B 引进外国企业的管理经验
C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D 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
答案:C
知识点:改革开放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提升,首先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其次需要一定的分析能力。对外开放中的引进外国资金 、引进外国企业的管理经验和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点评:深入思考我国对外开放的目的。
5、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 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D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答案:A
知识点:改革开放
解析:
分析:要求学生掌握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改革的内容。
点评:注意区分国有企业改革和农村改革内容。
6、70年代的改革开放与1899年美国对华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相比,其本质区别是( )
A 时间长,影响深远 B 中国拥有绝对主权 C 是中国主动开放  D 规模大、范围广
答案:C
知识点:改革开放
解析:
分析:这是难度较大的习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综合分析能力。1899年美国对华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中国是被迫开放的。70年代的改革开放,中国是主动开放的。
点评:注意两次对外开放本质的区别。
7、“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反映的是1978年以来在我国农村逐步实行的 (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C
知识点:改革开放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首先实行对内改革,在农村的改革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点评:注意对内改革在农村和城市措施的不同。
8、“边陲小镇,首批特区,一夜崛起,开放窗口”所描述的城市是( )
A.珠海 B.汕头 C.厦门 D.深圳
答案:D
知识点:改革开放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深圳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对外开放的窗口。
点评:注意识记深圳的特点。
9.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改革全面展开于 ( )
A. 1978年 B. 1985年 
C. 1992年  D. 2000年
答案:B
知识点:改革开放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点评:识记城市改革全面展开的时间。
10、城市改革的重点是( )
A.国有企业的改革 B.实施菜篮子工程 C.加强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 D.完善城市功能
答案:A
知识点:改革开放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点评:识记城市改革的重点。
11、下列城市中,属于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的是( )
① 深圳② 珠海③ 汕头④ 上海⑤ 厦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答案:D
知识点:改革开放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点评:识记1980年中国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
12、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答案:A
知识点:改革开放
解析:
分析:这是难度较大的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分析理解能力,改革本质含义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点评:注意理解改革的本质含义。
13、农村改革以前,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以下分析其原因的表述中,你认为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村人民公社是吃大锅饭 B.村民缺少生产自主权
C.村民劳动一年,收入却不多 D.村民文化思想素质较低
答案:D
知识点:改革开放
解析:
分析:这是理解分析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理解能力,农村改革以前,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有:人民公社是吃大锅饭,村民缺少生产自主权。村民劳动一年,收入却不多,这和村民文化思想素质较低无关。
点评:注意农村改革以前,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14.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首先进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是( )小岗村农民。
A.安徽肥西 B.安徽凤阳 C。河北沧州 D.关岭
答案:B
知识点:改革开放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首先实行对内改革,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点评:识记首先实行农村改革的地点。
15、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
A.广东 B.深圳 C.海南 D.浦东
答案:D
知识点:改革开放
解析:
分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开放开始起步。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4月,设立海南省,建立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
点评:注意对海南经济特区的认识。
16、1980年,我国在福建设立的经济特区是( )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答案:D
知识点:改革开放
解析:
分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开放开始起步。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点评:注意对四个经济特区所在省的识记。
17、有关政企职责分开说法正确的是( )
A.企业有自主经营权,政府作宏观调控 B.政府下放一部分权力给企业
C. 政府、企业各自为政,没有任何关系 D.企业完全脱离了政府
答案:A
知识点:改革开放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拓展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和运用能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点评:注意识记和理解政企分开的含义。
18、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在天遇大旱的情况下,18户农民苦干一年,结果粮食获得大丰收,而小岗村的其他农户受灾减产。造成这种区别的主要原因是( )
A.旱情不一样 B.生产的积极性不一样
C.使用的生产工具有很大区别 D.劳动的时间不一样
答案:B
知识点:改革开放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首先实行对内改革,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种政策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点评:注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
19、上个世纪80年代初,山东有个农民对当时推行的一项政策由衷赞叹:“真神!俺社才搞了一年,农民就开始显富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那堵墙也给拆掉了,真是叫人喜欢。”他夸的这一政策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人民公社化
C.农业生产合作社 D.土地改革
答案:A
知识点:改革开放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首先实行对内改革,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种政策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点评:注意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
20、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对这个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开放区
B.内地——沿海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
D.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经济特区
答案:C
知识点:改革开放
解析:
分析: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首批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开放长江三角洲等四个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后逐步开放内地。
点评: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逐步形成的,要注意涉及到的时间须准确记忆。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1979年(对于中国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这一年,深圳等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一年,一次跨越太平洋的行程构建了中美两国新的合作基础。
——摘编自《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中的“改革”是我党在哪次会议中提出的?会议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从此,中国历史进入哪一时期?
(2)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请写出它的重要举措。
(3)与材料中“开放”的城市同时被确定为经济特区的还有哪些?
答案:(1)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汕头、厦门、珠海
知识点:改革开放
解析:
分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首批经济特区。
点评: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改革开放的基础知识需要熟记。
22、材料一: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连。横批:已经过去。
——1979年安徽某农舍的春联
材料二: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20世纪80年代新兴的现象
材料三:八十年代学广东,九十年代学浦东
——20世纪末流行的民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农民所流露出的心情是由党在农村实施了哪一项具体政策带来的?
(2)材料二中的现象说明党在农村已探索出的致富新路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广东”与“浦东”在当时有何领先之处
(4)今天,为了进一步促进城乡的持续发展,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建立乡镇企业 (3)80年代在广东建立深圳等第一批经济特区;90年代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该地发展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4)加大科技教育投入;改善社会福利;继续减轻农民负担等
知识点:改革开放
解析: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内容及上海浦东开发区的特点。
点评:通过20世纪末流行的民谣使学生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内容及上海浦东开发区。
2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不断创新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的目标和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 “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是指什么?(2分)
材料二 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20世纪70年代末某村宣传标语
(2)据材料二,谈谈你对“包”的理解。(2分)
【答案】
答案:(1) “路”:农业合作化。
(2)理解: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知识点:改革开放
解析:“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是农业合作化。20世纪70年代末的农村已经开始进行改革,农村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所以本题答案为: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点评:通过对农业合作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
24、材料1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明代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2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文革”中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3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间流传的凤阳花鼓词
回答:
(1)各段民间花鼓词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2)从材料2到材料3发生巨大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材料1的背景:明朝建立后;材料2的背景:文化大革命期间;材料3的背景: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
(2)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知识点:改革开放
解析:本题要求学生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能力和对比能力。
25、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于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通过30年农村改革发展,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决定》用“三个极大”高度概括了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即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
(1)历次的三中全会都通过了一些重大的决议。哪年召开的哪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开端?(2分)中国的30年农村改革从何地开始?(1分)
(2)农村改革开始后,党实行什么政策“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2分)
答案:(1)1978年 十一届 安徽凤阳小岗村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知识点:改革开放
解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我国的改革包括农村和城市两个部分,首先是在农村进行的改革,安徽凤阳小岗村最早实行了家庭联产承保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的时间和标志的识记,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注意归纳相似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