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步练习.doc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步练习.doc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9.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25 17:5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步练习题
1、 单项选择题:
1.提出“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的是 (  )
A.邓小平 B.叶剑英 C.胡耀邦 D.陈云
答案:A
知识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故选A.邓小平。
点评:本题是对邓小平贡献的考查。
2.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次关于什么问题的讨论(  )
A.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 B.真理标准
C.是否以阶级斗争为纲 D.市场经济是姓社姓资
答案:B
知识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在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次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故选B.真理标准。
点评:本题旨在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
3.下列哪些历史事件对思想解放产生了重大影响(  )
①百家争鸣②新文化运动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根据题干,对思想解放产生重大影响的,我们可以把③人民公社化运动排除掉。故选C.①②④。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影响的掌握情况。
4.著名史学家胡绳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史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 (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五大
答案:B
知识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内出现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情况下召开的,它实现了思想上、组织上的拨乱反正,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等,其地位类似于遵义会议。故选B.遵义会议。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此“新”字的含义是(  )
①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开始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③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④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⑤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答案:B
知识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通过对题干的阅读,我们可以把②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开始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④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两项排除掉。故选B.①③⑤。
点评:本题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考查。
6.下列有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八大相同点阐述错误的是(  )
A.建国后召开的党的会议 B.重视经济,都大力发展生产力
C.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D.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答案:D
知识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通过对题干的阅读,ABC三个选项均属于两次会议的共同点,只有D项是错误的。故选D.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点评:本题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八大有关内容的考查。
7.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 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这三次巨变指的是(  )
①辛亥革命②五四运动③抗战胜利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⑤改革开放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答案:B
知识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通过对题干的阅读,ABC三个选项均属于两次会议的共同点,只有D项是错误的。故选D.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点评:本题对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历史性巨变有关内容的考查。
8.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
A.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答案:C
知识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通过对题干的阅读,改革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故选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点评:本题对改革的本质含义的考查。
9.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诞生在这一时期的法律文献有(  )
①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④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A.①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答案:C
知识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通过对题干的阅读,①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不符合题干的要求。故选 C.②③④。
点评:本题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有关内容的考查。
10.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是对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适应了中国农村目前生产力水平
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D.是党中央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
答案:B
知识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适应了当时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故选 B.适应了中国农村目前生产力水平。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关内容。
11.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 (  )
A.解放社会生产力 B.增强农村和城市经济活力
C.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答案:D
知识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和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故选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关内容。
12.1980年,我国在广东建立的经济特区有(  )
①深圳②珠海③汕头④厦门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时间限制,我们可以把④厦门。故选 C.①②③。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经济特区的有关内容。
13.在沿海开放城市中,已发展成为国际化金融中心的是(  )
A.珠海经济特区B.海南经济特区 C.上海浦东开发区D.厦门经济特区
答案:C
知识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通过对题干的阅读,在沿海开放城市中,已发展成为国际化金融中心的是上海浦东开发区。故选 C.上海浦东开发区。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经济特区的有关内容。
14.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答案:D
知识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通过对题干的阅读,ABC三个选项均符合题干。故选 D.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点评:本题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内容的考查。
15.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是(  )
A.互相对立 B.互为条件,互为补充 C.完全一致 D.大同小异
答案:B
知识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通过对题干的阅读,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为条件,互为补充。故选B.互为条件,互为补充。
点评:本题是对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两者之间关系的考查。
16.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
A.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深化了改革开放
C.巩固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 D.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案:A
知识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通过对题干的阅读,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选A.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点评:本题是对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作用的考查。
17.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一直在努力探索民族独立和富强之路。但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论和实践,你认为邓小平走的是什么路(  )
A.阶级斗争之路   B.照搬苏联经验之路  
C.学习日本之路   D.走自己的路
答案:D
知识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故选D.走自己的路。
点评:本题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18.下列哪些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变化(  )
①不可同日而语②士隔三日,当刮目相看③翻天覆地④闭门造车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知识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故选B.①②③。
点评:本题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19.在有关桥的图片资料中能见证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的有(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C
知识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解析:
分析:这是图片选择题,属基础题型,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通过阅读题干,在观看图片,其中能见证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的图片,我们自然而然的就能把图片一排除掉。故选C.②③④⑤。
点评:本题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20.“……从1861年至今,34年的自强,16年的变法,67年的革命,21年的改革,中国走向近代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这句话中包含的重大历史事件有(  )
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民主主义革命⑤改革开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D
知识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型,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解答本题,我们要抓住从1861年至今,34年的自强,16年的变法,67年的革命,21年的改革这些关键词。故选D.①②③④⑤ 。
点评:本题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二、填空题:
21.(   )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上来的战略决策。
答案:1987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知识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型,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
点评:本题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考查
22.在沿海开放城市中,已发展成为国际化金融中心的是(  )
答案:上海浦东开发区
知识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型,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
点评:本题是对经济特区有关内容的考查
三、判断题:
23.1980年,我国在广东建立的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厦门。
答案:1980年,我国在广东建立的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汕头。
知识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型,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
点评:本题是对经济特区有关内容的考查
四、材料解析题
24.王亮同学是一位歌迷,下面是他搜集到的三首歌曲的部分歌词:(共20分)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他是我们的带路人,为了建设新中国,领导我们向前进,共产党像太阳, 照到哪里哪里亮 ,哪里有了共产党, 哪里人民得解放……──《东方红》
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天的故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唱到的让我们“当家作主站起来”、“富起来”、“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的人物分别是谁?
(2)材料二、三所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其主要历史业绩各有哪些?(至少各写出两例)
(3)好的歌曲是历史发展的见证。通过以上分析,请分别写出这三首歌曲的创作背景。
(4)你还能帮助王亮同学搜集到有着浓厚时代特征的歌曲吗?(请至少写出一首并注明其创作背景)
答案:(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
(2)毛泽东:创立毛泽东思想、领导建立新中国等;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
(3)新民主主义革命:《东方红》;改革开放:《走进新时代》、《春天的故事》
(4)抗日战争:《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等)
知识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型,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学生通过对本题的做答,既掌握了历史伟人的丰功伟绩,同时也升华了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点评:本题是对历史伟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贡献等有关内容的考查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材料二 :(1992年的深圳)仙湖植物园里植物千姿百态。有一种树叫“发财树”……小平同志(观赏后)深情地说:“让全国人民都种,让全国人民都发财。”
请回答:
(1)为了改变材料一中状况,我国政府编制了什么经济发展计划?请举出在这一计划实施过程是所取得的一项建设成就。
(2)为了实现材料二中小平同志的愿望,我们必须依靠党在新时期的哪一伟大决策?这一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
(3)材料中两代领导人对国家富强的期望给了你什么启示?
答案:(1)第一个五年计划。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等。
(2)改革开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如我国政府关注国计民生,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经济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应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大力进行经济建设;立志报效祖国等
知识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解析:
分析:这是基础题型,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通过阅读题干,前两问学生可以轻松的做答,通过对第三问的做答,也升华了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点评:本题是对一五计划、改革开放等有关内容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