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溶液的形成洗涤剂为什么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呢?修汽车的工人,当他的手上沾满油污时,他常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这说明汽油与洗涤剂一样能去油污,那么二者去油污的原理是否相同?怎样解释食盐、蔗糖在水中的变化呢?思考:自学内容 蔗糖放进水中后,很快就“消失”了,它到哪里去了呢?原来,蔗糖表面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扩散,并均一地分散在水分子中间,形成一种稳定的混合物——蔗糖溶液。如果把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放到水中,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扩散,最终均一的分散到水分子中间,也形成稳定的溶液,只不过氯化钠在水溶液中是以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式存在。只要水分不蒸发,温度不变化,蔗糖与水或氯化钠与水不会分离,取其中任意的一部分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组成完全相同。蔗糖溶液中的分子运动食盐溶液中的离子运动思考:
刚才得到的液体,都是混合物。每种液体各部分一样吗?放置了这么长时间,你有没有看到哪种液体析出沉淀?探究实验一: 什么是溶液?均一均一均一不均一稳定,不分层稳定,不分层稳定,不分层不稳定,分层混合物混合物混合物混合物小结:m(溶质)+m(溶剂)
=m(溶液)氢氧化钠
水
食盐水
水
硫酸铜碘酒精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举例说明。
(1)溶液都是无色的液体
(2)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水思考 水是最常见的溶剂,汽油、酒精等也可以作为溶剂,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程度是否相同呢?反过来说,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里的溶解程度是否相同呢?生活经验:当衣服上沾上油滴时,用水很难洗去,怎么办?实验探究二: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哪些?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mL~3mL水,分别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2mL~3mL汽油,再分别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纪录几乎不溶(溶液黄色) 溶解,溶液紫红色溶解,溶液紫红色几乎不溶物质的溶解性不仅与溶质有关,还与溶剂的性质有关。探究实验三: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分层均匀混合不分层水和乙醇能够互溶讨论:溶液中溶质和溶剂是如何确定的?气体液体固体液体量少量多非水物水小结:1、溶质可以为固体液体气体2、液-液互溶多-溶剂 少-溶质水是最常见的溶剂4、根据名称判断:溶质的溶剂的溶液
(若溶剂为水可省略不读)
3、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也不同。
练习:指出下列溶液中溶质、溶剂各是什么?
溶质 溶剂
(1)硫酸铜溶液
(2)稀硫酸
(3)75%的医用酒精
(4)油脂溶解在汽油里
(5)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
(6)盐酸
(7) CO2溶于水的溶液CuSO4 水H2SO4 水C2H5OH 水油脂汽油白磷二硫化碳HCl 水H2CO3 水溶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的用途,请你谈一谈。我们已经知道,用汽油可以把衣服上的油脂洗去,原因是汽油可以溶解油脂,除此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可以洗去油脂吗?探究实验四:洗涤剂在清洗油污时起的作用是什么?取两只试管,分别放入2~3mL水,再滴入几滴植物油;向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入几滴洗涤剂,振荡,观察现象;静止,观察现象清洗,观察现象分层分层浑浊浑浊分层不分层不干净干净思考:植物油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加了洗涤剂的乳浊液可以稳定存在?植物油在水中形成的是不均一、不稳定的,静置后会分层的混合物——乳浊液;洗涤剂有乳化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油珠,所以加了洗涤剂的乳浊液可以稳定存在。用洗涤剂洗餐具就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 1.洗涤剂有什么功能? 它的去污原理是什么?洗涤剂有乳化功能;洗涤剂的去污原理是:将油污分散成无数小液滴,然后随水流走。(这种现象称为洗涤剂的乳化作用。)问题:2、修汽车的工人,当他的手上沾满油污时,他常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这说明汽油与洗涤剂一样能去油污,那么二者去油污的原理是否相同?若不同,汽油去油污的原理是什么?汽油去油污的原理是: 油污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从而除去油污.探究实验三: 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区别液体小液滴分散到另一种液体里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
稳定不均一
不稳定不均一
不稳定混
合
物混
合
物混
合
物食盐水
糖水
稀盐酸
石灰水泥浆水
洪水油水活动与探究 现有试管、烧杯、玻璃棒、温度计等仪器和固态NaCl、NH4NO3、NaOH(你还可选用其他仪器和药品),试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它们溶解于水时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1.实验方案:2.实验简图:根据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完成第30页表格.(1)分别向三只烧杯中倒入一定质量的水,然后测出水温(2)分别将一定量的三种固体放入上述三只烧杯中,搅拌并测出温度(3)比较前后温度变化探究实验五 溶解过程是否引起溶液温度的变化塑料片
掉下,烧
杯壁发热.U管中的
红墨水倒
流回锥形瓶无明显
变化.溶液温度
升高(放热)溶液温度
降低(吸热)溶液温度
不变溶解过程扩散过程
(吸热)水合过程
(放热)吸热>放热
(溶液温度降低)
例如:NH4NO3固体溶于水吸热 = 放热
(溶液温度不变)
例如:NaCl固体溶于水吸热<放热
(溶液温度升高)
例如:NaOH 固体和浓硫酸
(H2SO4)溶于水例1 如右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右侧U形管中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该物质是 ( )
A.氢氧化钠固体
B.浓硫酸
C.硝酸铵晶体
D.氯化钠晶体 D 课件27张PPT。九年级下第九单元课题1 溶液的形成 本节内容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复习1、混合物的概念
2、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铁合金、海水、空气、红磷、高锰酸钾、石油、 稀硫酸 学生实验1、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粉笔灰、植物油、食盐和硫酸铜晶体,各加入5mL水,有什么现象?震荡后有什么现象?静置一段时间又有什么现象?实验现象实验现象悬浊液和乳浊液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另一种液体里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乳浊液:液体小液滴分散在另一种液体里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一、溶液1、定义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组成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讨论:食盐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
硫酸铜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
蔗糖溶液中,溶质和溶剂分别是什么?想一想:
溶剂只可以是水吗?学生实验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1小粒碘和1小粒高锰酸钾,分别加入5mL水,震荡,观察;
在另一支试管中各加入1小粒碘和1小粒高锰酸钾,分别加入5mL汽油,震荡,观察;实验现象结论: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汽油、酒精等也可以作溶剂;
状态相同的物质形成溶液时,把量多的叫溶剂,量少的叫溶质。如果其中有一种是水,无论水量的多少,水总是溶剂。想一想铁钉放进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它的溶质和溶剂分别是什么?结论溶质、溶剂在分散前都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当两种物质完全反应后,新生成的物质是溶质,析出的沉淀或逸散的气体不是溶质,一般水就是溶剂。练一练
锌粒放入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溶质和溶剂又分别是什么呢?练习1、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
C、蔗糖溶于水时,形成了透明的蔗糖溶液,所以它属于纯净物,而不属于混合物。 ( )
D、澄清的石灰水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时,所的液体是溶液。( )
E、具有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 ╳ √ ╳ √ 2、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氯化氢气体 水 乙醇 水 碘 酒精 硫酸铜 水 白磷 二硫化碳二、溶液的应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广泛应用
医疗上的注射液,口服液…… 思考 小明不小心把油漆弄脏衣服,他马上用水擦洗,但不行;然后他又用洗衣粉擦洗,也不行;他妈妈看见了,告诉他用橡胶水搓洗,油漆很快就不见了,请按以上的资料,谈一谈其中的道理。三、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学生实验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的NH4NO3固体和NaOH固体,再分别加入10mL水,震荡,用手摸试管外壁,有什么现象?结论溶质溶解时,有吸热和放热现象。课堂小结1、溶液的概念,溶质、溶剂、溶液三者的关系及判断。
2、溶解时有吸热和放热现象。达标测评1、溶液的基本特征是( )
A、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B、是混合物;
C、其组成中一定有水; D、无色透明;
2、下列不是常见的溶剂的是( )
A、水; B、酒精;
C、汽油; D、食盐;AD 3、下列溶液中的溶质是气体的是( )
A、碘酒; B、白酒;
C、盐酸; D、硫酸铜溶液;
4、下列物质长期密封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是( )
A、糖水; B、粉笔灰和水的混合物;
C、油水混合物; D、牛奶;
5、把一杯很甜的糖水加一定量的水降低甜度,其中不变的是( )
A、溶液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剂的质量; D、都不变;CAB作业:1、复习本课题内容,完成课本33页第1题;
2、预习课题2 溶解度
课外作业:
牛奶是一种混合物,查阅包装盒或包装袋,记录其中所含成分。课件31张PPT。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活动天地探究实验:
1、称取8克白糖加到烧杯中。再加入40ml水,搅拌,使白糖溶解。
2、称取10克白糖加到另一烧杯中。再加入50ml水,搅拌,使白糖溶解。
问题探究:
1、实验1、2所得两种糖水,哪种更甜?你的根据是什么?
2、如果你的结论是通过计算获得的,你列出的算式是怎样的?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
(一)配制一定质量、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计算:
这类计算主要是公式及其变型的应用.
溶质质量分数= ×100%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例1、将50克氯化钠溶液蒸干,得12克氯化钠固体,试确定原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解:氯化钠是溶质,溶液为50克,
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 (p%)=M质 M液1250×100%
=答:这种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4%。 =24%×100%
有关混合的题目例2、30%的食盐溶液与10%的食盐溶液各100g混合,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溶质的质量为
30%×100g+10%×100g=40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0%答: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创新思维变式 农业上常用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有24千克固体氯化钠能配制多少千克这种氯化钠溶液?同时需要水多少千克?
解: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p%)=M质M液×100%
所以M液=M质p%=24Kg16%=150Kg所加水为
150Kg-24Kg
=126Kg
答:配制150千克这种氯化钠溶液,同时需要水126千克。(二)溶液稀释 增浓的计算
1.溶液稀释的计算
溶液的稀释方法有很多,最简单的是加水稀释.加入水之后,溶剂质量增加了,溶液质量也增大了,但溶质质量不变,这是我们进行这类计算的关键所在.溶液稀释的计算
[例3]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溶液,要把5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要多少克水?解:设需要水的质量为x
则 (50 g+x)×20%=50 g×98%
50 g+x=
x=245 g-50 g
x=195 g
答:需加水195 g溶液增浓的计算 例4 有100 g 10%的NaCl溶液,要使其浓度增大一倍,(1)需加入多少克氯化钠?(2)需蒸发掉多少水?
分析: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加NaCl前 100 g×10%=10 g 100 g 10%
加NaCl后 10 g+x 100 g+x 20%
解:(1)设加入NaCl质量为x,则
×100%=20%
解得: x=12.5 g
答:需加入NaCl 12.5 g
(2)解:设蒸发掉y克水
×100%=20% 解得 y=50g答:需蒸发掉50g水。与密度有关的题型例5.某工厂化验室配制5000 g 20%的盐酸,需要38%的盐酸(密度是1.19 g/cm3)多少毫升?
指导建议:此题仍然是溶液稀释问题,只是所求不是加入的水质量,而是母液的体积.母液的体积最好通过这个公式来解决,所以应先求出母液的质量 解:设需38%的盐酸质量为x
x·38%=5000 g×20%
x =
=2631.6 g
所以V(HCl)=
=2211.4毫升例6、配制500 mL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1 g/cm3).需要氢氧化钠和水各多少克?
指导建议:先将体积换成质量,再进行计算.解:500 mL×1.1 g/cm3=550 g,则
m(NaOH)=550×10=55 g
m(H2O)=550-55=495 g
答:需氢氧化钠55 g,需水495 g.实际应用 冬天,人们可在皮肤上擦甘油溶液,使皮肤保持湿润。当甘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时护肤效果最佳。欲配制50g这种甘油溶液,需甘油的质量是多少?水的质量是多少?解:溶质的质量=50×80%
=40g
所需水为50-40=10g
答:所需甘油40g,水10g。白酒、盐酸、硫酸等都是采用体积分数来表示溶液的组成。
生理盐水、食醋等是采用质量分数来表示溶液的组成。达标测试1、把一杯食盐水倒出一部分,没有改变的是( )
A 溶质的质量 B 溶剂的质量
C 溶液的质量 D 溶质的质量分数
2、家用食醋是含醋酸质量分数为10%的水溶液,其中的“10%”的含义是( )
A 100克醋酸中含醋为10克
B 100克醋酸的水溶液中含醋酸10克
C 100克水中含醋酸为10克
D 100克醋酸的水溶液中含水10克
DB3、在餐桌上,当我们发现某种汤太咸时,通常做法是向汤中加(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改变的是( ),一定不变的是( )。
A 水的质量 B 汤的质量
C 盐的质量 D 盐的质量分数 ABDC你学到了什么 1、可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溶液的质量2、3、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运算。课件16张PPT。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二)知识准备 学海起航(1)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①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 ;
②溶液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
③溶液的质量/溶液的密度=?????????????????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2)复习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用托盘天平称量前,首先应该把游码放在????? 处,检查天平是否左右平衡。如果天平未达到平衡,可以调节???????? ?,使天平平衡。
②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 盘,砝码放在??????? 盘。如果称量物与砝码位置放反了,称量结果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③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称干燥固体药品时,必须???????? ? ?;称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 里称量。
④称量质量一定的药品时,先把砖码放在右盘,游码移至预定示数,再用药匙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零刻度平衡螺母右左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玻璃器皿(3)复习量筒的使用方法
①实验时不直接用天平称量液体的质量,而是换算成???????? 后用量筒量取。
②量取液体的量筒需选用大小合适的。量筒的量程应略大于或等于所要量取液体的体积,这样可减少误差。
③在使用量筒量液时,先将液体倾倒入量筒,接近所需刻度时,改用 逐滴滴加。读数时,量筒必须放? ,视线 。 体积胶头滴管放置平稳与液面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书自学 探究新知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进行选种,需要氯化钠和水各多少?
现欲配制这种氯化钠溶液,请思考该如何操作?并请归纳实验步骤及相应的所用仪器. 小组合作 讨论释疑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方法:1、计算:2、称量:3、溶解:4、装瓶贴签存放:按配制要求计算出所需要的溶质和溶剂的量 (固体计算出质量,液体计算出体积)。用托盘天平秤取氯化钠的质量,再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
将称好的氯化钠倒入干燥的烧杯中,再加入量好的水,用玻璃棒充分搅拌,直至氯化钠全部溶解。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贴上标签(注明药品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放入试剂柜。(一)步骤:(二)仪器:
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知识梳理 完成学案一、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需氯化钠的质量 g,需水的质量 g。水的密度为1g/ml,则需要水的体积为 ml。
2、????????:(1)用托盘天平称 g氯化钠,称量时要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 ,取过盛氯化钠的试剂瓶,拿下瓶塞, 放在桌面上,应把氯化钠放在 盘,若用砝码,砝码应放在 盘,用量筒量取 ml水,现有10ml、25ml、50ml、100ml的量筒,应选择 量筒。接近刻度线时应用 滴加。
3、????????:先将氯化钠后将水分别倒入烧杯中,用 搅拌至全部溶解。
4、???????? :把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盖好瓶塞,贴上 (注明 和
),放入试剂柜中。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签存放842428相同质量的纸倒左右4250ml胶头滴管标签试剂的名称溶质的质量分数玻璃棒追踪释疑 深化领悟
2、如果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有可能是哪些原因造成的?1、如果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有可能是哪些原因造成的?二、溶液配制过程中误差的产生
1、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
①称量错误:
②计算错误:
③其他原因:
知识梳理 完成学案在称取固体溶质时,法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且使用了游码;在量取液体溶剂时,仰视读数在计算所需药品的质量和体积时出现错误所取固体药品不纯,含有杂质;用于配制溶液的烧杯不干燥,残留有水分;将固体药品倒入烧杯时有洒落等①称量错误:
②计算错误:
③其他原因:
2、所配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原因:砝码被锈蚀或沾有其他杂质;
量取液体溶剂时俯视读数将溶剂倒入烧杯时有洒落等在计算所需药品的质量和体积时出现错误课堂小结1.溶质质量分数配制的步骤 、 、 、 。
2.溶质质量分数配制所需仪器 、 、 、 、 、
。
3.溶质质量分数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分析:
(1)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
(2)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原因: 当堂达标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将10g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B.量取90ml水时,俯视读数
C. 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
D. 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盖紧瓶塞贴上标签
2.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出现的操作失误,会引起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降低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将砝码放在左盘,但未使用游码
B.用量筒量取蒸馏水读数时,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
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
D.将配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细口瓶时,不慎撒出部分溶液
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
B.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的质量3.0g
C.用1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D.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4、配制5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 ( )
A.蒸发皿 B.玻璃棒 C.烧杯 D.量筒 5、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
A B C D E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上图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 。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游码 D.添加砝码
(3)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