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鲁教版)同步教学课件;第一章 步入化学殿堂(5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化学上册(鲁教版)同步教学课件;第一章 步入化学殿堂(5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08-25 17:35:15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阅读课本P2---P4回答:1.结合你自己的认识,说一说化学使生产、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2.化学可以解决哪些方面的社会问题?观察下列两类变化,你知道它们有何区别吗?1.A.木炭燃烧变成灰烬B.葡萄酿成酒C.铁矿石冶炼成钢铁2.A.玻璃破碎B.水结冰C.石蜡受热熔化有新物质生成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而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水结冰、食盐溶解于水、玻璃破碎等。纸张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等。结合“石蜡受热熔化和石蜡的燃烧”讨论: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有何本质区别与联系?现象:镁带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现象: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现象:固体慢慢减少,有大量气泡生成。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实验1:点燃镁带。实验2: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实验3:将几颗锌粒放入试管中,再加入3~4ml稀盐酸。实验4:取3~4ml硫酸铜溶液于一试管内,再用滴管滴加4~5滴氢氧化钠溶液。发光、放热变色有气体生成有沉淀生成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放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不但能实现物质的转化,
而且能实现能量的转化。课堂检测1.P8 挑战自我1
2.下列成语描述的变化中,哪些是化学变化?
死灰复燃、蜡炬成灰
花香四溢、木已成舟
水滴石穿、磨杵成针
滴水成冰、集腋成裘3.灯泡通电时发光放热是化学变化吗?
4.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不同,这种变化是( )
A.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B.被雨淋湿的自行车车圈上出现锈渍
C.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
D.把木炭放入冰箱中,冰箱异味消失
把一杯水无限制的分下去,最后会怎样?猜一猜、想一想水分子 金原子钠离子和氯离子观察下列物质的构成,你有何感悟? 世界万物都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水是由大量的 构成的,金是由大量的 构成的,食盐是由大量 和 的构成的。水分子 金原子钠离子氯离子微粒观氧分子(O2)氢分子(H2)1.氢气是由 构成的,氧气是由 构成的。
2.分子是由 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一个氢分子是由 构成的,一个氧分子是由 构成的。氢分子氧分子原子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2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1.下列诗句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
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洞庭湖赠张丞相》)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下列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观察到的现象,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白酒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少
B.鸡蛋清受热后变成块状
C.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
D.面包发霉课堂检测AA5.下列表示水分子的图示为( )4.判断镁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了白色固体 D.固体质量增加了3.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变化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柴油、煤油等
B.玻璃由于骤冷或骤热而破裂
C.不法商贩给橙子“打蜡上色”
D.铜器在潮湿的空气中表面变绿DCB 6.水是由 构成的,氢气是由 构成的,氧气是由 构成的,铁是由 构成的。
7.一个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其符号为 ;一个氧分子是由 构成的,其符号为 ;一个氢分子是由 构成的,其符号为 。
水分子氢分子氧分子铁原子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两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H2OO2H2H He Li Be B C N O F Ne H2O H2 O2 N2 CO CO2 比一比,看谁记得快!元素符号:氢 氦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化学式:水 氢气 氧气 氮气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课外作业1.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2.判断镁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了白色固体 D.固体质量增加了
3.已知下列变化:⑴钢铁生锈⑵电灯通电发光⑶食物腐烂⑷水凝结成霜⑸火药爆炸⑹车胎爆炸⑺加热蔗糖变黑 ⑻食盐溶于水⑼石蜡燃烧⑽铁铸成锅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
4.下列物质各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①水②氧气③氢气④铁⑤食盐
5.一个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其符号为 ;一个氧分子是由 构成的,其符号为 ;一个氢分子是由 构成的 ,其符号为 。课件18张PPT。第一单元 化学改变了世界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皮球球体内还被植入一种电脑芯片。当球越过球门线或者出了边线底线,主裁判佩戴的耳机内会自动收到回应信号。甫一问世,“团队之星”立即引起赞誉声一片,被称为“历史上最完美的足球”。 本届世界杯用球是由著名体育公司阿迪达斯研发设计的,号称“团队之星”。它采用了全新的异形拼块和无缝压合技术,史无前例地将足球球面拼块减少到14块,最大程度地消除了球体表面不规则的凹凸,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学科。 二、物质的变化 木头灰烬桌子二、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化学反应)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标准:就是看有无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的特征:有新物质生成二、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化学反应)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标准:就是看有无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的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如何观察化学实验:1.实验前:2.实验中:3.实验后:镁带的燃烧现象:
1.剧烈燃烧放热, 发出耀眼的白光
2.生成白色固体文字表达式:镁+氧气→ 氧化镁点燃 化学变化常伴随一些现象,例如: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都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但有现象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例如:灯泡通电发光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 的性质叫物理性质。(例如: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硬度、熔沸点、水溶性......)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的变化三、化学变化的奥秘课件27张PPT。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一、知识目标:
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2、 初步学会实验探究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怎样学习化学。
三、情感目标:
养成“三思而后行”的习惯 。学习目标开展化学研究,如何学好化学:
一、从问题开始
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活动天地1-3观察蜡烛燃烧并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一、从问题开始活动与探究一点燃前: 运用除味觉以外的所有感官或仪器对一支蜡烛在点燃前进行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现象作详尽、客观的描述。提示:观察蜡烛的形状、颜色、气味、硬度、密度等点燃时:1、燃烧着的蜡烛形状有什么改变?活动与探究二2、(1)蜡烛的火焰分为几层?外焰、内焰、焰心2、(2)哪一部分的温度最高?哪一部分温度最低?
试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点燃时: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
焰中约1-2秒钟,取出火柴梗,
火柴梗有什么变化?点燃时:活动与探究二3、(1)将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杯壁
上有什么现象产生?
(2)取下烧杯,向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有什么现象产生?
(3)推测一下蜡烛燃烧可能生成什么物质?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熄灭时:1、熄灭的瞬间你观察到什么现象?2、立即用点燃的火柴去点白烟,有何现象产生?3、推测下白烟是何种物质?活动与探究三有白烟产生 用燃着的火柴迅速靠近白烟被点燃。 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善于从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2.要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 3.学会质疑,对现成的结论不能轻信; 4.善于观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5.对任何事物都要认真思考其现象,提出本质的问题。 ……怎样才能发现和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课堂练习1、点燃蜡烛时,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火焰外焰最亮
B、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有水珠
C、蜡烛的火焰分三层
D、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2、通过观察蜡烛的燃烧及对燃烧现象的探究,
得出正确的结论是
①外焰的温度最高 ②蜡烛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
③燃烧能发光发热 ④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
A、只有① ② ③ B、只有 ② ③ ④
C、只有 ④ D、 ① ② ③ ④D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请阅读课本P11-P13内容,完成下列思考题导学一科学探究有哪几个环节?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实验探究1-1 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1、指导学生参与小明同学的实验探究
2、学生自主提出有关蜡烛燃烧问题的探究活动。
注意:实验方案是否科学、合理、可行等供学生参考的问题:
1、蜡烛燃烧生成了哪些物质?
2、蜡烛中含有哪些成分?
3、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蜡烛燃烧的时间?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确定了科学探究的问题后,从设计实验到实施实验需要“三思而后行”,实验完成后,还应“行后而三思” 。根据【 活动天地1-4 】的内容完成下列思考题 导学二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哪几项?1、小明同学实验后,对探究活动的哪一方面进行
了反思?做了哪些改进?
2、常言道“三思而后行”,“行后而三思”同样重要。
你认为对探究活动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反思呢【 思考 】 如(1)实验方案是否科学、环保、简洁
(2)获得实验数据是否存在较大差异
(3)猜想与结论是否相符1、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2、科学探究基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猜想
与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
行实验等)”、“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
“表达与交流”等 。小结课堂练习1、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 、 、
、 、 、 等 。2、小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以用澄清石
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猜想与假设 B、获得结论
C、收集证据 D、反思与评价C3、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⑴ 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
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
⑵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__
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部分温度最高。小两边外焰⑶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蜡烛燃烧一定生成____________。二氧化碳4、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
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了如下假设:
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 实验: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_(填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A刚熄灭时蜡烛周围还有燃烧残留的二氧化碳4、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
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了如下假设:
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 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 实验: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__。B4、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
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了如下假设:
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 实验: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
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
燃性,这为假设___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
设_______,因为 。CA、B二氧化碳和水不能燃烧以“活动天地1-4”中化学探究实验报告为范例,
撰写《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实验报告 作业谢



!课件14张PPT。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复习与检测1、判断下列成语包含的变化是什么变化
死灰复燃、蜡炬成灰、花香四溢、木已成舟
水滴石穿、磨杵成针、滴水成冰、集腋成裘
2、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___ 、___、 ___ 、____、 ___ 等现象,但有这些现象产生的变化--------(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通电时发光放热是化学变化吗? .
复习与检测3、固体受热产生气体的变化属于(  )
A、一定是物理变化 B、一定是物理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4、(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
镁 、氧化镁 、氧气 、氢气 、水 、氯化钠
(2)背诵1——20号元素的名称学习目标知道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和内容。
初步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活动反思”的方法。
体验化学探究的乐趣。一、从问题开始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 爱因斯坦活动天地 1-3 观察蜡烛燃烧并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多识一点 化学之谜导学
1、阅读课本第10页《化学之谜》,了解
化学家们未解决的问题。
2、了解了这些化学之谜,你有什么感想?
3、你还能提出一些化学上未解决的问题吗?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方式,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

1、发现与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设计并进行实验
4、结论与解释
5、反思与交流实验探究1-1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1、从蜡烛上 切下一块固体石蜡,放在蒸发皿里,尝试用火柴点燃。
2、点燃一支蜡烛,带烛心周围有较多的石蜡油产生时,熄灭蜡烛,立即尝试用火柴点燃石蜡油。
3用坩埚钳夹持一根短尖嘴玻璃管,将其末端插入燃着的蜡烛烛心附近,一段时间后用火柴在玻璃管尖嘴处点燃。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悠然提出如下假设:
A是石蜡燃烧生成的水蒸气。
B是石蜡蒸汽冷凝成的石蜡固体。
实验探究:①吹灭蜡烛,用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观察现象。
②吹灭蜡烛,用火柴点燃白烟,观察现象。石蜡燃烧的奥秘实验结论: 石蜡是先熔化成液态再变成气态才燃烧的,因为气态的石蜡比液态和固态更容易被点燃。石蜡燃烧的奥秘实验反思:
起初是把石蜡油地道蒸发皿中再尝试点燃的,结果由于石蜡油冷凝太快,始终未能得到液体石蜡;后来改进为:熄灭蜡烛后立即用火柴尝试点燃烛心周围的石蜡油,获得预期效果。复习与 检测(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
镁 氧化镁 氧气 氢气 水 氯化钠
(2)默写1——20号元素的符号
实验探究 1-1 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发现并提出问题】
你提出的问题是: 。
【猜想与假设】
你的猜想是: 。
【设计并进行实验】
【结论与解释】
你获得的实验结论是: 。
【反思与交流】
你的反思是: 。
你还能提出哪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

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进行《探究蜡烛燃烧奥秘》实验报告的填写,并进行实验的反思。课件32张PPT。第三节 走进化学实验室几种常见的实验仪器试管试管夹锥形瓶烧杯(间接加热)集气瓶水槽量筒胶头滴管酒精灯滴瓶化学危险品图标试验基本操作一、液体药品的取用 1、倾倒法 2、滴加法 二、固体药品的取用 粉末状药品块状药品的取用三、给物质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2.给液体加热3.给固体加热四、物质的称量: 天平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俯视,读数偏大仰视,读数偏小五、仪器的连接与洗涤 找出下图中错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