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复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复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05 11:4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复习题
一、单选题
1.点燃蜡烛时,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火焰分三层
B.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点燃蜡烛时,石蜡先融化后燃烧
D.石蜡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下列关于制取二氧化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A.连接仪器 B.塞紧胶塞
C.取用块状固体 D.检查装置气密性
3.下列仪器中不可以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
A.量筒 B.试管 C.烧杯 D.锥形瓶
4.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有下列情景,其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
A.国旗传递 B.国歌响起
C.五环“破冰” D.焰火绽放
5.高铁是中国一张靓丽的名片,车厢内禁止吸烟须张贴的标志是(  )
A. B.
C. D.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稀有气体通电发光 B.液氮用作冷冻剂
C.银用于制作导线 D.氮气用作保护气
7.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胆矾研碎 B.面包发霉 C.纸张燃烧 D.钢铁生锈
8.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了节约药品,实验室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要先将试管均匀加热
C.取用药品时,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也不能尝任何药品味道
D.用药匙或纸槽将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底部
二、非选择题
9.下列各项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冰融化成水
B.石蜡受热会熔化
C.木材燃烧
D.硫磺可以燃烧
10.飞飞同学对蜡烛的燃烧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①:如图甲,点燃一支蜡烛,用一只烧杯倒扣在燃着的蜡烛上,蜡烛燃烧片刻后熄灭.
实验②:如图乙,再点燃蜡烛,然后吹灭,看到烛芯产生一缕白烟,用火柴点燃白烟,蜡烛重新被引燃.
实验③:如图丙,将粗细均匀的木条水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稍加热后观察木条燃烧现象.
(1)实验①中,蜡烛能燃烧片刻的原因是   .
(2)实验②中,关于白烟的成分,有同学做出了下列猜想:
A.白烟是水蒸气; B.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 C.白烟是二氧化碳.
你认为上述猜想有道理的是   (填序号),理由是   .
(3)飞飞同学在做实验①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实验③中,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说明蜡烛的外焰温度   .
11.回答以下有关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面的问题:
(1)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一般用   ,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   夹取.
(2)在使用酒精灯时,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   扑盖.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个部分,由于   焰的温度最高,所以应用这部分火焰进行加热.
12.阅读下面科普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臭氧(O3)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强得多.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废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气体,以及家用电冰箱中的制冷剂“氟里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1)臭氧(O3)是   .(填“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
(2)臭氧转化为氧气是   变化.(填“物理”或者“化学”)
(3)臭氧的物理性质是   ;化学性质是   .(各回答一条即可.)
13.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A、蜡烛燃烧,火焰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外层最亮,故选项说法正确.
B、蜡烛燃烧时,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故选项说法正确.
C、蜡烛燃烧时,蜡烛顶端受热熔成液态,故选项说法正确.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2.【答案】A
【解析】【解答】A、导管连接胶皮管时,先把导管一端湿润,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入胶皮管内,图中所示装置符合题意。
B、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
C、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
D、图中试管连接长颈漏斗,除导管外未形成密闭空间,不能检查装置气密性,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玻璃管与橡皮管的连接方法分析;
B、根据试管塞塞入试管的注意事项分析;
C、根据块状固体取用采用“一横二放三直立”原则分析;
D、根据检验装置气密性需先形成密闭体系分析。
3.【答案】A
【解析】【解答】A. 化学反应中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时会有热量的释放或吸收,温度变化易导致量筒的刻度不准确,不能用作反应容器,A符合题意;
B. 试管可做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B不符合题意;
C. 烧杯可做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C不符合题意;
D. 锥形瓶可做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量筒只作量取液体体积的专用仪器进行分析,根据试管、烧杯、锥形瓶都可用于反应容器进行分析。
4.【答案】D
【解析】【解答】A. 国旗传递,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 国歌响起,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 五环“破冰”,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 焰火绽放,发生了燃烧,一定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D。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5.【答案】B
【解析】【解答】A. 表示易燃物品,故不符合题意;
B. 表示禁止吸烟,故符合题意;
C. 表示节约用水,故不符合题意;
D. 表示禁止带火种,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图标的含义,进行分析。
6.【答案】D
【解析】【解答】A. 稀有气体通电发光,因为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有色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错误;
B. 液氮用于冷冻麻醉,因为液氮温度低,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错误;
C. 银用于制作导线,因为银具有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错误;
D. 氮气用作保护气,因为氮气的稳定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7.【答案】A
【解析】【解答】A、 胆矾研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B、 面包发霉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 纸张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 钢铁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8.【答案】A
【解析】【解答】解:A、剩余的药品要放到指定的容器中,不可放回原瓶,防止药品污染,故符合题意;
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要先将试管均匀加热,故不符合题意;
C、取用药品时,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也不能尝任何药品味道,故不符合题意;
D、用药匙或纸槽将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底部,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实验剩余药品的出来原则分析回答;
B、给试管预热可使试管均匀受热,防止炸裂;
C、根据药品的取用原则分析回答;
D、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原则分析。
9.【答案】A;C;B;D
【解析】【解答】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冰融化成水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木材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石蜡受热会熔化属于物理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硫磺可以燃烧属于化学性质。下列各项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属于化学变化的是C;属于物理性质的是B;属于化学性质的是D。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根据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10.【答案】(1)烧杯中有氧气
(2)B;白烟具有可燃性
(3)C
(4)高
【解析】【解答】解:(1)蜡烛能燃烧片刻的原因是烧杯内有一定量的空气,空气中含有氧气,能支持蜡烛燃烧,体现氧气具有 支持燃烧的性质.(2)关于白烟的成分,因为白烟能燃烧,故选 B,理由是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不能燃烧,石蜡能燃烧;(3)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实验现象,就是进行对比实验,做法正确.不合题意;B、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符合科学探究的过程,做法正确,不合题意;C、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就是没有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做法错误,符合题意;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就是咨询老师,做法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4)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说明蜡烛的外焰温度最高.
故答案为:(1)烧杯中有氧气; (2)B;白烟具有可燃性; (3)C;(4)高
【分析】(1)根据空气中含有氧气和氧气的助燃性分析,蜡烛消耗完烧杯内氧气变熄灭了;(2)白烟是固体小颗粒,根据物质的可燃性分析,水蒸气、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3)本题研究了蜡烛的燃烧,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底部出现了大量黑色物质,发现了问题,应该反复实验,来探究黑色的物质的成分;也可以查阅资料、或与同学讨论、或咨询老师,来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而不能不予理睬,否则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也不符合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4)了解火焰的三层温度;
11.【答案】(1)药匙;镊子
(2)湿抹布
(3)外
【解析】【解答】解:(1)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镊子夹取;(2)在使用酒精灯时,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个部分,由于外焰温度最高,用外焰加热.
故答案为:(1)药匙;镊子;(2)湿抹布;(3)外.
【分析】(1)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仪器考虑;(2)根据灭火的方法考虑;(3)根据酒精灯火焰的温度考虑.
12.【答案】(1)单质
(2)化学
(3)淡蓝色;不稳定
【解析】【解答】(1)臭氧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2)臭氧转化为氧气有新物质氧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根据叙述可知,臭氧是一种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味的气体,这属于臭氧的物理性质;(4)根据叙述可知,臭氧是一种不稳定、受热能转化为氧气、具有氧化性的物质,这属于臭氧的化学性质。
【分析】(1)根据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分析
(2)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分析
(3)根据物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就是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就是物理性质
13.【答案】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解析】【解答】解: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答: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分析】根据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分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