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弹力》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弹力》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7.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3-05 14:42: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二节《弹力》教学设计
课题 7.2弹力 单元 第七章 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分析 《弹力》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属于力学部分的基础知识。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力的基本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之后,进一步学习的一种性质的力。通过学习弹力,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力的性质和作用方式,为后续学习摩擦力、重力等力的知识打下基础。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弹力的定义和性质:教材通过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弹力的存在和性质,理解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2. 弹力与形变的关系: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可以了解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之间的关系。3.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教材介绍了弹簧测力计的基本原理和构造,以及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通过实验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022新课标要求 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认识弹性限度,了解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弹力的产生和大小;学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培养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科学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认识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旨在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和科学素养。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什么是弹力,理解弹力的性质和产生条件;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力的产生和作用方式;通过探究和验证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弹力应用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通过实验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学情分析 1. 学生的们对力的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但弹力作为一个新的力学概念,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2.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正在逐渐发展,但仍需要具体、直观的教学材料来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概念。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弹力的概念。3. 弹力产生的原因及其方向的判定是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重点讲解这两个问题,并通过具体的实验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在进行《弹力》的教学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认知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难点。我们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弹力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讲解弹力产生的原因及其方向的判定,并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还需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重点 弹力的概念和性质,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难点 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以及如何理解和分析实验数据。
材料准备 橡皮泥、纸张、海绵、弹簧、弹簧测力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同学们,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跳的蹦床能让我们跳得那么高?为什么我们的橡皮筋可以拉得那么长?为什么我们的球拍可以那么轻松地击球?其实,这些都与我们要学习的“弹力”有关。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这个神奇的力量——弹力。那么,弹力是如何产生的呢?它的大小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我们如何通过实验来测量弹力呢?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天的学习中一一解答。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实验演示和讨论答疑的方式,来深入了解弹力的相关知识。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能够掌握弹力的基本概念,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以及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弹力。那么,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之旅吧! 聆听、思考,准备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从蹦床、橡皮筋、拍球等生活中的情境导入新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讲授新课 弹力弹性和塑性组织学生活动:同学们,请利用手中的橡皮泥、白纸、弹簧、海绵,捏橡皮泥、折纸、捏海绵、拉伸或压缩弹簧,观察发生的现象,回答以下问题:①你手中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了什么变化?②看看你的物体发生形变之后有没有自动恢复原状。③按照物体形变后是否恢复了原来的形状把上述物体分成两类。④什么是弹性?什么是塑性?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基础上进行总结并板书弹性和塑性。弹性形变弹力①弹力的定义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页,说出弹力的定义。②分析弹力产生的条件引导学生分析:互相不接触的物体间能不能发生弹性形变?互相接触的物体一定会发生形变吗?所以,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学生回答问题后进行总结。③常见的弹力有哪些?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页,让学生说出常见的弹力都有哪些?举例子: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对桌面的压力的施力物体是谁?这个力是哪一个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产生的?弹性限度讲解:物体的弹性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将无法恢复原状。不如弹簧,如果超过弹性限度,就不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将被损坏。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讲解:力的大小可以测量,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测力计。测量弹力的大小我们可以使用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量就越长。提醒同学注意伸长量与长度的区别。弹簧测力计的构造指导同学观察手中的弹簧测力计,结合教材上的介绍,分析弹簧测力计的构造。请同学说出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在同学回答问题后,对弹簧测力计的构造进行总结。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讲解: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拉动弹簧,检查是否有摩擦;读数时应该注意带单位。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教师指导学生作如下练习,待练习结束,请几名同学谈谈感受,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所测的几个力的大小;大家对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感受1N、3N、5N拉力的大小测量身边小物体对弹簧测力计挂钩的拉力用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桌面上沿水平方向拖动文具袋,测量拉力的大小。 按照老师的部署进行活动,并回答问题:①发生了形变②有(或没有)③橡皮泥、白纸是一类,弹簧海绵是一类④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不能自动恢复原状的性质叫塑性。①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②分析教师的问题,得出结论: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互相接触、发生弹性形变。回答:压力、拉力、推力、支持力等都属于弹力。分析回答:施力物体是茶杯;由于茶杯发生了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听教师讲解,做好笔记。比较伸长量与长度的区别。观察弹簧测力计并指出其构造:弹簧、挂钩、指针、刻度盘、外壳、拉环。认真聆听教师讲解,按照教师要求进行操作,回答老师的问题。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练习,总结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和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学生亲历探究活动,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堂练习 PPT演示练习题,学生回答,教师点评总结1. 课堂上同学们根据一些具体事例,讨论了“哪些物体有弹性,哪些物体有塑性”的问题。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泥人张”可以将黏土捏成各种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黏土不能自行恢复原状,说明黏土具有“塑性”B. 拉长橡皮筋,松手后橡皮筋能自行恢复原状,说明橡皮筋具有“弹性”C. 将一段长 0.5m 的玻璃棒两端固定,用绳在中间轻轻拉起,可以看到玻璃棒略有弯曲(如图所示),撤去力后又恢复原来的形状,表明玻璃棒是有“弹性”的 D. 缝衣服的棉线一拉就断,无法自行恢复原状,所以棉线没有“弹性”2. 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使它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B. 平时所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就其力的性质而言都是弹力C. 在一定范围内,同一物体发生的弹性形变越大,弹力就越大D. 两个物体不接触也有可能有弹力3. 关于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是弹簧的长度与它所受到的力成正比B. 弹簧测力计上的最大刻度值就是它的最大量程C. 弹簧测力计的精确程度可以从其面板上所标的最小数值看出来D. 以上说法都不对 4. 下列哪个力不属于弹力( )A. 拔河比赛时,绳子受到的拉力B. 地面对人的支持力C. 月亮和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 D. 坐在椅子上的人对椅子的压力5.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过程中,有如下操作:① 轻轻来回拉动挂钩两次;② 把待测力加在挂钩上;③ 观察测力计的量程,弄清每小格刻度表示多少牛顿;④ 调整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对准零刻度线);⑤ 待指针稳定后读数。以上操作合理的顺序是 ( )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①⑤ C. ④①②③⑤ D. ③④①②⑤ 6.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 F 成正比,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这种关系的是 ( ) A. B. C. D. 7. 测一个约 6N 的力时,应选用最恰当的弹簧测力计,规格是( ) A. 量程 10N,分度值 0.2N B. 量程 5N,分度值 0.1NC. 量程 10N,分度值 0.5N D. 上述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 )8. 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 4N 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 0N B. 2N C. 4N D. 8N 完成题目,并回答问题。 巩固课堂知识训练学生解决物体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请同学谈谈一节课的收获,一边提问一边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评和总结,对本课的主要知识点再一次强化,督促学生补充笔记。 谈收获,总结本课知识点。 培养总结归纳整理知识点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 弹力弹性和塑性弹性形变弹力及产生的条件弹性限度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感受1N、3N、5N拉力的大小测量身边小物体对弹簧测力计挂钩的拉力
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布置内容:收集有关“胡克定律”的内容,并与本课的内容联系,与同学分享。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教学反思 1.在本次弹力教学中,我设定了让学生理解弹力的基本概念、掌握弹力产生的条件、了解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等教学目标。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和学生互动等多种方式,我认为学生们基本上达到了这些目标。他们能够准确描述弹力,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并对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有了初步的认识。2.在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演示、讨论和练习等。这些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全方位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弹力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缺点。例如,在讲解过程中,有时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此外,部分学生在讨论和练习环节表现不够积极,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和激励。3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意见。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弹力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理解某些概念时存在困难,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辅导和指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