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同步练习题
1、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的时间是( )
A.1919年 B.1921年 C.1922年 D.1936年
答案:C
知识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解析:
分析:1922年底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简称苏联。
点评:考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的时间。
2、世界上的国家按社会制度的不同可主要分为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是谁?( )
A.列宁 B.斯大林 C.毛泽东 D.马克思
答案:A
知识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解析:
分析: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是列宁
点评:考查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
3、苏联的成立:( )
①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 ②说明民族团结进一步加强
③标志着前沙俄时期的民族矛盾消失了 ④增强了与帝国主义对抗的力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知识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解析:
分析:苏联的成立,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 ,说明民族团结进一步加强,增强了与帝国主义对抗的力量。
点评:考查苏联成立的意义
4、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时尚未加盟的是( )
A.外高加索 B.乌克兰 C.白俄罗斯 D.哈萨克
答案:D
知识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解析:
分析:哈萨克不在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范围。
点评:考查苏联成立时的加盟共和国。
5、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苏联时期的是( )
A.国家工业化 B.农业集体化 C.十月革命 D.卫国战争
答案:C
知识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解析:
分析:十月革命后成立的苏联
点评:考查苏联成立的时间
6、20世纪30年代,一个外国友人要寄信给一位莫斯科居民,他应该在信封的地址栏是写( )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联 D.俄罗斯
答案:C
知识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解析:
分析:苏联1922年成立,20世纪30年代应该写苏联。
点评:考查苏联成立的时间
7、列宁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以下史实与他有关的是( )
①领导十月革命②建立苏维埃政府③实行新经济政策④领导莫斯科保卫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知识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解析:
分析:莫斯科保卫战是斯大林领到的
点评: 考查列宁的活动
8、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十月革命开始②二月革命爆发③苏俄迁都④苏联成立⑤完成两个五年计划⑥列宁逝世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③④⑥⑤ C.②①⑤④③⑥ D.②①③⑥④⑤
答案:B
知识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解析:
分析:此题涉及面广,关键是找出事件发生的时间。
点评: 给事件正确排序
9、以下各事件前后排列,或多或少有某些因果联系,其中最不相干的排列项是( )
A.二月革命——十月革命
B.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D.新经济政策——苏联成立
答案:D
知识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解析:
分析:新经济政策是苏联成立前列宁实施的。
点评:考查新经济政策和苏联成立的时间
10、1937年,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有( )
A.4个 B.14个 C.15个 D.16个
答案:C
知识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解析:
分析:1922年底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
点评:考查苏联加盟共和国
11、当选苏联第一任总统的是( )
A.戈尔巴乔夫 B.叶利钦 C.赫鲁晓夫 D.勃列日涅夫
答案:A
知识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解析:
分析:当选苏联第一任总统的是戈尔巴乔夫
点评: 考查苏联第一任总统
12、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缔造者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答案:D
知识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解析:
分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缔造者是斯大林
点评:考查斯大林
13、下列事件与列宁无关的是( )
A.人民委员会的成立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苏联颁布新宪法 D.苏联的建立
答案:C
知识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解析:
分析:列宁逝世于1924年,苏联颁布新宪法是在1936年
点评:考查苏联颁布新宪法颁布的时间
14、下列重大措施或政策,不是在列宁的主持下制定实施的是( )
A.迁都莫斯科 B.新经济政策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宣布苏维埃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答案:C
知识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解析:
分析: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斯大林主持下制定实施的
点评:考查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
15、列宁的主要贡献有( )
①领导二月革命②领导十月革命③实施新经济政策④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⑤苏联成立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答案:B
知识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解析:
分析:俄国二月革命爆发于1917年3月,列宁4月回的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是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到的。所以选B
点评:考查事件发生的时间
16、下列政权持续时间最短的是:( )
A.沙俄 B.苏俄 C.苏联 D.俄罗斯帝国
答案:B
知识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解析:
分析:苏俄1917、3----1922持续时间最短
点评: 考查苏俄存在的年限
17、最先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是( )
A.法国 B.苏联 C.南斯拉夫 D.中国
答案:B
知识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解析:
分析:苏联是社会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因此也是最先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
点评:考查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8、“斯大林模式”主要是指( )
A.政治上独裁、专制 B.社会主义的一般模式道路
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斯大林个人的领导风格和特点
答案:C
知识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解析:
分析:斯大林模式即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点评:考查斯大林模式
19、下列对苏联20世纪30年代的历史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B.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
C.实现农业集体化
D.通过苏联新宪法,建成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A
知识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解析:
分析:新经济政策是1921年开始实施的
点评:考查事件发生的时间
20、“斯大林模式”形成于( )
A.1924年列宁逝世时 B.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
C.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D.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
答案:C
知识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解析:
分析: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点评: 考查斯大林模式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片中左边人物是谁?
(2)他为俄国探索了一条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道路?效果如何?
(3)材料二中“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这里的“模式”指的是什么模式?这一模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4)对这一模式进行全面评价。
答案:(1)列宁。
(2)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斯大林模式;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4)积极影响: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斯大林模式”创立是与当时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积极作用。
消极影响:但是这种高度集权的模式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充分发挥,表明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方面存在着巨大的误区。
知识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解析:此题涉及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及其产生的影响,依据课本知识点作答即可。
点评:准确分析事件的影响
22、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的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往斯大林格勒。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错误:斯大林格勒;改正:莫斯科
知识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解析: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的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往莫斯科
点评:考查苏俄首都的变迁
23、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都选择了走社会主义道路。苏联和中国都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都进行了改革,但是产生的结果却截然不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苏联和新中国分别成立于何时,第一任最高领导人是何人?
(2)苏联和新中国在向工业化迈进时都制定了什么计划?集中力量重点发展什么?两国 计划的实施结果分别是怎样的?
(3)1978年开始的中国经济改革和1985年苏联 进行的经济改革,主要领导人分别是谁?两 国经济改革的结果怎样?
(4)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导致苏联解体的主客观因素是什么?
(5)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践及其结果给我们以什么启示?
答案:(1)苏联:1922年底;新中国: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
(2) 发展经济的五年计划(苏 联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工 业;苏联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 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形成了东北工业基地和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 进。
(3)邓小平、戈尔巴乔夫;中国的经济改革取 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苏联的经济改革失败,最终国家解体。
(4)根源: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误、经济困难、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等原因。
(5)启示:任何革命和改革的探索实践,都要从实际出发,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
知识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解析:此题跨度大,综合性较强,前三依据问简单,依据课本知识点作答;四五两问难度大,要结合实际作答。
点评: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24、苏联历史上发生的大事:
(1)1920年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24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28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936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941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920年底——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
(2)1924年——列宁逝世。
(3)1928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4)1936年——颁布新宪法。
(5)1941年——苏德战争。
知识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解析:依据课本知识点作答
点评:考查事件发生的时间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护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且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苏联史》
材料二 1921年列宁说:“目前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上去。”
——《苏联》兴亡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列宁如何看待“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等政策的意义?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列宁的主张有何变化?为此苏俄开始采取什么政策?
(3)材料中列宁的转变体现了什么精神?
答案:(1)既是维持人民的基本生活、争取战争胜利的措施,也是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2)否认了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新经济政策。
(3)实事求是,勇于创新。
知识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解析:本题主要涉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作答时注意两者的区别
点评: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