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5 19:0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水平调研语文试卷
青少年时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青少年应珍惜时间,刻苦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人生,就是一场跋涉,pán shān ______的脚步一直在走着,忙碌的生活一直在奔波着。有些人在微笑,也许是身不由己,yán bù yóu zhōng ______,有些人在流泪,也许是心存感动,不言不声。忙忙碌碌的生活历炼久了,才懂得什么是辛苦,风风雨雨的人生经历多了,才懂得什么是情重。
2.(2分)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暑、大暑、处暑这三个节气都是在夏季,这三个节气反映气温变化。
B. 古人将一夜从19点开始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一更,即零点前后。
C. 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称“秋闱”,因正是桂花开放时节,故金榜题名也称“折桂”。
D. “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汗青”代指史册。
3.(2分)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阔绰(chuò) 羼水(chàn) 颓唐(tuí) 哄堂大笑(hǒng)
B. 间或(jiàn) 笔砚(yàn) 荤菜(hūn) 良莠不齐(yǒu)
C. 侍候(shì) 门槛(jiān) 宽恕(shù) 朝气蓬勃(péng)
D. 擦拭(sì) 蘸酒(zhàn) 玷污(diàn) 水涨船高(zhǎng)
4.(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干部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优秀的道德品行状况关系着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
B. 近日,房地产行业多位业内人土聚集,围绕以限购问题为中心展开激烈的讨论。
C. 对于奔忙在路上的人们,只有政府部门用完善的制度、严格的执行与严密的监督,才能指引他们平安返家。
D. 为了避免实验不再失败甚至造成严重后果,今后所有化学实验必须严格遵循操作的顺序。
5.(5分)阅读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生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 这段文字节选自《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在刻画严监生时主要从动作、________两个角度进行描写。充分揭示了严监生________的本性。
(2) 在赵氏之前有好几个人猜测严监生为什么“伸着两个指头”的原因,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而没有一下子就让赵氏来说?
6.(13分)按要求填空。
(1)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 ______ 。(茅盾《白杨礼赞》)
(2) ______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2) 散入珠帘湿罗幕, 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泊秦淮》中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 ______ , ______ 。
(4) 中华诗文,“酒”香四溢,“酒”情斑斓。晏殊对酒听歌,“ ______ , ______ 。”(《浣溪沙》),蕴含着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伤今之情;辛弃疾借酒消愁,“ ______ , ______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回想往昔,感叹壮志难酬;欧阳修被贬滁州,借酒助兴,然“ ______ , ______ ”(《醉翁亭记》),言在此而意在彼,醉翁的情趣一览无遗。
(5) 古诗词中有许多运用典故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______ , ______ 。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7.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
太宗尝谓中书令岑文本①曰:“夫人虽禀定性,必须博学以成其道,亦犹蜃②性含水,待月光而水垂;木性怀火,待燧动而焰发;人性含灵,待学成而为美。是以苏秦③刺股,董生④垂帷。不勤道艺,则其名不立。”文本对曰:“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饬⑤情,以成其性。《礼》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以古人勤于学问,谓之懿⑥德。”
(节选自《贞观政要·卷七》)
【注释】①岑文本:唐太宗时宰相,文学家。②蜃:大蛤蜊,古人认为其性含水,月光出现时晶莹剔透。③苏秦:战国纵横家。④董生:即董仲舒,西汉政治家。⑤饬:读“chì”,整理。⑥懿:美好。
(1) (4分)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1)援疑质理 ( ) (2)同舍生皆被绮绣 ( )
(3)腰白玉之环 ( ) (4)是以苏秦刺股 ( )
(2) (6分)翻译下列句子。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 (6分)【甲】【乙】两文虽然都谈到了“学习”,但是侧重点却不太一样。请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比较两文的不同。
(4) (4分)请选择【甲】【乙】两文中任意一个对你来说有感触的点,谈谈你的看法。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4分。
8.阅读《妈妈是棵洋槐树》,回答下列问题。
①我讨厌我妈妈。
②有一年,洗澡的时候,我看见她臃肿的身体,毫不客气地说:“我以后绝不会长成像你这样。”那时,我带着青春的锋利,如同不肯被驯服的小兽。妈妈正忙着给我搓澡,她眉头都没有皱一下:“转过去,搓背。”我妈妈坚硬得像礁石,对于我的挑衅,连抵挡的兴趣都没有。她从来都我行我素,拒绝长成文学作品中那些温暖、温柔的妈妈的样子。
③初中时,当我读到冰心的软语温言:“母亲啊 !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我愤怒而痛苦地发现我妈妈永远都不是荷叶。她是洋槐,浑身长满了刺,刺得人满身、满心疼痛。
④我成绩考差了,她痛骂我太懒惰;我生病了,她责怪我照顾不好自己,不像医生的孩子。她上夜班,我必须关灯睡觉。她认为怕黑是多么荒谬、可笑。她的逻辑古怪又固执,规矩更是苛刻:牙膏要从尾巴向前挤,所有的盖子摆放时一律朝上,上床后拖鞋头必须朝外。我七岁会煮饭,九岁会剖鱼,她还是不满意。慢慢地,我学会了服从,也学会了反抗。我在高三每一天的题海中愉快地挣扎,因为想到不久后可以离开她。
⑤我以为我这辈子可以不像她。十多年后,生下女儿,在生活的冲突中,我成为笨拙而慌乱的妈妈。当每一个潦草而疲倦的白天结束,当臂弯里孩子均匀的鼻息轻轻传来,在黑夜的深处,我记起了那些曾经努力忘记的过去。
⑥我以为她生来就该是妈妈,慈祥的妈妈,温柔的妈妈。我忘记了她曾艰难地成长。一个破落家庭的长女,在歧视与饥饿中长大,靠着聪明与勤奋,考上中专,有了工作,却还要面对各种恶意的挑战。妈妈学会了战斗,用所有的泼辣与强悍,无畏地战斗,就这样一路横冲直撞碰上了我。这时的她,已经不会温柔地说话。我的妈妈没有生活在湿润的江南,她一生也不会长成风姿绰约的荷花。在贫瘠与艰难中,在粗犷的山风中,只有坚韧的洋槐才能生长。十八岁,在外工作,杀生平第一只鸡,鸡跑了,她哭了;给乡下女人接生时,她自己还是孩子,吓得手脚发抖;外婆去世时,她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在外地工作,只能拿着信纸,背对着我们抽泣……
⑦不过,她不会承认这一切。我的妈妈,迅速学会了与生活周旋。 我新罩衣胸前的花是她细细密密绣上的,那是些曾经只能出现在梦里的荷花;童年时受到欺凌,是她为我抵挡的,虽然她的粗鲁让我尴尬;她冒着被婆婆责骂的风险用半个月的工资给我买了第一条连衣裙,让我在整个童年都能单纯地欢笑;她订的《小说月报》总被我们看旧了扔在角落,我偶尔瞥见过她在阳光下温柔而平静地阅读。旧照片中文静而温柔的她,还是豆蔻年华。
⑧岁月静好的背后是强悍、尖利的妈妈。我错过了她的娇美,错过了她的鲜丽。狭路相逢时,桀骜不驯的我和五大三粗的她,如戏台上的武生,直接交手,没有对话。直到如今,后知后觉的我,独立、倔强,就像当年的她:起居有度,敢说敢打;受伤时默默地哭,哭过后认真地笑;闲时做好吃的菜,睡觉前仔细检查门窗。
⑨妈妈所有的时间都被保留,而我只记住了洋槐的刺,却忘记了这么多年,每一个春天,它那洁白、芬芳的花。
(1) (2分)请你根据文章内容梳理“我”对妈妈的态度变化。
讨厌—— ______ ——服从、反抗——理解—— ______ ——后悔、自责
(2) (6分)“我”为什么把妈妈比作一棵洋槐树?
(3)(4分) 请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4) (4分)作者首段亮明态度“我讨厌我妈妈”,为什么最后却说“妈妈所有的时间都被保留,而我只记住了洋槐的刺,却忘记了这么多年,每一个春天,它那洁白、芬芳的花”?
9.阅读下列非连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1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 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材料2
①现在的冬天越来越暖和了,但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地区比较起来,我国的冬天仍然是最寒冷的。
②冬季,东北地区平均气温低至-20℃,其中最冷的地区,非漠河莫属。英国西海岸利物浦和我国漠河纬度基本相同,可是利物浦即使在冬季,每天清晨最低气温大都在0℃以上,港口也终年不冻,跟我国杭州、长沙温度相似,而漠河同时期气温竟然低至-30.9℃!
③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所以温度越低。莫斯科位于北纬55度到56度,1月平均气温为-9.3℃,而我国沈阳位于北纬41度48分,纬度比莫斯科低得多,1月平均气温却是-11.5℃。
④北方地区是如此,那么南方地区又怎样呢?古巴首都哈瓦那与我国广州市的纬度相似,而且两地都是冬季不下雪、四季常开花。但哈瓦那基本全年都是夏天,最强寒潮来临时也都还有9℃,而广州1月平均气温比哈瓦那低了8℃左右,且还有2.8天的有霜期,最低气温可以下降到0℃。
⑤以此看来,我国冬季确实比世界同纬度上的其他国家要寒冷。
⑥事实上,在同样的纬度上,世界各地的温度往往不尽相同。把全球纬圈上各点的温度加以平均,叫作纬圈平均温度。冬季,我国东北地区的温度比纬圈平均温度大约要低14℃—18℃;黄河中下游偏低10℃—14℃;长江以南大概偏低8℃;就连华南沿海地区也偏低5℃左右。
材料3
①天气变化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对农业生产和航运等行业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准确预报天气十分重要。可天气变化复杂,想准确预报并不容易,不过海洋里却贮存着许多天气变化的信息。
②天气的变化与空气温度的高低以及空气中水汽的含量有很大关系。广阔的赤道热带海洋里的暖流,是空气中热量和水汽的 主要供应者。温暖的海洋表面源源不断地把大量热量和水汽输送给空气,使空气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带来了千变万化的天气现象。1立方厘米的海水降低温度1℃,可以使3 000立方厘米的空气升温1℃。可见,海洋就像个大火炉,不断地从底部给空气加热。
(1)(2分) 材料1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2分)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请结合材料1内容回答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的原因。
(3) (2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2说明的主要内容。
(4) (5分)材料2的第②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 (4分)材料3第②段中划线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广阔的赤道热带海洋里的暖流,是空气中热量和水汽的 主要供应者
(6) (3分)选出对材料1理解 有误的一项 ______
A.选文节选自《大自然的语言》一文,“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形象化的说法,以此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②段划线部分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主要作用是为了具体有力地说明“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的物候规律。
C.第④段中的划线词“一定”在文中是“特定”的意思,起限制性作用,说明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只有在特定的高度上气温才比低处高,并不是所有高度都如此。
D.第⑤段划线部分交代了本段中所举例子的来源具有权威性,既增强了说服力,又体现了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作文。
成长路上,注定要经历很多。有开心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有懵懂的坚持,有茫然的取舍,有成功的自信,有失败的警醒……每一次经历,都是一笔财富,每一次历练,都是一种成长。
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文章。
题目一:这,也是历练
题目二:成长路上的
写作提示:①如果选择题目二,请务必先补全题目;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水平调研语文试卷答案
1.蹒跚 言不由衷
2.C
3.B
4.C
5.【小题1】 ①神态 ②吝啬
【小题2】前边的人所猜测的内容,为赵氏的话作铺垫,可以起到更好的小说艺术效果
6.(1)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2)学而不思则罔
(3)狐裘不暖锦衾薄 (重点字:裘)
(4)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5)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6)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7.【小题1】(1)质:询问。(2)被:同“披”,穿,穿着。(3)腰:在腰间佩戴。(4)股:大腿。
【小题2】(1)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2)玉石不经雕琢就不会成为器具,人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
【小题3】【甲】文是用自己的经历描述了自己在艰苦条件下仍努力求学的过程,勉励青年人用心读书。【乙】文是用对话的形式讲了学习的作用或者说学习的重要性。
【小题4】可从学习刻苦,或者珍惜优越的学习条件及学习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等任一角度谈,围绕选文言之成理即可。
8.(1)愤怒 感激
(2)文中两次把“母亲”比作“洋槐树”,第一次表现了“我”对母亲的讨厌;第二次表现了母亲的坚强,不怕困难。文中重点写第二次,意为母亲的“讨厌”都是因为当时的环境造成的,说明“我”长大后理解母亲,明白母亲对“我”的爱。
(3)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这些典型事例充分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爱,“我”只记得母亲为“我”做的这些事,说明“我”理解了母亲,明白了母亲对“我”的爱。
(4)欲扬先抑。突出了妈妈教子有方,写出了“我”理解了妈妈的良苦用心。
9.(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2)因为高下的差异会影响到物候的变化。(或答“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也对)。
(3)同纬度的国家中我国更冷的具体情况(或:同纬度的国家中我国更冷)。
(4)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具体准确有力突出地说明了虽然纬度基本相同,但两地气温相差巨大,表明我国更冷。(或:具体准确而又突出地说明了世界上同纬度的地区,我国的冬天最寒冷。)
(5)不能。“主要”是“重要”“重点”的意思,表范围,起修饰限制作用,广阔的赤道热带海洋里的暖流,是空气中热量和水汽的重要的供应者,不排除其它次要的供应者。去掉后就变为空气中的热量和水汽全部由暖流供应,这与事实不符。(或去掉后就变成广阔的赤道热带海洋里的暖流,是空气中热量和水汽的唯一的供应者,不符合实际)“主要”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6)B
10.作文。(略)
同课章节目录